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4326U - 导流板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导流板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44326U CN215244326U CN202121109264.2U CN202121109264U CN215244326U CN 215244326 U CN215244326 U CN 215244326U CN 202121109264 U CN202121109264 U CN 202121109264U CN 215244326 U CN215244326 U CN 215244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mounting
- guide plate
- main body
- installation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板和车辆,所述导流板包括:所述导流板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朝向散热器进行导流;其中,所述导流板的中部区域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中部相连,所述导流板的端部区域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端部区域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可将导流板稳定安装在底护板朝向散热器的一侧,实现了导流板的便捷安装,同时导流面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向散热器,以在底护板与散热器之间起到导流的作用,以利于散热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板和具有该导流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导流板主要安装在水箱框架或换热模块支架上,面对纵流式散热器下部与底护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安装点,只能通过使用密封条进行密封,安装过程复杂且稳定性差,难以对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有效导流,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流板,用于在散热器和底护板之间起到导流的作用,以将气流导向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且导流板的结构安装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包括:所述导流板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朝向散热器进行导流;其中,所述导流板的中部区域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中部相连,所述导流板的端部区域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端部区域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可将导流板稳定安装在底护板朝向散热器的一侧,实现了导流板的便捷安装,提高导流板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出现导流板从底护板处脱离导致气流导向作用失效的情况,同时导流面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向散热器,以在底护板与散热器之间起到导流的作用,以利于散热冷却,保证发动机结构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主体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主体板的前侧面相连且位于所述主体板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位设于所述主体板,且所述主体板设有所述导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连接孔,所述安装板适于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件与所述底护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连接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主体板的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区域的第一卡接孔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接孔均用于与所述底护板卡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对称设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主体板的后侧面相连,且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适于与所述底护板贴合,所述第二卡接孔设于所述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所述主体板还包括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车内管路,所述避让槽的底壁设有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三安装位与所述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导流板。
所述车辆和所述导流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导流板100,
主体板1,安装支架11,第一卡接孔111,连接板112,第二卡接孔12,避让槽13,第三卡接孔131,加强筋132,定位板14,
安装板2,连接孔21,加强凸台22,减重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100。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的下方设有底护板,且发动机的前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位于底护板的上方且与底护板的上侧面间隔开,底护板位于散热器前下方的部分处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一部分气流吹向散热器,以实现散热器的散热冷却,而另一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与底护板的间隙流向发动机的底板,该另一部分气流以及其所携带杂质冲击发动机的底板,且杂质易于堆积在发动机的下方,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由此,通过设置导流板100,导流板100能够将另一部分气流也导向散热器,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发动机的底板,保证发动机的结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100,包括:导流板100具有导流面。
其中,导流板100整体构造为板状结构,导流板100安装于底护板的上侧面处,且导流板100的后端部分位于散热器和导流板100之间,导流面构造为从下到上靠近散热器的方向延伸,以使进风口流入的气流流至底护板的上方时,气流可沿导流面吹向散热器,使得进风口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
也就是说,通过在散热器和底护板的间隙处设置导流板100,使导流板100对进风口内的气流进行导流,如此设置相比于采用密封条密封间隙,导流面在受到气流冲击时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以保证导流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导流板100可以根据气流的走向调整导流角度,以提高整车的冷却散热性能。其中,可以在导流板100外侧的底护板处增开通风口,以提高机舱进风量,通过调节通风口的位置,使得通风口的进气可以直接吹向导流面,从而流向散热器侧面,利于散热器的散热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底护板上可设有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沿横向间隔开设置,导流板100沿横向延伸,这样,可将导流板100的延伸长度设置为不小于多个进风口在横向排布的整体长度,以使得导流板100能够对进风口处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导流。
