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6312U -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6312U
CN215276312U CN202120427393.XU CN202120427393U CN215276312U CN 215276312 U CN215276312 U CN 215276312U CN 202120427393 U CN202120427393 U CN 202120427393U CN 215276312 U CN215276312 U CN 215276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filter
plate
filter unit
reinforc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73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钧
杨镇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73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6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6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6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过滤单元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拼合而成,每个过滤部件包括:滤网外框,组成过滤部件的外框;以及滤芯,被滤网外框包围,其中,滤网外框包括至少一个拼合侧面,拼合侧面设有拼合构件,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通过所述拼合构件相互拼合。该过滤单元可以通过尺寸较小的至少两个过滤部件相互拼合来形成,可以避免过滤部件的变形和损坏,并且提交较小的至少过滤部件便于运输和生产,从而可以降低过滤单元的成本。

Description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净化装置的领域中,采用过滤网部件过滤空气通常是作为空气净化的常用方法之一。过滤网部件通常制作为平板形状,例如图1为中国专利CN201921368388.5所示的过滤网部件1,其设有矩形的滤网外框11、以及安装在滤网外框11内的网状滤芯12,过滤网部件1总体呈平板形状。然而,当根据空气净化装置的总体体积要求或过滤效果要求等,过滤网体积需要设置较大时,像这样的平板状的过滤网部件1容易因为体积过大同时滤网外框11的强度不足,导致容易变形或损坏,另外,生产体积较大的过滤网对模具生产费用要求较高,且不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可拼接的过滤部件组合的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过滤网部件体积较大时容易变形或损坏,以及生产费用较高且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拼合而成,每个过滤部件包括:滤网外框,组成过滤部件的外框;以及滤芯,被滤网外框包围,其中,滤网外框包括至少一个拼合侧面,所以拼合侧面设有拼合构件,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通过拼合构件相互拼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拼合构件包括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其中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拼合部和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拼合部互相拼合,并且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拼合部和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拼合部互相拼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拼合部包括:第一拼合板,从拼合侧面向外突出;以及拼合钩部,位于第一拼合板上,并且第二拼合部包括:第二拼合板,从拼合侧面向外突出;以及拼合开孔,位于第二拼合板上,其中,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拼合钩部与邻接的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拼合开孔互相扣合,并且一个过滤部件的拼合开孔与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拼合钩部互相扣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拼合板与第二拼合板的延伸方向与拼合侧面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拼合板与第二拼合板在拼合侧面上相错而设。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分别与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贴近地位于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的两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拼合侧面的一端部设有挡块,挡块从拼合侧面突出并截面为“L”状,在拼合状态下,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挡块抵挡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拼合板和/或第二拼合板。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拼合板的靠近第二拼合板的端部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拼合板的靠近第一拼合板的端部设有第二加强筋,在拼合状态下,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加强筋与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加强筋互相抵挡,和/或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加强筋与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加强筋互相抵挡。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加强筋与第一拼合板互相垂直,并相对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位于第一拼合板所在的一侧,第二加强筋与第二拼合板互相垂直,并相对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位于第二拼合板所在的一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拼合钩部跨越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从第一拼合板所在的一侧延伸到第二拼合板所在的一侧,拼合钩部还设有钩部加强筋,钩部加强筋位于拼合钩部的面向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的面的相对面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过滤单元,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三)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单元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拼合形成,因此对于体积较大的过滤单元来说,可以通过尺寸较小的至少两个过滤部件相互拼合来形成,可以避免过滤部件的变形和损坏,并且体积较小的至少两个过滤部件便于运输和生产,从而可以降低过滤单元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过滤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斜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直视拼合侧面角度的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过滤部件的拼合构件在拼合之前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过滤部件的拼合构件在拼合之后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的A-A’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1:过滤网部件;11:滤网外框;12:滤芯;
