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1136U - 顶升液压模块 - Google Patents

顶升液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1136U
CN215171136U CN202023343245.4U CN202023343245U CN215171136U CN 215171136 U CN215171136 U CN 215171136U CN 202023343245 U CN202023343245 U CN 202023343245U CN 215171136 U CN215171136 U CN 21517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oil
jacking hydraulic
hydraul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32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榕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cun Hydraulic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ongcun Hydraul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ongcun Hydraulic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ongcun Hydraul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32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1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液压模块,包括顶升油路板、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并联安装在顶升油路板上,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该顶升液压模块的供油或者排油。在本实用新型顶升液压模块中,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并且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独立运作,可见顶升液压模块采用了一用一备的模式设计,实现了顶升液压模块手、电两用的目的,在断电时仍能确保阀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既适合于自动控制,又能方便地进行手动操作,对于液压油的输送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顶升液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液压模块。
背景技术
码垛机,是机械与计算机程序有机结合的产物,为现代生产提供了更高的生产效率。码垛机在码垛行业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码垛机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节省空间。码垛机运作灵活精准、快速高效、稳定性高,作业效率高。码垛机系统采用专利技术的坐标式机器人的安装占用空间灵活紧凑,因而使得在较小占地面积范围内的热处理板厂中建造高效节能的码垛机的构想变成现实。目前采用的机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码垛机搬运和码垛等动作,但是依旧缺失与之高效配套的液压系统,因此,为适应码垛机事业的发展,业内专业人士迫切需要设计出与码垛机配套的液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液压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码垛机搬运和码垛等动作,但是依旧缺失与之高效配套的液压系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升液压模块,应用于升降平台,包括顶升油路板、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该顶升液压模块的供油或者排油。
可选地,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汇合并与外部油缸的活塞上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一顶升液压油路;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汇合并与外部油缸的活塞下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二顶升液压油路。
可选地,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插式减压阀和第一插式单向阀,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和所述第一插式单向阀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上。
可选地,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插装式平衡阀,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
可选地,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均连接有用于检测液压油等介质的压力的顶升压力检测单元。
可选地,所述顶升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一耐震压力表、第一测压软管和第一测压接头,所述第一测压接头接合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所述第一测压软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测压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耐震压力表固设在所述第一测压软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液压模块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本实用新型顶升液压模块中,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并且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独立运作,可见顶升液压模块采用了一用一备的模式设计,实现了顶升液压模块手、电两用的目的,在断电时仍能确保阀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既适合于自动控制,又能方便地进行手动操作,对于液压油的输送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垛机液压系统,包括码垛机动作装置和码垛机液压模块;所述码垛机动作装置包括四个顶升油缸、一个推板油缸和两个对中油缸;所述码垛机液压模块包括油源模块、四组上述的顶升液压模块、一组推板液压模块和两组对中液压模块;所述油源模块通过高压液压管和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与四个所述顶升油缸一一对应并相连接,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与一个所述推板油缸相连接,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与两个所述对中油缸一一对应并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油源模块包括油箱、主用供油模块、备用供油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主用供油模块、所述备用供油模块和所述回油模块与所述油箱相连接;所述主用供油模块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并联设置,所述主用供油模块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供油;所述主用供油模块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的一端相汇合并通过所述高压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所述回油模块通过所述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
