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2705U -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2705U
CN215282705U CN202121865535.7U CN202121865535U CN215282705U CN 215282705 U CN215282705 U CN 215282705U CN 202121865535 U CN202121865535 U CN 202121865535U CN 215282705 U CN215282705 U CN 215282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feeding
plate
turnov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55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周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Xinl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Xinl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Xinl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Xinl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55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2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2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2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包括:进料输送装置、翻板装置、过渡装置、进给装置、立剖装置、出料输送装置,其共同构成板材定向移动的输送系统,所述立剖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竖直的锯条,能够对板材进行纵向贯穿切割,所述进给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左右两侧设有能够夹持所述板材的滚轮,并在板材输送路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轮及输送带,对位于所述立剖装置内的板材形成纵向、左右方向上的定位约束结构,进而使得进给装置和立剖装置构成连续性立剖结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结构无法连续性作业、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机。
背景技术
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建材产品,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
板式石材一般都需要经过多次加工,一般由方料粗加工得到薄板石材作为半成品,然后再对其进行细加工继续切割成符合施工规格的成本板材。目前,在板材的切割加工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利用板材自身重量或工装夹具将板材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往复横向及纵向移动,来实现板材的切割,这种刀动料不动的方式由于需要对板材进行固定限位,无法完全切断整个石板,底部会存留余料,后期需要切断去除造成浪费,且这种切割方式只能间歇性作业,装卸石材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结构无法连续性作业、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该全自动立剖生产线包括:
立剖装置,用于纵向切割板材;
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前后两端,用于夹持输送纵置状态的板材;
翻板装置,设置于所述进给装置远离所述立剖装置的两外侧,用于驱动板材翻转,进行板材横纵状态的切换;
进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前端侧翻板装置的前端,用于输送横置状态的板材;
出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后端侧翻转装置的后端;
其中,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翻板装置、进给装置、出料装置共同构成板材定向移动的输送系统,定义板材的输送路径方向为前后方向,水平垂直于该输送路径的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立剖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竖直的锯条,能够对板材进行纵向贯穿切割,所述进给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左右两侧设有能够夹持所述板材的滚轮,并在板材输送路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轮及输送带,对位于所述立剖装置内的板材形成纵向、左右方向上的定位约束结构,进而使得进给装置和立剖装置构成连续性立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板装置具有能够往复旋转的滚筒,所述滚筒的枢转轴呈水平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滚筒内设有用于容纳板材的立翻空腔,所述立翻空腔外侧设有立翻第一输送带、立翻第二输送带及立翻压轮,所述立翻压轮与立翻第一输送带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立翻第二输送带垂直于所述立翻第一输送带,所述立翻第一输送带、立翻第二输送带及立翻压轮协同作业,对位于立翻空腔内的板材形成三个方向上的夹持约束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剖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立剖机,相邻立剖机之间设有进给装置;所述立剖机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立剖机架,两个立剖机架之间具有供板材通行的立剖空腔,所述锯条为环形结构,其内侧端竖直设置于所述立剖空腔内,所述立剖机架上设有纵向间隔设