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2612U -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2612U
CN208312612U CN201820856426.0U CN201820856426U CN208312612U CN 208312612 U CN208312612 U CN 208312612U CN 201820856426 U CN201820856426 U CN 201820856426U CN 208312612 U CN208312612 U CN 208312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seal
cavity
wate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64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江伟
胡镇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i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i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i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i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64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2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2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2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包括:罩体和底座,其中,底座内设有起雾组件以及上加水容腔,起雾组件设置在上加水容腔内;上加水容腔内设有固定凸起;罩体内设置有总水箱和内部水箱;罩体内还设有与起雾组件连通的出雾通道;内部水箱包括浮标容腔、浮标、密封件、立柱和弹簧;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与总水箱连通;浮标容腔内容纳有浮标,浮标与浮标容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浮标容腔的底部与上加水容腔连通的底部开孔处设有与底部开孔配合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立柱的上端;立柱通过弹簧在浮标容腔的底部上下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封闭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且固定凸起设置在立柱的正下方。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减少漏水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更具体涉及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常用的调节空气湿度的装置,以自然蒸发、超声波振荡、加热等方式使水雾化成水蒸汽并通过出雾通路扩散到外部环境中,从而增加环境湿度,改善人体舒适度。一般家用的小型加湿器主要以水箱向雾化装置供水,为避免经常向水箱添加水,水箱容积较大、装满后水位较高,如果没有专门措施控制,水压作用会使水箱里的水很快就会大量进入雾化腔以及周边、直到各个相通的部件如同U形管那样水位平衡,会导致加湿器的其他工作部件,如电气部件被水淹没而损坏,还会导致水流出加湿器。
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上加水加湿器,上加水加湿器的水箱有两个水口,即加水口在水箱上部、出水口在下端,在加湿器工作时加水口是封闭的,其工作原理与下加水一样,当需要加水时,打开加水口并且同时封闭出水口,加水完毕再封闭加水口同时又打开出水口。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加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互锁,进而避免加水时漏水,在水箱设置了出水阀,在工作位置出水阀常开,取下水箱加水时出水阀关闭,在水箱与雾化腔之间有一个筒状的限位罩,顶部有出水口并装有漏孔塞,下端与雾化腔相通,罩内有浮块,当限位罩内水位上升时浮块上浮直至顶推漏孔塞堵住出水口,水箱内的水被封闭,此时限位罩内的水缓慢进入雾化腔并被雾化消耗,工作一段时间后限位罩内水位降低后浮块随之下降,漏孔塞回位打开出水口,水箱中的水可以进入限位罩补水。
但是,现有技术中,水箱与外壳、出雾口、水位控制装置等多处套接方式,增加了漏水风险点,在实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漏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罩体和底座,其中,
所述底座内设有起雾组件以及上加水容腔,所述起雾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加水容腔内;且所述上加水容腔内还设有固定凸起;
所述罩体内设置有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总水箱和内部水箱;
所述罩体内还设有与起雾组件连通的出雾通道;
所述内部水箱包括浮标容腔、浮标、密封件、立柱和弹簧;
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与所述总水箱连通;所述浮标容腔内容纳有所述浮标,且所述浮标与所述浮标容腔内壁之间具有供水流通的间隙;
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与所述上加水容腔连通的底部开孔处设有与所述底部开孔配合的第一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立柱通过弹簧在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上下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且所述固定凸起设置在所述立柱的正下方。
可选的,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与所述总水箱连通的上部开孔处还设有第二密封件。
可选的,所述浮标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以将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封闭。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浮标容腔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锥形;
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锥形面朝向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开有通孔;
所述立柱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缩颈,且缩颈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可选的,所述立柱从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弹簧内部、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通孔;
所述立柱的下端具有膨大部,将所述膨大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舒张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时,所述立柱伸出所述浮标容腔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出雾通道内的位置还设有风机出风口;
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浮标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上部开孔时对应的浮标内的水面高度。
可选的,所述罩体内设置有总水箱,所述总水箱内设置有内部水箱,且所述内部水箱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总水箱的底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水位的浮标以及内部水箱均设置在水箱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水箱与外壳、出雾口、水位控制装置等多处套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套接接口更少,进而减少了漏水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罩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内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罩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内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所述加湿器包括:罩体10和底座20,其中,
所述底座20内设有起雾组件201以及上加水容腔202,所述起雾组件201设置在所述上加水容腔202内;且所述上加水容腔202内还设有固定凸起203;
所述罩体10内设置有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总水箱101和内部水箱102;
所述罩体10内还设有与起雾组件201连通的出雾通道103;
所述内部水箱102包括浮标容腔1021、浮标1022、第一密封件1023、立柱1024和弹簧1025;
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与所述总水箱101连通;所述浮标容腔1021内容纳有所述浮标1022,且所述浮标1022与所述浮标容腔1021内壁之间具有供水流通的间隙;
