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8124U -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8124U
CN215248124U CN202120203671.3U CN202120203671U CN215248124U CN 215248124 U CN215248124 U CN 215248124U CN 202120203671 U CN202120203671 U CN 202120203671U CN 215248124 U CN215248124 U CN 215248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ive table
stage
object stage
dri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36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刚
谢鹏义
谢鹏艺
刘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36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8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8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8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其中,运料机构应用于丝印设备,运料机构包括传输结构和载料结构,传输结构形成有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载料结构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均与传输结构连接,传输结构能够驱动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于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第一载物台的移动方向和第二载物台的移动方向相反。本申请提供的运料机构可以实现印刷和上下料同步进行,能够节省丝印时等待上下料的时间,提高丝印设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玻璃加工行业中,常常需要在玻璃的表面印刷各种图案,以增强玻璃的装饰效果。由于丝网印刷压印力小,墨的覆盖力强等特点,目前在玻璃表面印刷图案通常采用的是丝印方式。然而,现有的丝印设备在印刷时需要在一个待印刷工件印刷完成并下料后,下一个待印刷工件才能够上料、等待印刷,其印刷耗时长,印刷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运料机构,旨在提高印刷效率,减少印刷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运料机构用于丝印设备,所述运料机构包括:
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形成有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和
载料结构,所述载料结构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与所述传输结构连接,所述传输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载物台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载物台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结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并形成滑动空间,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支架,并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和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沿着所述支架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所述支架的第一滑轨之间形成第一滑动空间,两所述支架的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第二滑动空间,所述第一载物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并于所述第一滑动空间内滑动,所述第二载物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并于所述第二滑动空间内滑动。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设于一个所述支架朝向另一所述支架的侧表面,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
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主体部连接;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和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件移动,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一端设有传动轮,所述连接件间隔连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传动轮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有供所述传动件穿过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丝印设备,所述丝印设备包括丝印机构和运料机构,所述运料机构包括:
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形成有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和
载料结构,所述载料结构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与所述传输结构连接,所述传输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载物台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载物台的移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运料机构应用于丝印设备,运料机构包括传输结构和载料结构,载料结构具有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传输结构形成有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丝印设备运作时,传输结构可以驱动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在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以使第一载物台上的待印刷工件被移送到印刷工位进行印刷时,第二载物台可以将完成印刷的另一个待印刷工件移送到上料工位进行下料,并将下一个待印刷工件上料至位于上料工位的第二载物台上。在第一载物台上的待印刷工件完成印刷后,重复上述步骤。本申请提供的运料机构能够实现印刷和上下料同步进行,从而节省丝印时等待上下料时间,提高丝印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丝印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料机构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料机构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14330610000031
Figure BDA00029143306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料机构10,该运料机构10应用于丝印设备1000,用以运载待印刷工件300,以在待印刷工件300的表面印刷承印物。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该运料机构10包括传输结构11和载料结构13,传输结构11形成有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载料结构13包括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均与传输结构11连接,传输结构11能够驱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于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之间往复移动,第一载物台131的移动方向和第二载物台133的移动方向相反。
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包括载物台本体1311和载物板1313,其中载物台本体1311可以为板状或者架状等,只要能够支撑载物板1313和位于载物板1313上的待印刷工件300即可。载物台本体1311和载物板1313在对应位置均设有让位孔131a,用以供丝印设备1000的定位机构对放置在载物板1313上的待印刷工件300进行位置校正。如此,在设置时能够将定位机构设置在运料机构10下方,以便于分布排列,节省安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载物板1313和载物台本体1311可以为了方便制作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为了方便更换载物板1313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待印刷工件300,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运料机构10应用于丝印设备1000,运料机构10包括传输结构11和载料结构13,载料结构13具有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传输结构11形成有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丝印设备1000运作时,传输结构11可以驱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在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之间往复移动,以使第一载物台131上的待印刷工件300被移送到印刷工位11b进行印刷时,第二载物台133可以将完成印刷的另一个待印刷工件300移送到上料工位11a进行下料,并将下一个待印刷工件300上料至位于上料工位11a的第二载物台133上。在等待第一载物台131上的待印刷工件300完成印刷后,重复上述步骤。本身请提供的运料机构10能够实现印刷和上下料同步进行,从而节省丝印时等待上下料的时间,提高丝印设备1000的工作效率。
