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9434U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9434U
CN215219434U CN202121773102.9U CN202121773102U CN215219434U CN 215219434 U CN215219434 U CN 215219434U CN 202121773102 U CN202121773102 U CN 202121773102U CN 215219434 U CN215219434 U CN 215219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etected
developing cartridge
for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1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诚
黄宗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hao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hao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haoj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hao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31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9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9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9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显影盒,其中显影盒包括:外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腔;搅拌架,与外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容纳腔中;被检测构件,与外壳体转动连接,被检测构件包括主转动杆,主转动杆位于容纳腔外部;驱动力接收件,用于接收来自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传动构件,设于搅拌架上并用于驱动被检测构件转动;传动轮,设于搅拌架上并用于提供使搅拌架和传动构件转动的驱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显影盒结构,以降低显影盒的组装成本,保证被检测件信号的顺利传递,提高显影盒内部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照相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显影盒为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耗材,在用完后需及时更换。显影盒内容纳有用于显影成像的显影剂,为检测显影盒是否为新的或显影盒的可打印量以及显影盒的规格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设置相应的检测机构对显影盒进行检测。
目前的显影盒中普遍设置有被检测件,被检测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检测机构中,以实现检测过程。现有一种显影盒的被检测件为检测齿轮,检测齿轮与显影盒上的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显影盒的不同侧,驱动力接收件在接收驱动力后通过中间齿轮将驱动力传递至搅拌件中,而搅拌件相对驱动力接收件的另一侧则通过另一中间齿轮与检测齿轮相啮合连接,这些中间齿轮的安装不仅增加了显影盒的材料成本,也增加了显影盒的组装成本。
现另有一种显影盒通过加设的旋转轴驱动被检测件转动,但在该结构中,搅拌架和旋转轴都安装在显影盒框架内,旋转轴会影响搅拌架叶片的转动,导致容纳在显影框架中的显影盒不易被搅拌均匀并产生结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盒,简化显影盒结构,以降低显影盒的组装成本,保证被检测件信号的顺利传递,提高显影盒内部的结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外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腔;搅拌架,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被检测构件,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被检测构件包括主转动杆,所述主转动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外部;驱动力接收件,用于接收所述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传动构件,设于所述搅拌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被检测构件转动;传动轮,设于所述搅拌架上并用于提供使所述搅拌架和所述传动构件转动的驱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显影盒设置在容纳腔外部的被检测构件,被检测构件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外侧,驱动力接收件在接收外部驱动力后,将驱动力传递至搅拌架,搅拌架通过传动构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被检测构件,从而令被检测构件实现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检测机构相配合,简化了显影盒结构,减少显影盒的组装工序,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被检测构件设于外壳体的外侧,可有效防止被检测构件对搅拌架的搅拌影响,避免妨碍搅拌架叶片的转动,使搅拌架在容纳腔内搅拌均匀。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隔离的外凹槽,所述主转动杆置于所述外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外凹槽的内槽面为能够容置所述被检测构件的弧形凹面。
可选地,所述搅拌架上具有穿设于所述外壳体上的转动端轴,所述传动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端轴上并能沿着所述转动端轴移动,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构件之间设有同步可分离结构。
可选地,所述传动构件包括基座以及设于所述基座上的至少一个施力凸部,所述基座能够通过所述同步可分离结构绕着所述搅拌架的转动轴线转动,并且各所述施力凸部在转动过程中可抵推所述被检测构件。
