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5273U - 一种充气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5273U
CN215205273U CN202121331688.3U CN202121331688U CN215205273U CN 215205273 U CN215205273 U CN 215205273U CN 202121331688 U CN202121331688 U CN 202121331688U CN 215205273 U CN215205273 U CN 215205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er
component
inflatable boat
pipe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16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建仓
康春生
仝庆
田胜存
王震
李忠瑞
苑京慧
刘浩
赵琪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16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5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5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5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船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船。充气船包括浮材部件、动力部件、操控部件以及连接部件,浮材部件具有乘坐部,且浮材部件能够提供浮力,动力部件设置在浮材部件的底部,动力部件包括推进器,操控部件设置在浮材部件的顶部,操控部件与动力部件连接并用于操控动力部件,操控部件包括把手,连接部件穿设于浮材部件并连接动力部件与操控部件,且连接部件与动力部件及操控部件均可拆卸连接。该充气船在不使用时可对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快速的拆卸,方便收纳与携带,使用时再将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组装即可,可反复拆装使用,另外,推进器除了作为充气船的专用配件使用外,还可以搭载其他的套件,性能更加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船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充气船玩具作为一种趣味性强且安全性高的休闲玩具,已受到越来越多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游玩时,儿童可坐在充气船上,实现在水面的漂浮或者行驶。
目前市面上儿童使用的充气船的功能都比较单一,一般只具有水面漂浮功能,对于个别带有行驶功能的充气船,其各部分结构之间的装配通常采用螺钉连接方式实现刚性紧固,使整个充气船成为一体式结构,整体体积较大,不具有便携性,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船,旨在解决现有的充气船不具有便携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船,充气船包括浮材部件、动力部件、操控部件以及连接部件,所述浮材部件具有乘坐部,且所述浮材部件能够提供浮力,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所述浮材部件的底部,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推进器,所述操控部件设置在所述浮材部件的顶部,所述操控部件与所述动力部件连接并用于操控所述动力部件,所述操控部件包括把手,所述连接部件穿设于所述浮材部件并连接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操控部件,且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动力部件及所述操控部件均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立管组件,所述操控部件还包括与所述把手连接的第一管部,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套设连接,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一个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另一个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并沿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延伸;
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定位,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一快拆夹,所述第一快拆夹夹紧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立管组件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推进器连接并包括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套设连接,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一个形成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另一个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并沿着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延伸;
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块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二快拆夹,所述第二快拆夹夹紧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立管组件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滑道,所述推进器通过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快拆螺丝,所述快拆螺丝依次穿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推进器。