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与所述上加水容腔202连通的底部开孔处设有与所述底部开孔配合的第一密封件1023;
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设置在所述立柱1024的上端;所述立柱1024通过弹簧1025在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上下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封闭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且所述固定凸起203设置在底座20位于所述立柱1024正下方的位置上。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加水加湿器时,将罩体10安装在底座20上,此时,位于内部水箱102的下部的浮标容腔2011的底部插入底座20中的上加水容腔202中,上加水容腔202内设有固定凸起203与立柱1024接触,继续插入内部水箱102,此时固定凸起203向上挤压立柱1024,立柱1024进而挤压弹簧1025,随着弹簧1025的持续压缩,设置在立柱1024上端的第一密封件1023向上运动,进而使第一密封件1023不再密封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进而使浮标容腔1021的内部与上加水容腔202连通。
此时,浮标容腔1021中的水通过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进入到浮标容腔1021的内部,进而流到起雾组件201中,水分在起雾组件201的作用下生成水雾,进而通过出雾通道103散发到空气中。
当随着水不断的流入浮标容腔1021中,浮标容腔中1021中的水位不断上升,浮标1022在浮力的作用下,在浮标容腔1021内向上运动,当浮标1022在浮力的作用下,浮标1022的顶部不断的接近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当水位上升到预设的水位时,浮标1022的顶部将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封闭。
当需要向总水箱101中加水时,将罩体10取下,此时立柱1024在弹簧102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密封件1023向下运动,进而使第一密封件1023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进而避免水从浮标容腔1021中流出。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水位的浮标1022以及内部水箱102均设置在水箱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水箱与外壳、出雾口、水位控制装置等多处套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套接接口更少,进而减少了漏水事件的发生。
另外,现有技术中,水箱与外壳、出雾口、水位控制装置等多处套接方式,连接方式比较复杂,当用户取下罩体时不太方便,容易导致用户取下罩体的时间较长,如果此时,立柱1024还被固定凸起顶起时,密封件不能起到密封作用,进而会导致罩体内水箱中的水继续流出,进而导致漏水;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罩体与底座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避免了漏水情况的发生。
最后,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水箱与外壳、出雾口、水位控制装置等多处套接方式,实际操作时难以对准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与所述总水箱101连通的上部开孔处还设有第二密封件1026。
当水位上升到预设的水位时,浮标1022的顶部与第二密封件1026接触,第二密封件1026发生变形,第二密封件1026充分贴合在浮标1022的顶部,进而封闭了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更好的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封闭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标102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以将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封闭。
浮标1022顶部的锥形结构插入,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第二密封件1026发生变形,第二密封件1026充分贴合在锥形结构的外侧壁上,进而封闭了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更好的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顶部开孔,封闭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位于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为锥形;
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的锥形面朝向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
示例性的,当立柱1024在弹簧102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第一密封件1023的锥形面朝向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运动,当第一密封件1023的锥形面与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接触后,立柱1024在弹簧1025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第一密封件1023的锥形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可以加强第一密封件1023的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在内部水箱102中的水耗尽后,浮标1022底部沾有水渍进而使浮标1022的底面与第一密封件1023的顶面粘连,导致在内部水箱102充满水的情况下,浮标1022仍然不能上浮,进而使浮标1022失去了封闭效果。因此,在浮标1022的底部位于第一密封件1023的顶面的正上方设置有点状凸起,用于减少浮标1022的底面与第一密封件1023的顶面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浮标1022的底面与第一密封件1023的顶面粘连的概率,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开有通孔;
所述立柱1024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密封件1023的中心开有通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加强立柱1024与第一密封件1023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1024的上端具有缩颈,且缩颈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的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加强立柱1024与第一密封件1023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1024从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弹簧1025内部、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的通孔;
所述立柱1024的下端具有膨大部,将所述膨大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1025的外径。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立柱1024套接在弹簧1025内部,可以节省空间,另外,立柱1024下端的膨大部可以提高立柱1024对弹簧1025的约束效果,进而提高加湿器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1025的舒张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023封闭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时,所述立柱1024伸出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长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第一密封件1023封闭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时,弹簧还未完全舒张,此时弹簧1025还在向立柱1024施加作用力,进而通过力的传递,将作用力施加至第一密封件1023上,加强了封闭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漏水,另外,随着加湿器被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弹簧1025的机械性能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保留一定的舒张余量,可以避免弹簧1025的机械性能发生下降后,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力用以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底部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20位于所述出雾通道103内的位置还设有风机出风口205;