导流板100设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且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均用于与底护板相连,其中,第一安装位设置在导流板10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处,第二安装位设置在导流板1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均设置在导流板100上与底护板的接触位置,第一安装位与底护板的中部区域相连,以将导流板100的中部区域固定在底护板的中部区域,第二安装位与底护板的两端相连,以将导流板1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护板的两端位置处。其中,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与底护板之间主要采用螺接、卡接等固定方式。
由此,通过将导流板100的中间区域和两端连接在底护板处,以实现导流板100的固定,如此设置相比于密封条粘在散热器上以实现固定的设计,导流板100的安装精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好,当气流冲击导流板100时,导流板100整体可以始终保持稳定,以使导流板100具有稳定的导流性能,且使得导流板100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高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流板100,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可将导流板100稳定安装在底护板朝向散热器的一侧,实现了导流板100的便捷安装,提高导流板100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出现导流板100从底护板处脱离导致气流导向作用失效的情况,同时导流面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向散热器,以在底护板与散热器之间起到导流的作用,以利于散热冷却,保证发动机结构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和/或第二安装位与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也就是说,第一安装位可与底护板可拆卸相连,或者第二安装位可与底护板可拆卸相连,又或者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均可与底护板可拆卸相连,从而实现导流板100与底护板的可拆卸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流板100出现损坏时,可在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处将损坏的导流板100拆离底护板,并将新的导流板100安装至底护板,以实现导流板100的快速更换,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车主的使用体验。当导流板100处积蓄有大量灰尘杂质时,也可将导流板100快速拆离底护板以进行清洗维护,并将清洗后的导流板100重新安装至底护板,以实现导流板100的重复利用,降低车辆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板100包括主体板1和安装板2,安装板2连接在主体板1远离发动机的侧面,即安装板2与主体板1的前侧面相连,且安装板2连接在主体板1的中部区域,安装板2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主体板1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以将导流板100构造为前部凸出的T型结构,其中,第一安装位设于安装板2,第二安装位设于主体板1。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位设置在安装板2且位于导流板100的中部区域,且第二安装位设置在主体板1的两端区域处,以实现导流板100与底护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进行连接固定,主体板1的两个第二安装位相对于第一安装位对称分布,且第一安装位相对于第二安装位偏前设置,以使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呈现三角分布,使得导流板100的两侧安装稳定性较为均衡,且实现导流板100与底护板的三角式固定,利于提高导流板100与底护板的整体连接稳定性,避免导流板100受到气流冲击后脱离底护板,保证了导流板100导流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导流板100安装至底护板后,主体板1整体构造为从上到下向前倾斜设置,主体板1的前侧面设置为导流面,当进风口的气流流向主体板1后,气流沿导流板100的前侧面流向散热器的前侧面,以实现散热器的散热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包括连接孔21,底护板上设有对应连接孔21的螺纹孔,设有连接孔21的安装板2部分贴合在底护板的上侧面处,连接件从上向下贯穿连接孔21并伸入螺纹孔内,以与底护板相连,从而将安装板2固定在底护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安装板2设有加强凸台22,且安装板2在加强凸台22处作加厚处理,以使安装板2在该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增大,其中,如图1所示,连接孔21设置于加强凸台22处,这样,利于提高连接孔21的周向边沿处的结构强度,这样,在将连接件贯穿连接孔21以与底护板上的螺纹孔进行连接固定时,能够避免出现连接孔21周向边沿结构断裂的问题,保证安装板2和底护板的连接强度。
其中,如图1所示,可在加强凸台22上设置多个减重孔23,多个减重孔23环绕连接孔21分布,以使实现加强凸台22的轻量化设计,避免由于加强凸台22处加厚处理导致安装板2的重量过大,实现安装板2兼顾结构强度和轻量化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21为多个,且多个连接孔21沿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连接孔21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孔21沿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相对于导流板100的中部位置对称设置,以使得安装板2的横向两侧均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避免单侧受力过大导致安装板2脱离底护板的情况,同时两个连接孔21设置在安装板2的前侧位置处,以使得安装板2的前侧与底护板的上侧面贴合,避免安装板2出现卷边,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其中,两个连接孔21中的一个设置为长圆孔,以吸收加工误差,降低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板1设有安装支架11,安装支架11安装于主体板1端部的后侧位置,且整体沿向下倾斜延伸,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主体板1的端部区域的第一卡接孔111和设于安装支架11的第二卡接孔12,第一卡接孔111和第二卡接孔12均用于与底护板卡接相连。
其中,如图1所示,主体板1的端部前侧区域设有凹陷的方形槽,方形槽设置在安装支架11的内侧,且朝前侧和上侧敞开,方形槽的下侧面可以贴合在底护板的上侧面,且下侧面设有第一卡接孔111,第一卡接孔111沿高度方向贯穿主体板1,且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11的下侧面处设有第二卡接孔12。
可以理解的是,底护板设有多个卡接结构,多个卡接结构分别对应第一卡接孔111和第二卡接孔12,当导流板100安装向底护板时,卡接结构分别与第一卡接孔111和第二卡接孔12进行卡接,以固定主体板1端部的上下两侧,从而将主体板1的端部牢牢固定在底护板的上侧面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主体板1的两端还设有定位板14,定位板14安装在主体板1的前侧面且朝上延伸,从而与安装支架11间隔设置,以在导流板100安装时,辅助导流板100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安装精度,降低安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支架11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支架11对称设于主体板1的两端,以在主体板1的两端设有对称的第二卡接孔12,第一卡接孔111同样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卡接孔111对称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卡接孔111和两个第二卡接孔12,以从主体两端的上下两侧固定整个主体板1,通过第一卡接孔111、第二卡接孔12和连接孔21共同作用,以实现导流板100的固定,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实现了导流板100的可拆卸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11的上端与主体板1的后侧面相连,以将安装支架11固定在主体板1的上侧,安装支架11整体朝下延伸布置,安装支架1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112,连接板112适于与底护板贴合,第二卡接孔12设于连接板112。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二连接孔21与卡接结构卡接完成后,安装支架11的连接板112与底护板贴合,当导流板100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可以分散至连接板112与底护板的贴合处,从而减小对卡接部位的冲击,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板1还包括避让槽13,避让槽13用于避让车内管线,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主体板1的中部区域设有朝下凹陷的避让槽13,避让槽13的底壁低于散热器的下侧,使得车内管路可以从外界伸入间隙内,以实现管线的连通。
