CN215289776U -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9776U
CN215289776U CN202120281653.7U CN202120281653U CN215289776U CN 215289776 U CN215289776 U CN 215289776U CN 202120281653 U CN202120281653 U CN 202120281653U CN 215289776 U CN215289776 U CN 21528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ulvert
steel rope
reaction frame
culve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1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波
王惠朝
张连卫
马东华
郑子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Southwe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Wester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Wester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Wester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816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包括:拉力监测结构、端部结构、尾部结构;第一节管涵与第二节管涵套接时,端部结构设置在第一节管涵远离第二节管涵的一端,尾部结构设置在第二管涵远离第一节管涵的一端;端部结构包括反力架,尾部结构包括受力架;拉力监测结构包括钢绳和用于检测钢绳拉力的拉力传感器;两节预制涵管套装时,钢绳的一端与反力架连接,钢绳的另一端绕过受力架上的过钢绳件后折返回反力架,缠绕在设置在反力架上的卷扬机上,拉力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拉力显示仪。

Description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管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传统方法安装预制管涵时,首先采用汽车吊将管涵节段吊到基坑内,然后调整管涵位置使其靠近已安装管涵,最后采用挖掘机将管涵顶推到位。这种方式下挖掘机很容易破坏管涵,且安装管涵时需多人配合,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和较低的施工效率。另外,若基坑较小,则挖掘机需在已完成的混凝土基础上行走,很容易造成管道基础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尤其适用于场地比较狭窄,且设计有基础的管涵安装工程。该装置能够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安全系数,避免管涵和管道基础破坏,及时调整管涵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包括:拉力监测结构、端部结构、尾部结构;第一节管涵与第二节管涵套接时,端部结构设置在第一节管涵远离第二节管涵的一端,尾部结构设置在第二管涵远离第一节管涵的一端;
端部结构包括反力架,尾部结构包括受力架;拉力监测结构包括钢绳和用于检测钢绳拉力的拉力传感器;两节预制涵管套装时,钢绳的一端与反力架连接,钢绳的另一端绕过受力架上的过钢绳件后折返回反力架,缠绕在设置在反力架上的卷扬机上,拉力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拉力显示仪。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反力架上设有第一钩环,钢绳一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一钩环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钢绳与反力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过钢绳件为第二挂钩,受力架上设有第二钩环,第二钩环上设有第二挂钩。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红外线水平仪,红外线水平仪设置在反力架上;受力架上设有透明板;红外线水平仪发出红光穿过两节管涵照射至透明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力架顶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撑,斜撑靠近第一节管涵的一端设有天托;天托卡在第一节管涵的管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斜撑与反力架通过旋转扣件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红外线水平仪设置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位于管涵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该装置加工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制作多台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平行施工,可大大缩短工期,为其他工序尽早施工提供了工作面,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管涵和管道基础破坏,提高管涵接缝止水效果,能够实时监控管涵受力情况,及时调整管涵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端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端部结构与管涵的相对位置图。
图4为拉力监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力架靠近管涵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反力架远离管涵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部结构,101-反力架,102-钢管斜撑,103-天托,104-牛腿架,105-激光孔,106-穿绳孔,2-管涵,3-橡胶圈,4-尾部结构,401-受力架,402-透明板,403-钢片,404-螺栓,5-红外线水平仪,6-槽钢,7-卷扬机,8-拉力监测结构,801-拉力传感器,802-拉力显示仪,803-第一吊钩,804-第一钩环,805-钢丝绳,806-第二吊钩,807-第二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卷扬机7牵引安装预制管涵2装置,包括端部结构1,尾部结构4,红外线水平仪5,槽钢6,卷扬机7,拉力监测结构8。
所述端部结构1包括反力架101,钢管斜撑102,天托103,牛腿架104。所述反力架101为由圆钢和钢板焊接而成的立方体结构;反力架101上靠近管涵2的一面结构如图5所示,其对应的远离管涵2的一面结构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安装预置管涵2中两节管涵2分别定义为第一节管涵和第二节管涵;端部结构1设置第一节管涵的一端,且端部结构1与第一节管涵直接设有两个平行竖直设置的槽钢6。端部结构1及第一节管涵一端皆抵靠住第一节管涵一端。
在反力架101上,靠近远离管涵2的一面上设有牛腿架104,在靠近管涵2的一面上设有激光孔105、穿绳孔106和第一钩环804。在反力架101顶部通过旋转扣件设有倾斜的钢管斜撑102,钢管斜撑102靠近第一节管涵的一端设有天托103,天托103用于卡住第一节管涵的管壁。
在反力架101内,反力架101底部上还设有卷扬机7,牛腿架104上设有红外线水平仪5,红外线水平仪5位置与激光孔105匹配可穿过激光孔105。
所述尾部结构4包括受力架401,透明板402,如图6所示;受力架401上通过螺栓404和钢片403固定有透明板402,透明板402位置使得其可接收激光。受力架401上还设有第二钩环807。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预制管涵2时,第一节管涵一端通过槽钢6抵住端部结构1,第一节管涵另一端与第二节管涵一端套接(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套接处设有橡胶圈3),第二节管涵另一端抵住尾部结构4。
如图4所示,所述拉力监测结构8包括拉力传感器801,拉力显示仪802,第一吊钩803,上述第一钩环804,钢丝绳805,第二吊钩806,上述第二钩环807。