可选地,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推进器,多个所述推进器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立管组件,所述立管组件在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立管组件包括内外套设连接的第一立管及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能够沿着所述第一立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立管与所述第二立管中的一个具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立管与所述第二立管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立管与所述第二立管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块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定位,且所述第三定位孔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第三定位块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三快拆夹,所述第三快拆夹夹紧所述第一立管与所述第二立管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操控部件还包括主控电路及天线,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推进器通信连接,且所述主控电路与终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向所述推进器处延伸,且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推进器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充气船,包括浮材部件、动力部件、操控部件以及连接部件,浮材部件的乘坐部提供了可乘坐的位置,且浮材部件还提供了水上浮力,底部的动力部件用于提供充气船行驶的动力,并可通过顶部的操控部件实现对动力部件的操控,进而操控整个充气船的行驶过程,连接部件穿设于浮材部件,用于连接动力部件和操控部件,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利用把手可控制动力部件的推进器,通过改变推进器的喷水方向实现转向。由于该充气船的连接部件与动力部件及操控部件均可拆卸连接,于是,在不使用时可对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快速的拆卸,方便收纳与携带,使用时再将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组装即可,可反复拆装使用,另外,由于推进器与充气船的其他部件可拆卸连接,故该推进器除了作为充气船的专用配件使用外,还可以搭载其他的套件,性能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充气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充气船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充气船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沿轴线方向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1中充气船的操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操控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操控部件去除电池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带有部分天线的图1中充气船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13是带有另一部分天线的图1中充气船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中充气船的浮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浮材部件;11、乘坐部;
20、动力部件;21、推进器;
30、操控部件;31、把手;311、上壳;312、下壳;3121、电池盒盖;32、第一管部;321、第一限位凸起;322、第一定位孔;33、天线;34、电源开关;35、启动开关;36、档位开关;37、指示灯;38、电池;
40、连接部件;41、立管组件;411、第一立管;4111、第三定位孔;4112、容置槽;412、第二立管;4121、第一限位凹槽;4122、第一定位块;4123、第三定位块;413、第一弹性件;414、第二弹性件;415、第三弹性件;42、固定支架;421、第二管部;4211、第二定位块;4212、第二限位凹槽;422、滑动件;4221、滑道;423、横梁;424、快拆螺丝;43、第一快拆夹;44、第二快拆夹;45、第三快拆夹;46、限位法兰;461、楔形凸起;
50、密封套;
60、魔术贴;
70、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便携性的充气船,如图1至图14所示,充气船包括浮材部件10、动力部件20、操控部件30以及连接部件40,浮材部件10具有乘坐部11,且浮材部件10能够提供浮力,动力部件20设置在浮材部件10的底部,动力部件20包括推进器21,操控部件30设置在浮材部件10的顶部,操控部件30与动力部件20连接并用于操控动力部件20,操控部件30包括把手31,连接部件40穿设于浮材部件10并连接动力部件20与操控部件30,且连接部件40与动力部件20及操控部件30均可拆卸连接。
上述充气船,包括浮材部件10、动力部件20、操控部件30以及连接部件40,浮材部件10的乘坐部11提供了可乘坐的位置,且浮材部件10还提供了水上浮力,底部的动力部件20用于提供充气船行驶的动力,并可通过顶部的操控部件30实现对动力部件20的操控,进而操控整个充气船的行驶过程,连接部件40穿设于浮材部件10,用于连接动力部件20和操控部件30,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利用把手31可控制动力部件20的推进器21,通过改变推进器21的喷水方向实现转向。由于该充气船的连接部件40与动力部件20及操控部件30均可拆卸连接,于是,在不使用时可对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快速的拆卸,方便收纳与携带,使用时再将充气船的多个部件进行组装即可,可反复拆装使用,另外,由于推进器21与充气船的其他部件可拆卸连接,故该推进器21除了作为充气船的专用配件使用外,还可以搭载其他的套件,性能更加多样化。