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4448U - 一体式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4448U
CN216384448U CN202122416215.XU CN202122416215U CN216384448U CN 216384448 U CN216384448 U CN 216384448U CN 202122416215 U CN202122416215 U CN 202122416215U CN 216384448 U CN216384448 U CN 216384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tomizing
air
atomization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62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w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w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w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w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62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4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4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4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加湿器,包括箱体,箱体的腔体内一体成型有水箱和雾化腔室,水箱和雾化腔室通过连通器连通,连通器设有供连通器内的水注入雾化腔室的出水孔,雾化腔室内还设有雾化单元和水位调节装置,其中,雾化单元用于将雾化腔室内的水雾化,水位调节装置包括浮球、浮动杠杆和水位控制塞,浮动杠杆与雾化单元活动铰接,水位控制塞设于浮动杠杆的一端,并用于密封或打开出水孔,浮球设于浮动杠杆的另一端,浮球能够基于雾化腔室内的水位升降,带动水位控制塞对应密封或打开出水孔。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空气加湿器水箱易漏水、洒水,雾化效果不佳,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实现循环进水补水、提高雾化效果、加湿器使用安全且组装方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体式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气加湿器主要为两件式结构,底部为加湿器雾化结构,上部为水箱结构,其中,水沿水箱底部的孔漏水到位于下部的加湿器雾化结构的雾化器内,进而实现雾化。
相关技术中的两件式结构的空气加湿器,其设计精致度不高,存在断差,两件时结构的空气加湿器,其上部的水箱难以快速放平,易造成水箱漏水及洒水;同时,当水箱因为控制失效,极容易导致水位失控从而导致水漫出来,水箱水垢容易直接进入雾化装置内,从而导致雾化器使用寿命低或者效果差,并且,两件式结构的加湿器放置书桌上,易碰倒及引发漏电等安全事故。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空气加湿器水箱易漏水、洒水,雾化效果不佳,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体式加湿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空气加湿器水箱易漏水、洒水,雾化效果不佳雾化效果不佳,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式加湿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腔体内一体成型有水箱和雾化腔室,所述水箱和所述雾化腔室通过连通器连通,所述连通器设有供所述连通器内的水注入所述雾化腔室的出水孔,所述雾化腔室内还设有雾化单元和水位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雾化单元用于将所述雾化腔室内的水雾化,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浮球、浮动杠杆和水位控制塞,所述浮动杠杆与所述雾化单元活动铰接,所述水位控制塞设于所述浮动杠杆的一端,并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出水孔,所述浮球设于所述浮动杠杆的另一端,所述浮球能够基于所述雾化腔室内的水位升降,带动所述水位控制塞对应密封或打开所述出水孔。
在上述一体式加湿器中,通过在箱体的腔体内一次成型水箱和雾化腔室,巧妙的将水箱与雾化腔室分开,提高加湿器的集成度,分腔体功能模块区分,确保加湿器为一体化结构设计,加湿器重心处于下部,确保不会容易碰倒;通过采用基于杠杆和浮力原理的水位调节装置,水位控制精巧,不易漏水,提升加湿器的雾化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气加湿器水箱易漏水、洒水,雾化效果不佳,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实现循环进水补水、提高雾化效果、加湿器使用安全且组装方便的有益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水箱与连通器的连通,所述连通器上还设有接通孔,其中,所述接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连通器,使所述水箱内的水注入所述连通器。
