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0260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0260U
CN215260260U CN202120365840.3U CN202120365840U CN215260260U CN 215260260 U CN215260260 U CN 215260260U CN 202120365840 U CN202120365840 U CN 202120365840U CN 215260260 U CN215260260 U CN 21526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channel
mi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58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雪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58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0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出雾通道、出雾口、储液容器、底座,底座中设有出雾腔,出雾腔包括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液体并向出雾腔提供液体,雾化器设置于雾化容器中,并用于将储液容器提供的液体振荡形成第一雾气,加热器设置于加热容器中,并用于将加热容器提供的液体加热形成第二雾气,第一雾气和第二雾气通过出雾通道输送至出雾口以输出,以采用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来分别为雾化器和加热器提供液体,加热容器中较少的液体可提高加热器加热液体的出雾效率,且采用单独的雾化容器为雾化器提供液体,可避免加热器加热的液体进入雾化器致使雾化器故障,进而提高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须品。
传统的冷热雾加湿器包括雾化片、加热元件、供水槽和储水箱,储水箱中的液体输出至供水槽中,一般情况下,雾化片和加热元件同时作用于供水槽中的液体上,即雾化片和加热元件共用一个供水槽,易导致加热元件对供水槽中的液体加热出雾效率较低,且温度较高的液体易导致雾化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加湿器,旨在解决现有加湿器的雾化片和加热元件共用一个供水槽,易导致加热元件对供水槽中的液体加热出雾效率较低,且温度较高的液体易导致雾化片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出雾通道、出雾口、储液容器、底座、雾化器和加热器,所述底座中设有出雾腔,所述出雾腔包括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液体并向所述出雾腔提供所述液体,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雾化容器中,并用于将所述储液容器提供的所述液体振荡形成第一雾气,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容器中,并用于将所述加热容器提供的所述液体加热形成第二雾气,所述第一雾气和所述第二雾气通过所述出雾通道输送至所述出雾口以输出。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储液腔和两个分别向所述出雾腔延伸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包括连通槽,每个所述出雾腔通过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通;
所述连通部还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连通槽相互连通,所述出雾腔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通部设置有对应的阀门组件,压迫所述阀门组件能致使所述阀门组件开启,以使对应的所述连通部输出所述液体,自由状态下,所述阀门组件封闭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液口。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槽内固设有止挡部,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移动柱、弹性件和密封件,所述移动柱可移动地插设于连通槽中,所述移动柱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移动柱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移动柱上,并被弹性限制在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自由状态下,所述弹性件能对所述移动柱施加从所述储液腔到所述第一出液口方向的力,以使所述移动柱能带动所述密封件封闭所述第一出液口,推动所述移动柱向所述储液腔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所述移动柱能带动所述密封件开启所述第一出液口。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出雾腔内设置有一个出水柱,所述出水柱对准所述第二出液口以及所述移动柱设置,当所述储液容器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出水柱抵持所述移动柱并推动所述移动柱沿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加热容器之间,并用于隔离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加热容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雾通道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加热容器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雾气和所述第二雾气混合形成混合雾气以输送至所述出雾口输出,所述第二雾气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雾气的温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出雾件,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形成于所述出雾件内部,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出雾件至少部分的收容于所述避让槽中。