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40包括立管组件41,操控部件30还包括与把手31连接的第一管部32,第一管部32套设在立管组件41外,第一管部32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321,立管组件41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凸起321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第一限位凸起321位于第一限位凹槽4121内并沿着第一限位凹槽4121延伸,立管组件41具有第一定位块4122,第一管部32设有第一定位孔322,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通过第一定位块4122与第一定位孔322定位,其中,第一定位块4122能够径向伸缩,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一快拆夹43,第一快拆夹43夹紧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在进行把手31与立管组件41的组装时,使与把手31连接的第一管部32的内壁形成的第一限位凸起321对准立管组件41外壁开设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并沿着第一限位凹槽4121移动,以将把手31通过第一管部32套设安装在立管组件41上,直至立管组件41的第一定位块4122由第一定位孔322径向伸出,说明把手31与立管组件41安装到位,此时可闭合第一快拆夹43夹紧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在拆卸时,松开第一快拆夹43,使立管组件41的第一定位块4122由第一定位孔322径向缩回,此时再将把手31及第一管部32沿着立管组件41的轴线方向取下即可。该操控部件30与连接部件40的连接方式简单,可快速安装与拆卸,操控部件30的第一管部32是为了套设在连接部件40的立管组件41上,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起321及第一限位凹槽4121,防止组装后的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发生相对转动,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块4122与第一定位孔322来实现定位,以判断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的套设是否到位,在到位后第一定位块4122可由第一定位孔322伸出,防止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发生轴向滑动,而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可使第一定位块4122由第一定位孔322缩回,以便于套设安装,并且,立管组件41具有第一定位块4122,第一管部32设有第一定位孔322,更便于第一管部32套设在立管组件41上,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快拆夹43,可进一步夹紧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使安装更加牢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321及第一限位凹槽4121具体形式不限,可以是第一限位凸起321的形状与第一限位凹槽4121的形状完全适配,也可以是在第一管部32的内壁形成两个沿轴向的第一限位凸起321,两个第一限位凸起321分别与第一限位凹槽4121的两侧抵紧,只要能防止把手31及第一管部32与立管组件41发生相对转动均可,第一定位块4122可以呈圆柱状,第一定位孔322可以为圆孔,生产加工更简单,也比较美观,另外,由于操控部件30与连接部件40连接形式的设置,第一快拆夹43可由第一管部32自身加工形成,无需再额外设置一第一快拆夹43,整体结构上更加简单,直接将把手31通过第一管部32套设在立管组件41上再夹紧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第一限位凸起321、第一限位凹槽4121、第一定位块4122及第一定位孔322的位置设置、形状等均不作具体限定,且第一快拆夹43的形式也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40还包括固定支架42,固定支架42与推进器21连接并包括第二管部421,立管组件41套设在第二管部421外,立管组件41形成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管部421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4212,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二限位凹槽4212内并沿着第二限位凹槽4212延伸,第二管部421具有第二定位块4211,立管组件41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管部421与立管组件41通过第二定位块4211与第二定位孔定位,其中,第二定位块4211能够径向伸缩,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二快拆夹44,第二快拆夹44夹紧第二管部421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该固定支架42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方式和上述操控部件30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方式类似,其中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部32套设在立管组件41外,固定支架42设置在立管组件41内,第二管部421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4212,立管组件41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321,另一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固定支架42与立管组件41结构形式与前述不同,第二快拆夹44的具体结构有所变化,可在固定支架42与立管组件41安装后,再通过额外设置的第二快拆夹44夹紧固定支架42与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其他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2还包括滑动件422,滑动件422具有滑道4221,推进器21通过滑道4221与滑动件422滑动连接,固定支架42还包括快拆螺丝424,快拆螺丝424依次穿过滑动件422与推进器21,其中,快拆螺丝424可设置有两个。在进行推进器21与固定支架42的组装时,先使推进器21凸出的部分结构沿着滑道4221方向滑入滑道4221内,然后将快拆螺丝424依次穿过滑动件422上的螺丝孔和推进器21上的螺丝孔,手动拧紧快拆螺丝424,使推进器21牢牢固定在滑动件422上;在拆卸时,先手动拧松快拆螺丝424,然后将推进器21凸出的部分结构沿着滑道4221方向滑出即可。该推进器21与固定支架42通过滑动件422实现连接,且推进器21与固定支架42采用滑动结合快拆螺丝424固定的方式,连接方式简单,可快速安装与拆卸,只需将推进器21装入滑道4221并拧紧两个快拆螺丝424即可固定一个推进器21,并且设置的两个快拆螺丝424从两侧固定,组装牢固稳定。如此,该充气船的操控部件30与立管组件41,立管组件41与固定支架42,固定支架42与动力部件20均便于安装及拆卸,充气船分成操控部件30、立管组件41、固定支架42、动力部件20四个部分,立管组件41与固定支架42构成充气船的连接部件40,从而,该充气船在使用时,可分别将立管组件41与固定支架42进行组装成连接部件40,动力部件20安装在固定支架42上,操控部件30安装在立管组件41上,以形成整个可供游玩的充气船,在不使用时,分别将动力部件20与操控部件30由连接部件40上拆卸下来,立管组件41与固定支架42拆卸开来形成四个单独的部件,方便携带及收纳。