<本实用新型>:
10:过滤单元;100:过滤部件;110:滤网外框;120:滤芯;130:滤网连接筋;140:滤网固定部;150:拼合侧面;200:拼合构件;210:第一拼合部;220:第二拼合部;310:第一拼合板;311:拼合钩部;320:第二拼合板;321:拼合开孔;410:第一加强筋;420:第二加强筋;300:裂口;400:挡块;500:钩部加强筋;510:短边;511:短边中线;520:长边;521:长边中线;100A:过滤部件A;100B:过滤部件B;200A:拼合构件A;200B:拼合构件B;210A:第一拼合部A;210B:第一拼合部B;220A:第二拼合部A;220B:第二拼合部B;310A:第一拼合板A;310B:第一拼合板B;320A:第二拼合板A;320B:第二拼合板B;311A:拼合钩部A;311B:拼合钩部B;321A:拼合开孔A;321B:拼合开孔B;410A:第一加强筋A;410B:第一加强筋B;420A:第二加强筋A;420B:第二加强筋B;400A:挡块A;400B:挡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详细描述过滤单元的结构。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过滤部件100。在本实施例中,过滤部件100共设有两个,而且两个过滤部件100通过拼合的方式组合,从而构成过滤单元10。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100由多于两个的过滤部件100拼合而成。由于各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原理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仅以由两个过滤部件100组合而成的过滤单元10为例展开说明。过滤单元10通常设置在空气处理领域的装置上,例如空气热交换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温湿度调节装置、送风装置等产品中,并设置于风路中,从而用于对流经过滤单元10的空气进行例如粉尘过滤、气味消除等处理操作。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过滤部件100包括:滤网外框110、滤网连接筋130和滤芯120。
滤网外框110为构成过滤部件100的外侧边框,设为矩形的框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滤网外框的具体形状。在通常的空气处理装置中,会设有固定滤网外框110的导轨或槽等固定结构,从而使滤网外框110能够方便地装拆于空气处理装置当中。滤网外框110上设有:拼合侧面150和滤网固定部140。
滤网外框110包括至少一个拼合侧面150。拼合侧面150为滤网外框的外侧面。过滤部件100在拼合时,过滤部件100的滤网外框110彼此拼合,拼合侧面150为过滤部件100的滤网外框110与彼此拼合的另一过滤部件100的滤网外框110相对的外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10由两个过滤部件100拼合而成,因此,滤网外框110包括一个拼合侧面150。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拼合侧面150可以根据过滤单元10包括的过滤部件100的数量和拼合布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滤网外框11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拼合侧面150。拼合侧面150上设有拼合构件200,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100通过拼合构件200相互拼合。关于拼合构件200的详细描述将会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滤网固定部140可以与空气处理装置中的导轨或槽等固定结构连接,从而将过滤部件100拼合而成的过滤单元10固定到空气处理装置中。滤网固定部140为从滤网外框110突出设置的闭合环状结构,设于滤网外框110的除拼合侧面150外的一个或多个外侧面上,也就是说设置在滤网外框110与空气处理装置连接的外侧面上。滤网固定部140用于当过滤部件100放置于空气处理装置上的轨道的适当位置时,配合空气处理装置的固定结构(例如卡扣),从而来固定过滤部件100的位置。
过滤部件100还包括滤网连接筋130。滤网连接筋130为连接滤网外框110、且位于滤网外框110内部的条状筋结构,用于加强过滤部件100自身的强度。滤网连接筋130可以将滤网外框110划分成多个子区域,以增加过滤部件100的强度。
滤芯120设置在滤网外框110和滤网连接筋130形成的子区域中,被滤网外框110和滤网连接筋130包围,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滤芯120为网状过滤滤芯,用于过滤空气中颗粒体积较大的灰尘。滤芯120还可以是用于对空气进行不同方式处理或过滤的其他网状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滤芯的具体结构。
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拼合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斜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直视拼合侧面角度的视图。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过滤部件100上设有一个拼合侧面150,拼合侧面150上设置拼合构件200,拼合构件200包括:第一拼合部210和第二拼合部220。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100中的一个过滤部件100(如图6至图8中的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一拼合部210和另一个过滤部件100(如图6至图8中的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二拼合部220相互拼合,该一个过滤部件100的第二拼合部220和该另一个过滤部件100的第一拼合部210相互拼合。
