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4970U - 模具用支撑托架 - Google Patents

模具用支撑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4970U
CN215244970U CN202121536708.0U CN202121536708U CN215244970U CN 215244970 U CN215244970 U CN 215244970U CN 202121536708 U CN202121536708 U CN 202121536708U CN 215244970 U CN215244970 U CN 215244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ifting platform
mold
platform
suppor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67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欣星
刘娟
郭翠珍
冯会见
马长斌
邱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ongyi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Furuite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Furuite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Furuite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67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4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4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4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生产领域,具体是模具用支撑托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供滚动件通过,若干所述滚动件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有若干组升降结构,若干组所述升降结构均可独立进行升降作业,若干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带动升降平台升降,使得所述升降平台至少呈现倾斜和水平两种状态,当所述升降平台为倾斜状态时,所述模具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升降平台,若干所述升降结构与升降平台活动连接,便于模具在滚动件上的放置和取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将模具装卸至支撑托架上,此过程中对搬运人员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模具用支撑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生产领域,具体是模具用支撑托架。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每一种模具都是由不同的零件组成,通过在模具上的对材料进行挤压或者锻压等等制作工序,改变材料的物理状态,从而进行材料的加工。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将零件组装成模具后将模具放在支撑托架上,再运输至模具作业位置。
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将模具装卸至支撑托架上,此过程中对搬运人员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具用支撑托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将模具装卸至支撑托架上,此过程中对搬运人员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模具用支撑托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供滚动件通过,若干所述滚动件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有若干组升降结构,若干组所述升降结构均可独立进行升降作业,若干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带动升降平台升降,使得所述升降平台至少呈现倾斜和水平两种状态,当所述升降平台为倾斜状态时,所述模具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升降平台,若干所述升降结构与升降平台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移动平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与模具接触面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开设有与连通孔对应连通的缺口,当通过支撑架支撑模具时,通过防滑垫避免模具在支撑架表面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动件为万向轮,若干所述万向轮均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模具与万向轮滑动配合,滑动至安装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移动平台之间;
同时,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螺杆结构以及传动件,其中所述螺杆结构包括双向螺杆以及螺纹块,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杆,所述双向螺杆两侧杆身上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形成螺旋副传动的螺纹块,螺纹块通过传动杆与设置在升降平台底部的安装块传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在升降平台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架上开设若干连通孔,连通孔供万向轮升降,当进行模具的放置时,升降结构带动万向轮上升至支撑架上侧使得模具在万向轮上滑动至安装位置后,带动万向轮下降至支撑架下侧,使得模具放置在支撑架上,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若干组升降结构的升降高度调整放置在若干万向轮上模具的倾斜角度,便于进行模具的装卸,减少了模具装卸时作业人员的人数,同时也减小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用支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移动平台;2、支撑架;3、移动轮;4、推动杆;5、驱动电机;6、双向螺杆;7、螺纹块;8、安装块;9、传动杆;10、升降平台;11、万向轮;1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用支撑托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供滚动件通过,若干所述滚动件安装在升降平台10上,所述升降平台10底部设有若干组升降结构,若干组所述升降结构均可独立进行升降作业,若干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带动升降平台10升降,使得所述升降平台10至少呈现倾斜和水平两种状态,当所述升降平台10为倾斜状态时,所述模具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升降平台10,若干所述升降结构与升降平台10活动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2通过设置在四周的支撑柱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支撑架2上部支撑面与模具接触并承托模具;
同时支撑面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开设的连通孔的数量为21个,实际在设计时,在考虑支撑面的面积以及选择万向轮11的规格后,合理选择连通孔的数量,同时连通孔的开设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不需要满足和本实用新型一直的矩形排布,同时连通孔的规格略大于所选择的万向轮11的规格,避免后期当若干升降结构带动升降平台10倾斜时,万向轮11碰触到连通孔的内壁,造成万向轮11以及连通孔的损伤;
对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分析,所述支撑架2与模具接触面即支撑面处安装有防滑垫12,所述防滑垫12开设有与连通孔对应连通的缺口,当通过支撑架2支撑模具时,通过防滑垫12增加模具与支撑面接时的摩擦力,提高模具放置的稳定性,避免模具在支撑架2表面滑动,同时实际在考虑防滑垫12的材质时,不仅要考虑防滑垫12的防滑能力,同时也需要兼具一定的强度,避免防滑垫12材质较软导致的防滑垫12被模具压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为万向轮11,若干所述万向轮11均安装在升降平台10上,模具与万向轮11滑动配合,滑动至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选择若干万向轮11安装在连通孔处,通过升降平台10升降带动万向轮11沿连通孔处升高至支撑面上侧,或者下降至支撑面下侧;