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2还包括横梁423,第二管部421、横梁423及滑动件422形成整个固定支架42,第二管部421设置在横梁423的顶侧,滑动件422设置在横梁423的底侧,且横梁423上还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其中,横梁423呈板状,横梁423设有对位孔,滑动件422具有对位凸点,横梁423与滑动件422先通过对位孔与对位凸点对位安装,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第二管部421与横梁42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值得一提地,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件20包括多个推进器21,多个推进器21并排设置,其中,推进器21可设置有一个、两个、三个等,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搭载不同数量的推进器21,可实现不同的行驶速度,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行驶速度的需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仅使用一个推进器21,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用三个推进器21,实现充气船的快速行驶,保证动力部件20产生的推力足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对于行驶速度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推进器21分别通过三个滑动件422并排安装在横梁423的底侧,横梁423呈三角形板状,三个滑动件422分别设置在横梁423下方的两侧和中间位置,第二管部421居中设置在横梁423上方并与立管组件41相连接,而立管组件41与居中设置在把手31下方的第一管部32相连接,且立管组件41穿过浮材部件10的中部位置,这样,整个充气船整体呈对称式设置,当儿童坐在浮材部件10的乘坐部11上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充气船的控制,行驶更加平稳,外观上也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40包括立管组件41,立管组件41在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可调。由于立管组件41的高度可调,对于不同身高的儿童,可根据其身高情况相应地调节立管组件41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需求,提升充气船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立管组件41包括内外套设连接的第一立管411及第二立管412,第二立管412能够沿着第一立管411的轴线方向移动。由于立管组件41由两个立管套设形成,在调节立管组件41的高度时,可通过移动第二立管412,使第二立管412沿着第一立管411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改变第二立管412伸出第一立管411的长度,整体调节形式简单,便于高度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立管412具有与第一限位凸起321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第一管部32与第二立管412连接,第一立管411具有与第二限位凹槽4212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二管部421与第一立管411连接,且第二限位凸起部分位于第一限位凹槽4121内并沿着第一限位凹槽4121延伸。该第二限位凸起及第一限位凹槽4121除了分别配合固定支架42上的第二限位凹槽4212及操控部件30上的第一限位凸起321,以防止操控部件30与立管组件41发生相对转动、固定支架42与立管组件41发生相对转动,第二限位凸起还与第一限位凹槽4121配合,防止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发生相对转动,如此,操控部件30、第二立管412、第一立管411、固定支架42之间均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可通过转动把手31,以带动第二立管412、第一立管411及固定支架42同步转动,进而改变推进器21的喷水方向实现转向。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立管412具有第三定位块4123,第一立管411设有第三定位孔4111,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通过第三定位块4123与第三定位孔4111定位,且第三定位孔4111设置有两个,其中,第三定位块4123能够径向伸缩,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三快拆夹45,第三快拆夹45夹紧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的连接位置。第三定位孔4111用于定位高度位置,当第三定位块4123到第三定位孔4111位置后可由第三定位孔4111伸出,防止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发生轴向滑动,而且,两个第三定位孔4111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用于定位两个高度调节的位置,组装时,第三定位块4123可由其中一个第三定位孔4111伸出,实现在不同高度位置两者之间的卡固,进而改变第二立管412的伸出长度,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另外,通过设置第三快拆夹45,可进一步夹紧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的连接位置,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使安装更加牢固,其中,第三快拆夹45与第二快拆夹44的结构形式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之间也可以直接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形式,当需要改变第二立管412的伸出长度时,直接轴向移动第二立管412,但是,这样第一立管411与第二立管412连接的牢固性较差,充气船在使用时易发生危险,长期还容易造成第一立管411和第二立管412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立管组件4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13,第一弹性件413位于第二立管412内,且第一弹性件413的一端与第二立管412