可选地,所述同步可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施力凸部上的受力部以及设于所述传动轮上的施力部,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的抵靠连接传递驱动力至所述被检测构件,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传动构件的一侧具有与所述传动构件相连接的限位件,当所述传动构件抵达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点时,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相脱离。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具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背向所述外壳体螺旋延伸,并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形成具有限位终点的行程槽,所述限位件抵靠在所述限位条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并能够沿着所述限位条或行程槽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轮和所述传动构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施力部设于所述传动轮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轮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限位条抵靠在所述限位件上。
可选地,所述被检测构件还包括分设于所述主转动杆两端的第一拨动件和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用于与所述传动构件抵推,所述第二拨动件用于抵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检测机构。
可选地,所述被检测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拨动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第二端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显影盒拆下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显影盒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提供的显影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端部、传动构件及被检测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提供的传动端部、传动构件及被检测构件之间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提供的被检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外壳体100、容纳腔110、外凹槽120、第一半壳130、第二半壳140、第一端盖150、第二端盖160、限位件170;
搅拌架200、转动端轴210;
被检测构件300、第一拨动件310、第二拨动件320、主转动杆330、第二弹性件340、第一端部341、第二端部342;
驱动力接收件400;
传动构件500、基座510、限位条511、行程槽512、限位凹槽513、施力凸部520;
同步可分离结构600、受力部610、施力部620;
第一弹性件700;
传动轮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显影盒,包括外壳体100、搅拌架200、被检测构件300、驱动力接收件400和传动构件500。外壳体100上具有容纳腔110,容纳腔110内容纳有用于显影成像的显影剂,容纳腔110确定了显影盒内显影剂的存储容量。搅拌架200与外壳体100转动连接,并且设于容纳腔110中,以对容纳腔110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使显影剂搅拌均匀,满足显影要求。搅拌架200上具有设于容纳腔110中并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叶片,驱动力接收件400与搅拌架200驱动连接,驱动力接收件400用于接收来自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作为中间传力构件,用于驱动搅拌架200转动并使搅拌架200对容纳腔110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传动构件500设置在搅拌架200上并传递驱动力至被检测构件300,用于驱动被检测构件300转动,传动构件500根据信号传递动作使被检测构件300做特定的检测运动,以使被检测构件300将检测信号传递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检测机构中。传动轮800设于搅拌架200上,接收来自驱动力接收件400上的驱动力,用于提供使搅拌架200和传动构件500转动的驱动力。
显影盒上的传力过程如下:驱动力从显影盒外部输入至驱动力接收件400中,驱动力接收件400通过传动齿轮800将驱动力传递至搅拌架200和传动构件500上,搅拌架200在驱动力作用下转动,传动构件500将相应的驱动力继续传递到被检测构件300中,使得被检测构件300转动,输送检测信号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检测机构中,完成检测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影盒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还包括检测机构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显影盒的驱动力接收件400相驱动连接,检测机构与显影盒的被检测构件300相连接。其中,驱动力接收件400可以由齿轮组和与齿轮组相驱动连接的驱动头组成,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驱动机构通过与驱动头啮合传动的方式将驱动力传递至驱动力接收件400上,驱动力接收件400通过传动轮800驱动显影盒的搅拌架200转动。检测机构上具有与被检测构件300的第二拨动件320相抵接的受力件,受力件用于接收被检测构件300的运送信号,以判断显影盒是否为新的,或检测出显影盒的可打印量以及显影盒的规格等。此外,驱动力接收件400还可以为其他传动结构,通过驱动头接收来自驱动机构上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至搅拌架200和传动构件500中,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显影盒通过设置在容纳腔110外部的被检测构件300,被检测构件300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00外,驱动力接收件400在接收外部驱动力后,将驱动力传递至传动轮800,传动轮800通过传动构件500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被检测构件300,从而令被检测构件300实现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检测机构相配合,简化了显影盒结构,减少显影盒的组装工序,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被检测构件300设于外壳体100的外侧,可有效防止被检测构件300对搅拌架200的搅拌影响,避免妨碍搅拌架200叶片的转动,使搅拌架200在容纳腔110内搅拌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8,外壳体100上设有外凹槽120,外凹槽120设置在外壳体100的外侧并与容纳腔110相隔离,被检测构件300设置于外凹槽120内并能够在外凹槽120内转动。