如此设置,将接通孔设置为常开孔,确保水箱连续不断的向连通器供水,在出水孔打开时,使水快速注入雾化腔室,籍以保证雾化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确保注入连通器内的水的纯净度,籍以降低连通器被堵塞的风险,所述连通器设有中空腔,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中空腔和所述雾化腔室,所述接通孔连通所述中空腔和所述水箱,所述中空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器和密封塞,其中,所述密封塞与所述中空腔螺接,并用于密封所述中空腔,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注入所述中空腔内的水进行过滤。
如此设置,通过过滤器对从水箱注入连通器的水进行过滤,确保连通器内的水的纯净以及降低连通器被堵塞的风险;同时,通过密封塞与中空腔螺接,中空腔可活动打开或密封,方便过滤器的更换和清洗连通器,确保连通器的通畅,减少阻塞风险,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构建雾化单元而实现将水雾化以及方便雾化片的更换,所述雾化单元包括支架、雾化片和密封板,所述支架嵌设在所述雾化腔室内,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控制盒、两根竖向延伸的立柱和设于两根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控制盒一端的雾化部,所述浮动杠杆设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并通过转轴与两根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雾化部上设有贯通的容置腔,所述雾化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板固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并密封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雾化片,用于将流入所述容置腔的水雾化,所述容置腔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容置腔。
如此设置,通过将安放雾化片的雾化部设置在支架中轴线的下端,并通过密封板进行活动密封安装,雾化单元能够整体移动,雾化片更换方便;通过将容置腔设置为上小下大,将便于雾化片的取放与固定;利用支架安装浮动杠杆,使水位调节装置置于雾化片正上方,在不影响雾化片进行雾化的同时,使水位调节装置能精准的感测置于雾化腔室内的水位的变化,进而实现循环不断的对雾化腔室进行补水;通过设置一体成型有控制盒、立柱和雾化部的支架,提高加工和组装效率,并有效的将有水环境的雾化腔室与无水环境的控制盒隔离,保证加湿器的安全正常使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将雾化单元雾化的水雾输出,还包括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设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支架的至少一根所述立柱上设有风道,所述送风系统的出风口对接所述风道,所述风道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排列且连通所述风道的吹风口,其中,所述风道用于将所述送风系统生成的风沿所述吹风口吹入所述雾化腔室,并将所述雾化单元雾化的水雾吹出至所述雾化腔室外。
如此设置,将送风系统设置于控制盒内,并与风道对接,从而将送风系统与雾化单元一体设置,方便加湿器的加工与组装;同时,将风道设置在立柱上,巧妙的将风道与雾化腔室隔离,避免上段的水雾被带回至雾化腔室底部;通过设置竖向排列的吹风口吹出的风,有助于将雾化单元产生的水雾朝向上吹送而送出,多吹风口设置,提高水雾吹出效率,减少水雾回凝。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提高送风效果,所述风道为螺旋式风道,和/或,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浮动杠杆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所述吹风口,且所述吹风口为自所述风道顶端朝向所述风道底端方向倾斜设置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的倾斜角度为45°~60°。
如此设置,采用螺旋式风道,通过螺旋增压,增加风道风速,籍以将雾化生成的水雾吹出,降低雾化腔室内水雾聚集冷凝;通过将吹风口设置在对应的立柱的两个侧壁,且两个侧壁位于浮动杠杆的轴向方向上,送风系统产生的风倾斜吹入雾化腔室时,并不直接对向所产生的水雾吹,减少风将水雾向下吹送;同时,将吹风口倾斜设置,使风以射流的方式吹入雾化腔室,提升风的风速,并通过将风朝向底部吹送,风在反射后竖向向上吹送,籍以带动水雾向上吹出雾化腔室,提升水雾吹出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构建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风轮仓、风轮和风轮驱动,其中,所述风轮仓自所述控制盒底部向所述雾化腔室内凸伸至与对应的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风轮仓与对应的所述立柱相连接的位置处,所述风轮驱动设于所述风轮仓远离所述雾化腔室的一侧,并与设于所述风轮仓的所述风轮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风轮,用于通过所述风轮驱动驱动转动,生成沿所述出风口吹入所述风道的风。
如此设置,将风轮仓设置为自控制盒底部向雾化腔室凸伸,并使风轮仓与对应的立柱连接,如此,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支架将送风系统与雾化单元组装在一起;同时,通过风轮驱动传动风轮转动,从而产生风吹入雾化腔室,进而将生成的水雾吹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加湿器的控制,所述控制盒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风轮驱动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板,至少用于控制所述风轮驱动工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出雾,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控制盒和所述水箱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控制盒盖和水箱盖,所述控制盒靠近所述水箱盖的侧壁上设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室,所述控制盒盖与所述出雾通道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喷口,所述水箱盖与所述出雾通道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盖的顶端的进气道。