的内壁连接,第一弹性件413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412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413,起到了为第一定位块4122提供弹性力的作用,利用实现径向伸缩,在立管组件41与操控部件30安装过程中,按压第一定位块4122,第一定位块4122受压向第二立管412内移动缩回,第一弹性件413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同时沿轴向拉动操控部件30来实现与立管组件41的快速安装,然后松开第一定位块4122,在第一弹性件41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定位块4122伸出并卡在第一定位孔322内,完成立管组件41与操控部件30的固定,在拆卸过程中同样操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立管组件4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14及第三弹性件415,第二弹性件414贯穿第二管部421,且第二弹性件414的一端与第二管部421的内壁连接,第二弹性件414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4211连接,第三弹性件415位于第二立管412内,且第三弹性件415的一端与第二立管412的内壁连接,第三弹性件415的另一端与第三定位块4123连接,其中,由于第二立管412管内中空,第一弹性件413及第三弹性件415可选用扭簧,形变平稳,安装牢固,便于按压拆装,而第二弹性件414连接第二定位块4211,第二弹性件414需穿设于第二管部421,考虑到安装空间及安装方便的问题,第二弹性件414可选用普通的压缩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部件30还包括主控电路及天线33,主控电路通过天线33与推进器21通信连接,且主控电路与终端通信连接。通过主控电路及天线33,实现操控部件30与推进器21的通信连接,进而通过操控部件30可对推进器21进行操控,如控制充气船的启停、加减速等功能,通过转动方向盘把手31可控制充气船的方向,如此,儿童在游玩时可以通过操控部件30实现控制充气船的启停、速度及方向等。而且,主控电路还与终端通信连接,终端可以为手机等,这样充气船就具有了遥控功能,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对充气船实现远距离遥控,增加安全性,从而让家长在孩子玩耍时更放心,避免儿童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其中,遥控方式可以选用蓝牙、红外等,例如配置低功耗蓝牙芯片,通过手机APP连接船上搭载的低功耗蓝牙芯片控制充气船的启停、加减速等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天线33的一端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天线3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向推进器21处延伸,且自由端与推进器21无线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把手31包括上壳311及下壳312,下壳312与第二管部421一体加工形成并与上壳311围合形成容置腔,主控电路位于容置腔内并密封在密封舱内,天线33的一端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天线33的另一端穿过下壳312沿着立管组件41引到动力部件20附近。得益于上述通信连接方式,主控电路的操控信号先经过天线33与主控电路连接的一端输送到天线33的自由端,再经过该自由端发射至推进器21,如此,推进器21可独立装配于固定支架42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需将推进器21装入滑道4221并拧紧两个快拆螺丝424即可固定一个推进器21,并且将天线33的自由端引到动力部件20附近,可保证操控部件30对动力部件20的操控效果,保证对充气船的启停、加减速等功能的控制。而且,由该容置腔引出的天线33沿着第二立管412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第一立管411的容置槽4112引到动力部件20附件,其中,该容置槽4112的槽壁形成与第二限位凹槽4212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因此,开设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及第二限位凸起除了起到配合第一限位凸起321及第二限位凹槽4212限制两个部件相对转动的效果,且天线33嵌入到第一限位凹槽4121及容置槽4112可以避免摩擦而损坏。另外,充气船还包括衬套,衬套套设在第一立管411外,使天线33位于立管组件41与衬套之间,可进一步避免天线33的外露而造成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33的自由端装配于固定支架42的横梁423上,为防止长时间水下使用时天线33的自由端易漏水发生危险,需要对天线33的自由端做好防水密封处理。处理方式可以为将天线33的自由端先密封在密封套50内,通过密封套50实现防水密封、避免漏水的效果,可满足2米水深密封需求,然后密封套50通过魔术贴60固定在横梁423上,魔术贴60可设置有两个,从两侧将做好防水密封的天线33捆绑于横梁423上,可以快速拆装。另外,推进器21满足40米水深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部件30还包括电源开关34、启动开关35、档位开关36、指示灯37及电池38,电源开关34、启动开关35、档位开关36及指示灯37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电池38用于提供电能保证各开关均能正常工作,电源开关34作为充气船的启动电源,启动开关35用于使充气船开始行驶,档位开关36分为加速开关及减速开关,用于加减充气船的行驶速度,指示灯37分为电量显示与速度显示,分别用于显示充气船的电池38电量及行驶速度。儿童在游玩时,通过电源开关34启动整个充气船,通过启动开关35时充气船在水面上行驶,通过档位开关36调节充气船的行驶速度,指示灯37时刻显示电量与速度,该充气船好玩有趣,可自己操控,提高喜爱程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池38位于容置腔内,下壳312还包括电池盒盖3121,电池盒盖3121可打开以便对内部的电池38进行更换,通过切换电池38可以实现长时间续航,除满足个人使用需求之外也可用于水上乐园之类娱乐场所的租凭使用,增加了充气船的使用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浮材部件10为充气浮材,主要为环保PVC材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吹塑或滚塑类中空产品替代,安全性较充气浮材提高,但便携性降低,较适用于租凭使用场景,并且浮材部件10的造型不限于此,对于不同使用人群造型及图案可定制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40还包括两个限位法兰46,两个限位法兰46