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9100U -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9100U
CN215209100U CN202120836726.4U CN202120836726U CN215209100U CN 215209100 U CN215209100 U CN 215209100U CN 202120836726 U CN202120836726 U CN 202120836726U CN 215209100 U CN215209100 U CN 215209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sludge
communicated
condition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6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永祥
李信池
肖富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67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9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第三反应罐、第四反应罐、叠螺机、调理罐和出泥口,所述第一反应罐的顶部连通有进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一反应罐的底侧与第二反应罐的底侧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罐的顶侧与第三反应罐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三反应罐的底侧与第四反应罐的底侧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罐、第三反应罐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反应罐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药口,所述调理罐的顶部连通有第三加药口。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续浓缩脱水和同步进行污泥调理,克服了现有污泥预处理型设备技术上存在只能絮凝,不能脱水和只能脱水不能同步调理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水排放量呈现迅速递增趋势。目前,污水处理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建设资金缺乏,建设污水处理厂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资金缺乏就成了限制污水治理的一大障碍;(2)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高,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很多设备成为摆设;(3)沉降污泥不但浓度低,只有1~2%,而且难于脱水,因此,脱水过程需要大量脱水设备,不但设备投资大,还占用土地,另外,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高,达到75~80%,污泥体量大,年产生污泥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填埋,污泥中含有害细菌,填埋后会产生二次污染,这种填埋产生的地下污染很难修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6069681U公开了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包括污泥池、反应池、叠螺式脱水机、滤液储存池和控制系统,污泥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将所述污泥池内部的污泥抽入所述反应池内部,反应池中的一端口连接有一加药系统,反应池另一端口连接有叠螺式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还连接有反冲洗系统。该系统仅设有一个反应池,需要在反应池内对污泥进行絮凝处理后,再送入叠螺式压滤机脱水,需要在反应池内完成药剂投加、混合、絮凝、絮体长大等多个过程,一般尺寸的反应池势必难以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其在脱水后,仅仅是将污泥储存于滤液储存池中,未对污泥进行进一步调理,后续仍需设置额外的调理池对污泥进行一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良好的污泥浓缩、调理功能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第三反应罐、第四反应罐、叠螺机、调理罐和出泥口,所述第一反应罐的顶部连通有进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一反应罐的底侧与第二反应罐的底侧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罐的顶侧与第三反应罐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三反应罐的底侧与第四反应罐的底侧连通,所述第四反应罐的顶侧与叠螺机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罐、第三反应罐和调理罐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反应罐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药口,所述调理罐的顶部连通有第三加药口。
如此,可将待处理污泥输入第一反应罐,同时通过第一加药口向第一反应罐内加入助滤剂,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助滤剂与污泥混合,随后污泥进入第二反应罐,并从第二反应罐的顶侧进入第三反应罐,污泥流经第二反应罐时进一步与助滤剂混合;可通过第二加药口向第三反应罐内加入絮凝剂,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絮凝剂与污泥迅速混合,随后,污泥从第三反应罐的底侧进入第四反应罐,并从第四反应罐的底部上升至其顶部后(该过程中絮体长大,方便后续处理),进入叠螺机浓缩脱水后,进入调理罐,可进一步加入混凝剂等调理剂,对污泥进行调理。
传统的絮凝处理中,为了提高絮凝效果,往往需要大量添加絮凝剂,过度的添加絮凝剂会影响后续污泥调理脱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可在加入絮凝剂前加入助滤剂并实现充分混匀,可以提高后续污泥的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的用量,并且助滤剂在絮团内形成支撑骨架,保护絮状物的滤水通道,有助于污泥脱水。
进一步地,所述调理罐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和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叠螺机的出水口与第一腔体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加药口与第一腔体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泥口与第二腔体连通。如此,经过浓缩脱水的污泥进入第一腔体后,可加入混凝剂等调理剂,使得调理剂与污泥混合,实现调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集成于一个设备内,第二腔体不仅可用作调理反应场所,而且可对污泥起到缓存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减小系统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出泥口所处高度位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和叠螺机与第一腔体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之间。如此,污泥从第一腔体底部流入第二腔体,并通过位置相对较高的出泥口进入后续处理设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配合可有效降低污泥在调理罐内的流速,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调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呈圆柱状,如此,无死角,有助于调理剂和污泥更好地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各反应罐的内腔呈圆柱状。圆柱状内腔无死角,有助于内腔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进一步地,反应罐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如此,可方便停机时,对反应罐进行排空,避免污泥积在反应罐底部,影响后期生产的污泥脱水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槽体,所述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第三反应罐、第四反应罐均设置于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反应罐顶部的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通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向下伸入相应反应罐内,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搅拌要求,有助于节能降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实现连续浓缩脱水和同步进行污泥调理, 克服了现有污泥预处理型设备技术上存在只能絮凝,不能脱水和只能脱水不能同步调理的不足之处,用于污泥预处理时,可将污泥浓度从1~2wt%提高4~6wt%,保证后续压滤机在最佳进泥浓度下进泥,提高压滤机的脱水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
(3)适应性广,可适用于各种污水产生的污泥预处理。
(4)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可采用DCS控制等措施,实现排水、排泥等过程的自动化。
