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9892U -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9892U
CN215219892U CN202120722418.9U CN202120722418U CN215219892U CN 215219892 U CN215219892 U CN 215219892U CN 202120722418 U CN202120722418 U CN 202120722418U CN 215219892 U CN215219892 U CN 215219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remote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24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少龙
王建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24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9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9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9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无人机遥控器包括基座、连接机构、控制电路板、图传板与第一通信接口。其中,图传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安装于基座,所述图传板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可通过将一外置的显示终端连接于通信接口,从而使显示终端形成该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不必包括显示屏,可简化无人机遥控器的结构,从而改善无人机遥控器整体重量大的现状。

Description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其还可以由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操作。由于不需要特定的工作人员驾驶,所以无人机能够承担一些危险或者重复性的工作。目前,无人机技术已经成熟的民用化,并广泛运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诸多技术领域。
无人机在销售时一般配套附有无人机遥控器,以便用户通过该无人机遥控器实现对无人机的操控。一般地,无人机遥控器包括基座、控制电路板、图传板、显示屏以及用于为上述部分结构供电的电源。其中,基座是用户手持的部件,亦是上述各结构的安装支撑结构。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图传板、显示屏电连接;图传板为无线图像传输模块,其用于接收无人机获取的图像,以便于控制电路板将该图像发送给显示屏进行显示。近年来,市场上有一些遥控器可通过通信线束或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手机、平板等显示终端的通信连接,上述显示终端通过安装无人机厂商开发的软件与无人机遥控器进行通信,以使该显示终端形成无人机遥控器外置的用户交互界面,从而便于多用户对无人机进行控制。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无人机遥控器仍包括基座、控制电路板、图传板、显示屏与电源等诸多结构,其整体重量较大,而不便用户携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改善了目前无人机遥控器整体重量大的现状。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遥控器,包括基座、连接机构、控制电路板、图传板以及第一通信接口。基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基座可于收缩状态与拉伸状态之间切换,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互抵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于所述拉伸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在所述基座处于拉伸状态时为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提供相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夹持所述无人机遥控器外部的显示终端。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基座。图传板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一个,所述通信接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所述图传板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所述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自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面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部相适配的导槽,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导槽,以使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向部包括两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导槽,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平行设置。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于所述导槽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背向远离的过程中相互抵持,以阻止所述导向部退出所述导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拉簧的一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或者,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拉簧的一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两摇杆组件,一所述摇杆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所述摇杆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座体或第二座体的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安装座与扁平状的天线,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天线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介于40°~50°之间,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支撑部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稳压滤波电路模块,所述稳压滤波电路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以及所述图传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图传板电连接,所述图传板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而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所述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所述无人机遥控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组件,包括无人机以及上述的无人机遥控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包括基座、连接机构、控制电路板、图传板与第一通信接口。其中,图传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安装于基座,上述图传板可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而与显示终端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