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锯条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锯条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剖机架底部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底部设有立剖底座,所述立剖底座固设于地面,所述活动座通过左右位移机架与所述立剖底座活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轮与立剖机架之间设有张紧调节件,所述张紧调节件能够驱动从动轮进行纵向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台机架,所述进给台机架中部具有供板材通行的进给空腔,所述进给空腔底部设有水平的进给输送带,所述进给空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压轮,所述进给空腔顶部设有夹持轮,所述夹持轮与进给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板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还设有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中部具有供板材通行的过渡空腔,所述过渡空腔底部设有水平的过渡输送带,所述过渡空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压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台和分拣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后设置的不同立剖机上的锯条相互错开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输送装置、翻板装置、进给装置、立剖装置、出料输送装置,形成一条连续性板材输送立剖生产线,工作时,板材在各装置之间传递移动,板材从进料输送装置阶段的横置状态,经翻板装置翻转成纵置状态,接着进入进给装置进行动态夹持、定向输送,位于立剖装置前后两侧的进给装置能够独立或同时对进入立剖装置内的板材进行夹持约束,为立剖装置的锯条切割板材时提供纵向及左右方向的夹持固定作用,板材经过立剖装置的切割后经进给装置、翻板装置后转换成横置状态,最后通过出料输送装置输出,采用在工件持续性移动过程中完成立剖切割的方式,代替传统工件固定、刀具移动切割的方式,使得立剖与板材移动合理衔接,能够达到连续性作业的效果,节省人工装卸、固定工件的工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剖装置上设置锯条,该锯条竖直设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上,能够纵向贯穿切割板材,这有助于板材的充分利用,相较于传统切割工艺,减少了边角余料的产生,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第一立翻机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立翻机翻转薄板石材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渡台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第一进给台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第一立剖机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薄板石材切割状态的简易示意图。
图中标注:1-进料输送台;2-第一立翻机;21-滚筒;211-滚筒连接架; 212-滚筒链条;22-立翻机底座;23-滚筒电机;231-滚筒链轮;24-立翻第一输送带;241-立翻第一输送电机;25-立翻第二输送带;251-立翻第二输送电机;26-立翻压轮;27-立翻空腔;271-立翻机进口;272-立翻机出口; 3-第一过渡台;31-过渡台机架;32-过渡空腔;321-过渡台进口;322-过渡台出口;33-过渡输送带;331-过渡输送电机;34-过渡台固定滚轮;35- 过渡台压轮;4-第一进给台;41-进给台机架;42-进给空腔;421-进给台进口;422-进给台出口;43-第一进给输送带;431-进给输送电机;44-进给台固定滚轮;45-第一进给压轮;46-第一进给夹持轮;461-升降座;462- 升降气缸;463-升降导轮;464-升降导轨;5-第一立剖机;51-主支架;511- 检修楼梯;512-检修平台;52-立剖机架;521-立剖空腔;522-立剖底座; 523-活动座;53-主动轮;531-立剖电机;54-从动轮;55-锯条;56-张紧调节件;57-滚筒;58-限位件;59-罩体;6-第二进给台;61-第二进给输送带;62-第二进给压轮;63-第二进给夹持轮;7-第二立剖机;8-第三进给台;9-第二过渡台;10-第二立翻机;11-出料输送台;111-平带输送台; 112-定位输送台;12-分拣装置;121-分片机机械手;122-出胚输送台;100- 薄板石材;110-切割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两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为一实施例中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该全自动立剖生产线包括:进料输送装置、翻板装置、过渡装置、进给装置、立剖装置、出料输送装置,其共同构成板材定向移动的输送系统,板材具体为薄板石材100,薄板石材100为一定厚度的半成品石材工件,立剖装置用来对其进行细化加工,进一步将其立剖成多个薄板结构。定义薄板石材100 的输送路径方向为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水平垂直于该输送路径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
进料输送装置具体为2个前后排列、对齐设置的进料输送台1,进料输送台1具体可以采用PU输送带、PVC输送带、尼龙输送带等送料机构,用于输送横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
翻板装置包括第一立翻机2和第二立翻机10,主要作用在于对板材100 进行90°翻转,使得板材100在横置状态与纵置状态之间进行转化。
其中,第一立翻机2设于进料输送台1的后端,进料输送台1能够将横置状态的板材100输送至第一立翻机2上。
