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5543U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5543U
CN216005543U CN202121865764.9U CN202121865764U CN216005543U CN 216005543 U CN216005543 U CN 216005543U CN 202121865764 U CN202121865764 U CN 202121865764U CN 216005543 U CN216005543 U CN 216005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pam
coagulati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57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雅舟
李文杰
李文华
陈天文
谢辉
梁德杰
石满
黄志深
黄小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57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5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5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5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所述第二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设备间的左侧下端设置有PAM阳配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能够大大节省本身的占地面积和节约成本,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现为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污水处理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但是目前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不好,对外界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差,同时目前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比较臃肿,占地面积大,同时造价成本高,且组装难度大,因此提出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所述第二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设备间的左侧下端设置有 PAM阳配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所述PAM阴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C配药装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间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二PAM 阴加药装置,所述PAM阴加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C加药装置,所述PAC配药装置通过与PAC加药装置第一混凝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上侧设置有磁粉回收装置,所述设备间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配电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电柜的左侧在设备间的外端设置有门体,所述絮凝反应池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混凝池上设置有混凝池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混凝池上设置有絮凝搅拌机,所述沉淀池的上侧设置有刮泥器,所述设备间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料仓,所述污泥料仓的上侧设置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料仓的右侧上端设置有PAM阳加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和PAM阴配药装置通过PAM阴加药装置与絮凝反应池和污泥脱水机相连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间在沉淀池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多个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右侧设置有多个磁粉提升泵,所述磁粉提升泵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污泥泵,所述污泥池的内部设置有反洗泵,所述污泥泵与污泥脱水机和磁粉回收装置相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粉回收装置和第二混凝池相连通,所述反洗泵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PAC加药装置将药物排入到第一混凝池中,通过第一混凝池上的第一搅拌装置进行混合,能够对水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混凝池搅拌装置与磁粉进行混合,向水中投加磁粉提高絮体的比重,从而有效增加沉降速度,缩短了有效停留时间,减小了整个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入到絮凝反应池内,通过絮凝搅拌机进行搅拌,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同时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重新回流到第二混凝池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大大提高了絮凝和沉淀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污水到达沉淀池,在内部加入CPAM,能够大大提高絮凝和污泥的沉淀效果,沉淀之后,污泥会通过污泥泵排入到磁粉回收装置,通过磁粉回收装置将污泥中的磁粉与污泥分离,分离后的磁粉会重新排入到絮凝反应池中,进行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中,然后将污泥排入到污泥池中,通过污泥脱水机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脱水之后的污泥,便可排入到污泥料仓进行收集,同时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曝气处理,然后便可排入到河道,通过反洗泵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通过鼓风机对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鼓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和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下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下侧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上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本体的另一侧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污泥料仓、2-设备间、3-沉淀池、4-污泥池、5-曝气生物滤池、6-PAC加药装置、7-净化装置本体、8-第二PAM阴加药装置、9-鼓风机、10-配电柜、11-门体、12-PAC配药装置、13-PAM 阴配药装置、14-PAM阳配药装置、15-污泥回流泵、16-磁粉提升泵、 17-污泥泵、18-反洗泵、19-污泥脱水机、20-PAM阳加药装置、21-第一搅拌装置、22-混凝池搅拌装置、23-絮凝搅拌机、24-磁粉回收装置、25-絮凝反应池、26-第二混凝池、27-第一混凝池、28-刮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7,净化装置本体7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27,污水会通过净化装置本体7外连的污水入口与第一混凝池27相连接,通过PAC加药装置 6将药物排入到第一混凝池27中,通过第一混凝池27上的第一搅拌装置21进行混合,能够对水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第一混凝池27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26,处理后的污水到达第二混凝池 26中,第二混凝池26内部加入磁粉,通过混凝池搅拌装置22与磁粉进行混合,向水中投加磁粉提高絮体的比重,从而有效增加沉降速度,缩短了有效停留时间,减小了整个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同时也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第二混凝池26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25,第一混凝池27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5,曝气生物滤池5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4,污泥池4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3,沉淀池3与絮凝反应池25相连通,第二混凝池26 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7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2,设备间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PAM阳配药装置14,PAM阳配药装置14的右侧设置有 PAM阴配药装置13,PAM阴配药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PAC配药装置 12。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间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二PAM阴加药装置 8,PAM阴加药装置8的右侧设置有PAC加药装置6,PAC配药装置 12通过与PAC加药装置6第一混凝池27相连通,第二混凝池26的上侧设置有磁粉回收装置24,设备间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配电柜 10。