与立管组件41均可拆卸连接,浮材部件10位于两个限位法兰46之间,通过两个限位法兰46对浮材部件10进行轴向限位,其中一个限位法兰46套设在第一立管411上,并与第一立管411的顶端相抵接,且该限位法兰46还具有楔形凸起461,楔形凸起461在安装时可卡在第一立管411的楔形槽内,以实现该限位法兰46与第一立管411的轴向和径向固定,然后通过第三快拆夹45同时夹紧限位法兰46、第一立管411及第二立管412,从而实现通过一个快拆夹即可夹紧三个部件的效果,而对于另外一个限位法兰46与上述限位法兰46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与第一立管411的底端相抵接,然后通过第二快拆夹44同时夹紧限位法兰46、第一立管411及第二管部421,结构设置更简单,便于拆卸及安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船还包括装饰盖70,装饰盖70套设在立管组件41上并可罩住第三快拆夹45,且从容置腔引出的天线33可先传入装饰盖70,再沿着第一限位凹槽4121及容置槽4112引到动力部件20附近,如此,充气船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提高用户的喜爱程度。
上述充气船,由推进器21、固定支架42、第一立管411、第二立管412、操控部件30、浮材部件10、限位法兰46等多个部件组装而成,从而在使用时可将多个部件组装起来,在不使用时可将多个部件拆卸开来,方便收纳及携带,各部件安装结构也比较简单,可进行快速拆装。安装时,可分别将第一立管411安装在固定支架42上,第二立管412安装在第一立管411上,其中一个限位法兰46安装在第一立管411上,浮材部件10套设在第一立管411上,另外一个限位法兰46安装在第一立管411上,操控部件30安装在第一立管411上,推进器21安装在固定支架42上,拆卸时同样操作。另外,第二立管412伸出第一立管411的高度可调,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该儿童充气船面向身高1.5m以下,体重40kg以下的儿童,可在水面嬉戏玩耍,满足孩子追求速度、体验刺激的需求。该充气船易于上手,可快速识别充气船功能、设置交互形式,既可快速拆装、方便收纳与携带、又具有遥控功能,例如干预、解除控制、设定推进器21数量、设定细分档位、设定当前速度档位、前进、后退功能等,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另外,对于用户来说充气船相当于是既有水下推进器21的扩展套件,只需要额外增加浮材部件10即可拥有一种水上玩具,性价比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材部件(10),具有乘坐部(11),且所述浮材部件(10)能够提供浮力;
动力部件(20),设置在所述浮材部件(10)的底部,所述动力部件(20)包括推进器(21);
操控部件(30),设置在所述浮材部件(10)的顶部,所述操控部件(30)与所述动力部件(20)连接并用于操控所述动力部件(20),所述操控部件(30)包括把手(31);以及
连接部件(40),穿设于所述浮材部件(10)并连接所述动力部件(20)与所述操控部件(30),且所述连接部件(40)与所述动力部件(20)及所述操控部件(30)均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0)包括立管组件(41),所述操控部件(30)还包括与所述把手(31)连接的第一管部(32),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套设连接,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一个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321),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另一个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21)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4121),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2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4121)内并沿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4121)延伸;
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定位块(4122),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孔(322),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块(412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22)定位,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4122)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一快拆夹(43),所述第一快拆夹(43)夹紧所述第一管部(32)与所述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0)包括立管组件(41)及固定支架(42),所述固定支架(42)与所述推进器(21)连接并包括第二管部(421),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套设连接,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一个形成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另一个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421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212)内并沿着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212)延伸;