所述风机出风口205的位置高于所述浮标1022封闭所述浮标容腔1021的上部开孔时对应的浮标1022内的水面高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风机出口205不断的向出雾通道103内鼓入空气,空气将起雾组件201产生的水雾扩散出去。风机出口205的位置高于浮标1022封闭浮标容腔1021的上部开孔时对应的水位,可以避免水倒灌进风机出风口205,进而损坏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10内设置有总水箱101,所述总水箱101内设置有内部水箱102,且所述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总水箱101的底部的上方。
示例性的,所述罩体10内设置有总水箱101,所述总水箱101内设置有内部水箱102,且所述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总水箱101的底部的上方
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高于水箱的底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漏水会把所有的水漏光,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漏内部水箱102内的水,或者漏出总水箱101内高于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位置的水,漏水量小。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漏水量,还可以在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的周围设置围堰1028,围堰1028为筒状,围堰1028的下部开口固定在内部水箱102顶部的外表面上,将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围在内部;围堰1028的上部开口朝向总水箱101的上端。当加水时,水漫过围堰1028的上部开口的边缘,流入围堰1028中,进而流入内部水箱102的顶部开口。当发生漏水时,总水箱101的水位低于围堰1028的上不开口边缘时,漏水停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10的顶部设有上盖104,所述上盖104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罩体10的顶部;
所述底座20上还设有与电控组件206;
以及与所述电控组件206连接的旋钮207。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避免空气中杂质进入总水箱101中,另外还可以通过旋钮207调节电控组件206,进而调节加湿器的生成水雾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包括:罩体和底座,其中,
所述底座内设有起雾组件以及上加水容腔,所述起雾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加水容腔内;且所述上加水容腔内还设有固定凸起;
所述罩体内设置有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总水箱和内部水箱;
所述罩体内还设有与起雾组件连通的出雾通道;
所述内部水箱包括浮标容腔、浮标、密封件、立柱和弹簧;
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与所述总水箱连通;所述浮标容腔内容纳有所述浮标,且所述浮标与所述浮标容腔内壁之间具有供水流通的间隙;
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与所述上加水容腔连通的底部开孔处设有与所述底部开孔配合的第一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立柱通过弹簧在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上下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且所述固定凸起设置在所述立柱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与所述总水箱连通的上部开孔处还设有第二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以将所述浮标容腔的顶部开孔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浮标容腔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锥形;
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锥形面朝向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开有通孔;
所述立柱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缩颈,且缩颈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从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弹簧内部、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通孔;
所述立柱的下端具有膨大部,将所述膨大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舒张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底部开孔时,所述立柱伸出所述浮标容腔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出雾通道内的位置还设有风机出风口;
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浮标封闭所述浮标容腔的上部开孔时对应的浮标内的水面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设置有总水箱,所述总水箱内设置有内部水箱,且所述内部水箱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总水箱的底部的上方。
CN201820856426.0U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Active CN208312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6426.0U CN208312612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6426.0U CN208312612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2612U true CN208312612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6426.0U Active CN208312612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26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953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安徽江航爱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953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安徽江航爱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4953A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US10563873B2 (en) Automatic control draining device and a humidifier using the same
WO2018129823A1 (zh) 一种加湿器的水位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加湿器
CN205372893U (zh) 一种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06504432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6846978U (zh) 一种具有智能水位控制装置的加湿器
CN106642477A (zh) 一种加湿器
CN208312612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109114724A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水位控制装置
CN106481867A (zh) 一种自动加水器及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01652677U (zh) 迷你超声波加湿器
CN207146801U (zh) 一种自动控制下水装置及其加湿器
CN106969460A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0650443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1297728Y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加湿装置
CN217423497U (zh) 一种防漏水的加湿器
CN206291400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01715055U (zh) 一种可调式止回减压阀
CN213208067U (zh) 一种冷风扇的雾化发生装置
CN213019882U (zh) 家用水采暖水压自平衡调节装置
CN211575386U (zh) 一种设有水阀的水箱、无雾加湿器及超声波加湿器
CN208901553U (zh) 一种便用式加湿器
CN211372732U (zh) 一种上加水的加湿器
CN208967971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水位控制装置
CN208253848U (zh)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