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0806U -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0806U
CN209570806U CN201920601511.7U CN201920601511U CN209570806U CN 209570806 U CN209570806 U CN 209570806U CN 201920601511 U CN201920601511 U CN 201920601511U CN 209570806 U CN209570806 U CN 209570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rotary force
rotary
forc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15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新华
杨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15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0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0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080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该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头、齿复位件和旋转力接收齿。旋转力接收齿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上,旋转力传递头具有力传递面,旋转力接收齿能够转动至与力传递面抵接的位置并向力传递面传递旋转驱动力,旋转力接收齿包括啮合部,啮合部沿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向外突出。齿复位件的一端抵靠在旋转力接收齿上,齿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旋转力传递头上,齿复位件迫使旋转力接收齿抵靠力传递面。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稳定联接。

Description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向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供应碳粉的碳粉容器及其旋转力传递组件、以及安装有该碳粉容器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通常具有图像处理单元和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单元提供的碳粉等显影剂,为图像处理单元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其中碳粉作为消耗品,需要不断地向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补充。一般采用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显影单元的具有容纳一定量碳粉的碳粉容器向显影单元提供碳粉。
现有一种碳粉容器包括用于容纳碳粉的容器主体以及设置有朝远离容器主体突出的安装部,安装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驱动部件和联结部件,驱动部件用于从成像设备接收驱动力驱动碳粉容器沿其中心轴旋转,联结部件用于将驱动部件与成像设备内的旋转驱动件锁定,安装部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容器主体内容纳的碳粉的出粉口,出粉口靠近驱动部件设置。出粉口处设置有密封件。将碳粉容器装入成像设备后,驱动部件与成像设备内的旋转驱动件联接并锁定,接着驱动部件拉动密封件向远离容器主体的方向移动打开出粉口,实现从容器主体向成像设备内待续供粉。
但是此种碳粉容器的驱动部件和联结部件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且两者的连接结构复杂。另外,碳粉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后,该联结部件易使碳粉容器与成像设备脱离,从而影响打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保证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稳定联接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碳粉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碳粉容器的成像设备。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头、齿复位件和旋转力接收齿。旋转力接收齿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上,旋转力传递头具有力传递面,旋转力接收齿能够转动至与力传递面抵接的位置并向力传递面传递旋转驱动力,旋转力接收齿包括啮合部,啮合部沿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向外突出。齿复位件的一端抵靠在旋转力接收齿上,齿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旋转力传递头上,齿复位件迫使旋转力接收齿抵靠力传递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旋转力接收齿与打印机中的旋转驱动件抵接并绕铰轴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更稳定,且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通过设置力传递面,在具有该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处理盒的就位过程中,可有效地确保旋转力接收齿在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抵靠时,不会由联接位置转向远离脱离位置的方向而无法实现二者间的联结。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平行或形成夹角。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头包括旋转力传递件和固定盖,固定盖安装在旋转力传递件的一端,固定盖与旋转力传递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旋转力接收齿和齿复位件均设置在容纳槽中。
由此可见,固定盖与旋转力传递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便于旋转力接收齿的装配。
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齿还包括铰轴,旋转力接收齿通过铰轴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上,铰轴与旋转轴线共轴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容纳槽中设置有铰轴孔和安装柱,铰轴安装在铰轴孔中,铰轴的第一端支撑在旋转力传递件上,铰轴的第二端支撑在固定盖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齿靠近啮合部处具有抵接部,旋转力传递头上设置有安装柱,齿复位件为扭簧,扭簧的簧圈套设在旋转力接收齿上,扭簧的一个扭臂抵靠在抵接部上,扭簧的另一个扭臂抵靠在安装柱上,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旋转力接收齿抵靠力传递面。
由此可见,铰轴孔的设置对旋转力接收齿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保证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的联接的稳定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啮合部背向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的一侧具有相互连接且相对倾斜设备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沿着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布置,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连接处自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