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传输结构11包括支架111和驱动组件113,支架111设有两个,两个支架111间隔设置并形成滑动空间,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滑动连接于两支架111,并位于滑动空间内,驱动组件113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沿着支架111于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之间往复移动。
支架111可以由金属型材料制作而成,其可以为板状也可以为杆状。两个支架111可以定位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的安装位置,即第一载物台13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111连接,第二载物台133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111连接,以使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可以为与两个支架111形成的滑动空间内。通过两个支架111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连接可以加强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安装的结构强度,提高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安装的稳定性,避免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在运载待印刷工件300时晃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沿着支架111在滑动空间内滑动时,支架111还可以为其导向,以保证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能够移动至上料工位11a或者印刷工位11b,避免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在移动时偏离方向。
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支架111上还可以进一步设有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两支架111的第一滑轨1111之间形成第一滑动空间,两支架111的第二滑轨1113之间形成第二滑动空间,第一载物台13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11,并于第一滑动空间内滑动,第二载物台133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1113,并于第二滑动空间内滑动。
在传输待印刷工件300时,第一载物台131沿着第一滑轨1111在第一滑动空间内滑动,第二载物台133沿着第二滑轨1113在第二滑动空间内滑动。将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分别与支架111的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连接,可以减小第一载物台131与第二载物台133在相对于支架111滑动时,支架111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使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滑动更加顺畅,避免运料机构10在运送待印刷工件300的过程中出现卡顿、颠簸的情况。同时,因摩擦力减小,还可以减小驱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滑动时所需施加的动力,支架111的摩擦损耗也会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2中H所指代的方向为由下至上的方向。第一滑轨1111设于一个支架111朝向另一支架111的侧表面,第二滑轨1113设于支架111的上表面。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之间形成高度差,从而可以保证驱动组件113在推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在朝相反方向移动时互不干扰,进而使得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传输待印刷工件300时,待印刷工件300不会摩擦损坏或者掉落。
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传输结构11还包括连接件115,连接件115设有两个,两个连接件115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分别与一个连接件115连接,两个连接件115均与驱动组件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5包括主体部1151和连接部1153,主体部1151设有安装面115b用于安装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如此连接件115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为面接触,因此驱动组件113在通过连接件115驱动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滑动时,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所受到的驱动力范围更大、更均匀,更容易被推动。为了方便更换,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可以设置螺钉或销钉等,连接件115的安装面115b对应设有螺孔或者销孔,以使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可拆卸连接于连接件115。将连接件115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还能够便于制作安装,减小制作难度。驱动组件113通过连接件115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连接,还能够在制作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驱动组件113连接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任意位置,以节省驱动组件113与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的安装空间,便于制作安装。
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连接件115包括主体部1151和连接部1153,主体部115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11或第二滑轨1113,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分别与一个连接件115的主体部1151连接,连接部115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1151和驱动组件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5的主体部1151安装固定在支架111上,其可以直接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也可以增设滑动件117,通过滑动件117与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连接。滑动件117可以间隔设置多个,每个滑动件117背离第一滑轨1111或第二滑轨1113的一侧均与连接件115连接,如此在减小连接件115制作和安装难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连接件115制作与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连接部1153分的材料。
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通过连接件115的主体部1151与支架111连接,通过连接件115的连接部1153与驱动组件113连接,在保证了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能够被驱动组件113驱动随着连接件115在上料工位11a和印刷工位11b之间往复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与支架111的连接强度,可以防止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在直接与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连接并于之滑动时脱落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可以被驱动组件113直接驱动,例如,驱动组件113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其输出端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一载物台131或者第二载物台133,以推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分别沿着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滑动。当然,第一载物台131也可以被驱动组件113间接驱动。
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3包括驱动件1131和传动件1133,传动件1133与驱动件1131连接,两个连接件115均与传动件1133连接,驱动件1131能够驱动传动件1133移动,并能够通过连接件115带动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分别沿着第一滑轨1111和第二滑轨1113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131可以为电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精度较高,并且转动的精度较高,因而便于控制传动件1133转动的速度,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传输的速度和位置。当然该电机也可以是选用步进电机。传动件1133可以为链条、皮带等传动器件,当传动件1133为链条或者皮带时,其一端通过传动轮1135固定在驱动件1131的输出端,另一端被丝印设备1000的机架900(图未示)固定,两个连接件115间隔安装在传动件1133的不同位置。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件1133可以沿顺时针或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115和同连接件115连接的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朝着上料工位11a或者印刷工位11b移动。通过间接驱动的方式可以根据需求将驱动件1131安装在任意位置,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任意种类的驱动件1131和传动件1133。