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一个具有第二定位块(4211),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块(42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块(4211)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二快拆夹(44),所述第二快拆夹(44)夹紧所述第二管部(421)与所述立管组件(41)的连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2)还包括滑动件(422),所述滑动件(422)具有滑道(4221),所述推进器(21)通过所述滑道(4221)与所述滑动件(422)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42)还包括快拆螺丝(424),所述快拆螺丝(424)依次穿过所述滑动件(422)与所述推进器(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20)包括多个所述推进器(21),多个所述推进器(21)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0)包括立管组件(41),所述立管组件(41)在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组件(41)包括内外套设连接的第一立管(411)及第二立管(412),所述第二立管(412)能够沿着所述第一立管(411)的轴线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管(411)与所述第二立管(412)中的一个具有第三定位块(4123),所述第一立管(411)与所述第二立管(412)中的另一个设有第三定位孔(4111),所述第一立管(411)与所述第二立管(412)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块(4123)与所述第三定位孔(4111)定位,且所述第三定位孔(4111)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第三定位块(4123)能够伸缩;
所述连接部件(40)还包括第三快拆夹(45),所述第三快拆夹(45)夹紧所述第一立管(411)与所述第二立管(412)的连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30)还包括主控电路及天线(33),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天线(33)与所述推进器(21)通信连接,且所述主控电路与终端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3)的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天线(3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向所述推进器(21)处延伸,且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推进器(21)无线连接。
CN202121331688.3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充气船 Active CN215205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1688.3U CN21520527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充气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1688.3U CN21520527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充气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5273U true CN215205273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1688.3U Active CN21520527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充气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52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01804A1 (en) * 2021-12-23 2023-06-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eering mechanism for marine vessel, and marine vessel
CN117533469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广州市番高气模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充气摩托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01804A1 (en) * 2021-12-23 2023-06-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eering mechanism for marine vessel, and marine vessel
CN117533469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广州市番高气模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充气摩托艇
CN117533469B (zh) * 2024-01-10 2024-04-19 广州市番高气模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充气摩托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05273U (zh) 一种充气船
US9254895B2 (en) Water bicycle and water bicycle drive housing
JP2020511361A (ja) 水中推進装置
RU2688504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одного скольжения
KR20170090702A (ko) 수상 웨이크 보드
KR101248396B1 (ko) 수중 스쿠터
US5375551A (en) Water jet saucer
CN107444593B (zh) 一种紧凑型高推动比水下机器人
GB2476879A (en) A swimmer propulsion unit with a casing providing easy access to a motor
CN108275254B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脚踏艇
CN108945353A (zh) 手持式带拍摄功能的潜水助推器
WO2018105869A1 (ko) 조립식 윈드서핑
JP2007520384A (ja) ボードカイティング用着席ボード
KR20050072045A (ko) 수륙양용 자전거
CN208530812U (zh) U型底双差速游泳圈
KR20190066164A (ko) 보드서핑이 가능한 추진체 가변각 수중스쿠터
US20210154532A1 (en) An underwater scooter for divers
CN205672551U (zh) 一种趣味积木套装
CN109501981A (zh) 手持式带拍摄功能的潜水助推器
CN219601564U (zh) 皮划艇
KR101750780B1 (ko) 레저용 수상자전거
CN216332621U (zh) 一种电动水上滑板车
CN219134396U (zh) 平衡车
CN2192572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雨伞盒总成机构
TWM625352U (zh) 電動衝浪板之系統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