由此可见,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设置在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联接和脱离时,用于对旋转力接收齿进行引导,从而保证联接和脱离过程的顺畅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旋转力接收齿沿着旋转力传递头的周向布置,其中两个旋转力接收齿沿着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多个旋转力接收齿便于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的快速且稳定的联接。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容器,包括上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由上述方案可见,旋转力接收齿与打印机中的旋转驱动件抵接并绕铰轴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更稳定,且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通过设置力传递面,在具有该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处理盒的就位过程中,可有效地确保旋转力接收齿在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抵靠时,不会由联接位置转向远离脱离位置的方向而无法实现二者间的联结。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碳粉容器还包括容器主体和端盖,容器主体用于容纳碳粉,容器主体的一端具有开口,端盖安装在容器主体的开口端,端盖封闭开口,端盖远离容器主体的一端具有安装部,旋转力传递组件安装在安装部的自由端。旋转力传递组件与安装部在安装部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旋转力传递组件可沿着安装部的轴线移动,安装部的内周壁上靠近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上远离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配合部,止挡部与止挡配合部配合限制旋转力传递组件相对于端盖的位移。
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旋转力传递头远离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具有弹性件放置槽,第一弹性件安装在弹性件放置槽中,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在旋转力传递头上,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部的端壁上。
由此可见,碳粉容器装入打印机后,且在旋转力接收齿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联接之前,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在旋转力接收齿进入旋转力驱动件的啮合孔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旋转力接收齿,促使旋转力传递组件更快速且稳定地与旋转驱动件联接。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盒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盒仓内的碳粉容器,盒仓内设置有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能够沿着碳粉容器的轴向伸缩运动。碳粉容器为上述的碳粉容器,旋转力传递组件能够与旋转驱动件联接并接收驱动力,啮合部能够绕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第一位置为啮合部与旋转驱动件脱离的位置,第二位置为啮合部与旋转驱动件联接的位置,在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上,第一位置比第二位置靠近旋转力传递头的中心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碳粉容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隐藏容器主体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隐藏容器主体后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端盖、第一弹性件和密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联接位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联接位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脱离位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脱离位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件、扭簧和旋转力接收齿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件和成像设备中旋转驱动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安装过程中第一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安装过程中第二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安装过程中第三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一实施例安装过程中第四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7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二实施例隐藏容器主体后的结构图。
图18本实用新型碳粉容器第二实施例隐藏容器主体后的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碳粉容器还包括容器主体1、端盖2和旋转力传递组件3,容器主体1用于容纳碳粉,容器主体1的一端具有开口11,端盖2安装在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端盖2封闭开口11,端盖2包括沿着自身轴线依次布置的固定部23、排放部22和安装部21,固定部23固定安装在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固定部23与排放部22连通,旋转力传递组件3安装在安装部21的自由端。排放部22的周壁上开设有出粉口221,碳粉可以由容器主体1流到排放部22并由出粉口221排放到成像设备的碳粉接收部分。出粉口221可以设置多个,出粉口221可以设计成沿着排放部22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孔。本实施例中排放部22设置了两个出粉口221,且两个出粉口221沿着排放部22的径向相对设置。
排放部22的出粉口221在碳粉容器装入成像设备的显影器中时才会被打开,未使用时是密封的。因此,在排放部22内设有密封部件4,通过密封部件4的轴向移动打开或关闭出粉口221。
参见图3至图5,密封部件4包括一个环形部42以及与环形部42同轴的套管41,套管41和环形部42固定连接,环形部42在密封部件4轴向移动时可以封住或打开出粉口221,密封部件4是依靠推杆5的驱动而移动的,推杆5为一根圆杆,推杆5固定安装在套管41中,旋转力传递组件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30,推杆5从通孔30中穿过。另外,固定部23内设置有送粉件6,送粉件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空的套管61,套管61与推杆5同轴设置,套管61中安装有弹簧7,推杆5伸入套管61中并与弹簧7抵接,弹簧7在其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密封部件4移动并密封出粉口221。
旋转力传递组件3包括旋转力传递头31、齿复位件、旋转力接收齿33和第一弹性件34。第一弹性件34为弹簧。齿复位件为扭簧32。扭簧32和旋转力接收齿3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旋转力接收齿33沿着旋转力传递头31的周向均匀布置。
旋转力传递头31包括旋转力传递件311和固定盖312,固定盖312安装在旋转力传递件311的一端,且旋转力传递件靠近固定盖的一端的端壁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柱3111,固定盖上与定位柱3111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121,定位柱3111与定位孔3121过盈配合,从而将固定盖312固定连接在旋转力传递件311上。固定盖312与旋转力传递件31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313,旋转力接收齿33和扭簧32均设置在容纳槽313中。
旋转力接收齿33包括基部334、啮合部331、铰轴332和抵接部333,啮合部331和铰轴332分别设置在基部334的两端,抵接部333设置在基部334上靠近啮合部331的一端,且抵接部333和啮合部331分别设置在基部334的两侧。
参见图5至图12,容纳槽313中设置有铰轴孔314和安装柱315,抵接部333和安装柱315分别位于铰轴孔314的两侧。铰轴332安装在铰轴孔314中,铰轴332的轴线平行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旋转力接收齿33通过铰轴332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31上,铰轴332的第一端支撑在旋转力传递件311上,铰轴332的第二端支撑在固定盖312上。扭簧32的簧圈323套设在铰轴332上,扭簧32的一个扭臂321抵靠在抵接部333上,扭簧32的另一个扭臂322抵靠在安装柱315上,扭簧32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旋转力接收齿33抵靠力传递面310。
啮合部331绕铰轴332在联接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转动,联接位置为啮合部331与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接合的位置,脱离位置为啮合部331与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脱离的位置。在旋转力传递头31的径向上,脱离位置比联接位置靠近旋转力传递头31的中心轴。即,在联接位置,啮合部331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最大距离L1大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半径R;在脱离位置,啮合部331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最大距离L2小于或等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半径R。