可选地,所述油源模块还包括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所述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包括水箱、热油输入单元、冷却油回流单元、冷却水输入单元和循环水输出单元;所述热油输入单元和所述冷却油回流单元与所述油箱相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入单元和所述循环水输出单元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热油输入单元、所述冷却油回流单元、所述冷却水输入单元和所述循环水输出单元之间通过一板式热换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热油输入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用抽油电机泵组和备用抽油电机泵组,所述主用抽油电机泵组和所述备用抽油电机泵组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抽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码垛机液压系统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码垛机液压系统结构设计巧妙,其中油源模块通过高压液压管和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顶升液压模块、一组推板液压模块和两组对中液压模块,并且四组顶升液压模块与四个顶升油缸一一对应并相连接,一组推板液压模块与一个推板油缸相连接,两组对中液压模块与两个对中油缸一一对应并相连接;因而可以实现多缸的同步精准运行,大大提高了本液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大负载、长行程、调度频繁或设备本身欠平衡的液压多缸系统,其能够起到很好的同步控制作用,同步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同时也能够自动控制整个液压系统的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码垛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液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板液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中液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用供油模块和备用供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码垛机动作装置 11—顶升油缸 12—推板油缸
13—对中油缸 2—码垛机液压模块 3—油源模块
31—主用供油模块 32—备用供油模块 33—回油模块
341—供油油路板 3411—供油液压油路 342—供油电机泵组
343—板式高压过滤器 344—溢流阀 345—板式单向阀
35—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 351—热油输入单元
3511—主用抽油电机泵组 3512—备用抽油电机泵组
352—冷却油回流单元 353—冷却水输入单元 354—循环水输出单元
355—板式热换器 4—顶升液压模块 41—第一比例换向阀
42—第一手动换向阀 43—顶升油路板 431—第一顶升液压油路
432—第二顶升液压油路 44—第一插式减压阀 45—第一插式单向阀
46—第一插装式平衡阀 47—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
48—顶升压力检测单元 481—第一耐震压力表 482—第一测压软管
483—第一测压接头 5—推板液压模块 51—推板油路板
52—24V电磁换向阀 53—第一叠加式节流阀 54—第二叠加式节流阀
55—第一推板液压油路 56—第二推板液压油路
57—推板压力检测单元 571—第二耐震压力表 572—第二测压软管
573—第二测压接头 6—对中液压模块 61—加紧对中油路板
62—第二比例换向阀 63—第二插式减压阀 64—第二插式单向阀
65—第一对中液压油路 66—第二对中液压油路
67—对中压力检测单元 671—第三耐震压力表 672—第三测压软管
673—第三测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码垛机液压系统,包括码垛机动作装置1和码垛机液压模块2;所述码垛机动作装置1包括四个顶升油缸11、一个推板油缸12和两个对中油缸13;所述码垛机液压模块2包括油源模块3、四组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对中液压模块6。
其中,所述油源模块3通过高压液压管和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与四个所述顶升油缸11一一对应并相连接,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与一个所述推板油缸12相连接,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与两个所述对中油缸13一一对应并相连接;其中,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结构相同,均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第一手动换向阀42,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 41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的供油或者排油。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码垛机液压系统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码垛机液压系统结构设计巧妙,其中由于所述油源模块3通过高压液压管和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并且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与四个所述顶升油缸11一一对应并相连接,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与一个所述推板油缸12相连接,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与两个所述对中油缸13一一对应并相连接;因而可以实现多缸的同步精准运行,大大提高了本液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大负载、长行程、调度频繁或设备本身欠平衡的液压多缸系统,其能够起到很好的同步控制作用,同步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同时也能够自动控制整个液压系统的运行速度。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码垛机液压系统中的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结构相同,均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第一手动换向阀42,并且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独立运作,可见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 采用了一用一备的模式设计,实现了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手、电两用的目的,在断电时仍能确保阀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既适合于自动控制,又能方便地进行手动操作,对于液压油的输送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 结构相同,还包括顶升油路板43、第一插式减压阀44、第一插式单向阀45、第一插装式平衡阀46和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47。
其中,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43上,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的第一端汇合并与所述顶升油缸11的活塞上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一顶升液压油路431;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44和所述第一插式单向阀45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 43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431上;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41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的第二端汇合并与所述顶升油缸11的活塞下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46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 43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47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43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41与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44、所述第一插式单向阀45、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46和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47之间的相互配合,或者通过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42与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44、所述第一插式单向阀45、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46和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47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所述顶升油缸11的有效控制,控制精确度高,能够高效的完成预期的工作要求。
