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5079U -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05079U CN215205079U CN202120339680.5U CN202120339680U CN215205079U CN 215205079 U CN215205079 U CN 215205079U CN 202120339680 U CN202120339680 U CN 202120339680U CN 215205079 U CN215205079 U CN 2152050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vehicle
- sleeve
- energy absorption
- tank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该车辆前端总成包括:前副防撞梁组件,前副防撞梁组件包括前副防撞梁本体,前副防撞梁本体通过吸能盒与副车架连接;水箱组件,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和设置在水箱本体的下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部与吸能盒连接。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中,通过连接部与吸能盒连接,实现了水箱本体的下端与副车架的连接,提高了水箱本体的下端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本体可与副车架相对静止,有效防止水箱本体相对副车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减小了水箱本体的安装点处受到的力,有效减小了水箱本体的安装点发生损坏的几率,提高了水箱本体安装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型中,前纵梁的前端通常设置有水箱框架结构,以实现水箱的安装。随着用户对车辆外观造型要求的提高,一些车型需增大前车灯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以改善车辆外观造型,而增大前车灯的尺寸需取消水箱框架以为前车灯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
在取消水箱框架的车身结构中,水箱的顶部与散热器上横梁连接,以实现水箱的安装。由于水箱的下部无法与车身连接,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受外力作用,水箱的下部相对于车身产生运动趋势,使得水箱的下部给予水箱的安装点处较大的作用力,导致水箱的安装点易发生损坏,从而使水箱安装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包括:
前副防撞梁组件,所述前副防撞梁组件包括前副防撞梁本体,所述前副防撞梁本体通过吸能盒副车架连接;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吸能盒之间,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的下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吸能盒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中,前副防撞梁本体通过吸能盒与副车架连接,水箱本体的下端设置连接部,水箱本体通过连接部与吸能盒连接,吸能盒与副车架连接,实现了水箱本体与吸能盒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水箱本体的下端与副车架的连接,提高了水箱本体的下端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本体可与副车架相对静止,有效防止水箱本体相对副车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减小了水箱本体的安装点处受到的力,有效减小了水箱本体的安装点发生损坏的几率,提高了水箱本体安装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和所述吸能盒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件,每个所述吸能盒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吸能盒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能盒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吸能盒内的部分的外侧,且所述套筒的两端均与所述吸能盒的内表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吸能盒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
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扩大段,所述扩大段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且所述扩大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扩大段为圆台结构,且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的开口尺寸小于远离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的开口尺寸,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扩大段远离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的开口尺寸。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吸能盒和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能盒内设置有加强筋。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前端总成。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车辆前端总成中前副防撞梁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车辆前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与吸能盒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和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和套筒配合的剖面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安装中间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安装中间过程剖面图。
其中,1-前副防撞梁本体;2-吸能盒;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加强筋;24-第三通孔;3-水箱本体;4-连接部;5-连接件;6-套筒;61-台阶部;62-套筒本体;63-扩大段;7-初始状态的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传统车型中,前纵梁的前端通常设置有水箱框架结构,以实现水箱的安装。随着用户对车辆外观造型要求的提高,一些车型需增大前车灯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以改善车辆外观造型,而增大前车灯的尺寸需取消水箱框架以为前车灯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
在取消水箱框架的车身结构中,水箱的顶部与散热器上横梁连接,以实现水箱的安装。由于水箱的下部无法与车身连接,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受外力作用,水箱的下部相对于车身产生运动趋势,使得水箱的下部给予水箱的安装点处较大的作用力,导致水箱的安装点易发生损坏,从而使水箱安装的可靠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车辆前端总成中前副防撞梁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车辆前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与吸能盒连接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包括:
前副防撞梁组件,前副防撞梁组件包括前副防撞梁本体1,前副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吸能盒2,吸能盒2用于连接前副防撞梁本体1和副车架;
