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670U -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670U
CN215204670U CN202120813869.3U CN202120813869U CN215204670U CN 215204670 U CN215204670 U CN 215204670U CN 202120813869 U CN202120813869 U CN 202120813869U CN 215204670 U CN215204670 U CN 215204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rearview mirror
glass substrate
lens elem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38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焚博
曹贞虎
胡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i R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i R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i R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i R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38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及依次设置在该基片上的遮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遮蔽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基片的外周区域;第二玻璃基片及设置在该基片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层和反射层;密封件,其将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电致变色介质,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和第二膜层区域,第一膜层区域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镜片元件,起到电致变色防眩目的作用,兼具眩光光敏传感器对应区域的透光要求和汽车后方影像在后视镜中的观察要求,外观整体性好,视野范围大。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后视镜具有防眩目、安全驾驶的作用,其广泛应用在汽车内外镜中。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的工作原理是借助设置在后视镜内的前后两个光敏传感器分别获取环境光和车辆后方眩光的光强,通过两者光强的比较控制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两端的电压,进而改变电致变色后视镜的颜色、反射率、透光率等光学性质变化。
中国专利文献CN211032369U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镜和流媒体后视镜总成,该专利通过在玻璃外周区域单独设立一个避让区,进而在该避让区位置设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对应的透过孔,以真实地反映车后方的光照情况;该专利所公开的电致变色镜,外观整体性差,难以满足驾乘人员对后视镜的外观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以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外观整体性差,难以满足驾乘人员对后视镜的外观性能要求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镜片元件包括:
第一玻璃基片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第二表面上的遮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所述遮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第二表面的外周区域;
第二玻璃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片第三表面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二玻璃基片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设置有反射层;
密封件,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玻璃基片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玻璃基片的第三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
电致变色介质,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和第二膜层区域,第一膜层区域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小于第二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5~200nm。
优选地,所述第二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5~200nm。
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长度为2.5~10mm,宽度为2.5~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反射率与第二膜层区域的反射率差值小于等于15%。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与第二玻璃基片之间还设置有介质层。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玻璃基片第三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所述后视镜组合件包括外壳、电路板、环境光光敏传感器、眩光光敏传感器和上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合件,起到电致变色防眩目的作用,兼具眩光光敏传感器对应区域的透光要求和汽车后方影像在后视镜中的观察要求,外观整体性好,视野范围大,满足驾乘人员对后视镜的外观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的主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玻璃基片2、密封件3、电致变色介质4、第一导电夹5、第二导电夹6、外壳7、眩光光敏传感器8、第一透明导电膜层101、遮蔽层102、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第一膜层区域21a、第二膜层区域21b、次反射层202、主反射层203、第一表面1a、第二表面1b、第三表面2a、第四表面2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镜片元件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玻璃基片2、密封件3和电致变色介质4;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包括第一表面1a和第二表面1b,所述第一表面1a朝向观察者,所述第二表面1b背向观察者;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表面1b上依次沉积有遮蔽层102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101,所述遮蔽层102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表面1b的外周区域;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包括第三表面2a和第四表面2b,所述第三表面2a朝向观察者,所述第四表面2b背向观察者;在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第三表面2a上沉积有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的第四表面2b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由主反射层203和次反射层202构成;所述密封件3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玻璃基片1的第二表面1b和第二玻璃基片2的第三表面2a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所述密封件3被遮蔽层102所遮挡,避免密封件3受紫外光和红外光线长期照射后密封性能的下降问题;所述电致变色介质4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电致变色介质4与第一透明导电膜层101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物理接触;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21a和第二膜层区域21b,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8相对应。相对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第一膜层区域21a的设置起到透光孔的作用,以便车辆后方照射的强光通过第一膜层区域21a入射到眩光光敏传感器8;本申请的透光孔设置方式,无需在靠近第一表面1a的上方局部区域位置另外单独设置避让区域,本申请通过膜层结构的设计,实现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作用和第二膜层区域21b的反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该膜层结构的设计,使得两个区域在电致变色后视镜初始未通电状态时,两个区域的外观视觉上不会突兀。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101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一种透明导电膜层,举例来说,透明导电膜层可以为ITO、FTO等。
所述遮蔽层102为一金属层,或由一金属层和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构成。该金属层为Ag、Ti、Al、Cr、Ni、Mo、Ru、Rh、Ir、Pd、Pt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层为氧化铌、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钽、氧化锌、氧化铬、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钼和氧化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遮蔽层102可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或化学电镀方法制备得到。通过上述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得到的遮蔽层102,使设置在基片上的密封件3和导电夹得以隐藏,进而使后视镜组合件整体视觉上更加美观。通过遮蔽层102设置,可以制得无边框或窄边框后视镜,进一步拓展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的视野范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的膜层厚度小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膜层厚度。本实施例的镜片元件制作时,可以先在第四表面2b上沉积一层相同厚度的次反射层202,该次反射层202提供第一膜层区域21a基础的反射要求和透射要求,在该次反射层202上,对应第二膜层区域21b再沉积一层薄的主反射层203;进而在满足第一膜层区域21a透光率的要求同时,使得两个区域的反射层差值控制在15%以内,优选地是控制在10%以内,更优选地是控制在5%以内,以降低两个区域之间视觉上的明显差异。