与目前市场上无人机遥控器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可通过将一外置的显示终端连接于第一通信接口,从而使显示终端形成该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不必包括显示屏,可简化无人机遥控器的结构,从而改善无人机遥控器整体重量大的现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的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无人机遥控器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无人机遥控器隐藏第二座体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2沿B-B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无人机遥控器中各部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中:
1、无人机遥控器;
100、基座;110、第一座体;120、第二座体;111、第一夹持部;112、第一支撑部;113、导向部;119、第一表面;121、第二夹持部;122、第二支撑部;123、导槽;124、限位部;1131、第一连接部;1132、第二连接部;1133、收容腔;101、收容空间;
200、连接机构;
300、控制电路板;
400、图传板;
500、第一通信接口;
600、输入模块;610、摇杆组件;611、摇杆;612、防滑套;
700、天线组件;710、安装座;720、天线;
800、稳压滤波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1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该无人机遥控器1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该无人机遥控器1隐藏部分结构后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沿图2中A-A线的剖切示意图、沿图2中B-B线的剖切示意图,以及该无人机遥控器1内各部件电性连接示意图,该无人机遥控器1包括基座100、连接机构200、控制电路板300、图传板400以及第一通信接口500。其中,基座100是上述各结构的安装支撑结构,其包括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第一座体110包括第一夹持部111,第二座体120包括第二夹持部121,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沿第一预设方向X相对设置。基座100可于收缩状态与拉伸状态之间切换,于收缩状态,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相互抵持,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于拉伸状态,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具有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连接机构200分别连接上述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其用于在基座100处于拉伸状态时为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之间提供相向的作用力,以使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共同夹持无人机遥控器1外部的显示终端。图传板400与控制电路板300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500与图传板400电连接,图传板400经由该第一通信接口500与无人机遥控器1外部的显示终端连接,以使该显示终端构成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用户交互界面。其中,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是一种可供用户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一种媒介,其具有在通电状态下显示图像、文字等可视化信息的功能,其还具有数据录入、数据修改、数据查阅等功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显示终端构成的用户交互界面并非上述无人机遥控器1的一部分,即是显示终端并非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1内的部件。
对于上述基座100,请具体参阅图1与图2,该基座100包括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该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沿图示第一预设方向X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一座体110包括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一支撑部112;第二座体120包括第二夹持部121与第二支撑部122。其中,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沿上述第一预设方向X相对设置。第一支撑部112整体呈板状结构,其自第一夹持部111沿第一预设方向X朝向第二夹持部121延伸。第二支撑部122整体呈板状结构,其自第二夹持部121沿第一预设方向X朝向第一夹持部延伸;该第一夹持部111、第二夹持部121、第一支撑部112与第二支撑部122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101,该收容空间101用于收纳显示终端。上述第一支撑部112具有面向收容空间101的第一表面119。本实施例中以显示终端为手机为例,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显示终端还可以是平板、内置有电源的显示器等手机以外的其他结构。
由于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滑动连接的关系,其使得基座100具有收缩状态(参阅图1)与拉伸状态(参阅图2)。其中,于收缩状态下,第一支撑部112与上述第二支撑部122之间相互抵持,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状态下的无人机遥控器1体积较小,便于用户携带。于拉伸状态下,第一支撑部112与上述第二支撑部122之间相互分离,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具有大于上述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该状态下的无人机遥控器1的收容空间101较大,便于安装收容上述显示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之间通过导向部113与导槽123以实现沿第一预设方向X滑动连接。具体地,请参阅图3,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第一座体110还包括导向部113,该导向部113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2面向第二支撑部122的一端,并自该第一支撑部112沿第一预设方向X朝向第二座体120延伸。第二支撑部122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X延伸并与上述导向部113相适配的导槽123;上述导向部113伸入该导槽123,并与该导槽123滑动配合,从而使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之间沿第一预设方向X滑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滑动连接”意为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两部件之间,其中一部件可相对另一部件沿某特定方向移动,例如上述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