如图2、图3所示,第一立翻机2包括滚筒21,滚筒21内侧设有横纵交错的滚筒连接架211,滚筒连接架211主要起支撑结构的作用,滚筒21 外侧前后两端设有滚筒链条212,滚筒21下方设有立翻机底座22,立翻机底座22上设有滚筒电机23,滚筒电机23与设于滚筒21底部的滚筒链轮 231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滚筒料轮231与滚筒链条212啮合连接,形成滚筒21完整的传动结构,滚筒电机23正反转动,能够带动滚筒21往复90°转动,所述滚筒21的枢转轴呈水平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滚筒21内设有用于容纳薄板石材100的立翻空腔27,立翻空腔 2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立翻机进口271和立翻机出口272,立翻机271进口靠近并对齐进料输送台1,使得进料输送台1能够将薄板石材100输送至立翻空腔100内,初始状态下,立翻空腔27为水平状态,其底部设有立翻第一输送带24,立翻第一输送带24一侧设有与立翻第一输送带24垂直的第二立翻输送带25,立翻第一输送带24和立翻第二输送带25分别与立翻第一输送电机241和立翻第二输送电机251传动连接,立翻空腔27上方设有多个立翻压轮26,立翻压轮26相对于立翻第一输送带24间隔设置,且立翻压轮26能够沿薄板石材100的输送路径滚动,立翻第一输送带24、立翻第二输送带25和立翻压轮26均与滚筒连接架211连接固定,立翻压轮26 与滚筒连接架211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具体采用弹簧,使得立翻压轮 26具备一定的弹性位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立翻压轮26与立翻第一输送带24之间的间距稍小于薄板石材100的厚度。
结合图4,当薄板石材100从立翻进口271进入立翻空腔27内时,横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底部与立翻第一输送带24相抵接触,顶部挤压立翻压轮26,立翻第一输送带24起到主要承载支撑作用,立翻压轮26由于弹性件能够向上位移,并对薄板石材100施加一个夹持力,该夹持力使得立翻压轮26与立翻第一输送带24共同夹持薄板石材100,薄板石材100一侧与立翻第二输送带25紧密贴合或间隙配合。当薄板石材100完全进入立翻空腔27时,滚筒电机23驱动滚筒21按特定方向旋转90°,使得立翻第二输送带25位于正下方,起到主要承载支撑作用,完成翻转动作后,立翻第一输送电机241及立翻第二输送电机251分别同步驱动立翻第一输送带24 及立翻第二输送带25,向立翻机出口272一侧将纵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 输出。
第二立翻机10与第一立翻机2的结构一致,初始状态相反,第一立翻机2用于将横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翻转成纵置状态,而第二立翻机10的作用在于将纵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翻转成横置状态。
过渡装置包括第一过渡台3和第二过渡台9。第一过渡台3设于第一立翻机2的后端,如图5、图6所示,第一过渡台3包括过渡台机架31,过渡台机架31中心位置设有过渡空腔32,过渡空腔32前后两侧分别为过渡台进口321和过渡台出口322,过渡台进口321靠近并对齐立翻机出口272,薄板石材100从立翻机出口272出来后,直接经过渡台进口321进入过渡空腔32,过渡台机架31位于过渡空腔32底部处设有过渡输送带33,过渡输送台33传动连接有过渡输送电机331,过渡输送带33能够对位于过渡空腔32内的薄板石材100起到承载输送的作用,过渡台机架31位于过渡空腔3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渡台固定滚轮34和过渡台压轮35,两者相对间隔设置,并能够沿薄板石材100的输送方向滚动,两者之间的间距等于薄板石材100的厚度,两者协同作用,能够对薄板石材100进行定向夹持,起到左右方向的定位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过渡台压轮35通过伸缩调节件与过渡台机架31连接固定,伸缩调节件具体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伸缩杆等部件,能够对过渡台压轮35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起到调整过渡台压轮35与过渡台固定滚轮34之间间距的效果。
第二过渡台9与第一过渡台3的结构一致,第二过渡台9设于第二立翻机10的前端,其有助于调整薄板石材100的左右位置,进而影响其输送路径,保证能够稳定精准进入第二立翻机10的立翻空腔。
如图1所示,进给装置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进给台4、第二进给台6和第三进给台8,第一进给台4设于第一过渡台3的后端。
结合图7、图8所示,第一进给台4包括进给台机架41,进给台机架 41中心位置设有进给空腔42,进给空腔42前后两侧分别为进给台进口421 和进给台出口422,进给台进口421靠近并对齐第一过渡台3的过渡台出口 322,薄板石材100从该过渡台出口322出来后,直接经过进给台进口421 进入进给空腔42,进给台机架41位于进给空腔42底部处设有第一进给输送带43,第一进给输送带43传动连接有进给输送电机431,第一进给输送带43能够对位于进给空腔42内的薄板石材100起到承载输送的作用,进给台机架41位于进给空腔4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设置的进给台固定滚轮44和第一进给压轮45,两者相对间隔设置,并能够沿薄板石材100的输送方向滚动,两者之间的间距等于薄板石材100的厚度,两者协同作用,能够对薄板石材100进行定向夹持,起到左右方向的定位效果,进给台机架41位于进给空腔42上方设有第一进给夹持轮46,第一进给夹持轮46竖直朝下,其顶部设有升降座461,升降座461顶部与固设于进给台机架41 上的升降气缸462连接,升降座461左右两侧设有升降导轮463,升降导轮 463外侧可活动卡接有升降导轨464,升降导轨464竖直设置在进给台机架 41上,升降气缸462能够驱动升降座461利用升降导轮463及升降导轨464 进行纵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进给夹持轮46发生纵向位置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给压轮45通过伸缩调节件与进给台机架41连接固定,伸缩调节件具体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伸缩杆等部件,能够对第一进给压轮 45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起到调整第一进给压轮45与进给台固定滚轮 44之间间距的效果,另外的,第一进给夹持轮46的宽度不小于薄板石材 100的厚度,其向下移动后,能够抵靠在薄板石材100的顶部,协同底部的第一进给输送带43,形成对薄板石材100的上下夹持。
如图1所示,立剖装置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立剖机5和第二立剖机7,第一立剖机5设置于第一进给台4的后端,第二进给台6位于第一立剖机5 和第二立剖机7之间,第三立剖机8位于第二立剖机7与第二过渡台9之间。