本实施例的第二膜层区域21b由次反射层202和主反射层203构成,所述次反射层202的膜层厚度5~200nm,所述主反射层203的膜层厚度5~50nm。所述次反射层202主要为金属氧化物材料,所述主反射层203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可设置成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棱形等形状,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长度为2.5~10mm,宽度为2.5~10mm,举例来说,当第一膜层区域21a为椭圆形时,所谓的长度为其长轴长度,所谓的宽度为其短轴长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未示出),尤其是反射层为易被氧化腐蚀的银或银合金时。所述保护层用以防止反射层被环境中的水份和氧所腐蚀,降低反射层的性能要求,所述保护层可以选用不易被腐蚀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材料。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反射层同样设置在第二玻璃基片2的第四表面2b,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21a和第二膜层区域21b,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8相对应,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镜片元件,第一膜层区域21a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厚度相同,第一膜层区域21a由次反射层202构成,第二膜层区域21b仅由主反射层203构成,两者选用不同反射率和透射率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即要求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可以理解的是,在满足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两个区域的反射率差值在15%以内,通过调整第一膜层区域21a的厚度,使其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厚度不同,同样是落入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反射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和第二玻璃基片2第三表面2a之间,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21a和第二膜层区域21b,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21a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8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在制作时,先在第三表面2a整体沉积次反射层202,以提供第一膜层区域21a的基础反射率,然后通过掩蔽第一膜层区域21a的方式,在第二膜层区域21b继续沉积一层主反射层203,从而在满足第一膜层区域21a透光率的要求同时,使两个区域的反射率差值控制15%以内,进而减少两个区域的视觉差。可以替代的方案是,先在第三表面2a整体沉积次反射层202材料,然后将对应第一膜层区域21a的反射材料通过激光蚀刻的方式去除,再在整体表面上沉积一层相同厚度的主反射层203材料,由此得到第一膜层区域21a的厚度小于第二膜层区域21b厚度的镜片元件,使得第一膜层区域21a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21b的透光率。本实施例的镜片元件,将反射层设置在第三表面2a,有利于缩短入射光线在镜片元件中的传输路径,尤其是针对部分反射部分透射的镜片时,将反射层设置在第三表面2a,有利于改善较大厚度的第二玻璃基片2容易产生镜片重影的问题。所述主反射层203和次反射层202的材料可以选用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层与玻璃表面的附着力,还可以在例如银或银合金等反射层与玻璃表面之间增设一层介质层(未示出),以提高反射层在玻璃表面的附着力。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次反射层202设置在第二玻璃基片2的整体第四表面2b,主反射层203设置在第二玻璃基片2的第三表面2a对应第二膜层区域21b的位置;第一膜层区域21a的反射率和透光率等光学性质主要由次反射层202材料决定,而第二膜层区域21b反射率主要由主反射层203和次反射层202决定,通过上述膜层结构的设计,在满足第一膜层区域21a透光率的要求同时,使得两个区域的反射率差值控制15%以内,进而减少两个区域的视觉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如图6所示,所述后视镜组合件包括外壳7、电路板(未示出)、环境光光敏传感器(未示出)、眩光光敏传感器8和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眩光光敏传感器8设置在第一膜层区域21a对应区域。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设置有电极引出结构第一导电夹5和第二导电夹6,所述第一导电夹5的一端与第一透明导电膜层101接触,另一端通过电连接在第一导电夹5上的导电引线与电路板建立电连接关系,所述第二导电夹6的一端与第二透明导电膜层201接触,另一端通过电连接在第二导电夹6上的导电引线与电路板建立电连接关系,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回路,进而当所述环境光光敏传感器和眩光光敏传感器8分别接收到来自前方环境的光线强度和后方车辆强光照射的光线强度时,通过使后视镜组合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致变色的效果,改变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的颜色和光线性质,减弱强光的照射,起到防眩目作用。本申请的后视镜组合件,外观整体性好,视野范围大,整个第一表面1a可以做到无任何遮挡,制作成无边框或者窄边框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元件包括:
第一玻璃基片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第二表面上的遮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所述遮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第二表面的外周区域;
第二玻璃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片第三表面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二玻璃基片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设置有反射层;
密封件,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玻璃基片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玻璃基片的第三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
电致变色介质,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膜层区域和第二膜层区域,第一膜层区域的透光率大于第二膜层区域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膜层区域设置位置与眩光光敏传感器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5~2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区域的膜层厚度5~2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长度为2.5~10mm,宽度为2.5~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区域的反射率与第二膜层区域的反射率差值小于等于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第二玻璃基片之间还设置有介质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玻璃基片第三表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
10.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组合件包括外壳、电路板、环境光光敏传感器、眩光光敏传感器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
CN202120813869.3U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Active CN215204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3869.3U CN215204670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3869.3U CN215204670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670U true CN21520467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3869.3U Active CN215204670U (zh) 2021-04-17 2021-04-17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72350B1 (ko) 헤드 업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TWI605962B (zh) 後視鏡以及行駛輔助裝置
US10444575B2 (en) Electro-optic element with IMI layer
JP4299818B2 (ja) 自動クリーニング親水性コーティングを持つ電気光学装置
CN107632479B (zh) 一种改进型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镜片
JPH08244527A (ja) 減光可能な自動車のバックミラー
EP3452318B1 (en) Heads-up display comprising an electro-optic assembly
KR20030077938A (ko) 복합재
WO2003056386A1 (fr) Element antireflet, antibuee
KR100558151B1 (ko) 복합재
JP4184830B2 (ja) 複合材
EP1022588A1 (en) Hydrophilic mirror
CN215204670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电致变色后视镜组合件
JP2004309628A (ja) 反射鏡
CN217099837U (zh) 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
CN214299895U (zh)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
CN214295775U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用的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JP2004109801A (ja) 反射鏡
CN217099836U (zh)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内后视镜总成
CN214215624U (zh)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
CN214540318U (zh) 一种高反射率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
CN221039483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镜片的镀膜层结构
CN219927574U (zh) 后视组件和构件
CN219236905U (zh) 一种具有疲劳监控功能的防眩目后视镜组件
CN103552508B (zh) 超疏水防眩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