第一拼合部210和第二拼合部220从拼合侧面150上以垂直拼合侧面150的方向突出而设。第一拼合部210位于拼合侧面150的一侧(本实施例为图4所示右侧),第二拼合部220位于拼合侧面150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为图4所示左侧)。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拼合侧面150形成为矩形,具有长边520和短边510。短边中线511是拼合侧面150上相对的两条短边510的中点连接线,长边中线521是拼合侧面150上相对的两条长边520的中点连接线,短边中线511和长边中线521把拼合侧面150划分成四个区域(左上区域、左下区域、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例如,第一拼合部210位于图5所示的右下区域,第二拼合部220位于图5所示的左上区域,因此,第一拼合部210与第二拼合部220为位置相错而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短边中线511和长边中线521并非是在长度上精确的中间线,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有适当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拼合部210和第二拼合部220的具体位置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下面继续结合图4和图5,对第一拼合部210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拼合部210包括:第一拼合板310和拼合钩部311。
第一拼合板310为从拼合侧面150突出并垂直于拼合侧面150的板状结构,并且与拼合侧面150的长边520平行。第一拼合板310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紧贴地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下侧)。第一拼合板310上设有:第一加强筋410。
第一加强筋410位于第一拼合板310的靠近第二拼合板320的端部,即图4所示,第一加强筋410位于第一拼合板310的左侧端部。第一加强筋410从拼合侧面150突出,连接并垂直于第一拼合板310,用于加强第一拼合板310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筋410也有定位的作用,关于定位的作用将在下文中再提及。具体地,相对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第一加强筋410位于第一拼合板310所在的一侧,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拼合板310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下侧,第一加强筋410也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一加强筋410从第一拼合板310靠近第二拼合板320的端部向下侧延伸形成。
拼合钩部311设于第一拼合板310的中间位置。拼合钩部311为钩状结构,用于与下文所述的拼合开口321互相扣合。具体地,在板状的第一拼合板310的相对于拼合侧面150的长边520的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基本平行的两条裂口300,将裂口300之间的部分的第一拼合板310垂直弯折,形成钩状的结构。拼合钩部311跨越短边中线511,也就是说,相对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拼合钩部311从第一拼合部210所在的一侧向第二拼合部220所在的一侧延伸,从而跨越短边中线511。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拼合部210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下侧,则拼合钩部311向上弯折,跨越短边中线511而延伸到短边中线511的上侧。拼合钩部311通过受力产生一定的韧性变形,从而实现扣合功能。拼合钩部311上还设有:钩部加强筋500。
钩部加强筋500位于拼合钩部311的背面,即拼合钩部311的面向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的面的相对面上。钩部加强筋500为条形筋,用于加强拼合钩部311的强度,防止收到过大的力而损坏。
下面继续结合图4和图5,对第二拼合部220进行详细说明。第二拼合部220包括:第二拼合板320和拼合开孔321。
第二拼合板320为从拼合侧面150突出并垂直于拼合侧面150的板状结构,并且与拼合侧面150的长边平行。第二拼合板320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紧贴地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上侧),即第二拼合板320和第一拼合板310分别相错地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两侧,也就是说,第一拼合板310可以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紧贴地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上侧,第二拼合板320可以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紧贴地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下侧,并且第一拼合板310和第二拼合板320彼此相错设置。另外,第一拼合板310和第二拼合板320互相平行,与拼合侧面150的长边520的延伸方向相同。
拼合开孔321为位于第二拼合板320上的靠近拼合侧面150处的开孔,对应拼合钩部311的形状和位置并且互相扣合,即拼合钩部311卡入拼合开孔321中起到定位作用。具体地,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100中的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钩部311与邻接的另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开孔321互相扣合,并且该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开孔321与该另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钩部311互相扣合。需要说明的是,拼合开孔321并非必须设为开孔形状,通过设置为凹部状或阻挡凸块等形状,也可以起到与扣合钩部311互相卡合的作用。第二拼合板320上设有第二加强筋420。
第二加强筋420位于第二拼合板320的靠近第一拼合板310的端部,即如图4所示,第二加强筋420位于第二拼合板320的右侧端部。第二加强筋420从拼合侧面150突出,连接并垂直于第二拼合板320,用于加强第二拼合板320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筋420也有定位的作用,关于定位的作用将在下文中再提及。具体地,相对于拼合侧面150的短边中线511,第二加强筋420位于第二拼合板320所在的一侧,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拼合板320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上侧,第二加强筋420也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上侧。也就是说,第二加强筋420从第二拼合板320靠近第一拼合板310的端部向上侧延伸形成。
另外,拼合侧面150上还设有挡块400。
挡块400设于拼合侧面150的一侧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为图4所示的右侧端部。挡块400从拼合侧面150突出,并且其平行于拼合侧面150的截面为类似“L”的形状。具体地说,挡块400大致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边,位于并包围图5所示的拼合侧面150的右上角。挡块400用于在拼合状态下,抵挡和定位相邻接的另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拼合构件200,具体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根据挡块400设置的位置,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100中的一个过滤部件100的挡块400抵挡另一个过滤部件100的第一拼合板310和/或第二拼合板320。以图5所示,当挡块400设置在拼合侧面150的右上角时,在拼合状态下可以抵挡另一过滤部件100的第二拼合板320;当挡块400设置在拼合侧面150的左下角时,在拼合状态下可以抵挡另一过滤部件100的第一拼合板310;当挡块400设置在拼合侧面150的右上角和左下角时,在拼合状态下可以抵挡另一过滤部件100的第一拼合板310和第二拼合板320。
