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9387U -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19387U CN215219387U CN202121213038.9U CN202121213038U CN215219387U CN 215219387 U CN215219387 U CN 215219387U CN 202121213038 U CN202121213038 U CN 202121213038U CN 215219387 U CN215219387 U CN 2152193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bus bar
- electrochromic
- electrochromic element
- l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该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离子转移层,第一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离子储存层,第一导电层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第二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上设有第二汇流条,离子转移层夹设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第一基层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基层的内部,第一汇流条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第二汇流条内侧。该的电致变色元件解决了上下两片对合困难的问题,简化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对合操作,降低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成本,避免了电致变色层和第一汇流条直接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产品寿命减小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元件一般包括离子储存层、离子转移层以及电致变色层等层片。为了实现整个元件的接电,离子储存层和电致变色层的外侧一般设有导电层。为增加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速度,通常直接在两层导电层上,设置两两相对设置的汇流条结构。
而现有的电致变色元件在生产过程,汇流条需要预先设置在两层基层所包含导电层上,再将两层基层对合,此时对合精度较高,对合操作难度较大,从而导致电致变色元件的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致变色元件,该电致变色元件的片层对合难度相对较低,生产工序较为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基层,所述第一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第一导电层和离子储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第二基层,所述第二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底、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设有第二汇流条;离子转移层,所述离子转移层夹设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离子储存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基底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内部,所述第一汇流条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汇流条内侧,所述离子储存层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汇流条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所述离子储存层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汇流条直接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汇流条通过导电胶与第二导电层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汇流条上设有绝缘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二汇流条为直线汇流条或者口字型汇流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第一引出结构和第二引出结构,所述第一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条具有凸出所述第二基层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相连。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长度为L且宽度为D,L满足关系式:2mm-60mm。宽度D满足关系式:2mm-50mm。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层上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露出所述避让槽的引出部,所述引出部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密封胶,密封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在所述第二基层上,且环绕所述第一基层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能够密封所述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密封部止抵在所述第一基底的背离所述第二基底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前文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元件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基层相对于第二基层向内收缩,解决了上下两片对合困难的问题,简化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对合操作,降低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成本;同时,通过将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二基层上,离子储存层设置在第一基层上,使得和第一汇流条直接接触的为离子储存层,进而避免电致变色层和第一汇流条直接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产品寿命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终端的有益效果: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降低了电子终端的制造成本,保证了电子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致变色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的一种汇流条的结构。
图3是图2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一种引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另一种引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的另一种汇流条的结构。
图6是图5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一种引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另一种引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拓展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电致变色元件的拓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基层;10、第一基底;11、第一导电层;12、离子储存层;
2、第二基层;20、第二基底;21、第二导电层;22、电致变色层;
3、离子转移层;
41、第一汇流条;411、凸出部;412、引出部;42、第二汇流条;
51、第一引出结构;52、第二引出结构;
6、绝缘保护层;
7、密封胶;71、第一密封部;72、第二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基层1、第二基层2和离子转移层3,第一基层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10、第一导电层11和离子储存层12,第一导电层11上设有第一汇流条41,第二基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底20、第二导电层21和电致变色层22,第二导电层21上设有第二汇流条42,离子转移层3夹设在电致变色层22和离子储存层12之间。第一基底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第二汇流条42内侧,离子储存层1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且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离子储存层12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第二汇流条42内侧,离子储存层1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且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离子储存层12内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基层1的第一导电层11上设置第一汇流条41;再将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对合后,切除第一基层1上多余的部分使得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形成为台阶结构,在台阶处贴附第二汇流条42。由此,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的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无需正对设置,解决了上下两片对合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第一汇流条41为丝印银线,其他材料的成本会相对较高,例如当采用丝印铜线时,需要先在第一导电层11上整面镀一层铜,再刻蚀掉多余区域,只保留两条铜线,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同时,由于电致变色层22更容易和银发生反应进而失效,离子存储层则不会,因此通过将电致变色层22设置在第二基层2上,离子储存层12设置在第一基层1上,使得和第一汇流条41直接接触的为离子储存层12,进而避免电致变色层22和第一汇流条41的银线直接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产品寿命减小。
