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4780U - 一种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4780U
CN218974780U CN202223107491.9U CN202223107491U CN218974780U CN 218974780 U CN218974780 U CN 218974780U CN 202223107491 U CN202223107491 U CN 202223107491U CN 218974780 U CN218974780 U CN 218974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gear
rotating
component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74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俊
刘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4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4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被检测组件,包括齿轮件、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拨动件和被检测件;在所述显影盒被所述检测组件检测的过程中,所述被检测组件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并可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脱离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显影盒是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消耗件,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利用光电成像的原理,在成像介质上形成所需的图像,当显影盒中容纳的显影剂被消耗殆尽时,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会提示终端用户更换显影盒。
为准确识别更换的显影盒的型号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否匹配、显影盒的容量大小以及显影盒是否为新,现有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显影盒上安装存储有显影盒信息的存储部件,存储部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来判断;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显影盒上设置被检测组件,同时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设置有可被被检测组件拨动和不拨动的检测组件,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通过检测组件被被检测组件拨动的次数和时间间隔等判断显影盒的型号、容量大小及新旧等具体信息。
上述第二种方式完全由机械的方式实现,相较于第一种方式,其成本更低,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显影盒,其上的一种计数机构采用具有缺齿部的检测齿轮用来检测显影盒是否为新的,在检测过程中,检测齿轮的有齿部与驱动齿轮啮合,检测齿轮跟随驱动齿轮旋转完成检测,当检测完成时,检测齿轮的缺齿部与驱动齿轮相对,检测齿轮与驱动齿轮脱离啮合,检测齿轮不再跟随驱动齿轮旋转,具有缺齿部的检测齿轮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而且由于显影盒的检测齿轮包括缺齿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传动不稳定或失效的情况,这样将直接导致检测突起不能有效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传感器触碰,从而造成误判。另一方面,显影盒的再次利用过程中,需要拆除显影盒端盖复位检测机构才能再次使用,直接影响回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显影盒,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检测组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包括:
壳体,可容纳显影剂;
被检测组件,包括齿轮件、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拨动件和被检测件,所述齿轮件的驱动力先后经由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传递至所述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可拨动所述被检测件,使所述被检测件接触所述检测组件而被检测;
在所述显影盒被所述检测组件检测的过程中,所述被检测组件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并可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脱离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当所述被检测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从相互啮合的位置移动至脱离啮合的位置,当所述被检测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从相互脱离啮合的位置移动至啮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方向上和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间隔的布置在所述齿轮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所述被检测组件至少一部分的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的轨道部,所述拨动件可沿着所述轨道部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部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当所述拨动件从所述第一轨道部移动至所述第二轨道部时,所述拨动件可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朝着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部至少一部分更靠近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