容纳槽313的侧壁上具有力传递面310,在啮合部331自脱离位置向联接位置转动的方向上,力传递面310位于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下游侧。
如图11所示,啮合部331背向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一侧具有相互连接且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沿着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布置,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的连接处自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啮合部331还具有驱动面336,驱动面336与第一导向面334、第二导向面335连接,且驱动面336平行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L设置,驱动面336用于与成像设备的驱动肋104(图12示)配合传输驱动力。
如图4和图12所示,旋转力传递件311远离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一端具有弹性件放置槽316,弹性件放置槽316中设置有定位柱318,第一弹性件34位于弹性件放置槽316中并安装在定位柱318上,并且第一弹性件34的第一端抵接在弹性件放置槽316的底壁上,第一弹性件34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部21的端壁上。碳粉容器装入打印机后,且在旋转力接收齿与打印机的旋转驱动件101联接之前,第一弹性件34处于压缩状态,在旋转力接收齿33进入旋转力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时,在第一弹性件3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旋转力接收齿33,促使旋转力传递组件3更快速且稳定地与旋转驱动件101联接。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设置该第一弹性件34。
旋转力传递组件3的通孔30依次贯穿固定盖312和定位柱318。推杆5的受力端依次穿过套管41和定位柱318并从固定盖312伸出,用于接收打开出粉口221的驱动力。
旋转力传递组件3与安装部21在安装部21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沿径向突出的限位凸起210,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上与限位凸起2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319,限位凸起210伸入导向槽319中,导向槽31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部21的轴线,旋转力传递组件3可沿着安装部21的轴线移动,此时,限位凸起210沿着导向槽319移动,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靠近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211,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上远离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配合部317,止挡部211与止挡配合部317配合限制旋转力传递组件3相对于端盖2的位移。
参见图12和图13,成像设备包括盒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盒仓内的碳粉容器,盒仓内具有同轴设置的旋转驱动件101和顶销102,旋转驱动件101的形状大致呈筒状,旋转驱动件101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径向对称设置啮合孔103,两个啮合孔103之间具有驱动肋104,旋转力传递组件3用于与旋转驱动件101联接并接收驱动力,旋转驱动件101能够沿着碳粉容器的轴向伸缩运动。由于啮合孔103的数量为两个,旋转力接收齿33的数量为四个,旋转力接收齿33的数量大于啮合孔103的数量,便于旋转力接收齿33快速地与旋转驱动件101联接。
参见图6至图16,碳粉容器的装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碳粉容器插入成像设备。
接着,推杆5与顶销102抵接并在顶销102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顶销102的方向移动,推杆5带动密封部件4移动并打开出粉口221,弹簧7受力压缩。
同时,旋转力接收齿33的第一导向面334与旋转驱动件101抵接,旋转力接收齿33在旋转驱动件101反向推力的作用下绕铰轴332转动,啮合部331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方向转动,即沿着图9中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力接收齿33转动至脱离位置,扭簧32受力处于压缩状态,直到碳粉容器移动至联接位置之前。
接着,继续向前推送碳粉容器,其中两个径向相对的旋转力接收齿33的啮合部331移动至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位置,并且在扭簧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旋转力接收齿33绕铰轴332反向转动,啮合部331向远离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方向转动,即沿着图7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力接收齿33转动至啮合位置后与旋转驱动件101联接。
接着,旋转驱动件101带动旋转力接收齿33,从而带动旋转力传递组件3向远离容器主体1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由于旋转驱动件101需要后退,因此,为避免旋转力接收齿33在旋转驱动件101后退过程中从啮合孔103中脱出,需要选择具有较大扭力的扭簧32。
最后,碳粉容器完成装机,旋转驱动件101带动碳粉容器转动并向成像设备中供粉。
碳粉容器的取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沿着旋转驱动件101的驱动方向旋转碳粉容器,驱动方向即旋转驱动件101向旋转力接收齿33施加作用力的方向,也即图7中箭头R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同时向外拉动碳粉容器,第二导向面335与啮合孔103的侧壁抵接,旋转力接收齿33在第二导向面335反向推力的作用下绕铰轴332转动,啮合部331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方向转动,即沿着图9中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力接收齿33转动至脱离位置。
接着,继续向外拉动碳粉容器,直到取出碳粉容器。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17和图18,本实施例中,旋转力接收齿2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力接收齿233沿着旋转力传递头231的径向相对设置。
此外,旋转力接收齿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多个旋转力接收齿沿着旋转力传递头的周向布置。安装柱和抵接部上也可以分别开设有固定孔,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插入两个固定孔中并固定连接在安装柱和抵接部上。铰轴孔也可以设置在旋转力接收齿上,且铰轴设置在固定盖或者旋转力传递件上,铰轴插接在铰轴孔中。齿复位件也可以为弹簧或橡胶等弹性件,也可以为驱动旋转力接收齿复位的机构。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也可以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形成小角度的夹角,也即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稍微倾斜一些。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力传递头、齿复位件和旋转力接收齿;
所述旋转力接收齿铰接至所述旋转力传递头上,所述旋转力传递头具有力传递面,所述旋转力接收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力传递面抵接的位置并向所述力传递面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力接收齿包括啮合部,所述啮合部自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