可选地,导向部113包括两第一连接部1131与一第二连接部1132。其中,第一连接部1131整体呈沿第一预设方向X延伸的杆状结构,其第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12面向第二支撑部122的一端连接,其第二端延伸至伸入上述导槽123。两第一连接部1131之间平行设置,具体是沿图示第二预设方向Y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是平行于上述第一表面119,同时与第一预设方向X垂直的方向。第二连接部1132位于上述导槽123内,其整体呈沿上述第二预设方向Y延伸的杆状结构,该第二连接部1132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第一连接部1131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为避免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沿第一预设方向X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导向部113完全退出导槽123,进而导致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完全分离,上述第二支撑部122于上述导槽123内部设有限位部124。具体地,请参阅图3,限位部124沿上述第二预设方向Y延伸呈条状,其位于第二连接部1132与第一支撑部112之间;该第二连接部1132与限位部124用于在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背向远离的过程中相互抵持,进而阻止导向部113完全退出导槽123,使得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始终处于相互连接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的第一支撑部112与第二支撑部122是可以省略的。
对于上述连接机构200,请具体参阅图4与图5,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连接机构200分别与第一座体110、第二座体120连接,其用于在基座100处于拉伸状态时为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提供一相向的作用力,以使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在夹持有显示终端时能够维持在拉伸状态,以及使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在未夹持有显示终端时具有相向复位至上述收缩状态的趋势。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00包括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第一座体110及第二座体120连接;于上述收缩状态,拉簧处于微量拉伸的状态,从而使第一支撑部112与第二支撑部122之间具有一定的抵持作用力,而不至于使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处于过松的状态;于上述拉伸状态,拉簧处于较大量拉伸的状态,从而使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1具有较佳的夹持力,或第一座体110与第二座体120之间具有较佳的复位作用力。具体地,上述第一连接部1131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X延伸的收容腔1133,该收容腔1133贯通第一连接部1131背离第一支撑部112的一端;拉簧的一端位于收容腔1133内并与第一连接部1131固定,拉簧的另一端伸出收容腔1133并与第二支撑部122固定。为方便拉簧的一端安装于收容腔1133内,上述第一连接部1131面向上述收容空间101的一面设有与上述收容腔1133连通的连通槽(图中未示出),该连通槽自第一连接部1131背离第一支撑部112的一端朝向该第一支撑部112延伸,从而可方便拉簧收容于收容腔的一端的装配。此外,上述导向部113还包括盖板(图中未示出),该盖板设于第一连接部1131设有连通槽的一面,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连接部1131。
即使本实施例中,拉簧是部分收容于第一连接部1131,另一部分伸出第一连接部1131的设置方式,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保证其同时与第一座体110及第二座体120连接,以为第一座体110及第二座体120提供相向的作用力即可。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拉簧相对基座100裸露设置,其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部122;又例如,在本本申请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拉簧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2面向第二支撑部122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伸入上述导槽并与第二支撑部固定,相应地,第二连接部1132与限位部124对应设有供拉簧穿过的并相互对齐的两通槽。但与本段落中列举的实施方式相比,拉簧部分收容于第一连接部1131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小无人机遥控器1的整体占用体积,以及可避免上述通槽的设置,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座100的制作难度。
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200包括拉簧,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保证其同时与第一座体110及第二座体120连接,以在基座100处于拉伸状态时为第一座体110及第二座体120提供相向的作用力即可。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00包括卷簧,该卷簧的一端位于上述收容腔内并与第一连接部1131固定,该卷簧的另一端伸出第一连接部1131而与第二支撑部122固定。又例如,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00包括电机、齿轮与齿条,其中电机安装于第一支撑部,齿轮固定电机的输出轴,齿条固定于第二支撑部并与齿轮啮合;当基座100需要维持于收缩状态与拉伸状态时,电机处于自锁状态,并具有一向外输出的扭矩,从而实现上述目的;在此不一一详举。
对于上述控制电路板300与图传板400,请具体参阅图6,同时结合其他附图,控制电路板300是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主控结构,其收容于第一座体110或第二座体120中。图传板400是用于与无人机进行无线图像传输的电路板模块,其亦收容于第一座体110或第二座体120中。控制电路板300与图传板400电连接,其可在接收用户指令之后,控制图传板400接收无人机传输的图像。
进一步地,为便于用户与无人机遥控器1之间的交互,该无人机遥控器1还包括与控制电路板300电连接的输入模块600。输入模块600用于采集用户输入的指令,并发送给控制电路板300;控制电路板300则可根据该指令控制无人机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包括两摇杆组件610,其中一摇杆组件610安装于第一夹持部111,另一摇杆组件610安装于第二夹持部121。具体地,摇杆组件610包括摇杆611与防滑套612,摇杆611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100(即上述第一夹持部111或第二夹持部121);防滑套612套设于摇杆611上,其表面设有防滑纹路,从而使用户在操作时不易打滑,且具有较佳的操作手感。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输入模块600还可以包括实体按键、触摸按键等其他可以采集用户指令的结构。
进一步地,为提升图传板400与无人机之间通信的质量,该无人机遥控器1还包括天线组件700。请具体参阅图5,同时结合其他附图,天线组件700收容于第一座体110内,并与上述图传板400电连接。天线组件700包括安装座710与天线720。其中,安装座710安装于第一座体110内部。天线720呈扁平状,其安装于安装座710,并相对上述第一表面119倾斜设置;较优地,天线720与第一表面119构成的锐角介于40°~50°之间。因为用户在手持使用该无人机遥控器1时,无人机遥控器1往往是相对地面倾斜的,一般地,该无人机遥控器1与地面的夹角介于40~50°之间,则此时天线720基本与地面平行,从而有利于高效接收自高空的无人机发送回来的信号。