此外,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通过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431上设置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44,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由于液压油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或流量差,为减小或平衡该差值,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通过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设置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46,用以调节两侧压力的相对平衡,或通过分流的方法达到流量的平衡,使得所述顶升油缸11下降时能够稳定下降。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通过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设置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47来进行保压,保压简单理解就是在所述顶升油缸 11达到一定的压力或行程位置后,使得所述顶升油缸11保持在预定的压力和行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431 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均连接有顶升压力检测单元48。
其中,所述顶升压力检测单元48包括第一耐震压力表481、第一测压软管 482和第一测压接头483,所述第一测压接头483接合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 431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上,所述第一测压软管48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测压接头483相连接,所述第一耐震压力表481固设在所述第一测压软管482 的顶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耐震压力表481可以实时、精确的测定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431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432中液压油等介质的压力并显示,以便于直接观察,或者进一步利用其计算其他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包括推板油路板51、24V电磁换向阀52、第一叠加式节流阀53和第二叠加式节流阀54。
其中,所述24V电磁换向阀52安装在所述推板油路板51上;所述24V电磁换向阀52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板油缸12的活塞上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一推板液压油路55;所述第一叠加式节流阀53安装在所述推板油路板51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板液压油路55上;所述24V电磁换向阀52的第二端与所述推板油缸12的活塞下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二推板液压油路56;所述第二叠加式节流阀54安装在所述推板油路板51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板液压油路56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24V电磁换向阀52、所述第一叠加式节流阀53和所述第二叠加式节流阀5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所述推板油缸12的有效控制,控制精确度高,能够高效的完成预期的工作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推板液压油路55 和所述第二推板液压油路56上均连接有推板压力检测单元57。
其中,所述推板压力检测单元57包括第二耐震压力表571、第二测压软管 572和第二测压接头573,所述第二测压接头573接合在所述第一推板液压油路 55和所述第二推板液压油路56上,所述第二测压软管57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测压接头573相连接,所述第二耐震压力表571固设在所述第二测压软管572的顶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耐震压力表571可以实时、精确的测定所述第一推板液压油路55和所述第二推板液压油路56中液压油等介质的压力并显示,以便于直接观察,或者进一步利用其计算其他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 结构相同,均包括加紧对中油路板61、第二比例换向阀62、第二插式减压阀63 和第二插式单向阀64。
其中,所述第二比例换向阀62安装在所述加紧对中油路板61上;所述第二比例换向阀62的第一端与所述对中油缸13的活塞上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一对中液压油路65;所述第二插式减压阀63和所述第二插式单向阀64并联安装在所述加紧对中油路板61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对中液压油路65上;所述第二比例换向阀62的第二端与所述对中油缸13的活塞下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二对中液压油路6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比例换向阀62、所述第二插式减压阀63和所述第二插式单向阀6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所述对中油缸13的有效控制,控制精确度高,能够高效的完成预期的工作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对中液压油路65 和所述第二对中液压油路66上均连接有对中压力检测单元67。
其中,所述对中压力检测单元67包括第三耐震压力表671、第三测压软管672和第三测压接头673,所述第三测压接头673接合在所述第一对中液压油路 65和所述第二对中液压油路66上,所述第三测压软管672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测压接头673相连接,所述第三耐震压力表671固设在所述第三测压软管672的顶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三耐震压力表671可以实时、精确的测定所述第一对中液压油路65和所述第二对中液压油路66中液压油等介质的压力并显示,以便于直接观察,或者进一步利用其计算其他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油源模块3包括油箱、主用供油模块31、备用供油模块32和回油模块33。