此外,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能够起到保护以及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21出现划伤等现象,并且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外部水气进入电致变色元件内部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条41直接与第一导电层11接触,第二汇流条42通过导电胶与第二导电层21接触。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所述,第一汇流条41嵌设在第一导电层11和离子储存层12之间,如果采用导电胶的接触方式会导致第一汇流条41的组装非常较为困难,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条41直接与第一导电层11接触,方便了第一汇流条41的组装,降低了成本。而由于第二汇流条42设在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台阶结构,如果采用直接接触的技术方案,就需要丝印或者镀层刻蚀,这样会提升电致变色元件的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二汇流条42通过导电胶与第二导电层21接触,方便了第二汇流条42的组装,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第一汇流条41为丝印银线,第二汇流条42为铜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汇流条41直接与第一导电层11接触,如果第一汇流条41采用铜线,则需要镀层刻蚀,成本较高,第一汇流条41采用丝印银线可以降低成本。而第二汇流条42通过导电胶与第二导电层21接触,可以直接将铜线贴附在第二导电层21上,降低了成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汇流条41上设有绝缘保护层6。可以理解的是,增设的绝缘保护层6能够较好地保护第一汇流条41,从而避免第一汇流条41与第二导电层21相互接触而导通,从而保证电致变色元件的可靠性。绝缘保护层6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对绝缘保护层6的材质做出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为直线汇流条或者口字型汇流条。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导电层具有一定的方阻,在电接触点处施加的电压,传达到导电层的其他地方时,会产生电压损耗,进而影响电致变色层22的变色速度,将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设置为直线汇流条或者口字型汇流条,来较好地减少电压损耗,提升变色速度,从而提升整个电致变色元件的变色性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第一引出结构51与第一汇流条41电连接,第二引出结构52与第二汇流条42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整个电致变色元件需要封装,如果外部的导线直接与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连接,不仅需要破坏电致变色元件的封装结构,从而降低电致变色元件的密封性,而且会降低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整个电致变色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增设的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较为方便地实现了整个电致变色元件接电,并且不会影响到电致变色元件的正常接电。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汇流条41具有凸出第二基层2的凸出部411,凸出部411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的电致变色元件的两个汇流条从电致变色元件的两侧引出,这种两侧引出的结构相对复杂,降低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效率。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层1相对第二基层2具有凸出的结构,并且该凸出的结构上设有属于第一汇流条41的凸出部411,这样在设置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时,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就可以从第一基层1具有凸出结构的一侧同时引出,简化了整个电致变色元件的结构,提升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凸出部411的长度为L且宽度为D,L满足关系式:2mm-60mm,宽度D满足关系式:2mm-50mm。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如图7所示,第二基层2上设有避让槽,第一汇流条41具有露出避让槽的引出部412,引出部412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基层2具有避让槽,第一基层1具有与避让槽对应的结构,并且该结构上设有属于第一汇流条41的引出部412,这样在设置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时,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就可以从第二基层2具有避让槽的一侧同时引出,简化了整个电致变色元件的结构,提升了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密封胶7,密封胶7包括第一密封部71,第一密封部71设在第二基层2上,且环绕第一基层1设置,第一密封部71能够密封第二汇流条42。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部的水气很容易从电致变色元件的侧壁渗入,从而影响到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正常使用,而在本实施例中,增设的密封胶7能够起到密封电致变色元件的侧壁的作用,从而避免外部水气进入电致变色元件内部,提升电致变色元件的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密封胶7还包括第二密封部72,第二密封部72止抵在第一基底10的背离第二基底20的端面上。由此,增设的第二密封部72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电致变色元件的密封性能,从而提升电致变色元件的可靠性。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基层1、第二基层2、离子转移层3,第一基层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10、第一导电层11和离子储存层12,第一导电层11上设有第一汇流条41,第二基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底20、第二导电层21和电致变色层22,第二导电层21上设有第二汇流条42,离子转移层3夹设在电致变色层22和离子储存层12之间。第一基底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第二汇流条42内侧,离子储存层1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二基底20的内部,且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离子储存层12内侧。第一基底10位于第一基层1的背离第二基层2的端面上,第二基底20位于第二基层2的背离第一基层1的端面上。
以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可以拓展出多种结构,下面对拓展结构进行简单描述。
拓展结构一:
如图2所示,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为直线汇流条,且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均为两个。本结构的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可以选用多种方式。例如,如图3所示,每个第一汇流条41均具有凸出第二基层2的凸出部411,凸出部411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第二引出结构52与第一引出结构51同时位于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左侧或者右侧;又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基层2上设有避让槽,第一汇流条41具有露出避让槽的引出部412,引出部412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第二引出结构52与第一引出结构51同时位于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左侧或者右侧。
拓展结构二:
如图5所示,第一汇流条41和第二汇流条42为口字型汇流条,本结构的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可以选用多种方式。例如,如图6所示,每个第一汇流条41均具有凸出第二基层2的凸出部411,凸出部411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第二引出结构52与第一引出结构51位于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前端或者后端。又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基层2上设有避让槽,第一汇流条41具有露出避让槽的引出部412,引出部412与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第二引出结构52与第一引出结构51同时位于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2的前端或者后端。
拓展结构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绝缘保护层6,绝缘保护层6设在第一汇流条41上。
拓展结构四: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密封胶7,密封胶7包括第一密封部71和第二密封部72,第一密封部71设在第二基层2上,且环绕第一基层1设置,第一密封部71能够密封第二汇流条42,第二密封部72止抵在第一基层1的背离第二基层2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前文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终端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降低了电子终端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终端可以是消费电子产品,门窗,橱柜,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汽车变色天/侧窗,变色后视镜,车灯变色玻璃等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层(1),所述第一基层(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10)、第一导电层(11)和离子储存层(12),所述第一导电层(11)上设有第一汇流条(41);
第二基层(2),所述第二基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底(20)、第二导电层(21)和电致变色层(22),所述第二导电层(21)上设有第二汇流条(42);
离子转移层(3),所述离子转移层(3)夹设在所述电致变色层(22)和所述离子储存层(12)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基底(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基底(20)的内部,所述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汇流条(42)内侧,所述离子储存层(1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基底(20)的内部,所述第一汇流条(41)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位于所述离子储存层(12)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41)直接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接触,所述第二汇流条(42)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二导电层(2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41)上设有绝缘保护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41)和所述第二汇流条(42)为直线汇流条或者口字型汇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还包括第一引出结构(51)和第二引出结构(52),所述第一引出结构(51)与所述第一汇流条(41)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结构(52)与所述第二汇流条(4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41)具有凸出所述第二基层(2)的凸出部(411),所述凸出部(411)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411)的长度为L且宽度为D,L满足关系式:2mm-60mm,宽度D满足关系式:2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层(2)上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汇流条(41)具有露出所述避让槽的引出部(412),所述引出部(412)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5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7),所述密封胶(7)包括第一密封部(71)和第二密封部(72),所述第一密封部(71)设在所述第二基层(2)上,且环绕所述第一基层(1)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71)能够密封所述第二汇流条(42);所述第二密封部(72)止抵在所述第一基底(10)的背离所述第二基底(20)的端面上。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13038.9U CN215219387U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13038.9U CN215219387U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19387U true CN215219387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2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13038.9U Active CN215219387U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193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90330A (zh) * | 2022-09-14 | 2022-11-25 |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基底、可调光器件及后视镜 |
-
2021
- 2021-06-01 CN CN202121213038.9U patent/CN2152193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90330A (zh) * | 2022-09-14 | 2022-11-25 |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基底、可调光器件及后视镜 |
WO2024055644A1 (zh) * | 2022-09-14 | 2024-03-21 |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基底、可调光器件及后视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6124C (zh) |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0724227B1 (ko) | 박형 표면실장형 고체 전해 커패시터 | |
CN1763933B (zh) | 印刷电路板与结合其的电路单元 | |
EP0232868B1 (en) | Fuse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 |
RU2082285C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ой индикаторной панели и электр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ая индикаторная панель | |
KR102138890B1 (ko) | 탄탈륨 캐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09170756A (ja) | チップ形電子部品 | |
CN215219387U (zh) | 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及电子终端 | |
CN100477034C (zh) |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300652B (zh) |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160054811A (ko) | 탄탈륨 캐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9184695B2 (en) | Terminal box for solar cell module, and solar cell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08130641A (ja) |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 |
JP2008147541A (ja) | コンデンサ | |
CN210429562U (zh) | 一种薄膜电容器及电机驱动器 | |
CN210806145U (zh) | 一种防水轨道取电系统 | |
JP2774921B2 (ja) | パッケージ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ー | |
CN101834216A (zh) | 太阳电池模块 | |
CN216083354U (zh) | 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及电子终端 | |
US20240241417A1 (en) | Conductive base structure,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 |
TWI780991B (zh) | 電解電容器 | |
JP4566122B2 (ja) |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 |
CN218631695U (zh) | 一种组合式电容器 | |
JPH02194614A (ja) | チップ型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7280455U (zh) | 一种耐湿叠层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