进一步的,当所述拨动件与所述轨道部脱离接触后,所述拨动件可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移动,使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被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齿轮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所述被检测组件中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所述被检测组件至少一部分的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限制部,以限制所述被检测组件在未被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前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中,进一步发展了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被检测结构,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在检测组件完成计数后,第二旋转件由于第二弹性件的迫推而与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使得动力无法传递至第二旋转件上而使得连接在第二旋转件上的拨动件不再旋转,显影盒的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当显影盒需要回收利用时,只需使用外力旋转并移动拨动件重新调整被检测组件至第一位置即可,而不必拆除显影盒的护盖,有效提高了回收的成本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显影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护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某一角度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拨动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件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旋转件某一角度示意图,图8b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旋转件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旋转件某一角度示意图,图9b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旋转件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拨动件与护盖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齿轮件与第一旋转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被检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拨动件与护盖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齿轮件与第一旋转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被检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拨动件与护盖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齿轮件与第一旋转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被检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处理盒的整体构造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影盒B包括在轴向方向(即齿轮件231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对于齿轮件213的具体结构,下文将详细描述)上延伸并可容纳显影剂的壳体230以及安装在壳体230轴向方向一侧末端的护盖231以及被检测组件210,壳体230包括突出于壳体230侧壁的圆柱部233,护盖231覆盖安装在壳体230轴向方向一侧末端的齿轮系的至少一部分(未示出)以避免齿轮系受到外界干扰以及覆盖被检测组件210的至少一部分,具体的来说,被检测组件21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设置在护盖231上的开口部231d(具体参照图4)暴露在外。
如图4所示,护盖231包括开口部231d,开口部231d 是形成在护盖231上的通孔,在开口部231d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环绕齿轮件213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轨道部,进一步的,轨道部包括第一轨道部231a、第二轨道部231b、第三轨道部231c,第一轨道部231a、第二轨道部231b、第三轨道部231c均是自开口部231d的内圆周表面在开口部231d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突起,其中,第一轨道部231a与第二轨道部231b邻接,第二轨道部231b与第三轨道部231c邻接,第一轨道部231a的自由端相较于第二轨道部231b的自由端更靠近拨动件211(下文将详细描述)的旋转轴线,也就是说,第一轨道部231a在开口部231d径向方向的突出量大于第二轨道部231b在开口部231d径向方向的突出量,上述构造使得拨动件211在第一轨道部231a和第二轨道部231b上旋转滑动的过程中,能实现拨动件211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其中,第三轨道部231c呈台阶构造,第三轨道部231c上更加靠近开口部231d径向中心的一部分可与第一轨道部231a在周向上对拨动件211进行定位以防止拨动件211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晃动,在圆周方向上第一轨道部231a与第三轨道部231c间隔设置,二者所共同形成的空间为开口部231d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第一轨道部231a的表面还形成有一对构造为突起并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限制部231a1,一对限制部231a1在拨动件211的旋转方向设置在第一轨道部231a的上游侧以用于将被检测组件210限制在第一位置,防止被检测组件210在运输过程中或未进行检测时而发生松动或脱落,进而影响被检测组件210的检测精度。
被检测组件
接下来将参照图1-9对本实施例中的被检测组件210进行具体的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被检测组件210包括拨动件211、齿轮件213、第一弹性件214、第一旋转件215、第二弹性件216、第二旋转件217、被检测件220、第三弹性件221,其中,拨动件211、齿轮件213、第一旋转件215、第二旋转件217是同轴设置的,其不但简化了被检测组件210的结构,使得处理盒B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缩小显影盒B的尺寸,但是可选择的是,这并不是限制的,也可以不同轴设置。
图6示出了本实施中的拨动件211示意图,拨动件211支撑在护盖231的轨道部上并可在第一轨道部231a、第二轨道部231b、第三轨道部231c上移动,拨动件211具有两个被检测突起,即第一突起211a和第二突起211b,在被检测组件210被检测组件检测时,第一突起211a和第二突起211b可先后拨动被检测件220,通过被检测件220先后拨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检测组件以实现对显影盒B的型号、容量大小以及新旧等信息的检测;拨动件211上还设置有滑动部211c,滑动部211c构造为沿拨动件211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突起,滑动部211c与第一突起211a邻接且相较于第一突起211a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拨动件211上的更加靠近壳体230的一侧,具体的来说,滑动部211c具有第一滑动部211c1以及第二滑动部211c2,第一滑动部211c1与第二滑动部211c2相邻设置并呈台阶构造,并且第一滑动部211c1相较于第二滑动部211c2在轴向方向上更加靠近壳体230。