水箱组件,水箱组件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吸能盒2之间,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3和设置在水箱本体3的下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4,连接部4与吸能盒2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中,前副防撞梁本体1通过吸能盒2与副车架连接,水箱本体3的下端设置连接部4,水箱本体3通过连接部4与吸能盒2连接,吸能盒2与副车架连接,从而实现了水箱本体3的下端与副车架的连接,提高了水箱本体3的下端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本体3可与副车架相对静止,有效防止水箱本体3相对副车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减小了水箱本体3的安装点处受到的力,有效减小了水箱本体3的安装点发生损坏的几率,提高了水箱本体3安装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本体3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4。
上述前副防撞梁组件中,前副防撞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吸能盒2,水箱本体3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吸能盒2之间,在水箱本体3的下端,相对的两侧均设置连接部4,两侧的连接部4分别与其对应的吸能盒2连接,从而使水箱本体3的下端相对的两侧均与前副防撞梁组件连接,以提高水箱本体3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水箱本体3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部4,连接部4与吸能盒2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4和吸能盒2通过连接件5连接,每个吸能盒2处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5,每个连接件5贯穿吸能盒2与连接部4连接。
上述连接件5可以为螺栓或铆钉,以连接件5为螺栓为例,连接件5的一端贯穿吸能盒2,并与连接部4螺纹连接,同时,使螺帽与吸能盒2的外表面抵接,以实现连接部4和吸能盒2的连接。
在每个吸能盒2处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件5,增加了吸能盒2与连接部4之间的安装点的数量,使水箱本体3作用于吸能盒2的力,可分散至各个安装点上,有效减小每个连接件5受到的应力作用,从而降低连接件5受外力作用损坏的几率,同时,可有效提高吸能盒2与连接部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每个吸能盒2上,连接件5沿吸能盒2的延伸方向排布,使得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与水箱本体3与吸能盒2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以保证水箱本体3对吸能盒2的作用力均匀分散至各个连接件5中,使连接件5受力均匀。
具体地,每个连接部4内可以设置螺纹孔,连接件5可穿过吸能盒2与连接部4螺纹连接,或者,每个连接部4上设置通孔,连接件5依次贯穿吸能盒2和连接部4,最后通过螺母与连接件5螺纹连接,以实现连接部4和吸能盒2的连接。
由于吸能盒2在车辆受到撞击时,通过产生变形起到吸能的作用,故,吸能盒2的强度较小。为了避免吸能盒2与连接部4连接后,吸能盒2发生形变,导致吸能盒2损坏以及水箱本体3下端安装失效。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和套筒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和套筒配合的剖面图。如图4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盒2内设置有套筒6,套筒6套设在连接件5外侧,且套筒6的两端均与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
上述吸能盒2内设置套筒6,套筒6套设在连接件5的外侧,即,套筒6的设置方向为平行于连接部4指向吸能盒2的方向。通过将套筒6的两端分别与吸能盒2相对的两个内表面抵接,提高了吸能盒2沿连接部4指向吸能盒2方向的强度,有效避免吸能盒2受到水箱本体3的作用力而发生形变。
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为了避免套筒6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在套筒6上设置有限位部件。
具体地,套筒6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台阶部61,吸能盒2远离连接部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1,台阶部61插接于第一通孔21内。
也就是说,吸能盒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的直径小于套筒6的外径,套筒6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部61,台阶部61的外径略小于第一通孔21的直径,由于台阶部61的外径小于套筒6的外径,台阶部61与套筒6之间形成有端面,将台阶部61与第一通孔21插接配合时,台阶部61插接于第一通孔21内,台阶部61与套筒6之间形成的端面与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从而防止台阶部61与第一通孔21脱离,实现了对套筒6的限位。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安装中间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套筒安装中间过程剖面图。如图8至图9所示,为了将套筒6设置在吸能盒2中,首先选取圆柱形结构的套筒6作为初始状态的套筒7,然后在吸能盒2的一侧设置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的直径大于初始状态的套筒7的直径,从而可将初始状态的套筒7经第二通孔22插入至吸能盒2中。
初始状态的套筒7进入至吸能盒2内后,套筒6的端部需与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以实现提高吸能盒2强度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通过冲压涨型将初始状态的套筒7中靠近第二通孔22的部分变形,以形成扩大段63,扩大段63的端部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2的直径,以使扩大段63的端部与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从而使得套筒6的两端均与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
具体地,经冲压涨型后的套筒6包括套筒本体62和扩大段63,扩大段63设置于套筒本体62朝向连接部4的一端,套筒本体62的直径与初始状态的套筒7的直径相同。也就是说,将套筒6位于第二通孔22处的一端冲压涨型,使得套筒6位于第二通孔22处的端部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2的直径,从而避免了套筒6与吸能盒2脱离。
具体地,为了保证套筒6经第二通孔22进入至吸能盒2后,台阶部61可与第一通孔21配合,第一通孔21、套筒6和第二通孔22的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盒2内设置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所在平面与套筒6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若吸能盒2的强度过大,吸能盒2不易产生形变,外界的撞击力不易被吸能盒2吸收,而是传递车身结构中,容易导致车身结构的损伤,甚至造成人员受伤;若吸能盒2的强度过小时,吸能盒2在较小作用力下即可产生形变,在受到外界的撞击力时,吸能盒2仅能吸收较小的作用力,导致外界撞击力大部分直接传递至车身中,导致车身损坏甚至人员受伤。
故,在吸能盒2内设置加强筋23,使吸能盒2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实现良好的吸能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3为板状结构,且设置方向与套筒6的延伸方向垂直,为了便于套筒6的安装,加强筋2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4。套筒6与吸能盒2配合时,套筒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4并与第一通孔21配合。