如此设置,通过在控制盒的外侧壁上凹制出雾通道,可以一体成型,并将风道与出雾通道隔离,保证正常的出雾;同时,在水箱盖上设置进气道,避免水箱密闭而造成进水异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施为控制板供电,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贯穿所述箱体和所述控制盒的侧壁,并伸入所述控制盒内,所述电源接口还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一种局部剖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另一种局部剖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再一种局部剖面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出水孔打开状态的结构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一种半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箱体;
2、水箱;
3、雾化腔室;
4、连通器,41、出水孔,42、接通孔,43、中空腔;
5、雾化单元,51、支架,52、雾化片,53、密封板,511、控制盒,512、立柱,513、雾化部,514、容置腔,515、风道,516、吹风口,517、出雾通道;
6、水位调节装置,61、浮球,62、浮动杠杆,63、水位控制塞,64、转轴;
7、送风系统,71、风轮仓,72、风轮,73、风轮驱动,701、出风口;
8、密封塞;
9、控制板;
10、控制盒盖,101、喷口;
11、水箱盖,111、进气道;
12、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一种局部剖面视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另一种局部剖面视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再一种局部剖面视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出水孔打开状态的结构视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一种半剖视图,图示的一体式加湿器,应用于室内环境的空气净化加湿,解决相关技术中空气加湿器水箱易漏水、洒水,雾化效果不佳雾化效果不佳,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实现循环进水补水、提高雾化效果、加湿器使用安全且组装方便的有益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式加湿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腔体内一体成型有水箱2和雾化腔室3,水箱2和雾化腔室3通过连通器4连通,连通器4设有供连通器4内的水注入雾化腔室3的出水孔41,雾化腔室3内还设有雾化单元5和水位调节装置6,其中,雾化单元5用于将雾化腔室3内的水雾化,水位调节装置6包括浮球61、浮动杠杆62和水位控制塞63,浮动杠杆62与雾化单元5活动铰接,水位控制塞63设于浮动杠杆62的一端,并用于密封或打开出水孔41,浮球61设于浮动杠杆62的另一端,浮球61能够基于雾化腔室3内的水位升降,带动水位控制塞63对应密封或打开出水孔41。
在上述一体式加湿器中,通过在箱体1的腔体内一次成型水箱2和雾化腔室3,巧妙的将水箱2与雾化腔室3分开,提高加湿器的集成度,分腔体功能模块区分,确保加湿器为一体化结构设计,加湿器重心处于下部,确保不会容易碰倒;通过采用基于杠杆和浮力原理的水位调节装置6,水位控制精巧,不易漏水,提升加湿器的雾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水位调节装置6和连通器4将水箱2内的水输送至雾化腔室3内,雾化腔室3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水位调节装置6在浮力的作用下对连通器4进行封堵,阻止水流再次进入雾化腔室3;同时,通过杠杆原理,浮球61和水位控制塞63分别设于浮动杠杆62轴向的两端,雾化腔室3内没有水的时候,浮球61重力大于水位控制塞63重力,根据杠杆原理,水位控制塞63所在的一端抬升,出水孔41处于打开状态(参考图6),向水箱2注入水,水通过连通器4进入雾化腔室4内,随着雾化腔室4内水位的升高,浮球61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漂浮,水位控制塞63在重力作用下下压浮动杠杆63的的另一端,当浮球61漂浮至一定高度后由于两边受力达到平衡,实际中,雾化腔室3内的水位上升到雾化效果最佳的5cm处时,浮球61和水位控制塞63刚好处于水平状态,水位控制塞63将连通器4上的出水孔进行封堵(参考图3-5及图7),水不再流入雾化腔室3,此时,雾化单元5对雾化腔室3内的水进行雾化,如此,确保雾化腔室3内的水可以一直供加湿器装置使用,克服了传统加湿器使用传感器进行水位检测时,因传感器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吸附水垢而造成的传感失效的问题;当雾化腔室3内的水位不断下降时,浮球61通过浮动杠杆62传动水位控制塞63远离出水孔20,而使水位控制塞63打开(参考图6),从而实现循环不断的进水补水及雾化。