当第一节管涵与第二节管涵处于套接状态时,拉力传感器801与拉力显示仪802电连接,卷扬机7开始牵引管涵2后,拉力传感器801接收力信号并输出电信号,在拉力显示仪802上可观测到钢丝绳805所受拉力变化。第一挂钩设置在端部结构1的第一钩环804上,第一挂钩上还设有钢丝绳805的一端,第一吊钩803上设有拉力传感器801。钢丝绳805上另一端绕过第二挂钩并折返穿过反力架101上的穿绳孔106后缠绕在卷扬机7上,第二挂钩设置在尾部结构4的第二钩环807上。
如图1所示,一种卷扬机7牵引安装预制管涵2装置的安装方式如下:
步骤一:采用汽车吊吊装第一节管涵,将管涵2安放到设计位置,并由人工配合进行第一节管涵的位置调整。
步骤二:如图2和图3所示,将槽钢6对称放置在管涵2端部两侧,将反力架101直接抵靠在槽钢6上,利用高强螺栓404将卷扬机7连接在反力架101底部钢板上。为防止反力架101上扬,采用钢管斜撑102将反力架101斜顶在管涵2的端部,钢管斜撑102通过天托103支撑在管涵2上,反力架101和钢管斜撑102之间通过旋转扣件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一吊钩803一端与第一钩环804相连,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801相连,然后再将拉力传感器801与拉力显示仪802相连。
步骤三:将即将施工的两节管涵2的接口处清理干净,涂上顺滑物材料(滑石粉或黄油等),将橡胶圈3套好后,汽车吊缓缓吊放第二节管涵,安放到第一节管涵)的接口处。
步骤四:如图6所示,在第二节管涵的尾部安装受力架401。
步骤五:如图7所示,在卷扬机7牵引之前,将红外线水平仪5放置在牛腿架104上,调整红外线水平仪5的方向,利用红外线水平仪5发出的激光穿过激光孔105打在透明板402上,通过观测激光与十字刻度线的相对位置来对管涵2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管涵2的位置与方向。
步骤六:采用卷扬机7对拉的施工方式,缓慢拉动受力架401,将管涵2牵引拉紧,使第二节管涵缓缓插入第一节管涵,通过观测拉力显示仪802,控制钢丝绳805拉力,进而将管涵2之间的缝隙宽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将管涵2接缝压裂,同时,在对拉的过程时刻观察激光与十字刻度线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现管涵2位置偏斜,应当及时做出调整。
步骤七:重复步骤三、四、五、六,直至完成所有管涵2的安装。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力监测结构、端部结构、尾部结构;第一节管涵与第二节管涵套接时,端部结构设置在第一节管涵远离第二节管涵的一端,尾部结构设置在第二管涵远离第一节管涵的一端;
端部结构包括反力架,尾部结构包括受力架;拉力监测结构包括钢绳和用于检测钢绳拉力的拉力传感器;两节预制涵管套装时,钢绳的一端与反力架连接,钢绳的另一端绕过受力架上的过钢绳件后折返回反力架,缠绕在设置在反力架上的卷扬机上,拉力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拉力显示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架上设有第一钩环,钢绳一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一钩环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钢绳与反力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过钢绳件为第二挂钩,受力架上设有第二钩环,第二钩环上设有第二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线水平仪,红外线水平仪设置在反力架上;受力架上设有透明板;红外线水平仪发出红光穿过两节管涵照射至透明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顶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撑,斜撑靠近第一节管涵的一端设有天托;天托卡在第一节管涵的管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撑与反力架通过旋转扣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水平仪设置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位于管涵轴线上。
CN202120281653.7U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Active CN21528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1653.7U CN21528977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1653.7U CN21528977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9776U true CN215289776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1653.7U Active CN21528977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9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0262B (zh) 提篮式钢管拱桥主拱肋半整体吊装结构及对接方法
CN101966965A (zh) 装有导流罩轮毂的专用吊具及翻转吊装方法
CN102650261A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叶轮分片吊装方法
CN108571425B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7844890U (zh)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吊装工装
CN20365470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操作平台
CN104675171A (zh) 大型立式储罐铝合金拱顶整体吊装施工方法
CN21043970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吊装装置
CN215289776U (zh) 一种卷扬机牵引安装预制管涵装置
CN110485386B (zh) 一种超大型弧形闸门在泄洪洞内安装施工的吊装作业方法
CN109626249B (zh) 一种简易三维定位安装和负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486787U (zh) 一种维金斯式煤气柜柜顶的整体提升装置
CN207390874U (zh) 一种移动式辅助物料安装施工装置
CN206174481U (zh) 风管及悬挂式安装的风机吊装用起重工具
CN215763629U (zh) 一种大直径排水管道滑动牵引安装系统
CN207452955U (zh) 一种组合测量塔系统
CN202202344U (zh) 螺纹连接声测管施工装置
CN206986872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施工的整体式作业平台
CN107700824A (zh) 杆式附墙架
CN209891066U (zh) 高塔横梁钢腹板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4382015A (zh) 斜拉桥异形钢主塔竖向转体施工工法
CN204277366U (zh) 用于直立式筒状设备倒装的液压提升装置
CN108750929B (zh) 一种挖机立杆专用吊具
CN201649667U (zh) 钢筋笼沉放导向架
CN208054770U (zh) 一种轻型重心可调吊装平衡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nd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199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South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nd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199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West Invest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