具体地,第三通孔24的直径与第二通孔22的直径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前端总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前副防撞梁本体1通过吸能盒2与副车架连接,水箱本体3的下端设置连接部4,连接部4的设置位置与吸能盒2的位置对应,通过连接部4与吸能盒2连接,实现了水箱本体3与吸能盒2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水箱本体3的下端与副车架的连接,提高了水箱本体3的下端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水箱本体3可与副车架同步运动,有效防止水箱本体3相对副车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减小了水箱本体3的安装点处受到的力,有效减小了水箱本体3的安装点发生损坏的几率,提高了水箱本体3安装的可靠性。
并且,通过设置前副防撞梁组件,当车辆的前端受到撞击,且撞击物的高度较小,撞击位置位于前副防撞梁本体1位置处时,吸能盒2可将前副防撞梁本体1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吸收,有效防止外界撞击对车身造成损坏,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副防撞梁组件,所述前副防撞梁组件包括前副防撞梁本体(1),所述前副防撞梁本体(1)通过吸能盒(2)与副车架连接;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吸能盒(2)之间,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3)和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3)的下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与所述吸能盒(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4)分别和所述吸能盒(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每个所述吸能盒(2)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件(5),每个所述连接件(5)贯穿所述吸能盒(2)与所述连接部(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内设置有套筒(6),所述套筒(6)套设在所述连接件(5)位于所述吸能盒(2)内的部分的外侧,且所述套筒(6)的两端均与所述吸能盒(2)的内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远离所述连接部(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1),所述套筒(6)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台阶部(61),所述台阶部(61)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对设置;
所述套筒(6)包括套筒本体(62)和扩大段(63),所述扩大段(63)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62)朝向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且所述扩大段(6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2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段(63)为圆台结构,且靠近所述套筒本体(62)的一端的开口尺寸小于远离所述套筒本体(62)的一端的开口尺寸,所述第二通孔(22)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本体(62)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扩大段(63)远离所述套筒本体(62)的一端的开口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依次贯穿所述吸能盒(2)和所述连接部(4),并与所述连接部(4)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内设置有加强筋(2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9680.5U CN215205079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9680.5U CN215205079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05079U true CN215205079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4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39680.5U Active CN215205079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050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4851A (zh) * | 2022-10-09 | 2022-12-30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前端模块及车辆 |
-
2021
- 2021-02-03 CN CN202120339680.5U patent/CN2152050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4851A (zh) * | 2022-10-09 | 2022-12-30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前端模块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83385B (zh) |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 | |
US6502874B2 (en) | Coupling structure of shock transmitting member and shock absorbing member, and bumper | |
US7533913B2 (en) | Front structure for car body | |
CN215205079U (zh) | 车辆前端总成及车辆 | |
JP2008024084A (ja) | バンパ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と衝撃吸収部材との連結構造 | |
CN209366293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
CN205256252U (zh) | 吸能盒及汽车 | |
CN211442500U (zh) | 发动机盖及汽车 | |
CN210000409U (zh) |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 |
JP2010089576A (ja) | 車体メンバ構造 | |
CN208616055U (zh) | 一种翼子板的安装结构 | |
CN210652997U (zh) | 车辆吸能装置及其车辆 | |
CN217396652U (zh) | 车辆的前端防撞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505769U (zh) | 激光雷达安装装置、激光雷达安装总成及车辆 | |
CN220391181U (zh) | 一种防撞梁及车架总成 | |
CN220682077U (zh) | 一种汽车的后拖车杠装置及汽车 | |
CN216833919U (zh) | 一种汽车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 | |
CN216994569U (zh) | 一种平台化的前地板焊合总成组件 | |
JPH107025A (ja) | 車体の強度部材構造 | |
CN221393375U (zh) |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 | |
CN217022428U (zh) | 一种车身加强结构 | |
CN217396625U (zh) | 副车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980734U (zh) |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2889798U (zh) | 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 | |
CN221114075U (zh) | 纵梁、副车架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