如图1-2所示,被检测件220安装在护盖231上,而第三弹性件221套设在被检测件220上,进一步的,第三弹性件221为扭簧,被检测件220可在第三弹性件221的弹性力作用下绕预定的旋转中心往复旋转,当拨动件211被驱动旋转时,拨动件211可拨动被检测件220,与此同时,受到拨动的被检测件220可同步的拨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检测组件,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以根据被被检测件220拨动的次数以及多次拨动的时间间隔来识别检测显影盒B的型号、容量大小以及新旧等信息。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齿轮件213示意图,齿轮件213包括可与显影盒B中的齿轮啮合而能接收动力的第一齿轮件齿轮齿213a,还包括在轴向方向延伸的齿轮件圆柱部213b,在齿轮件圆柱部213b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部以传递动力,传动部包括一对第一传动部213c以及一对第二传动部213d,第一传动部213c和第二传动部213d均构造为从齿轮件圆柱部213b外圆周表面上突出的突出肋,并且一对第一传动部213c被布置成对向的设置在齿轮件圆柱部213b的外圆周表面上,一对第二传动部213d也被布置成对向的设置在齿轮件圆柱部213b的外圆周表面上,在齿轮件213的旋转方向上,一对第一传动部213c和一对第二传动部213d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轴向方向上,一对第一传动部213c和一对第二传动部213d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也就是说,第一传动部213c和第二传动部213d在齿轮件213的旋转方向上和轴向方向上间隔的布置在齿轮件213上,其可通过与第一旋转件215的配合而能实现与第一旋转件215的啮合和脱离啮合。
图8a和8b示出了本处理盒B中第一旋转件215示意图,第一旋转件215包括可传递动力的第一旋转件齿轮齿215a,第一旋转件齿轮齿215a构造为在轴向方向上面向第二旋转件217的一侧突出,在第一旋转件215的内圆周表面上还设置有构造为突起的第一啮合部215c及第二啮合部215b,第一啮合部215c与第二啮合部215b在第一旋转件215的内圆周表面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使得在第一啮合部215c与第二啮合部215b之间共同形成有第一旋转件凹槽215d,齿轮件213的第一传动部213c可啮合至第一旋转件凹槽215d中并与第二啮合部215b抵接而能将齿轮件213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旋转件215上。
图9a和9b示出了第二旋转件217示意图,第二旋转件217包括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其可与第一旋转件齿轮齿215a啮合而接收来自第一旋转件215传递的动力,第二旋转件217还设置有连接部217b,连接部217b与拨动件211连接而能将第二旋转件215接收到的动力传递至拨动件211上,使得拨动件211和第二旋转件217能一起移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旋转件217既包括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也包括连接部217b,即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与连接部217b是一体成型的,该种构造使得在生产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与连接部217b时只需一套模具即可,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装配时间;进一步的,第二旋转件217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旋转件安装孔217c,第二旋转件安装孔217c的内径大于壳体230的圆柱部233(具体参照图3)的外径,故圆柱部233可安装至第二旋转件安装孔217c内,二者采用间隙配合,也就是说,第二旋转件217可在圆柱部233上在靠近壳体230的位置以及远离壳体230的位置来回移动。
第一弹性件214抵接在齿轮件213与第一旋转件215之间,而第二弹性件216则抵接在第一旋转件215与第二旋转件217之间,当第一弹性件214和第二弹性件216安装在被检测组件210中时,第二弹性件216产生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14产生的弹性力,使得第二旋转件217具有与第一旋转件215分离而脱离啮合的趋势,所以当拨动件211不在护盖231上的轨道部移动时,第二弹性件216产生的弹性力能稳定的保持第二旋转件217与第一旋转件215的分离,避免第一旋转件215的动力传递至第二旋转件217上。
被检测组件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接下来将参照图1-19来详细描述被检测组件210的工作过程,在被检测组件210被检测的过程中,被检测组件210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状态,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图10-12示出了被检测组件21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各部件的状态,首先,显影盒B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并且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尚未启动之前,拨动件211处于如图10所示的第一位置,此时的拨动件211上的第一滑动部211c1在拨动件21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护盖231的一对限制部231a1之间而使得拨动件211被限制在第一位置,拨动件211上的第一滑动部211c1抵靠在第一轨道部231a上而使得拨动件211被第一轨道部231a支撑,而与第一滑动部211c1相邻设置且处于不同平面的第二滑动部211c2则与第一轨道部231a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二滑动部211c2此时不与第一轨道部231a抵接;如图11所示,位于第一位置的被检测组件210的齿轮件213的第一传动部213c与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一啮合部215c啮合而能传递动力;如图12所示,被检测组件210同样处于第一位置,由于此时的拨动件211支撑在护盖231的第一轨道部231a上,故第一弹性件214与第二弹性件216均处于压缩状态,也就使得第一旋转件215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远离齿轮件213的运动趋势,第二旋转件217也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远离第一旋转件215的运动趋势,但是此时的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一旋转件齿轮齿215a仍然与第二旋转件217的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保持啮合,而位于壳体230上的圆柱部233的一部分套设在第二旋转件217的第二旋转件安装孔