接下来,参考图6~图8,对过滤部件100的拼合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过滤部件的拼合构件在拼合之前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过滤部件的拼合构件在拼合之后的示意图,图8是沿图7的A-A’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先以两个过滤部件100互相拼合为例进行说明,为便于说明,分别把两个过滤部件100命名为过滤部件A 100A和过滤部件B 100B,其中,过滤部件A 100A设有挡块A 400A和拼合构件A 200A,拼合构件A 200A包括第一拼合部A 210A和第二拼合部A220A;同理,过滤部件B 100B设有挡块B 400B和拼合构件B 200B,拼合构件B 200B包括第一拼合部B 210B和第二拼合部B 220B。过滤部件A 100A和过滤部件B 100B为完全相同的过滤部件,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过滤部件100的组合安装,需要互相翻转进行拼合,即过滤部件B 100B需要翻转其本身才可与过滤部件A 100A互相拼合,具体地说,在拼合状态前,应当使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一拼合部A 320A对应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二拼合部B 220B,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二拼合部A 220A对应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一拼合部B 210B,然后使过滤部件A100A的第一拼合部A 210A的拼合钩部A 311A插入并扣合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二拼合部B220B的拼合开孔B 321B,同时过滤部件B的100B的第一拼合部B 210B的拼合钩部B 311B插入并扣合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二拼合部A 220A的拼合开孔A 321A,从而实现扣合定位功能,使过滤部件A 100A和过滤部件B 100B之间互相固定。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针对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拼合侧面150的过滤部件100的互相拼合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拼合布局来调整具体的拼合角度和方法。
参照图8所示,在拼合状态下,第一拼合板A 310A和第二拼合板B 320B互相接触和相抵,并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两侧,同时,第二拼合板A 320A和第一拼合板B 310B互相接触和相抵,并位于短边中线511的两侧。另一方面,由于上述拼合板的互相相抵,当两个过滤部件100A和100B互相拼合之际,可以大致固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相对位置,特别是当拼合钩部A 311A卡入拼合开孔B 321B,拼合钩部B 311B卡入拼合开孔A 321A时,互相相抵的拼合板可以抵挡由于拼合钩部311A和311B变形的作用力的同时而不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拼合状态下,挡块A 400A接触和抵挡第二拼合板B 320B的端部,挡块B400B接触和抵挡第二拼合板A 320A的端部,当两个过滤部件100A和100B互相拼合之际,可以使用户大致确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相对位置并插入,并且在拼合后,可以固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位置,防止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互相脱离。
此外,在拼合状态下,第一加强筋A 410A和第一加强筋B 410B互相接触和相抵,当两个过滤部件100A和100B互相拼合之际,可以固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相对位置,并且在拼合后,可以使用户大致确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相对位置并插入,并且在拼合后,可以固定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的位置,防止两个拼合构件200A和200B互相脱离。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加强筋与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一加强筋互相抵挡,和/或相互邻接的两个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加强筋与另一个过滤部件的第二加强筋互相抵挡。也就是说,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一加强筋A 410A和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一加强筋B 410B互相接触和相抵;或者,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二加强筋A 420A和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二加强筋B 420B互相接触和相抵;或者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一加强筋A 410A和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一加强筋B 410B互相接触和相抵并且过滤部件A 100A的第二加强筋A 420A和过滤部件B 100B的第二加强筋B420B互相接触和相抵。
以上为对于两个相邻的拼合构件之间的拼合的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过滤单元10的组成可以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100组合而成,各个过滤部件100的组合方式与上述说明一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进行更多个过滤部件100的设计和组合(例如在一个过滤部件100上设置多组拼合构件200进行拼合),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此,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过滤单元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拼合形成,因此对于体积较大的过滤单元来说,可以通过尺寸较小的至少两个过滤部件相互拼合来形成,可以避免过滤部件的变形和损坏,并且体积较小的过滤部件便于运输和生产,从而可以降低过滤单元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单元由至少两个过滤部件拼合而成,
每个所述过滤部件包括:
滤网外框,组成所述过滤部件的外框;以及
滤芯,被所述滤网外框包围,
其中,所述滤网外框包括至少一个拼合侧面,所述拼合侧面设有拼合构件,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通过所述拼合构件相互拼合,
所述拼合构件包括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