需要说明的是,配电柜10的左侧在设备间2的外端设置有门体 11,絮凝反应池25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21,第二混凝池26 上设置有混凝池搅拌装置22,第一混凝池27上设置有絮凝搅拌机 23,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入到絮凝反应池25内,通过絮凝搅拌机23 进行搅拌,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沉淀池3的上侧设置有刮泥器28,设备间2 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鼓风机9,鼓风机9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通过鼓风机9对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鼓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和过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絮凝反应池25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料仓1,污泥料仓1的上侧设置有污泥脱水机19,污泥料仓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 PAM阳加药装置20,将污泥排入到污泥池4中,通过污泥脱水机19 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脱水之后的污泥,便可排入到污泥料仓1进行收集,PAM阳配药装置14和PAM阴配药装置13通过PAM阴加药装置8与絮凝反应池25和污泥脱水机19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间2在沉淀池3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多个污泥回流泵15,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15重新回流到第二混凝池 26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大大提高了絮凝和沉淀效果,污泥回流泵15的右侧设置有多个磁粉提升泵16,磁粉提升泵16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污泥泵17,污泥池4的内部设置有反洗泵18,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曝气处理,然后便可排入到河道,通过反洗泵18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污泥泵17与污泥脱水机19和磁粉回收装置24相连接,污水到达沉淀池3,在内部加入CPAM,能够大大提高絮凝和污泥的沉淀效果,沉淀之后,污泥会通过污泥泵17排入到磁粉回收装置24。
需要说明的是,磁粉回收装置24和第二混凝池26相连通,通过磁粉回收装置24将污泥中的磁粉与污泥分离,分离后的磁粉会重新排入到絮凝反应池25中,进行重复利用,反洗泵18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沉淀池3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之前,首先外接市电,污水会通过净化装置本体7外连的污水入口与第一混凝池27相连接,通过PAC加药装置6将药物排入到第一混凝池27中,通过第一混凝池27上的第一搅拌装置21进行混合,能够对水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实现初步去味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到达第二混凝池26中,第二混凝池 26内部加入磁粉,通过混凝池搅拌装置22与磁粉进行混合,向水中投加磁粉提高絮体的比重,从而有效增加沉降速度,缩短了有效停留时间,减小了整个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同时也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然后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入到絮凝反应池25内,通过絮凝搅拌机23进行搅拌,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同时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15重新回流到第二混凝池26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大大提高了絮凝和沉淀效果。
絮凝之后,污水到达沉淀池3,在内部加入CPAM,能够大大提高絮凝和污泥的沉淀效果,沉淀之后,污泥会通过污泥泵17排入到磁粉回收装置24,通过磁粉回收装置24将污泥中的磁粉与污泥分离,分离后的磁粉会重新排入到絮凝反应池25中,进行重复利用,然后将污泥排入到污泥池4中,通过污泥脱水机19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脱水之后的污泥,便可排入到污泥料仓1进行收集,同时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曝气处理,然后便可排入到河道,通过反洗泵18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通过鼓风机 9对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鼓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和过滤效果,污水处理的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本体(7)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27),所述第一混凝池(27)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26),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25),所述第一混凝池(27)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5),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4),所述污泥池(4)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3),所述沉淀池(3)与絮凝反应池(25)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7)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2),所述设备间(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PAM阳配药装置(14),所述PAM阳配药装置(14)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13),所述PAM阴配药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PAC配药装置(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二PAM阴加药装置(8),所述PAM阴加药装置(8)的右侧设置有PAC加药装置(6),所述PAC配药装置(12)通过与PAC加药装置(6)第一混凝池(27)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上侧设置有磁粉回收装置(24),所述设备间(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配电柜(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10)的左侧在设备间(2)的外端设置有门体(11),所述絮凝反应池(25)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21),所述第二混凝池(26)上设置有混凝池搅拌装置(22),所述第一混凝池(27)上设置有絮凝搅拌机(23),所述沉淀池(3)的上侧设置有刮泥器(28),所述设备间(2)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25)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料仓(1),所述污泥料仓(1)的上侧设置有污泥脱水机(19),所述污泥料仓(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PAM阳加药装置(20),所述PAM阳配药装置(14)和PAM阴配药装置(13)通过PAM阴加药装置(8)与絮凝反应池(25)和污泥脱水机(19)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2)在沉淀池(3)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多个污泥回流泵(15),所述污泥回流泵(15)的右侧设置有多个磁粉提升泵(16),所述磁粉提升泵(16)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污泥泵(17),所述污泥池(4)的内部设置有反洗泵(18),所述污泥泵(17)与污泥脱水机(19)和磁粉回收装置(24)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磁粉回收装置(24)和第二混凝池(26)相连通,所述反洗泵(18)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与曝气生物滤池(5)相连通。
CN202121865764.9U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005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5764.9U CN2160055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5764.9U CN2160055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5543U true CN21600554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5764.9U Active CN2160055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5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7730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01805090B (zh) 油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
CN111547930A (zh) 一种纳磁智能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CN210313791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
CN209039314U (zh) 一种污泥脱水沉降系统
CN103449687A (zh) 使用硅藻精土生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CN100443425C (zh) 中小型污水源快速处理工艺及其一体化快速型污水处理站
CN110540348B (zh) 一种高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16005543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6997800U (zh) 一种集混凝沉淀于一体的高效机械澄清固液分离装置
CN105060440B (zh) 一种澄清池
CN208265916U (zh) 一种高效复合eps反应器
CN215403282U (zh) 一种高效污泥循环沉淀池
CN21594705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627391U (zh) 一种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
CN212476433U (zh) 一种纳磁智能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CN113830952A (zh) 磷矿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178487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方法
CN208762325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化妆品废水处理装置
CN112408720A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
CN112661340A (zh) 一种基于冲洗式污泥分离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81291U (zh) 一种澄清池
CN206219378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19377U (zh) 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0790444A (zh)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磁化沉淀池及其净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