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326U -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45326U CN215245326U CN202120745616.7U CN202120745616U CN215245326U CN 215245326 U CN215245326 U CN 215245326U CN 202120745616 U CN202120745616 U CN 202120745616U CN 215245326 U CN215245326 U CN 215245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holding rod
- fixedly connected
- bicycle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字形车把手握持不稳容易因车体震动脱手,影响行车安全,把手位势固定不便调整身姿,使用容易疲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包括十字连接块,所述十字连接块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装置通过在握杆的中部设置把手套、绑带、挡板,使驾驶员的小臂不会产生剧烈晃动从而增强手掌对握把的把持,不会轻易脱手,连接杆与转动轴之间的穿插套设,通过将握杆向外抽出向上转动,使得握杆发生翻转,此时骑行者可以从卧趴式改为直立式,通过更换骑行姿势,减轻疲劳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现代社会生活常用的代步工具,它通过人力进行驱动,体积小结构轻便。随着现代城市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原来越繁忙,采用自行车进行短途移动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1281344U)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自行车主体,自行车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自行车在行驶时依靠骑行者握住把手来保持平衡,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行驶时会产生颠簸,骑行者会因为颠簸而导致握把握持不稳,甚至直接脱手,从而导致骑行者摔倒受伤;2、现有的自行车行车时,使用人员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容易感到手臂、腰部酸麻等不舒服的感觉,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解决了现有字形车把手握持不稳容易因车体震动脱手,影响行车安全,把手位势固定不便调整身姿,使用容易疲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包括十字连接块,所述十字连接块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穿插套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杆。
所述握杆为U形结构,所述握杆两个拐点之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把手套,所述握杆底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握杆下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垫的左右侧,所述握杆下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绑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通过装配螺栓与十字连接块锁固连接。通过装配螺栓等结构实现连接杆与十字连接块之间的相对固定,并通过卸载装配螺栓实现连接杆与十字连接块之间的分离操作,便于连接杆的拆卸更替维护,检修维护更为简单。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中部的柱形槽和上下侧的矩形槽拼接而成,所述转动轴穿插嵌套在安装槽的内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包括圆杆和限位杆,所述圆杆穿插套设在柱形槽的内侧,所述限位杆焊接在圆杆的外表面且沿母线设置,所述限位杆的长度为圆杆长度的0.5~0.7倍,所述限位杆穿插嵌套在矩形槽的内侧。当限位杆穿插嵌套在矩形槽内侧时,限位杆约束圆杆沿其自身轴线的偏转动作,进而限制转动轴的偏转动作,实现当前握杆位置的确定,将转动轴沿连接杆的轴线向外进行抽离,使得限位杆与矩形槽脱离,此时能够以圆杆的轴线向上翻转握杆,使得限位杆圆杆转动,握杆翻转后,将限位杆沿圆杆轴向重新插嵌在顶侧的矩形槽内侧,实现卧趴式向直立式使用坐姿的变更。
所述圆杆的内侧端头的顶面抵接有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顶面。通过锁止螺栓内侧端头的端面抵触圆杆的表面,实现对圆杆沿其自身轴向运动的阻止和锁定效果,实现转动轴与连接杆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
