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9760U -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9760U
CN215259760U CN202120750682.3U CN202120750682U CN215259760U CN 215259760 U CN215259760 U CN 215259760U CN 202120750682 U CN202120750682 U CN 202120750682U CN 215259760 U CN215259760 U CN 21525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furnace body
box
heat supply
boil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06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Linz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ngf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ngf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ngf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06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供热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用于能量转换的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控制器,回收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炉体上并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内的箱体、活动轴接于所述箱体内的防护网筒、轴连于所述防护网筒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电机、设置于所述防护网筒内的净化组件、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进水管、出水管、烟筒以及装接于所述进水管的循环水泵。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组件和回收机构,使得电机可以带动净化组件在回收机构内转动,净化机构内的多层过滤结构既可以浸水使烟气经过,对烟气进行净化过滤,便于排放,又能使得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循环水内,经循环水将热量携带出,进行二次利用。

Description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现有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产出烟气一般先进行余热回收,再净化排放,但这样输送距离较长,导致输送过程中散热较多,导致余热回收效率不高,不便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供热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用于能量转换的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控制器,回收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炉体上并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内的箱体、活动轴接于所述箱体内的防护网筒、轴连于所述防护网筒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电机、设置于所述防护网筒内的净化组件、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进水管、出水管、烟筒以及装接于所述进水管的循环水泵。
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气端侧的过滤丝网、与所述过滤丝网相邻的聚四氟乙烯基布、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基布相邻的硬质海绵板以及位于所述烟筒侧的活性炭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翻板,用于打开后清理所述防护网筒。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筒为网筒状结构,且防护网筒上设有翻盖锁扣,用于打开后清理更换所述净化组件。
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的外侧纱布网袋和支撑骨架,用于保持所述净化组件形状。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进气口上方,用于循环水接触高温烟气。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和进水管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锅炉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组件和回收机构,使得电机可以带动净化组件在回收机构内转动,净化机构内的多层过滤结构既可以浸水使烟气经过,对烟气进行净化过滤,便于排放,又能使得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循环水内,经循环水将热量携带出,进行二次利用,有效降低了烟气的输送距离,提高了热利用率,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回收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护网筒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供热机构;110、炉体;120、控制器;
200、回收机构;210、箱体;220、防护网筒;230、电机;240、净化组件;241、过滤丝网;242、聚四氟乙烯基布;243、硬质海绵板;244、活性炭板;250、进水管;260、出水管;270、烟筒;280、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实施例一:
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供热机构100和回收机构200,供热机构100包括用于能量转换的炉体110和设置于炉体110的控制器120,回收机构200包括安装于炉体110上并管道连接于炉体110内的箱体210、活动轴接于箱体210内的防护网筒220、轴连于防护网筒220并安装于箱体210的电机230、设置于防护网筒220内的净化组件240、连接于箱体210的进水管250、出水管260、烟筒270以及装接于进水管250的循环水泵280,对于目前锅炉回收中回收余热和除杂输送距离较差,导致热利用较低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净化组件240和回收机构200,使得电机230可以带动净化组件240在回收机构200内转动,净化机构内的多层过滤结构既可以浸水使烟气经过,对烟气进行净化过滤,便于排放,又能使得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循环水内,经循环水将热量携带出,进行二次利用,有效降低了烟气的输送距离,提高了热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210顶部设有翻板,用于打开后清理防护网筒220,防护网筒220为网筒状结构,且防护网筒220上设有翻盖锁扣,用于打开后清理更换净化组件240,通过打开依次箱体210和防护网筒220可以对净化组件240进行清理更换,以保证后续净化效果,同时净化组件240的外侧纱布网袋和支撑骨架,用于保持净化组件240形状,可以有效防止各个净化件发生形变,不留间隙,使得净化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结合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净化组件240包括设置于进气端侧的过滤丝网241、与过滤丝网241相邻的聚四氟乙烯基布242、与聚四氟乙烯基布242相邻的硬质海绵板243以及位于烟筒270侧的活性炭板244,通过过滤丝网241可以首先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