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雾件呈倒Y形设置,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分别形成于所述倒Y形结构的一个分支中,且在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储液本体和补水盖,所述储液本体上设置有补水口,所述补水盖与所述储液本体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补水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出雾腔包括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雾化器将储液容器提供的液体振荡形成第一雾气,加热器将加热容器提供的液体加热形成第二雾气,以采用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来分别为雾化器和加热器提供液体,加热容器中较少的液体可提高加热器加热液体的出雾效率,且采用单独的雾化容器为雾化器提供液体,可避免加热器加热的液体进入雾化器致使雾化器故障,可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加湿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加湿器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述加湿器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加湿器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加湿器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加湿器的储液容器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加湿器中阀门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3、图7,一实施例的加湿器主要用于增加指定区域空间的湿度,该加湿器包括:出雾通道700、出雾口732、储液容器100、底座600、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底座600中设有出雾腔,出雾腔包括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储液容器100用于储存液体并向出雾腔提供液体,雾化器400设置于雾化容器200中,并用于将储液容器100提供的液体振荡形成第一雾气,加热器500设置于加热容器300中,并用于将加热容器300提供的液体加热形成第二雾气,第一雾气和第二雾气通过出雾通道700输送至出雾口732以输出,以通过出雾口732输出的雾气增加指定空间的湿度。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容器200和储液容器100为互不连通的两个液体储存器,采用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来分别为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提供液体,加热容器300中较少的液体可提高加热器500加热液体的出雾效率,且采用单独的雾化容器200为雾化器400提供液体,可避免加热器500加热的液体进入雾化器400致使雾化器400故障,可提高雾化器40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储液容器100中储存的液体可以是清水、矿泉水、去离子水等,液体的可根据加湿区域的环境要求进行改变。
此外,一方面,互不连通的雾化容器200和储液容器100的设置,可以避免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共用一水槽,解决了传统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共同一水槽,对较多液体进行加热,导致加热器500出雾较慢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采用单独的加热容器300对加热器500提供液体,可提高加热器500加热生成雾气的能量转换率,加快出雾时间。
另一方面,将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采用单独的容器提供液体,可避免加热器500加热的高温液体流入雾化器400区域,以造成雾化器400温度升高,降低雾化器400的工作寿命,易造成雾化器400故障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4至图6,储液容器100包括储液腔和两个分别向出雾腔延伸的连通部110,连通部110包括连通槽112,每个出雾腔通过连通槽112与储液容器100相连通;连通部110还包括第一出液口111和第二出液口114,储液腔通过第一出液口111与连通槽112相互连通,出雾腔通过第二出液口114与连通槽112相连通,以使储液容器100中的液体可通过连通槽112输出至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中。优选的,该连通槽112为圆柱形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连通部110还可为其他结构,该连通部110的设置为提供一供液体从储液容器100中离开的出口。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每个连通部110设置有对应的阀门组件150,压迫阀门组件150能致使阀门组件150开启,以使对应的第一出液口111输出液体,此时,液体可通过连通槽112输出至对应的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自由状态下,阀门组件150封闭对应的第一出液口111,此时,液体不能通过连通槽112离开储液容器100。
可以理解的是,当储液容器100装满液体,可将储液容器100安装在底座600 上,则储液容器100上的液体可通过连通槽112输入对应的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以为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提供液体,当储液容器100从底座600上脱离,阀门组件150封闭第一出液口111,以阻止液体通过连通槽112离开,可防止储液容器100倾倒而导致的液体溢出。
在一实施例中,连通槽112内固设有止挡部113,阀门组件150包括移动柱 153、弹性件151和密封件152,移动柱153可移动地插设于连通槽112中,移动柱153靠近储液腔的一端与密封件152连接,移动柱153远离储液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531,弹性件151套设在移动柱153上,并被弹性限制在止挡部113 和限位部1531之间。
自由状态下,弹性件151能对移动柱153施加从储液腔到第一出液口111方向的力,以使移动柱153能带动密封件152封闭第一出液口111,此时,液体不能通过第一出液口111离开。
推动移动柱153向储液腔方向移动,弹性件151发生形变,移动柱153能带动密封件152开启第一出液口111,此时,液体可通过第一出液口111离开,并通过连通槽112内壁和移动柱153外壁之间的间隙流出,以为对应的雾化容器200 和加热容器300提供液体。
进一步的,移动柱153可沿连通槽1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该移动柱153可在连通槽112的限制下沿连通槽112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保证移动柱153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出雾腔内设置有一个出水柱210,出水柱210对准第二出液口114以及移动柱153设置,当储液容器100装设于底座600上时,出水柱 210抵持移动柱153并推动移动柱153沿从第二出液口114到第一出液口111的方向移动,以实现阀门组件150的开启出液。
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状态下,储液容器100离开底座600上装设位置,出水柱210离开连通槽112,可使弹性件151能对移动柱153施加从储液腔到第一出液口111方向的力,以使移动柱153能带动密封件152封闭第一出液口111。
进一步的,该密封件152可以是密封圈或密封塞。