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驱动件1131与传动件1133连接的一端设有传动轮1135,连接件115间隔连接于传动件1133,驱动件1131能够驱动传动轮1135转动,并带动传动件1133转动。
传动轮1135的设置使得传动件1133在转动时不会相互干扰,影响传动效果。由于传动轮1135的直径大于驱动件1131输出端的直径,相较于驱动件1131的输出端直接与传动件1133连接,在相同转速下,传动件1133与传动轮1135连接时相同时间可以移动更长的距离,因此增设传动轮1135与传动件1133连接可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加快与传动件1133连接的驱动件1131的移动速度,从而可以加快第一载物台131和第二载物台133传输待印刷工件300的速度,进一步减少整个印刷过程的时间,提高印刷效率,减少使用时所需的电能等成本。
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连接件115固定连接于传动件1133,连接件115连接传动件1133的一端设有供传动件1133穿过的插孔115a。
将传动件1133穿过连接件115设置的插孔115a,并将传动件1133插接固定于连接件115设置的插孔115a,可以增强连接件115与传动件113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传动件1133与连接件115连接的更加牢固,避免连接件115在随着传动件1133移动的过程中脱落,影响运料机构10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丝印设备1000,该丝印设备1000包括丝印机构30和运料机构10,该运料机构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丝印设备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丝印机构30用于对运料机构10传输至印刷工位11b的待印刷工件300进行印刷,以在待印刷工件300的表面印刷图案。
具体地,参见图1,本申请采用的丝印设备1000可以包括机架900、备料装置500、除尘装置700和丝印装置100。机架900设有用于传料的传料机构91,以将待印刷工件300在备料装置500、除尘装置700和丝印装置100间相互传递,丝印装置100包括丝印机构30和运料机构10。上料机构设,传送结构51上形成有取料工位,传送结构51可以采用皮带传输等方式进行传送。
备料装置500包括传送结构51、供料结构53和取料结构55,备料装置500沿传送结构51的传送方向(图1中A所指示的方向)依次形成有上料区域500a、供料区域500b和取料区域500c。供料结构53设于上料区域500a,用于向传送结构51提供承载有待印刷工件300的物料架,传送结构51用于沿传送方向将物料架传送至供料区域500b,以便于传料机构91将物料架上的待印刷工件300移送至除尘装置700。完成丝印的待印刷工件300会再次被运料机构10移送至供料区域500b,设于供料区域500b的取料结构55将待印刷工件300从运料机构10上取下,并使待印刷工件300能够被传送结构51运送至取料区域500c。
除尘装置700包括置物板71和除尘结构73,置物板71上设有吸附孔。被传料机构91移送至除尘装置700的待印刷工件300会被置放在置物板71上,并通过吸附孔被真空吸附于置物板71上,便于除尘结构73清洁。清洁后的待印刷工件300会被传料机构91移送至位于上料工位11a的第一载物台131或第二载物台133,并被第一载物台131或者第二载物台133运输至印刷工位11b,被丝印机构30在其表面印刷承印物。
传料机构91可以包括模组911和传料机械手913,传料机械手913用于夹持待印刷工件300,其可以通过模组911将在备料装置500、除尘装置700和丝印装置100间移动,以用于移送待印刷工件3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机构用于丝印设备,所述运料机构包括:
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形成有上料工位和印刷工位;和
载料结构,所述载料结构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与所述传输结构连接,所述传输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载物台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载物台的移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结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并形成滑动空间,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支架,并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和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沿着所述支架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之间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所述支架的第一滑轨之间形成第一滑动空间,两所述支架的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第二滑动空间,所述第一载物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并于所述第一滑动空间内滑动,所述第二载物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并于所述第二滑动空间内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设于一个所述支架朝向另一所述支架的侧表面,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
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主体部连接;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和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件移动,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一端设有传动轮,所述连接件间隔连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传动轮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有供所述传动件穿过的插孔。
10.一种丝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设备包括丝印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料机构。
CN202120203671.3U 2021-01-25 2021-01-25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Active CN215248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671.3U CN215248124U (zh) 2021-01-25 2021-01-25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671.3U CN215248124U (zh) 2021-01-25 2021-01-25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8124U true CN21524812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3671.3U Active CN215248124U (zh) 2021-01-25 2021-01-25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8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7318A (zh)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US6971158B2 (en) Electric-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including movable substrate-holding device
JP4644021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CN217779730U (zh) 一种智能在线点料机的全自动上料装置
CN113148707A (zh) 一种全自动抽屉式上下料丝网印刷机
CN215248124U (zh) 运料机构和丝印设备
CN215625179U (zh) 载具更换设备
CN212049485U (zh)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下料输送装置及自动丝印机
CN212923661U (zh) 一种丝印机上下料装置
CN109128521A (zh) 一种用于自动生产线的激光打标机
CN113213127A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上板机
CN216966644U (zh) 激光打标机
CN211991504U (zh) 一种软线路板用自动焊接系统
JP2003092492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CN216848463U (zh) 一种全自动双面数字光刻机
JP2020100147A (ja) 対基板作業装置
CN219097966U (zh) 自动送料装置
CN221092504U (zh) 运料小车及线路板加工系统
KR200200236Y1 (ko) 인쇄회로기판 절단장치
CN214027772U (zh) 一种笔杆烫金机的笔杆侧面定位机构
CN215324969U (zh) 一种输送组件及自动送料机构
CN219688600U (zh) 移载机构及检测设备
CN117644423B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用上料装置
CN114715600B (zh) 一种顶升分料装置及流水线设备
CN220131834U (zh) 物件搬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