217c内,使得此时的第二旋转件217的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端面与壳体230的侧壁间隔距离d1,随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开始启动,显影盒B将接收到来自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动力,而位于显影盒B中的齿轮件213在接收到动力后开始沿图11-1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N旋转,并且由于此刻的齿轮件213的第一传动部213c与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一啮合部215c啮合,而使得齿轮件213能够驱动第一旋转件215旋转,而与第一旋转件215啮合的第二旋转件217也被驱动而旋转,进而连接在第一旋转件217的连接部217b上的拨动件211也将开始沿逆时针方向N旋转,拨动件211上的第一滑动部211c1在第一轨道部231a上开始沿逆时针方向N滑动并越过限制部231a1,在旋转一定角度后,拨动件211的第一突起211a拨动设置在护盖231上的被检测件220,被检测件220也将拨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检测组件,在该拨动过程中,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会记录接收到的第一次拨动信号。
如图13-16示出了被检测组件21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各部件的状态,如图13-16所示,随着拨动件211的进一步旋转,第一滑动部211c1与第一轨道部231a脱离接触,如图16所示,失去支撑的拨动件211将在第一弹性件214的弹性力作用下带着第一旋转件215、第二旋转件217在轴向方向上朝着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的方向(即图16所示的H方向)移动,直至到达至如图13-14所示的第二滑动部211c2与护盖231的第二轨道部231b抵接而被护盖231重新支撑后,拨动件211、第一旋转件215、第二旋转件217才在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的方向停止移动,最终,停止移动后的第二旋转件217的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端面则与壳体230的侧壁间隔有距离d2,其中,d2<d1,之后,齿轮件213继续沿着逆时针方向N旋转,但是由于第一旋转件215在之前靠近壳体230移动了一段距离,如图15所示,使得齿轮件213的第一传动部213c与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一啮合部215c轴向脱离啮合(具体如图15)而无法将动力继续沿下游传递,故使得拨动件211在未接收到下次动力之前将停止旋转,也就使得第二突起211b在拨动件211的旋转方向上将停留在固定位置而保持拨动被检测件220的状态,故被检测件220也将保持拨动检测组件的状态,此时的第二滑动部211c2静止的支撑在第二轨道部231b上,但是随着齿轮件213的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N旋转,齿轮件213的第二传动部213d将与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二啮合部215b啮合(具体如图18)而允许齿轮件213将动力继续沿下游传递,使得下游的第一旋转件215、第二旋转件217继续沿逆时针方向N旋转,随后第二滑动部211c2继续在第二轨道部231b上滑动,在拨动件211进一步的沿逆时针方向N旋转后,第二滑动部211c2滑动至与第三轨道部231c抵接,在第二滑动部211c2从第二轨道部231b上滑动至第三轨道部231c上的过程中,拨动件211的第二突起211b逐渐与被检测件220脱离接触,在上述接触过程中,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会记录接收到的第二次拨动信号,通过该第二次拨动信号的拨动持续时间以及距上一次拨动的时间间隔来判断显影盒B的型号、容量大小以及新旧。
如图17-19示出了被检测组件210处于第三位置时的各部件的状态,第二滑动部211c2在与第三轨道部231c抵接后继续在第三轨道部231c上滑动,直至第二滑动部211c2与第三轨道部231c脱离接触而掉落至如图17所示的第三轨道部231c与第一轨道部231a所形成的开口部231d的一部分中,这时,如图19所示,失去第三轨道部231c支撑的拨动件211将在第二弹性件216的弹性力作用下在轴向方向上朝着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移动,也就使得第二旋转件217将沿着圆柱部233朝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二旋转件217与壳体230的侧壁抵接才会停止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第一旋转件215也会在第一弹性件214的弹性力作用下在轴向方向上朝着靠近壳体230的一侧移动,但是由于被压缩后的第二弹性件216产生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14产生的弹性力,也就使得第一弹性件214产生的弹性力不足以维持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5a与第二旋转件217的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的啮合,故第二旋转件217与第一旋转件215在朝靠近壳体23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旋转件217产生的移动量大于第一旋转件215产生的移动量,使得第二旋转件217的第二旋转件齿轮齿217a与第一旋转件215的第一旋转件齿轮齿215a轴向脱离啮合并间隔一定距离m,也就是说,尽管此时齿轮件213仍然与第一旋转件215保持啮合而能将动力传递至第一旋转件215上,但是第一旋转件215从齿轮件213上接收到的动力却无法传递至第二旋转件217上,那么连接在第二旋转件217上的拨动件211也就无法继续旋转,而维持在一个无法继续拨动被检测件220的静止状态,至此,显影盒B的整个检测过程全部结束。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中,进一步发展了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被检测结构,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在检测组件完成计数后,第二旋转件由于第二弹性件的迫推而与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使得动力无法传递至第二旋转件上而使得连接在第二旋转件上的拨动件不再旋转,显影盒的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当显影盒需要回收利用时,只需使用外力旋转并移动拨动件重新调整被检测组件至第一位置即可,而不必拆除显影盒的护盖,有效提高了回收的成本和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检测组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包括:
壳体,可容纳显影剂;