所述限位杆的外侧端头的底面与握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垫的表面与挡板的内表面均嵌套有海绵垫块,所述海绵垫块的外表面贴附有皮面。通过海绵垫块等软性结构对肢体上臂进行承托,在增加人体肢体与车体部件接触,增强控制,防脱手的同时,海绵垫块的攘性能够减轻震动带来的磕碰效果,对上臂肢体提供保护能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板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挡板与单个的支撑垫共同组成U形结构。挡板用于限制并约束上臂与握杆之间位置的相对性并保持动作的同步性,增强使用人员对握杆偏转的控制能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绑带为环形结构,所述绑带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在握杆的中部设置把手套、绑带、挡板,使得骑行者在握住握杆时把手套更加的牢固不容易手掌打滑,绑带套在手上,在滑动调节扣使得绑带可以牢牢的将手臂与握杆固定,通过增加支撑垫,使小臂可以放置上面且支撑垫侧壁设置了挡板,使驾驶员的小臂不会产生剧烈晃动从而增强手掌对握把的把持,通过这三种设置使得骑行者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路面行驶时依旧可以将握杆握持住,不会轻易脱手。
(2)、该装置通过在连接杆的一端开设安装槽,将转动轴通过安装槽套设在连接杆的内壁,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且安装槽的上下部为矩形槽,中部为柱形槽,转动轴的一端与握杆上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使得在骑行者在卧趴式骑行时间过长时,通过将握杆向外抽出一端距离,然后再向上转动握杆,使得握杆发生翻转,握杆的中部位于连接杆的上方,此时骑行者可以从卧趴式改为直立式,通过更换骑行姿势使得骑行者可以大大减缓单一姿势受到不适,骑行者可以继续骑行,减少休息的次数,提升行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十字连接块、2连接杆、201装配螺栓、202安装槽、20201柱形槽、20202矩形槽、3转动轴、301圆杆、302限位杆、303锁止螺栓、4握杆、5把手套、6支撑垫、7挡板、8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包括十字连接块1,十字连接块1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内壁穿插套设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杆4。
握杆4为U形结构,握杆4两个拐点之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把手套5,握杆4底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6,握杆4下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固定设置在支撑垫6的左右侧,握杆4下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绑带8。通过在握杆4的中部设置把手套5、绑带8、挡板7,使得骑行者在握住握杆4时把手套5更加的牢固不容易手掌打滑,绑带8套在手上,在滑动调节扣使得绑带8可以牢牢的将手臂与握杆4固定,通过增加支撑垫6,使小臂可以放置上面且支撑垫6侧壁设置了挡板7,使驾驶员的小臂不会产生剧烈晃动从而增强手掌对握把的把持,通过这三种设置使得骑行者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路面行驶时依旧可以将握杆4握持住,不会轻易脱手
连接杆2的数目为两根,两根连接杆2相对的一端通过装配螺栓201与十字连接块1锁固连接。
连接杆2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02,安装槽202由中部的柱形槽20201和上下侧的矩形槽20202拼接而成,转动轴3穿插嵌套在安装槽202的内侧。
转动轴3包括圆杆301和限位杆302,圆杆301穿插套设在柱形槽20201的内侧,限位杆302焊接在圆杆301的外表面且沿母线设置,限位杆302的长度为圆杆301长度的0.5~0.7倍,限位杆302穿插嵌套在矩形槽20202的内侧。通过在连接杆2的一端开设安装槽202,将转动轴3通过安装槽202套设在连接杆2的内壁,连接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且安装槽202的上下部为矩形槽20202,中部为柱形槽20201,转动轴3的一端与握杆4上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使得在骑行者在卧趴式骑行时间过长时,通过将握杆4向外抽出一端距离,然后再向上转动握杆4,使得握杆4发生翻转,握杆4的中部位于连接杆2的上方,此时骑行者可以从卧趴式改为直立式,通过更换骑行姿势使得骑行者可以大大减缓单一姿势受到不适,骑行者可以继续骑行,减少休息的次数,提升行驶速度。
圆杆301的内侧端头的顶面抵接有锁止螺栓303,锁止螺栓303螺纹连接在连接杆2的顶面。
限位杆302的外侧端头的底面与握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
支撑垫6的表面与挡板7的内表面均嵌套有海绵垫块,海绵垫块的外表面贴附有皮面。
挡板7成对设置,每对挡板7与单个的支撑垫6共同组成U形结构。
绑带8为环形结构,绑带8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扣。
工作原理:首先,本装置具备卧趴式改为直立式两种坐姿的操控方式。
当握杆4在连接杆2下方时,该装置的操控方式为卧趴式;
当握杆4在连接杆2上方时,该装置的操控方式为直立式。
需要对操控方式以及使用人员身姿进行调整时:
旋转锁止螺栓303并解除转动轴3与连接杆2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效果,其后将转动轴3沿柱形槽20201轴向向外抽出,使得限位杆302从底侧的矩形槽20202内侧脱离,此时圆杆301内侧端头仍保留部分套设在柱形槽20201的内侧,此时以柱形槽20201的轴线为圆心向上翻转握杆4,直至限位杆302与顶侧的矩形槽20202侧向对位,再将转动轴3沿柱形槽20201轴向穿插进入,使得限位杆302与顶侧的矩形槽20202穿插嵌套,旋紧锁止螺栓303,转动轴3与连接杆2之间相对位置锁止,完成握杆4由下向上的翻转锁止,实现了卧趴式向直立式的切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包括十字连接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连接块(1)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内壁穿插套设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杆(4);