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水位控制塞63在对出水孔41进行封堵时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水位控制塞63嵌入出水孔41的部分还套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显示),例如:硅胶密封圈、软胶密封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式加湿器,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空间最大化利用设计,6L超大容量,能够实现超长时间雾化,一体化结构设计,分腔体功能模块区分,美观大方,杜绝水溢出或漫出风险,确保一体化,重心在下端,确保不会容易碰倒;使用简单的杠杠原理和浮力原理,将水箱与雾化腔室巧妙的隔开,并确保雾化效果达到最佳;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拆卸及组装方便,可及时进行维护及清洗;一体模具成型出来,成本低廉,可制造性好。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箱体1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及其他形状的箱体。
为实现水箱2与连通器4的连通,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器4上还设有接通孔42,其中,接通孔42用于连通水箱2和连通器4,使水箱2内的水注入连通器4。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将接通孔42设置为常开孔,确保水箱连续不断的向连通器4供水,在出水孔41打开时,使水快速注入雾化腔室3,籍以保证雾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雾化腔室3内平稳注入水,出水孔41设置为靠近雾化腔室3的一侧的孔径大,远离雾化腔室3的一侧的孔径小,从而保证在从连通器4流畅的向雾化腔室3注入水。
为了实现确保注入连通器4内的水的纯净度,籍以降低连通器4被堵塞的风险,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器4设有中空腔43,出水孔41连通中空腔43和雾化腔室3,接通孔42连通中空腔43和水箱2,中空腔43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器和密封塞8,其中,密封塞8与中空腔43螺接,并用于密封中空腔43,过滤器用于对注入中空腔43内的水进行过滤。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过滤器对从水箱2注入连通器4的水进行过滤,确保连通器4内的水的纯净以及降低连通器4被堵塞的风险;同时,通过密封塞8与中空腔43螺接,中空腔43可活动打开或密封,方便过滤器的更换和清洗连通器4,确保连通器4的通畅,减少阻塞风险,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为构建雾化单元5而实现将水雾化以及方便雾化片52的更换,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单元5包括支架51、雾化片52和密封板53,支架51嵌设在雾化腔室3内,支架51包括一体成型的控制盒511、两根竖向延伸的立柱512和设于两根立柱512远离控制盒511一端的雾化部513,浮动杠杆62设于两根立柱512之间,并通过转轴64与两根立柱512连接,雾化部513上设有贯通的容置腔514,雾化片52设于容置腔514内,密封板53固设于容置腔514的底部,并密封容置腔514,其中,雾化片52,用于将流入容置腔514的水雾化,容置腔514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容置腔。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将安放雾化片52的雾化部513设置在支架51中轴线的下端,并通过密封板53进行活动密封安装,雾化单元5能够整体移动,雾化片52更换方便;通过将容置腔514设置为上小下大,将便于雾化片52的取放与固定;利用支架51安装浮动杠杆62,使水位调节装置6置于雾化片52正上方,在不影响雾化片52进行雾化的同时,使水位调节装置6能精准的感测置于雾化腔室3内的水位的变化,进而实现循环不断的对雾化腔室进行补水;通过设置一体成型有控制盒511、立柱512和雾化部513的支架51,提高加工和组装效率,并有效的将有水环境的雾化腔室3与无水环境的控制盒511隔离,保证加湿器的安全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将雾化单元5雾化的水雾输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加湿器还包括送风系统7,送风系统7设于控制盒511内,支架51的至少一根立柱512上设有风道515,送风系统7的出风口701对接风道515,风道515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排列且连通风道515的吹风口516,其中,风道515用于将送风系统7生成的风沿吹风口516吹入雾化腔室3,并将雾化单元5雾化的水雾吹出至雾化腔室3外。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将送风系统7设置于控制盒511内,并与风道515对接,从而将送风系统7与雾化单元5一体设置,方便加湿器的加工与组装;同时,将风道515设置在立柱512上,巧妙的将风道515与雾化腔室3隔离,避免上段的水雾被带回至雾化腔室3底部;通过设置竖向排列的吹风口516吹出的风,有助于将雾化单元5产生的水雾朝向上吹送而送出,多吹风口516设置,提高水雾吹出效率,减少水雾回凝。
在本实施例中,为满足对雾化片52的电性控制,例如;雾化片52振动而雾化水,两根立柱512其中之一还充当对应的穿线管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提高送风效果,风道515为螺旋式风道;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实现提高送风效果,立柱512位于浮动杠杆6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设置吹风口516,且吹风口516为自风道515顶端朝向风道515底端方向倾斜设置的吹风口,吹风口516的倾斜角度为45°~60°。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式风道设计,用于产生涡轮旋压,籍以确保雾化器满足对应的立体动力学设计,从而确保雾化效果最佳;采用螺旋式风道,通过螺旋增压,增加风道515内的风速,籍以将雾化生成的水雾吹出,降低雾化腔室3内水雾聚集冷凝。同时,通过将吹风口516设置在对应的立柱512的两个侧壁,且两个侧壁位于浮动杠杆62的轴向方向上,送风系统7产生的风倾斜吹入雾化腔室3时,并不直接对向所产生的水雾吹,减少风将水雾向下吹送;同时,将吹风口516倾斜设置,减少水平设置的吹风口会降低风流速度,使风以射流的方式吹入雾化腔室3,提升风的风速,并通过将风朝向底部吹送,风在反射后竖向向上吹送,籍以带动水雾向上吹出雾化腔室,提升水雾吹出效果。