避让槽13的底壁设有第三安装位,第三安装位与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其中,如图1所示,第三安装位设置为第三卡接孔131,第三卡接孔131用于与底护板的卡接结构进行卡接,以将主体板1的中部区域固定在底护板上,同时避让槽13的两侧还设有加强筋132,通过设置加强筋132以增强避让槽13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导流板100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导流板100,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可将导流板100稳定安装在底护板朝向散热器的一侧,封闭底护板与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以保护发动机的底板,并实现了导流板100的快速安装,同时导流面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向散热器,以利于散热器的散热冷却,从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导流板(100)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底护板的进风口处的气流朝向散热器进行导流;其中,
所述导流板(100)的中部区域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中部相连,所述导流板(100)的端部区域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用于与所述底护板的端部区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00)包括主体板(1)和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主体板(1)的前侧面相连且位于所述主体板(1)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安装板(2),所述第二安装位设于所述主体板(1),且所述主体板(1)设有所述导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连接孔(21),所述安装板(2)适于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21)的连接件与所述底护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1)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孔(21)沿所述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设有安装支架(11),所述安装支架(11)安装于所述主体板(1)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板(1)的端部区域的第一卡接孔(111)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1)的第二卡接孔(12),所述第一卡接孔(111)和所述第二卡接孔(12)均用于与所述底护板卡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支架(11)对称设于所述主体板(1)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上端与所述主体板(1)的后侧面相连,且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112),所述连接板(112)适于与所述底护板贴合,所述第二卡接孔(12)设于所述连接板(11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还包括避让槽(13),所述避让槽(13)用于避让车内管路,所述避让槽(13)的底壁设有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三安装位与所述底护板可拆卸地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板(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09264.2U CN21524432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导流板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09264.2U CN21524432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导流板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44326U true CN215244326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5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09264.2U Active CN21524432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导流板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44326U (zh) |
-
2021
- 2021-05-21 CN CN202121109264.2U patent/CN2152443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955903B1 (en) | Bumper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 |
KR101350254B1 (ko) | 유압 셔블 | |
US7021411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with labyrinth structure forming means for cooling air to a radiator | |
CN217753918U (zh) | 车辆的备胎盆护板、车辆 | |
CN215244326U (zh) | 导流板和车辆 | |
JP2012101698A (ja) | 自動車用前側下部のスポイラー構造 | |
CN209191842U (zh)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
CN111873785A (zh) | 一种冷却模块及包括其的汽车 | |
JP5996420B2 (ja)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213472789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散热总成及车辆 | |
CN112319213A (zh) | 一种车身油箱导流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220945U (zh) | 底盘总成及车辆 | |
CN205632097U (zh) | 一种散热器上导风板安装结构 | |
CN216301272U (zh) | 车辆 | |
CN107662657B (zh) | 用于车辆的气动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000326U (zh) | 排风装置及轨道车辆 | |
CN214775761U (zh) | 一种汽车小腿保护支架、汽车前端导流系统及汽车 | |
CN215663290U (zh) | 发动机防护板总成 | |
CN220594641U (zh) | 导流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986774U (zh) | 一种水箱框架总成 | |
CN220314706U (zh) | 动力模组和车辆 | |
CN218085746U (zh) | 车身地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4240433U (zh) | 前端导风进气装置 | |
CN219257243U (zh) | 前风挡流水槽连接组件、前风挡流水槽总成及车辆 | |
CN216833206U (zh) | 一种进气导流装置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