被检测组件,包括齿轮件、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拨动件和被检测件,所述齿轮件的驱动力先后经由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传递至所述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可拨动所述被检测件,使所述被检测件接触所述检测组件而被检测;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盒被所述检测组件检测的过程中,所述被检测组件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并可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脱离啮合而无法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当所述被检测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从相互啮合的位置移动至脱离啮合的位置,当所述被检测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从相互脱离啮合的位置移动至啮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方向上和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间隔的布置在所述齿轮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被检测组件至少一部分的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的轨道部,所述拨动件可沿着所述轨道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部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当所述拨动件从所述第一轨道部移动至所述第二轨道部时,所述拨动件可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朝着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齿轮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部至少一部分更靠近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动件与所述轨道部脱离接触后,所述拨动件可在所述齿轮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上移动,使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脱离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齿轮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所述被检测组件中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被检测组件至少一部分的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限制部,以限制所述被检测组件在未被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前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CN202223107491.9U 2021-11-22 2022-11-22 一种显影盒 Active CN2189747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6738 2021-11-22
CN2021228667384 2021-1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4780U true CN21897478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7491.9U Active CN218974780U (zh) 2021-11-22 2022-11-22 一种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4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7025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7025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12779C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US6351620B1 (en)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guide projection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11579561B2 (en) Cartridge and drum unit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61538A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missions method
EP0827048B1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EP0827047B1 (en) Cleaning frame,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0895140B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946531A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25998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73580B1 (en) Driving force receiving member, shaft coupling, toner image bear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4589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874018A1 (en) Cartridge
CN218974780U (zh) 一种显影盒
US6081676A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guided light to detect waste toner in a process cartridge toner accommodating unit
US8380117B2 (en) Developer storage apparatus, developer cartridge,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13498A (zh) 一种显影盒
CN211015028U (zh) 一种处理盒
CN113985714B (zh) 一种显影盒
KR20190037187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218974779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0323728U (zh) 一种显影装置、鼓组件
CN110632836A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CN218974786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0377045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8068577U (zh) 一种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