为构建送风系统,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7还包括风轮仓71、风轮72和风轮驱动73,其中,风轮仓71自控制盒511底部向雾化腔室3内凸伸至与对应的立柱512连接,出风口701设于风轮仓71与对应的立柱512相连接的位置处,风轮驱动73设于风轮仓71远离雾化腔室3的一侧,并与设于风轮仓71的风轮72传动连接,其中,风轮72,用于通过风轮驱动73驱动转动,生成沿出风口701吹入风道515的风。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将风轮仓71设置为自控制盒511底部向雾化腔室3凸伸,并使风轮仓71与对应的立柱512连接,如此,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支架51将送风系统7与雾化单元5组装在一起;同时,通过风轮驱动73传动风轮72转动,从而产生风吹入雾化腔室3,进而将生成的水雾吹出。
在其中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风轮驱动73包括但不限于电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加湿器的控制,控制盒511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板9,控制板9与风轮驱动73电连接,其中,控制板9,至少用于控制风轮驱动73工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出雾,箱体1的顶部与控制盒511和水箱2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控制盒盖10和水箱盖11,控制盒511靠近水箱盖11的侧壁上设有出雾通道517,出雾通道517连通雾化腔室3,控制盒盖10与出雾通道517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喷口101,水箱盖11与出雾通道517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延伸至水箱盖11的顶端的进气道111。
如此设置,通过在控制盒511的外侧壁上凹制出雾通道517,可以一体成型,并将风道515与出雾通道517隔离,保证正常的出雾;同时,在水箱盖11上设置进气道111,避免水箱2密闭而造成进水异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施为控制板9供电,还包括电源接口12,电源接口12贯穿箱体1和控制盒511的侧壁,并伸入控制盒511内,电源接口12还与控制板9电连接。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腔体内一体成型有水箱(2)和雾化腔室(3),所述水箱(2)和所述雾化腔室(3)通过连通器(4)连通,所述连通器(4)设有供所述连通器(4)内的水注入所述雾化腔室(3)的出水孔(41),所述雾化腔室(3)内还设有雾化单元(5)和水位调节装置(6),其中,所述雾化单元(5)用于将所述雾化腔室(3)内的水雾化,所述水位调节装置(6)包括浮球(61)、浮动杠杆(62)和水位控制塞(63),所述浮动杠杆(62)与所述雾化单元(5)活动铰接,所述水位控制塞(63)设于所述浮动杠杆(62)的一端,并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出水孔(41),所述浮球(61)设于所述浮动杠杆(62)的另一端,所述浮球(61)能够基于所述雾化腔室(3)内的水位升降,带动所述水位控制塞(63)对应密封或打开所述出水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4)上还设有接通孔(42),其中,所述接通孔(42)用于连通所述水箱(2)和所述连通器(4),使所述水箱(2)内的水注入所述连通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4)设有中空腔(43),所述出水孔(41)连通所述中空腔(43)和所述雾化腔室(3),所述接通孔(42)连通所述中空腔(43)和所述水箱(2),所述中空腔(43)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器和密封塞(8),其中,所述密封塞(8)与所述中空腔(43)螺接,并用于密封所述中空腔(43),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注入所述中空腔(43)内的水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5)包括支架(51)、雾化片(52)和密封板(53),所述支架(51)嵌设在所述雾化腔室(3)内,所述支架(51)包括一体成型的控制盒(511)、两根竖向延伸的立柱(512)和设于两根所述立柱(512)远离所述控制盒(511)一端的雾化部(513),所述浮动杠杆(62)设于两根所述立柱(512)之间,并通过转轴(64)与两根所述立柱(512)连接,所述雾化部(513)上设有贯通的容置腔(514),所述雾化片(52)设于所述容置腔(514)内,所述密封板(53)固设于所述容置腔(514)的底部,并密封所述容置腔(514),其中,所述雾化片(52),用于将流入所述容置腔(514)的水雾化,所述容置腔(514)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容置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系统(7),所述送风系统(7)设于所述控制盒(511)内,所述支架(51)的至少一根所述立柱(512)上设有风道(515),所述送风系统(7)的出风口(701)对接所述