结合图9-12,第一立剖机5包括顶部为矩形结构的主支架51,该矩形结构四个边角底部通过立柱与地面固定连接,主支架51外侧设有检修楼梯 511,检修楼梯511顶部内侧设有检修平台512。主支架51内侧设有2个左右间隔对称设置的立剖机架52,两个立剖机架52竖直设置,两者之间具有薄板石材100通行的立剖空腔521。立剖机架52底部设有左右朝向的立剖底座522,立剖底座522顶部连接有活动座523,活动座523通过位移调节装置与立剖底座522活动连接,该位移调节装置具体可以采用减速电机及丝杆的传动结构,立剖机架52底部与活动座523连接固定,该减速电机能够驱动活动座523在立剖底座522顶部左右移动,进而起到调节立剖机架 52左右位置的效果。
立剖机架52上设置有上下间隔分布的主动轮53和从动轮54,主动轮 53位于从动轮54的正下方,主动轮53传动连接有立剖电机531,从动轮54与立剖机架52之间设置有张紧调节件56,张紧调节件56具体采用气缸或电动伸缩杆等结构,其伸缩部件与从动轮54的水平输转轴两端连接,张紧调节件56能够驱动从动轮54做纵向移动,起到调节主动轮53与从动轮 54之间间距的作用,主动轮53与从动轮54外周缘套设有环形结构的锯条 55,锯条55左右两侧呈竖直状态,其内侧端位于立剖空腔521内,左右两侧对称结构,使得立剖机形成双刀切割结构,利用活动座523的左右位置调节,能够调节左右两个锯条55内侧端的左右位置,从而起到调整切割位置的效果,根据需求,设置不同位置立剖切割得到的板材厚度不同。
如图12所示,立剖机架52在锯条55位于立剖空腔521内区域的前后两侧设有滚筒57(图12中为充分展示结构细节,只展示单侧设置滚筒57 的结构),滚筒57具有多个能够沿薄板石材100输送路径滚动的辊体,当薄板石材100穿过立剖空腔521时,薄板石材100底部抵靠在滚筒57上,滚筒57能够起到承载支撑,并辅助输送的作用,使得薄板石材100能够在立剖切割区域保证稳定性。另外的,锯条55位于立剖空腔521区域内设有多个限位件58,限位件58具有水平的U形板体结构,该板体中心设有供锯条55竖直穿设的间隙,限位件58外侧端固设于立剖机架52内侧壁上,限位件58能够对锯条55进行左右限位,避免锯条55在切割作业时发生过大晃动,从而影响切割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立剖机5上的锯条55与第二立剖机7上的锯条55 错位设置,分别对同一薄板石材100的不同位置进行立剖切割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求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立剖机,从而对同一薄板石材100进行更多切割操作。
如图1所示,出料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出料输送台11和分拣装置 12,出料输送台11设置于第二立翻机10的后端,出料输送台11包括平带输送台111和定位输送台112,两者均为皮带输送机结构,定位输送台112 相较于平带输送台111还多设置左右方向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具体采用左右相对间隔、成对设置的气缸结构,能够对位于中间的薄板石材100 进行左右位置调节,为后续分拣装置左右定位准备。分拣装置12包括分片机机械手121和出胚输送台122,出胚输送台122平行于平带输送台111及定位输送带112,分片机械手121用于将立剖切割得到的薄片逐一夹持转运到出胚输送台122上进行成本输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横置状态的薄板石材100从进料输送台1进入生产线,先经过第一立翻机2翻转成纵置状态后进入第一过渡台3,第一过渡台3对薄板石材100的输送路径进行未调整,随后进入第一进给台4,当薄板石材100前端部分进入立剖空腔521时,第一进给台4上的第一进给输送带43作为主要驱动源,用于驱动薄板石材100继续前行,第一进给台4 上的进给台固定滚轮44、第一进给压轮45和第一进给夹持轮46作为主要夹持结构,对薄板石材100进行定位输送,并能够保证薄板石材100在切割时能够保持稳定,当薄板石材100继续前行后,其前端穿过立剖空腔521 与第二进给台6接触,如图13所示,其前端底部与第二进给输送带61相抵接触,其前端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二进给压轮62接触,其前端顶部与第二进给夹持轮63相抵接触;其后侧端底部继续与第一进给输送带43相抵接触,其后侧端左右两侧继续与第一进给压轮45接触,其后侧端顶部继续与第一进给夹持轮46相抵接触,形成前后两侧协同夹持输送的结构,随后薄板石材100的后端脱离第一进给台4,此时第二进给台6作为主要承载输送结构,使得薄板石材100经历完整立剖切割操作,随后同理经过第二立剖机7进行不同作业位置的立剖切割,然后经过第三进给台8、第二过渡台9 后进入第二立翻机10,第二立翻机10将纵置状态薄板石材100翻转成横置状态后输送至出料输送台11及分拣装置12输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全自动立剖生产线包括:
立剖装置,用于纵向切割板材;
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前后两端,用于夹持输送纵置状态的板材;
翻板装置,设置于所述进给装置远离所述立剖装置的两外侧,用于驱动板材翻转,进行板材横纵状态的切换;
进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前端侧翻板装置的前端,用于输送横置状态的板材;
出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剖装置后端侧翻转装置的后端;
其中,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翻板装置、进给装置、出料装置共同构成板材定向移动的输送系统,定义板材的输送路径方向为前后方向,水平垂直于该输送路径的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立剖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竖直的锯条,能够对板材进行纵向贯穿切割,所述进给装置在板材的输送路径左右两侧设有能够夹持所述板材的滚轮,并在板材输送路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轮及输送带,对位于所述立剖装置内的板材形成纵向、左右方向上的定位约束结构,进而使得进给装置和立剖装置构成连续性立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装置具有能够往复旋转的滚筒,所述滚筒的枢转轴呈水平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滚筒内设有用于容纳板材的立翻空腔,所述立翻空腔外侧设有立翻第一输送带、立翻第二输送带及立翻压轮,所述立翻压