进一步的,该弹性件151可以是弹簧或弹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省略该弹性件151和移动柱153,该密封件152 为弹性密封元件,该弹性密封元件常态下能密封连通部110,按压弹性密封元件能致使弹性密封元件变形以与第一出液口111形成缝隙,以供液体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当阀门组件150开启,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口111从储液容器 100中离开的同时,也有空气从第一出液口111进入储液容器100的内腔中,以保持储液容器100的内腔与外部的压力平衡,以使储液容器100中的液体可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液口111输出,当第二出液口114被封闭,即空气不能通过第二出液口114、第一出液口111进入储液容器100的内腔中,则阀门组件 150处于开启状态,也不会有液体从储液容器100中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隔板320,隔板320设置于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之间,并用于隔离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以保证雾化容器200 和加热容器300之间的液体互不流通。
优选的,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可以是封闭容器或上部具有开口的水槽,设置雾化容器200以单独为雾化器400供水,设置加热容器300以单独为加热器500供水。
需要注意的是,当储液容器100中的液体为水,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 中的水位和下水线位置决定是否有水从储液容器100中输送至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中,两个连通部110及对应的阀门组件150对储液容器100中下水进入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的控制是同时的,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也是同时工作、同时停止。可以通过分别设置不同的下水线高度或者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的不同容积,来实现对应的连通部110的下水效率的不同,以配合不同的雾化器400和加热器500之间的耗水效率的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雾化容器200中的水被消耗,将导致雾化容器200中的水位降低,当雾化容器200中的水位低于雾化容器200中下水线的位置,也即,第二出液口114被露出在水位以上,则空气可通过第二出液口114、第一出液口111 进入储液容器100的内腔,储液容器100中的水可通过连通槽112进入雾化容器200中,此时,储液容器100中的水输送至雾化容器200中致使雾化容器200中的水位升高,当雾化容器200中的水位等于或高于雾化容器200中下水线位置,也即第二出液口114被淹没在水位以下,则作为空气进口的第二出液口114被水位液面所封闭,储液容器100停止通过连通槽112向雾化容器200中供水。
同样的,当加热容器300中的水被消耗,将导致加热容器300中的水位降低,当加热容器300中的水位低于加热容器300中下水线的位置,也即,第二出液口114被露出在水位以上,则空气可通过第二出液口114、第一出液口111进入储液容器100的内腔,储液容器100中的水可通过连通槽112进入加热容器300中,此时,储液容器100中的水输送至加热容器300中致使加热容器300中的水位升高,当加热容器300中的水位等于或高于加热容器300中下水线位置,也即第二出液口114被淹没在水位以下,则作为空气进口的第二出液口114被水位液面所封闭,储液容器100停止通过连通槽112向加热容器300中供水。
由此可见,该储液容器100可同时通过两个连通部110双下水,雾化器400 可作用于雾化容器200中的液体以生成第一雾气,即冷雾,加热器500可作用于加热容器300中的液体以生成第二雾气,即热雾。
优选的,该雾化器400包括陶瓷雾化片,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
优选的,加热器500为热蒸发器,以将液态水蒸发形成雾气。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60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储液容器100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卡接配合的定位凹槽,以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将储液容器100安装在底座6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600上还可设置有定位凹槽,储液容器 100上还可设置有定位凸起,可调整的在底座600和储液容器100上设置对应的定位结构,以实现储液容器100在底座600上的稳定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座6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 的收容空间,以通过该收容空间将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设置在底座600 上。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还可为底座600外壁沿靠近底座600内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储液槽,但需要注意,雾化容器200和加热容器300形成的储液槽中液体互不流通。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容器200中的出水柱210为在雾化容器200的内壁沿靠近储液容器1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起柱,加热容器300中的出水柱210为在加热容器300中的内壁沿靠近储液容器1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起柱。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出雾通道700还包括第一通道710、第二通道720和第三通道730,第一通道710连通雾化容器200和第三通道730,第二通道720连通加热容器300和第三通道730,第三通道730用于将第一雾气和第二雾气混合形成混合雾气以输送至出雾口732输出,第二雾气的温度高于第一雾气的温度,以将温度较低的第一雾气和温度较高的第二雾气混合形式适宜温度的混合雾气输出。
进一步的,加湿器还包括出雾件,第一通道710、第二通道720和第三通道 730均形成于出雾件内部,储液容器100上设置有避让槽140,出雾件至少部分的收容于避让槽140中,可提高储液容器100在底座600上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出雾件呈倒Y形设置,第一通道710、第二通道720以及第三通道 730分别形成于倒Y形结构的一个分支中,且在第一通道710、第二通道720以及第三通道730的交汇处相互连通,可进一步提高出雾件在底座600上放置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调整件731,调整件731与第三通道73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出雾口732设置于调整件731上,转动调整件731能调整出雾口 732的出雾方向,以使混合雾气朝指定方向输送,避免让混合雾气吹向用户而导致不适。
在一实施例中,储液容器100包括储液本体120和补水盖130,储液本体120 上设置有补水口,补水盖130与储液本体120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封闭补水口,可通过补水口向储液容器100中补水。