所述握杆(4)为U形结构,所述握杆(4)两个拐点之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把手套(5),所述握杆(4)底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6),所述握杆(4)下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固定设置在支撑垫(6)的左右侧,所述握杆(4)下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绑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2)相对的一端通过装配螺栓(201)与十字连接块(1)锁固连接;
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02)由中部的柱形槽(20201)和上下侧的矩形槽(20202)拼接而成,所述转动轴(3)穿插嵌套在安装槽(20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包括圆杆(301)和限位杆(302),所述圆杆(301)穿插套设在柱形槽(20201)的内侧,所述限位杆(302)焊接在圆杆(301)的外表面且沿母线设置,所述限位杆(302)的长度为圆杆(301)长度的0.5~0.7倍,所述限位杆(302)穿插嵌套在矩形槽(20202)的内侧;
所述圆杆(301)的内侧端头的顶面抵接有锁止螺栓(303),所述锁止螺栓(303)螺纹连接在连接杆(2)的顶面;
所述限位杆(302)的外侧端头的底面与握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6)的表面与挡板(7)的内表面均嵌套有海绵垫块,所述海绵垫块的外表面贴附有皮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挡板(7)与单个的支撑垫(6)共同组成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8)为环形结构,所述绑带(8)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45616.7U CN215245326U (zh) | 2021-04-13 | 2021-04-13 |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45616.7U CN215245326U (zh) | 2021-04-13 | 2021-04-13 |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45326U true CN215245326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50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45616.7U Active CN215245326U (zh) | 2021-04-13 | 2021-04-13 |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45326U (zh) |
-
2021
- 2021-04-13 CN CN202120745616.7U patent/CN2152453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24119A (en) | Bicycle handlebars | |
US6837504B2 (en) | Scooter stabiliz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08291411U (zh) | 一种自行车车把 | |
CN215245326U (zh) | 一种u形防脱手自行车深槽握把 | |
CN202279202U (zh) | 对称双飞轮结构及具有对称双飞轮结构的人力车辆 | |
CN209889004U (zh) | 具有调节功能的自行车车座 | |
US20030052471A1 (en) | Three-wheeled scooter apparatus | |
US9815516B2 (en)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grip on a vehicle,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216994703U (zh) | 一种底座及电动行李箱 | |
US6095539A (en) | Three person bicycle | |
KR200471943Y1 (ko) | 자전거용 안장 | |
EP4316966A1 (en) | Vehicle | |
CN207389395U (zh) | 躺式双轮自行车 | |
EP2809570B1 (en) | Tandem bicycle | |
CN201971099U (zh) | 可变形单车 | |
CN105882837B (zh) | 一种能拆卸的多功能躺车 | |
CN213292499U (zh) | 一种儿童滑板车 | |
CN216783717U (zh) | 可以灵活调节的儿童自行车 | |
CN203638012U (zh) | 半躺式三轮电动车 | |
JP7289558B2 (ja) | 三輪ペダル車 | |
KR200183326Y1 (ko) | 경사가변식 등받이와 높이조절식 핸들을 장착한 자전거 | |
CN210734388U (zh) | 一种跷跷板自行车 | |
JP3084868U (ja) | 自転車の構造 | |
CN208530750U (zh) | 具有防盗功能的可调式鞍座 | |
CN212022880U (zh) | 车把强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