其中,外壳体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150和第二端盖160,被检测构件30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端盖150和第二端盖160上。外凹槽120用于容置被检测构件300,避免被检测构件300暴露在显影盒外侧上,对被检测构件300进行保护,提高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外凹槽120的内槽面为能够容置被检测构件300的弧形凹面,弧形凹面能够降低外凹槽120对外壳体100内容纳腔110的占用空间。本实施例中,被检测构件300包括主转动杆330,外凹槽120沿着显影盒的长度方向横设在外壳体100外侧,主转动杆330设置于外凹槽120内,弧形凹面还能够降低主转动杆330在外凹槽120内转动时的碰撞损伤。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00由第一半壳130和第二半壳140装配而成,外凹槽120设于第一半壳130内,容纳腔110形成于第一半壳130和第二半壳14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5和图6,搅拌架200上具有穿设于外壳体100上的转动端轴210,传动构件500设置于转动端轴210上,并能够沿着转动端轴210移动,转动端轴210与传动构件500之间设有同步可分离结构600。传动构件500通过同步可分离结构600与转动端轴210同步连接,同步可分离结构600在实现转动端轴210与传动构件500同步运转的过程中,传动构件500逐渐朝同步可分离结构600的分离方向移动,直至最后同步可分离结构600相脱离,传动构件500不再将驱动力传递至被检测构件300,被检测构件300完成检测信号传输动作。
进一步地,以下对传动构件500的优选结构之一进行说明。传动构件500包括基座510以及至少一个施力凸部520,基座510套设在转动端轴210上并通过同步可分离结构600绕着搅拌架200的转动轴线运动,各施力凸部520绕着该转动轴线环形设置于基座510上,当基座510随着传动轮800转动时,各施力凸部5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推被检测构件300并使被检测构件300摆动,被检测构件300将抵推力传递至检测机构中,实现检测动作。
本实施例中,施力凸部520设置有三个,三个施力凸部520均匀设置于基座510上,沿着基座510的外侧边缘周向设置,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圆心与基座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各施力凸部520的转动轨迹相同,传动构件500通过施力凸部520间断地抵推被检测构件300,被检测构件300通过该抵推过程传递检测信号。此外,施力凸部520还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根据被检测件的信号传递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同样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以下对同步可分离结构600的优选结构之一进行说明。同步可分离结构600包括设于施力凸部520上的受力部610以及设于传动轮800上并与受力部610抵靠的施力部620,外壳体100靠近传动构件500的一侧具有限位件170,限位件170与传动构件500相连接并确定传动构件500的限位点,当传动构件500抵达限位件170的限位点时,施力部620与受力部610相脱离,传动构件500不再随着传动轮800同步转动,停止对被检测构件300的抵推动作。
本实施例中的基座510套设在转动端轴210上,进一步参阅图5,可沿着转动端轴210朝外壳体100的内部方向移动。基座510上具有限位条511,限位条511从基座510靠近外壳体100的一端背向外壳体100螺旋延伸,并在基座510的侧壁上形成具有限位终点的行程槽512,限位件170抵靠在限位条511靠近外壳体100的一侧并能够沿着限位条511或行程槽512移动,相应地,由于限位件170是固定在外壳体100上不动的,传动构件500在随着搅拌架200的转动过程被限位件170所限制,传动构件500沿着限位件170及行程槽512做螺旋运动(即图1中的Y方向),并相对在转动端轴210上做轴向运动,使传动构件500上的受力部510逐渐脱离施力部620,直至限位件170卡在行程槽512的限位终点位置,此时受力部610与施力部620完全分离,传动构件500不再接收来自传动轮800上的驱动力。需要说明的是,行程槽512的限位终点位置设有沿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限位凹槽513,限位件170在抵达限位终点后,限位件170可以继续沿着限位凹槽513相对移动,即传动构件500可以通过限位凹槽513在转动端轴210上进行朝着外壳体100内部的轴向运动(即图1中的X方向),直至传动构件500靠近在外壳体100的外侧壁上。
为更好地实现同步可分离结构600中受力部610与施力部620的分离,传动轮800和传动构件50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700,转动端轴210具有与驱动力接收件400相驱动连接的传动轮800,施力部620设于传动轮800靠近基座510的一侧,伸向传动构件500的基座510中,第一弹性件700设置于基座510与传动轮800之间,以弹力使限位条511抵靠在限位件170上,传动构件500能够在限位件170的限制作用下相对在转动端轴210轴向移动。基座510上具有套设在转动端轴210上的套管部,第一弹性件700的一端抵靠在传动轮800上,另一端抵靠在基座510上,第一弹性件700以传动轮800为固定端推动传动构件500周向朝X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00为压缩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7,被检测构件300上还包括第一拨动件310和第二拨动件320,第一拨动件310和第二拨动件320分设于主转动杆330的两端,第一拨动件310用于与传动构件500抵推,传动构件500通过施力凸部520推动第一拨动件310运动,第二拨动件320用于抵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检测机构,将动作信号传递至检测机构。
具体地,进一步参阅图5和图6,被检测构件3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40,第二弹性件340上具有第一端部341和第二端部342,第一端部341连接在第一拨动件310上,第二端部342连接在外壳体100上,第二弹性件340与外壳体100作为固定端,使被检测构件300在转动后具有弹性回复功能。其中第一拨动件310上具有扣件,第一端部341卡紧在扣件上,外壳体100上具有通孔,第二端部342穿设在通孔中。传动构件500通过第一拨动件310拨动被检测构件300摆动,第二弹性件340储存相应的弹性势能,用于回拨第一拨动件310,使被检测构件300回复至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40为扭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腔;
搅拌架,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被检测构件,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被检测构件包括主转动杆,所述主转动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外部;
驱动力接收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
传动构件,设于所述搅拌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被检测构件转动;