其中,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和所述回油模块33与所述油箱相连接;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并联设置,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供油;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的一端相汇合并通过所述高压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所述回油模块33通过所述回流液压管分别接入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实现对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的自动补油,并且当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故障时,还可通过切换来启用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工作补油,为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连续提供液压油。可见,所述油源模块3结构紧凑,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且操作运行简便,维护检修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码垛机液压系统的运行率和可操作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和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均包括供油油路板341、供油电机泵组342、板式高压过滤器343、溢流阀344和板式单向阀345;所述供油油路板341内设置有供油液压油路3411;所述板式高压过滤器343、所述溢流阀344和所述板式单向阀345安装在所述供油油路板341上并设置在所述供油液压油路3411上;所述供油电机泵组342与所述供油油路板34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供油液压油路3411相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用供油模块31或者所述备用供油模块32 通过所述供油电机泵组342、所述板式高压过滤器343、所述溢流阀344和所述板式单向阀345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四组所述顶升液压模块4、一组所述推板液压模块5和两组所述对中液压模块6的自动补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油源模块3还包括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35;所述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35包括水箱、热油输入单元351、冷却油回流单元352、冷却水输入单元353和循环水输出单元354。
其中,所述热油输入单元351和所述冷却油回流单元352与所述油箱相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入单元353和所述循环水输出单元354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热油输入单元351、所述冷却油回流单元352、所述冷却水输入单元353和所述循环水输出单元354之间通过一板式热换器355相连接;其中,所述热油输入单元351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用抽油电机泵组3511和备用抽油电机泵组 3512,所述主用抽油电机泵组3511和所述备用抽油电机泵组3512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抽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码垛机液压系统增设了所述旁路循环过滤冷却模块35,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能够使液压油长期处于适宜工作温度范围,无需春、秋两季更换不同牌号的液压油,减少了电能和热能的浪费,节能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顶升液压模块,应用于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油路板、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手动换向阀,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独立运作,以单独控制该顶升液压模块的供油或者排油;其中,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汇合并与外部油缸的活塞上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一顶升液压油路;所述第一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汇合并与外部油缸的活塞下腔相连接,进而形成第二顶升液压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插式减压阀和第一插式单向阀,所述第一插式减压阀和所述第一插式单向阀并联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插装式平衡阀,所述第一插装式平衡阀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保压电磁换向阀安装在所述顶升油路板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均连接有用于检测液压油等介质的压力的顶升压力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一耐震压力表、第一测压软管和第一测压接头,所述第一测压接头接合在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路和所述第二顶升液压油路上,所述第一测压软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测压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耐震压力表固设在所述第一测压软管的顶部。
CN202023343245.4U 2020-12-31 2020-12-31 顶升液压模块 Active CN21517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245.4U CN21517113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顶升液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245.4U CN21517113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顶升液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1136U true CN21517113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3245.4U Active CN21517113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顶升液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1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28213U (zh) 一种工件翻转设备机架举升液压站
CN105952713B (zh) 一种液压缸试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757027B (zh) 一种自动启停式液压站的插装式系统集成块
CN207061745U (zh) 一种三维调整机的液压泵站
CN215171136U (zh) 顶升液压模块
CN213981412U (zh) 用于热处理板厂码垛机的液压系统
CN205383139U (zh) 一种电液泵控差动缸装置
CN213981411U (zh) 用于热处理板厂码垛机的液压系统
CN109267599A (zh) 分布式双泵并联直驱的挖掘机动力系统
CN205277943U (zh) 一种胶布机的液压站
CN201575516U (zh) 集箱式可移动采暖供热系统
CN208010673U (zh) 一种大吨位压力机液压站
CN207393605U (zh) 一种液压动力站
CN102582047A (zh) 一种大型二板式注塑机的锁模油路系统
CN205190392U (zh) 超大重型设备的支撑油缸液压系统
CN212318409U (zh) 一种工件翻转设备夹具夹紧液压站
CN209510754U (zh) 一种多油缸举升/下降同步数字液压控制系统
CN103982489A (zh) 用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测试的模块化控制装置
CN203532372U (zh) 基于液压同步马达控制的扇形段夹紧液压系统
CN108167806B (zh) 二次再热百万机组高压加热器系统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3215835U (zh) 太阳能、燃煤锅炉采暖供热系统
CN202598943U (zh) 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5187744U (zh) 具有防吸空功能的油缸液压驱动系统
CN210322276U (zh) 一种新型电磁阀及气缸试验台
CN110513346B (zh) 一种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