由于控制电路板300与图传板400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排出这些热量,将可能导致控制电路板300与图传板400不能正常工作。为改善上述状况,基座100的外表面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能够增大基座10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热量的散发。较优地,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散热孔分布于基座100的外表面。
对于第一通信接口500,请具体参阅图1与图2,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第一通信接口500安装于第一夹持部111,并一端朝向第二夹持部121设置。第一通信接口500与上述图传板400电连接,其用于在收容槽101收容有手机时与手机电连接,以使图传板400经由其而与手机电连接,进而使手机构成该无人机遥控器1外置的一显示屏,从而便于用户通过手机的屏幕查看图传板400接收的图像以及进行交互。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500包括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A型端口(即本领域中的type-A端口)以及一USB-C型端口(即本领域中的type-C端口),该USB-A型端口与图传板400电连接,该USB-C型端口伸入上述收容空间并用于与手机电连接。其中的USB-A型端口与USB-C型端口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柔性的线缆连接。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500亦可以仅包括一USB-C型端口,用于与手机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500还可以是设于第二夹持部121,且一端朝向第一夹持部111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的改进旨在对无人机遥控器1的结构作出改进,并不涉及对显示终端的改进,但为方便理解,以下例举一些显示终端构成用户交互界面的实施方式:当显示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时,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安装无人机厂商开发的软件实现和无人机遥控器1的通信,从而使智能终端构成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当显示终端为普通显示屏或显示器时,其相当于目前市场上具有显示屏的无人机遥控器上的显示屏,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将无人机遥控器内部的控制电路板与显示终端电性连接起来;上述实现方式均是本领域可实现的技术。
进一步地,为提升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兼容性,具体来说,为使该无人机遥控器1可以同时兼容不同接口类型的手机,例如能够同时兼容安卓手机与苹果手机,该无人机遥控器还包括与第一通信接口500具有差异的第二通信接口(图中未示出)。第二通信接口设于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中的一个,且其一端朝向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中的另一个设置。可选地,第一通信接口500与第二通信接口中的一个的外露端口为type-C端口,第一通信接口500与第二通信接口中的另一个的外露端口为lighting端口。为避免手机在与第一通信接口500、第二通信接口中的一个连接时,上述两接口中的另一个对手机造成干涉,该无人机遥控器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与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具体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基座内,并与第一通信接口500对应设置,即是第一弹性件收容于安装有第一通信接口的座体内。第一通信接口500部分伸入第一夹持部111;第一弹性件沿上述第一预设方向X延伸,其一端与基座100抵接,另一端与第一通信接口500伸入基座100的一端抵接。同理,第二弹性件收容于基座内,并与第二通信接口对应设置,即是第二弹性件收容于安装有第二通信接口的座体内。第二弹性件沿第一预设方向X延伸,其一端与基座抵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通信接口伸入基座的一端抵接。则当手机夹持于第一夹持部111与第二夹持部121之间,且手机与第一通信接口500(或第二通信接口)连接时,第二通信接口(或第一通信接口)被手机抵推而回缩入基座100内,以避免与手机的干涉;而当手机自收容空间101取出时,之前缩回的第二通信接口(或第一通信接口)将在对应的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可选地,第一弹性件和/或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和/或第二弹性件还可以包括橡胶、硅胶、高弹性海绵等其他弹性元件。
为进一步减轻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重量,该无人机遥控器1不包括电源,而是通过外置的手机与上述第一通信接口500电连接后,为控制电路板300及图传板400供电。具体地,该无人机遥控器1还包括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该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分别电连接上述第一通信接口500、第二通信接口、控制电路板300以及图传板400;当手机与上述第一通信接口500(或第二通信接口)电连接时,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输出一稳定电压,以为控制电路板300及图传板400供电,即是手机即充当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电源。可选地,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与控制电路板300一体设置,即是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集成于控制电路板300。值得一提的是,稳压滤波电路模块800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目前市场上无人机遥控器均配备有二次电池,一方面,用户在携带无人机遥控器出门前需要给该无人机遥控器充好电,这一过程不仅耽误用户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生产厂商的成本,如增加二次电池及与其配套的充电装置;另一方面,二次电池的重量较大,其无疑增重了用户外出时的负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与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1省略的二次电池,而将手机充当为无人机遥控器的电源,能够有效克服上述不足。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包括基座100、连接机构200、控制电路板300、图传板400与第一通信接口500。其中,图传板400与控制电路板300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500与图传板400电连接,图传板400可经由该第一通信接口500而与上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显示终端构成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用户交互界面。