风道(515),所述风道(515)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排列且连通所述风道(515)的吹风口(516),其中,所述风道(515)用于将所述送风系统(7)生成的风沿所述吹风口(516)吹入所述雾化腔室(3),并将所述雾化单元(5)雾化的水雾吹出至所述雾化腔室(3)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515)为螺旋式风道,和/或,所述立柱(512)位于所述浮动杠杆(6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所述吹风口(516),且所述吹风口(516)为自所述风道(515)顶端朝向所述风道(515)底端方向倾斜设置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516)的倾斜角度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7)还包括风轮仓(71)、风轮(72)和风轮驱动(73),其中,所述风轮仓(71)自所述控制盒(511)底部向所述雾化腔室(3)内凸伸至与对应的所述立柱(512)连接,所述出风口(701)设于所述风轮仓(71)与对应的所述立柱(512)相连接的位置处,所述风轮驱动(73)设于所述风轮仓(71)远离所述雾化腔室(3)的一侧,并与设于所述风轮仓(71)的所述风轮(72)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风轮(72),用于通过所述风轮驱动(73)驱动转动,生成沿所述出风口(701)吹入所述风道(515)的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511)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板(9),所述控制板(9)与所述风轮驱动(73)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板(9),至少用于控制所述风轮驱动(73)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与所述控制盒(511)和所述水箱(2)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控制盒盖(10)和水箱盖(11),所述控制盒(511)靠近所述水箱盖(11)的侧壁上设有出雾通道(517),所述出雾通道(517)连通所述雾化腔室(3),所述控制盒盖(10)与所述出雾通道(517)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喷口(101),所述水箱盖(11)与所述出雾通道(517)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盖(11)的顶端的进气道(1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接口(12),所述电源接口(12)贯穿所述箱体(1)和所述控制盒(511)的侧壁,并伸入所述控制盒(511)内,所述电源接口(12)还与所述控制板(9)电连接。
CN202122416215.XU 2021-10-08 2021-10-08 一体式加湿器 Active CN216384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6215.XU CN216384448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体式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6215.XU CN216384448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体式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4448U true CN216384448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6215.XU Active CN216384448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体式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4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96706A1 (zh) 电子喷泉蜡烛
CN102466290B (zh) 一种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16384449U (zh) 上加水加湿器
CN201119769Y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饮水机
CN113983592B (zh) 双腔加湿器
CN216384448U (zh) 一体式加湿器
WO2021022578A1 (zh) 加湿器
CN113932342A (zh) 一体式加湿器
CN113932343A (zh) 上加水加湿器
CN206817342U (zh) 一种太阳能草坪灯
CN206247540U (zh) 一种具有水位控制装置的上加水式加湿器
CN106288105B (zh) 瓶装式加湿器
CN215863844U (zh) 一种悬浮式加湿器
CN216977040U (zh) 漂浮雾化式香薰加湿器
CN206398909U (zh) 瓶装式加湿器
CN211575386U (zh) 一种设有水阀的水箱、无雾加湿器及超声波加湿器
CN212732754U (zh) 可多角度安装使用的雾化模块、便携式微孔雾化装置
CN210070121U (zh) 一种立柱式加湿器
CN211575387U (zh) 无雾加湿器
CN216203990U (zh) 集成内嵌式加湿器
CN208312612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107940641B (zh) 一种迷你型多功能加湿风扇
CN219083300U (zh) 一种加湿装置和加湿器
CN221005341U (zh) 加湿器
CN112228994B (zh) 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