其中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中的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一拼合部和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二拼合部互相拼合,并且
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二拼合部和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一拼合部互相拼合,
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
第一拼合板,从所述拼合侧面向外突出;以及
拼合钩部,位于所述第一拼合板上,并且
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
第二拼合板,从所述拼合侧面向外突出;以及
拼合开孔,位于所述第二拼合板上,
其中,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中的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拼合钩部与邻接的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拼合开孔互相扣合,并且
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拼合开孔与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拼合钩部互相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拼合板与所述第二拼合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拼合侧面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拼合板与所述第二拼合板在所述拼合侧面上相错而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拼合板和所述第二拼合板分别与所述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贴近地位于所述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拼合侧面的一端部设有挡块,
所述挡块从所述拼合侧面突出并截面为“L”状,
在拼合状态下,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中的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挡块抵挡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一拼合板和/或所述第二拼合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拼合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拼合板的端部设有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二拼合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拼合板的端部设有第二加强筋,
在拼合状态下,
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中的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互相抵挡,和/或
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过滤部件中的所述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另一个过滤部件的所述第二加强筋互相抵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拼合板互相垂直,并相对所述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位于所述第一拼合板所在的一侧,
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拼合板互相垂直,并相对所述拼合侧面的短边中线,位于所述第二拼合板所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拼合钩部跨越所述拼合侧面的所述短边中线从所述第一拼合板所在的一侧延伸到所述第二拼合板所在的一侧,
所述拼合钩部还设有钩部加强筋,
所述钩部加强筋位于所述拼合钩部的面向所述拼合侧面的所述短边中线的面的相对面上。
9.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单元,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CN202120427393.XU 2021-02-26 2021-02-26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276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7393.XU CN2152763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7393.XU CN2152763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6312U true CN215276312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2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7393.XU Active CN215276312U (zh) 2021-02-26 2021-02-26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6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18415A (ja) 高効率含微粒空気フイルターとその製作法
JP3059769U (ja) 間仕切り壁材
JP300659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5276312U (zh) 过滤单元及空气处理装置
JP4664188B2 (ja) ろ材交換型エアーフィルタ
TWM500989U (zh) 太陽能模組的組裝架
JPH0842988A (ja) 熱交換エレメント
JP2004011129A (ja) 格子状構造体組立用みぞ形鋼の接続構造
CN209179471U (zh) 一种薄壁铝合金模板的组合结构
JP5677057B2 (ja) フィルタ枠
CN220693067U (zh) 一种易组装组件的光伏边框
JPH08155238A (ja) エアフィルタ
CN216170701U (zh) 一种袋式初中效过滤器
JP2790984B2 (ja) 天井格子パネル
TWI840228B (zh) 過濾單元及其過濾箱
JPH09184693A (ja) 熱交換エレメント
CN211069433U (zh) 一种机房用空气过滤器
CN217718916U (zh) 显示设备的框架和显示设备
CN210238929U (zh) 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
CN216162957U (zh) 便于组装的车载主动安全监控盒
CN210342455U (zh) 组合式墙板单元
CN204757319U (zh) 空气净化组件和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JP5507656B2 (ja) 配線・配管材保護カバー
CN215137847U (zh) 一种无隔板空气过滤器
KR100717410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체의 인코너 및 아웃코너 겸용 패널 및 이를이용한 거푸집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