轮与立翻第一输送带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立翻第二输送带垂直于所述立翻第一输送带,所述立翻第一输送带、立翻第二输送带及立翻压轮协同作业,对位于立翻空腔内的板材形成三个方向上的夹持约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剖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立剖机,相邻立剖机之间设有进给装置;所述立剖机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立剖机架,两个立剖机架之间具有供板材通行的立剖空腔,所述锯条为环形结构,其内侧端竖直设置于所述立剖空腔内,所述立剖机架上设有纵向间隔设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锯条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锯条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剖机架底部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底部设有立剖底座,所述立剖底座固设于地面,所述活动座通过左右位移机架与所述立剖底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与立剖机架之间设有张紧调节件,所述张紧调节件能够驱动从动轮进行纵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台机架,所述进给台机架中部具有供板材通行的进给空腔,所述进给空腔底部设有水平的进给输送带,所述进给空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压轮,所述进给空腔顶部设有夹持轮,所述夹持轮与进给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还设有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中部具有供板材通行的过渡空腔,所述过渡空腔底部设有水平的过渡输送带,所述过渡空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压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台和分拣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后设置的不同立剖机上的锯条相互错开设置。
CN202121865535.7U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Active CN215282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5535.7U CN21528270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5535.7U CN21528270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2705U true CN215282705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5535.7U Active CN21528270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2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388A (zh) * 2021-08-11 2021-11-02 晋江信路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388A (zh) * 2021-08-11 2021-11-02 晋江信路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77913A (ja) モータ駆動のキヤリアボールを備えるテーブル
US6142050A (en) Cutting machine for elongate workpieces
CN107088711A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上下料装置
CN21093768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激光切割设备
CN215282705U (zh)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CN108326443A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带分拣功能的上下料装置
CN210334788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US2989764A (en) Cleaning and finishing machine employing belt brushes
EP0757973B1 (en) Apparatus for working glass sheet
JP4269612B2 (ja) トランスファープレス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13229455B (zh) 一种智能制造豆卷的装置及方法
JP3603142B2 (ja) 選別装置
CN113580388A (zh) 一种全自动板材立剖生产线
JP2008531437A (ja) 分断装置を利用して加工用素材を担持し且つ移動させる装置及び方法
CN211709469U (zh) 一种帘布裁切装置
KR890002997B1 (ko) 1 프레스로부터 다른 프레스로 공작물을 이송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3716333A (zh) 一种板材自动取料机
JP3394267B2 (ja) 切断機における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12298898A (zh) 特巨型工程轮胎胎面自动拾取系统
CN112809791A (zh) 用于pcb板加工的分板机
CN112935396A (zh) 一种矩形板无人无废数字化成套生产线
CN217417661U (zh) 地板拖把巾堆垛装置
CN215282735U (zh) 多梁式多刀开槽机
CN111015407A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顶管套加工的塑形修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5508158U (zh) 一种激光清洗自适应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