传动轮,设于所述搅拌架上并用于提供使所述搅拌架和所述传动构件转动的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隔离的外凹槽,所述主转动杆置于所述外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的内槽面为能够容置所述被检测构件的弧形凹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上具有穿设于所述外壳体上的转动端轴,所述传动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端轴上并能沿着所述转动端轴移动,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构件之间设有同步可分离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包括基座以及设于所述基座上的至少一个施力凸部,所述基座能够通过所述同步可分离结构绕着所述搅拌架的转动轴线转动,并且各所述施力凸部在转动过程中可抵推所述被检测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可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施力凸部上的受力部以及设于所述传动轮上的施力部,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的抵靠连接传递驱动力至所述被检测构件,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传动构件的一侧具有与所述传动构件相连接的限位件,当所述传动构件抵达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点时,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相脱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具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背向所述外壳体螺旋延伸,并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形成具有限位终点的行程槽,所述限位件抵靠在所述限位条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并能够沿着所述限位条或行程槽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和所述传动构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施力部设于所述传动轮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轮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限位条抵靠在所述限位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构件还包括分设于所述主转动杆两端的第一拨动件和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用于与所述传动构件抵推,所述第二拨动件用于抵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检测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拨动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第二端部。
CN202121773102.9U 2021-07-30 2021-07-30 显影盒 Active CN215219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102.9U CN21521943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影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102.9U CN21521943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影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9434U true CN215219434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102.9U Active CN21521943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9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4628B2 (en) 2021-12-17 2024-01-16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4628B2 (en) 2021-12-17 2024-01-16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171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se
CN215219434U (zh) 显影盒
CN203299517U (zh) 一种显影盒
CN103713498B (zh) 一种显影盒
WO2017158889A1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11367155A (zh) 显影盒
CN207908865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213302764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5576111U (zh) 检测信号传递机构以及显影盒
CN211015028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9475992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8974780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2569430U (zh) 激活部分和显影盒
CN213365266U (zh)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917623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CN210072323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9570806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CN208888587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216118398U (zh) 驱动力传递组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CN113534638A (zh) 检测信号传递机构以及显影盒
CN216526744U (zh) 一种显影盒
CN113448214B (zh) 一种显影盒的检测机构及其复位方法
CN214504132U (zh) 显影盒
CN217007975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8974779U (zh) 一种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