(5)本实用新型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可制成各种规格,在污泥处理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反应罐的集成设置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调理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参见图1-图3,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罐2、第二反应罐3、第三反应罐4、第四反应罐5、叠螺机6、调理罐7和出泥口8,所述第一反应罐2的顶部连通有进泥口1和第一加药口10;第一反应罐2的底侧与第二反应罐3的底侧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罐3的顶侧与第三反应罐4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三反应罐4的底侧与第四反应罐5的底侧连通,所述第四反应罐5的顶侧与叠螺机6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罐2、第三反应罐4内分别设有第一搅拌装置9和第二搅拌装置11,所述第三反应罐4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药口12,所述调理罐7的顶部连通有第三加药口18。第一反应罐2、第二反应罐3、第三反应罐4、第四反应罐5集成设置于槽体17内,如此可提升系统的结构紧凑度,减小占地面积。优选地,各反应罐、调理罐的进口的横截面都为长方形,以尽可能减小流速,保证反应正常有序进行。可通过合理调控各反应罐的尺寸,使得污泥在每个反应罐内的停留时间为20-60s。可选地,叠螺机可选用CN108238707A、CN101948229B等现有叠螺脱水设备。可选的,所述叠螺机的驱动电机为变频驱动电机。
所述调理罐7具有第一腔体701和第二腔体702,第一腔体701的底部和第二腔体702的底部连通,所述叠螺机6的出水口与第一腔体70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加药口18与第一腔体701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泥口8与第二腔体702连通。可选地,调理罐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19,促进传质。所述出泥口8所处高度位于第一腔体701与第二腔体702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和叠螺机6与第一腔体701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之间。传统污泥调理过程中,往往采用大型污泥调理池,而加药位置仅为一个或几个点,容易致使药剂与污泥混合不均匀,药剂没有得到充分反应,导致调理效果不好,污泥难脱水。
本实用新型的调理罐具有圆柱形第一腔体,可便于形成漩涡,使得调理剂和污泥更充分地混合。调理罐内污泥的停留时间为30~120s,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所述第一腔体701呈圆柱状。各反应罐的内腔呈圆柱状。
第一反应罐2、第二反应罐3、第三反应罐4、第四反应罐5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第三排泥管15、第四排泥管16,各排泥管上设有阀门。
搅拌装置包括设于反应罐顶部的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通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向下伸入相应反应罐内。
处理污泥时,将含泥量为1~2wt%的待处理污泥输入第一反应罐,同时通过第一加药口向第一反应罐内加入助滤剂,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助滤剂与污泥混合,随后污泥进入第二反应罐,并从第二反应罐的顶侧进入第三反应罐,污泥流经第二反应罐时进一步与助滤剂混合;通过第二加药口向第三反应罐内加入絮凝剂,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絮凝剂与污泥迅速混合,随后,污泥从第三反应罐的底侧进入第四反应罐,并从第四反应罐的底部上升至其顶部后,进入叠螺机浓缩脱水,随后进入调理罐,可进一步加入混凝剂,对污泥进行调理,最后,含泥量为4-6wt%的污泥通过出泥口进入压滤机,进行进一步压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可连续高效进行污泥浓缩脱水和污泥高效调理,有助于减少脱水设备投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罐(2)、第二反应罐(3)、第三反应罐(4)、第四反应罐(5)、叠螺机(6)、调理罐(7)和出泥口(8),所述第一反应罐(2)的顶部连通有进泥口(1)和第一加药口(10);第一反应罐(2)的底侧与第二反应罐(3)的底侧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罐(3)的顶侧与第三反应罐(4)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三反应罐(4)的底侧与第四反应罐(5)的底侧连通,所述第四反应罐(5)的顶侧与叠螺机(6)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罐(2)、第三反应罐(4)和调理罐(7)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反应罐(4)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药口(12),所述调理罐(7)的顶部连通有第三加药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罐(7)具有第一腔体(701)和第二腔体(702),第一腔体(701)的底部和第二腔体(702)的底部连通,所述叠螺机(6)的出水口与第一腔体(70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加药口(18)与第一腔体(701)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泥口(8)与第二腔体(7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口(8)所处高度位于第一腔体(701)与第二腔体(702)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和叠螺机(6)与第一腔体(701)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701)呈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体(17),所述第一反应罐(2)、第二反应罐(3)、第三反应罐(4)、第四反应罐(5)均设置于槽体(1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反应罐的内腔呈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罐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反应罐顶部的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通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向下伸入相应反应罐内。
CN202120836726.4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Active CN215209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6726.4U CN215209100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6726.4U CN215209100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9100U true CN21520910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6726.4U Active CN215209100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9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10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10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6011B (zh) 一种混凝-氧化组合式污水处理方法
CN112645545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5209100U (zh) 一种可连续浓缩、调理污泥的系统
CN203355383U (zh) 一种混凝沉淀池
CN207632689U (zh) 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CN202892997U (zh) 叠加式澄清池
CN211056951U (zh)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CN205590541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淤泥快速脱水工程的污泥脱水机
CN209468260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及过硫酸钠催化氧化的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CN216023314U (zh) 一种无机械搅拌絮凝沉降装置
CN207845473U (zh)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浓缩混合装置
CN210367288U (zh) 一种磁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系统
CN103641259B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CN213141794U (zh) 一种污泥调理罐
CN208617450U (zh) 一种高效紧凑型污水处理系统
CN112679070A (zh) 一种便携式污泥脱水装置
CN111302565A (zh) 一种基于絮凝沉淀耦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6204106U (zh) 一种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CN201334384Y (zh) 混凝反应间歇处理装置
CN214735178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16005543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68138U (zh) 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CN213141795U (zh) 一种污泥浓缩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CN108423875A (zh) 稀土分离加工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9824172A (zh) 一种高浓度酸碱废水组合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