所述齿复位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旋转力接收齿上,所述齿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旋转力传递头上,所述齿复位件迫使所述旋转力接收齿抵靠所述力传递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平行或形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传递头包括旋转力传递件和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安装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的一端,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旋转力接收齿和所述齿复位件均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齿还包括铰轴,所述旋转力接收齿通过所述铰轴铰接至所述旋转力传递头上,所述铰轴与所述旋转轴线共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铰轴孔和安装柱,所述铰轴安装在所述铰轴孔中,铰轴的第一端支撑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上,所述铰轴的第二端支撑在所述固定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齿靠近所述啮合部处具有抵接部,所述旋转力传递头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齿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簧圈套设在所述旋转力接收齿上,所述扭簧的一个扭臂抵靠在所述抵接部上,所述扭簧的另一个扭臂抵靠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所述旋转力接收齿抵靠所述力传递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啮合部背向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的一侧具有相互连接且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沿着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布置,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的连接处自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旋转力接收齿沿着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周向布置,其中两个所述旋转力接收齿沿着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相对设置。
9.碳粉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容器还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用于容纳碳粉,所述容器主体的一端具有开口;
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端,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容器主体的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自由端;
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可沿着所述安装部的轴线移动,所述安装部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上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配合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止挡配合部配合限制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相对于所述端盖的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碳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旋转力传递头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具有弹性件放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弹性件放置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力传递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安装部的端壁上。
12.成像设备,包括盒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盒仓内的碳粉容器,所述盒仓内设置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能够沿着所述碳粉容器的轴向伸缩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容器为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碳粉容器,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能够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联接并接收驱动力,所述啮合部能够绕所述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啮合部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脱离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啮合部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联接的位置,在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径向上,所述第一位置比所述第二位置靠近所述旋转力传递头的中心轴。
CN201920601511.7U 2019-04-28 2019-04-28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70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1511.7U CN2095708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1511.7U CN2095708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0806U true CN209570806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151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708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08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623A (zh) * 2019-04-28 2019-06-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CN109917623B (zh) * 2019-04-28 2024-05-2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623A (zh) * 2019-04-28 2019-06-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CN109917623B (zh) * 2019-04-28 2024-05-2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35917B1 (en) Toner cartridge
AU2004208677B2 (en)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40009006A1 (en)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9118075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7479345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9570806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08508724A (zh) 碳粉容器以及打开和关闭碳粉容器上出粉口的方法
CN208654547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876201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7219736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CN209086672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8873659A (zh) 处理盒
CN210742682U (zh) 处理盒
CN109917623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碳粉容器、成像设备及装取方法
CN208314445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10666367U (zh) 处理盒
CN206930899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CN109407484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处理盒和处理盒的装机方法
CN206710795U (zh) 处理盒
CN104199264B (zh) 一种碳粉盒
CN110647022A (zh) 处理盒
CN208721981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207976705U (zh) 碳粉容器
CN107357157B (zh)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和处理盒
CN208421533U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