当进行模具的放置时,万向轮11升高至支撑面上侧,模具可以放置在万向轮11上,模具在万向轮11上滑动至安装位置,此时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万向轮11下降至支撑面下侧,此时由支撑面支撑模具,完成模具的放置,实际在进行模具的卸下时,由升降结构带动支撑面下的万向轮11上升,使得万向轮11与放置作业时的运动方向相反,进行模具的卸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10和所述移动平台1之间;
同时,所述升降结构优选包括螺杆结构以及传动件,其中所述螺杆结构包括双向螺杆6以及螺纹块7,传动件为传动杆9,所述双向螺杆6两侧杆身上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杆6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形成螺旋副传动的螺纹块7,螺纹块7通过传动杆9与设置在升降平台10底部的安装块8传动连接,同时所述安装块8转动连接在升降平台10底部;
双向螺杆6的一端与挡块内设置的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挡块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同时双向螺杆6的另一端与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的驱动电机5转动端固定连接,同时螺纹块7滑动连接在移动平台1上设置的滑动槽内,当进行升降作业时,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双向螺杆6转动,使得螺杆块镜像移动,通过传动杆9沿其与升降平台10连接端转动,使得升降平台10进行升降;
同时每组升降结构均可以独立进行升降,本实用新型优选两组升降结构,通过调整两组升降结构的升降高度,使得升降平台10倾斜,从而使得安装在升降平台10上的万向轮11支撑面适当倾斜,便于实际在操作时,移动模具沿万向轮11支撑面滑动;
同时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升降结构也可以通过其他升降结构来代替,并不硬性要求选择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升降结构,实际的设计时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升降能力的结构或者部件代替,例如选择若干伸缩气缸或者使用竖直齿条配合转动齿轮等等,都可以选择和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平台1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3,同时移动平台1的一侧设有便于移动的推动杆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架2上开设若干连通孔,连通孔供万向轮11升降,当进行模具的放置时,升降结构带动万向轮11上升至支撑架2上侧使得模具在万向轮11上滑动至安装位置后,带动万向轮11下降至支撑架2下侧,使得模具放置在支撑架2上,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若干组升降结构的升降高度调整放置在若干万向轮11上模具的倾斜角度,便于进行模具的装卸,减少了模具装卸时作业人员的人数,同时也减小了劳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模具用支撑托架,包括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供滚动件通过;
若干所述滚动件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有若干组升降结构,若干组所述升降结构均可独立进行升降作业,若干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带动升降平台升降,使得所述升降平台至少呈现倾斜和水平两种状态,当所述升降平台为倾斜状态时,所述模具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升降平台;
若干所述升降结构与升降平台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移动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模具接触面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开设有与连通孔对应连通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万向轮,若干所述万向轮均安装在升降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移动平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螺杆结构以及传动件,其中所述螺杆结构包括双向螺杆以及螺纹块,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杆,所述双向螺杆两侧杆身上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形成螺旋副传动的螺纹块,螺纹块通过传动杆与设置在升降平台底部的安装块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在升降平台底部。
CN202121536708.0U 2021-07-07 2021-07-07 模具用支撑托架 Active CN215244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6708.0U CN2152449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模具用支撑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6708.0U CN2152449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模具用支撑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4970U true CN21524497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6708.0U Active CN2152449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模具用支撑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4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074543A (ja) 移載装置における昇降台の取付構造
CN215244970U (zh) 模具用支撑托架
CN113636487B (zh) 液压千斤顶
CN117620053A (zh) 一种硬质合金挤压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214026811U (zh) 可倾斜的聚氨酯发泡模具模架
CN115123743B (zh) 一种高位全自动码垛机
CN116462091A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砌块装卸设备
CN113788446B (zh) 一种安全型高的果园升降机用防倾倒的人工站台
CN216377324U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械
CN216433207U (zh) 轮胎称重装置
CN211588062U (zh) 一种外圆挤压器
CN209795562U (zh) 一种靶材运输车
CN106938832A (zh) 一种六自由度升降平台
CN112222816A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设备
CN113390679A (zh) 一种移动式粮食自动扦样设备
CN218228287U (zh) 一种玻璃叠合支撑平台
CN219884773U (zh) 一种使基板传送平台水平变倾斜的机构
CN210037403U (zh) 一种聚氨酯轮试验检测平台
CN220279999U (zh) 攀岩支点浇筑用脱模机构
CN214724051U (zh) 一种模具存放装置
CN216511356U (zh) 一种卷布上下料装置
CN217346229U (zh) 一种用于石英石脱模的分类传送装置
CN211730946U (zh) 轮胎安装设备
CN219507574U (zh) 液压千斤顶
CN215355722U (zh) 一种模具翻转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0

Address after: Sanhua Industrial Park, X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Hongyi Mold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425 north of lime kiln village, Wangtai Town,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furuite moul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