物,起到初步净化的作用,而聚四氟乙烯基布242可以在高温下实用,具有自润性极佳、不吸潮和能承受紫外线辐射的特点,适用于需耐腐蚀性的恶劣条件和滤料使用寿命要求高的场合,并且过滤效果较好,同时硬质海绵板243可以保障净化组件240有足够的的循环水密封整个箱体210,利用循环水截留烟气中的杂物和热量,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并且活性炭板244可以对锅炉烟气中的气味和颜色,保证排出烟气的洁净程度,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进水管250位于进气口上方,用于循环水接触高温烟气,循环水和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可以使得循环水起步携带较多热量,防止高温烟气损坏净化件,同时余热回收效率更高,设计较为合理,另外出水管260的输出端和进水管25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锅炉供热系统,可以直接将循环水中携带的热量导入炉体110进行二次利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控制器120对装置进行操控,作业时,炉体110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管道进入到箱体210内,经进水管250喷出循环水的接触,烟气的温度和杂物都得到了初步的降低,同时电机230带动防护网筒220及内部的净化组件240转动,使净化组件240浸水后运动,通过净化组件240对经过的烟气进行层层过滤,利用净化组件240中浸入的循环水吸收烟气中的热量,转动中将热量传递给下方的循环水中,循环水携带热量通过出水管260重新导入炉体110使用,循环水泵280将炉体110内的循环水抽出,循环使用,烟气通过烟筒270排出,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热机构(100),包括用于能量转换的炉体(110)和设置于所述炉体(110)的控制器(120);
回收机构(200),包括安装于所述炉体(110)上并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110)内的箱体(210)、活动轴接于所述箱体(210)内的防护网筒(220)、轴连于所述防护网筒(220)并安装于所述箱体(210)的电机(230)、设置于所述防护网筒(220)内的净化组件(240)、连接于所述箱体(210)的进水管(250)、出水管(260)、烟筒(270)以及装接于所述进水管(250)的循环水泵(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240)包括设置于进气端侧的过滤丝网(241)、与所述过滤丝网(241)相邻的聚四氟乙烯基布(242)、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基布(242)相邻的硬质海绵板(243)以及位于所述烟筒(270)侧的活性炭板(2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0)顶部设有翻板,用于打开后清理所述防护网筒(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筒(220)为网筒状结构,且防护网筒(220)上设有翻盖锁扣,用于打开后清理更换所述净化组件(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240)的外侧纱布网袋和支撑骨架,用于保持所述净化组件(240)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50)位于进气口上方,用于循环水接触高温烟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60)的输出端和进水管(25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锅炉供热系统。
CN202120750682.3U 2021-04-14 2021-04-14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Active CN21525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682.3U CN215259760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682.3U CN215259760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9760U true CN21525976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8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0682.3U Active CN215259760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9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8658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与燃烧尾气余热回用的集成系统
CN104566396A (zh) 一种基于等离子熔融炉处理危险废物系统及方法
CN110939940A (zh) 一种废气净化与余热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CN213363409U (zh) 一种利用余热废气加热的预热炉
CN215259760U (zh) 锅炉供热电气控制系统
CN213542535U (zh) 一种具有热量转换功能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1575903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的涂装粉末固化炉高温废气处理装置
CN205746866U (zh) 一种地窑式垃圾气化燃烧发电装置
CN208253609U (zh) 一种印刷机用VOCs浓缩谷电平衡RTO处理系统
CN103940131B (zh) 高温等离子气化合成气的高效双级换热、双级发电系统
CN207822773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216047795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尾气处理装置
CN211625286U (zh) 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CN212584983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057761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气液换热装置
CN207317250U (zh) 一种无烟环保锅炉
CN209672903U (zh) 油田集输两用换热器
CN207035156U (zh) 改进型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19829595U (zh) 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结构
CN211600761U (zh) 一种锅炉供热装置
CN206018965U (zh) 一种工业热水锅炉
CN218510929U (zh) 燃气炉燃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5279131U (zh) 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
CN212929968U (zh) 一种锅炉补水装置
CN216346302U (zh) 一种高效rto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0

Address after: 037000 No. 5, 13th Floor, Building 3, Xiangyang Building, Mining Area,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 Linz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1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building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Kangf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