与目前市场上无人机遥控器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1可通过将一外置的显示终端连接于第一通信接口500,从而使显示终端构成该无人机遥控器1的用户交互界面;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遥控器1不必包括显示屏,可简化无人机遥控器的结构,从而改善无人机遥控器整体重量大的现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人机组件,该无人机组件包括无人机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该无人机遥控器用于控制无人机进行起飞、降落、悬停、图片获取、图片传输等动作。由于包括上述无人机遥控器,故该无人机组件亦可改善无人机遥控器整体重量大的现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基座可于收缩状态与拉伸状态之间切换,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互抵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于所述拉伸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在所述基座处于拉伸状态时为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提供相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夹持所述无人机遥控器外部的显示终端;
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基座;
图传板,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第一通信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一个,所述通信接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所述图传板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所述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
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自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面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部相适配的导槽,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导槽,以使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
两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导槽,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平行设置;以及
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于所述导槽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背向远离的过程中相互抵持,以阻止所述导向部退出所述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拉簧的一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或者,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拉簧的一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两摇杆组件,一所述摇杆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所述摇杆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座体或第二座体的天线模块;
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安装座与扁平状的天线,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天线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介于40°~50°之间,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支撑部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滤波电路模块,所述稳压滤波电路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以及所述图传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所述图传板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显示终端构成所述无人机遥控器的用户交互界面;
所述无人机遥控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抵接。
10.一种无人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遥控器。
CN202120722418.9U 2021-04-08 2021-04-08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Active CN215219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418.9U CN215219892U (zh) 2021-04-08 2021-04-08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418.9U CN215219892U (zh) 2021-04-08 2021-04-08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9892U true CN215219892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2418.9U Active CN215219892U (zh) 2021-04-08 2021-04-08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9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13862A1 (zh)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KR101786772B1 (ko) 자동차용 시가 라이터/전원 콘센트를 직접 대체하기 위한 유에스비 전원 콘센트/충전기
EP0817393A3 (en) Portable power source with visual image display
CN214315338U (zh) 一种手机壳
CN112130322A (zh) 头戴显示装置
CN215219892U (zh)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US11537029B2 (en) Gimbal handle and gimbal having same
CN215514116U (zh) 无人机遥控器及无人机组件
CN107637059B (zh) 拍摄装置、拍摄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0853513B (zh) 电子设备
CN209823830U (zh) 手持设备保护壳
CN115065768A (zh) 一种具有图传功能的支撑架
CN114726032A (zh) 充电设备
CN213974469U (zh) 测绘装置和无人设备
CN210958576U (zh) 图像传输装置
CN210485213U (zh) 手柄、手柄电池及手持云台
CN10997645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处理系统
CN210376882U (zh) 头戴显示装置
CN110249284A (zh) 连接装置以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遥控设备
KR102117629B1 (ko) 다기종 이동단말기에 호환 가능한 탈착형 무선충전장치
CN207658058U (zh) 分体型飞行式移动终端及其飞行动力单元
CN219286578U (zh) 电池模组及遥控器
CN215600451U (zh) 储能装置
CN218940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组件
CN211789795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