优选的,该补水口设置在靠近底座600的一侧,以使储液容器100放置在底座600上后,可遮挡该补水口,以提升加湿器的美观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雾通道、出雾口、储液容器、底座、雾化器和加热器,所述底座中设有出雾腔,所述出雾腔包括雾化容器和加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液体并向所述出雾腔提供所述液体,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雾化容器中,并用于将所述储液容器提供的所述液体振荡形成第一雾气,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容器中,并用于将所述加热容器提供的所述液体加热形成第二雾气,所述第一雾气和所述第二雾气通过所述出雾通道输送至所述出雾口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储液腔和两个分别向所述出雾腔延伸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包括连通槽,每个所述出雾腔通过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通;
所述连通部还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连通槽相互连通,所述出雾腔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通部设置有对应的阀门组件,压迫所述阀门组件能致使所述阀门组件开启,以使对应的所述连通部输出所述液体,自由状态下,所述阀门组件封闭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内固设有止挡部,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移动柱、弹性件和密封件,所述移动柱可移动地插设于连通槽中,所述移动柱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移动柱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移动柱上,并被弹性限制在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自由状态下,所述弹性件能对所述移动柱施加从所述储液腔到所述第一出液口方向的力,以使所述移动柱能带动所述密封件封闭所述第一出液口,推动所述移动柱向所述储液腔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所述移动柱能带动所述密封件开启所述第一出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雾腔内设置有一个出水柱,所述出水柱对准所述第二出液口以及所述移动柱设置,当所述储液容器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出水柱抵持所述移动柱并推动所述移动柱沿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加热容器之间,并用于隔离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加热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通道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雾化容器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加热容器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雾气和所述第二雾气混合形成混合雾气以输送至所述出雾口输出,所述第二雾气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雾气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出雾件,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形成于所述出雾件内部,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出雾件至少部分的收容于所述避让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件呈倒Y形设置,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分别形成于所述倒Y形结构的一个分支中,且在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储液本体和补水盖,所述储液本体上设置有补水口,所述补水盖与所述储液本体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补水口。
CN202120365840.3U 2021-02-08 2021-02-08 加湿器 Active CN21526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840.3U CN215260260U (zh) 2021-02-08 2021-02-08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840.3U CN215260260U (zh) 2021-02-08 2021-02-08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0260U true CN21526026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5840.3U Active CN215260260U (zh) 2021-02-08 2021-02-08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0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9877B (zh) 一种离子蒸汽美容器
CN105902142B (zh) 一种婴儿辅食机
CN110068093B (zh) 雾化底座、熏香器及加湿器
CN106705316A (zh) 新型加湿器
CN110553332B (zh) 加湿器
CN215260260U (zh) 加湿器
CN216384449U (zh) 上加水加湿器
KR19980083624A (ko) 초음파.히터 겸용 가습기
CN107049755B (zh) 一种药蒸床
CN211041275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5234917U (zh) 一种蒸汽美肤仪
KR101266318B1 (ko) 멀티 가습기
CN209214047U (zh) 一种便携式加湿器
WO2019196187A1 (zh) 一种水位调节装置及挂烫机
CN216936580U (zh) 一种药液雾化器用水位控制器
CN205559833U (zh) 节水淋浴套装
CN220125167U (zh) 消毒设备
CN21873721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720493U (zh) 烹饪器具
CN213208067U (zh) 一种冷风扇的雾化发生装置
CN2199821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37382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384448U (zh) 一体式加湿器
JP2001132995A (ja) 高低恒温スプレー式加湿器
CN214581577U (zh) 加湿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