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8107U -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8107U
CN215168107U CN202121778685.4U CN202121778685U CN215168107U CN 215168107 U CN215168107 U CN 215168107U CN 202121778685 U CN202121778685 U CN 202121778685U CN 215168107 U CN215168107 U CN 215168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worm
novel multifunctional
make
templat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8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1778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8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8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8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包括套管、滑腔、夹持件和折叠存放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件底端设置了折叠存放结构,通过转动旋柄,使蜗杆随旋柄同步转动并驱动蜗轮旋转,使齿轮随着蜗轮同步转动,进而使齿轮控制齿条移动将移动梁收进滑腔内侧,使夹持件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夹持件夹固在模板表面将其夹固定型,简化了操作流程,无需频繁组装和拆卸,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通过在双向伸缩机构设置了滑腔中部,通过将夹持件翻转度,使夹持件通过凹槽盖至套管表面,此时模板夹呈条状,以便集中存放,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涉及建筑施工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在模板搭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夹调解模板的相互位置并对其加固。
现有的模板夹由安装架、夹持件和紧固件组成,使用时需要在现场完成组装,回收时需要将其拆解,操作繁琐,并且部件拆散后不便进行集中存放,需要占用较大场地,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该装置包括套管、滑腔、夹持件和折叠存放结构,所述套管内侧设置有滑腔,所述夹持件位于套管左右两侧,所述折叠存放结构设置于夹持件底端,所述折叠存放结构包括移动梁、翻转件、凹槽、挡板和双向伸缩机构,所述移动梁贴合滑腔内壁滑动,所述移动梁末端通过转轴与翻转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底端通过限位铰链与翻转件转动配合,所述夹持件靠近套管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套管侧面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滑腔中部设置有双向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双向伸缩机构包括齿条、齿轮、蜗轮、蜗杆和旋柄,所述移动梁靠近滑腔的一端焊接固定有齿条,所述滑腔中部通过转轴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后端安装有蜗轮,并且蜗轮后端通过转轴与滑腔转动连接,所述蜗杆顶端通过转轴与滑腔转动连接,并且蜗杆与蜗轮左侧表面相啮合,所述套管底部安装有旋柄。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且夹持件翻转后可固定在该角度。
优选的,所述翻转件与移动梁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翻转件与移动梁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挡板共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挡板沿套管左右两侧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翻转件位于挡板内侧时,所述翻转件前后侧面与挡板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梁共设置有两组,且移动梁沿滑腔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蜗杆与旋柄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且蜗杆随旋柄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齿轮为42CrMo齿轮钢材质,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翻转件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通过在夹持件底端设置了折叠存放结构,通过转动旋柄,使蜗杆随旋柄同步转动并驱动蜗轮旋转,使齿轮随着蜗轮同步转动,进而使齿轮控制齿条移动将移动梁收进滑腔内侧,使夹持件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夹持件夹固在模板表面将其夹固定型,简化了操作流程,无需频繁组装和拆卸,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通过在双向伸缩机构设置了滑腔中部,通过将夹持件翻转度,使夹持件通过凹槽盖至套管表面,此时模板夹呈条状,以便集中存放,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管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蜗杆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套管-1、滑腔-2、夹持件-3、折叠存放结构-4、移动梁-41、翻转件-42、凹槽-43、挡板-44、双向伸缩机构-45、齿条-451、齿轮-452、蜗轮-453、蜗杆-454、旋柄-4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包括套管1、滑腔2、夹持件3和折叠存放结构4,套管1内侧设置有滑腔2,夹持件3位于套管1左右两侧,折叠存放结构4设置于夹持件3底端,夹持件3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且夹持件3翻转后可固定在该角度。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折叠存放结构4包括移动梁41、翻转件42、凹槽43、挡板44和双向伸缩机构45,移动梁41贴合滑腔2内壁滑动,移动梁41末端通过转轴与翻转件42转动连接,夹持件3底端通过限位铰链与翻转件42转动配合,夹持件3靠近套管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3,套管1侧面焊接固定有挡板44,滑腔2中部设置有双向伸缩机构45,翻转件42与移动梁41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翻转件42与移动梁41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挡板44共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挡板44沿套管1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翻转件42位于挡板44内侧时,翻转件42前后侧面与挡板44紧密贴合,防止翻转件42自行转动,移动梁41共设置有两组,且移动梁41沿滑腔2左右对称分布,使两侧的夹持件3与套管1始终保持相同的间距,翻转件42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双向伸缩机构45包括齿条451、齿轮452、蜗轮453、蜗杆454和旋柄455,移动梁41靠近滑腔2的一端焊接固定有齿条451,滑腔2中部通过转轴与齿轮452转动连接,齿轮452后端安装有蜗轮453,并且蜗轮453后端通过转轴与滑腔2转动连接,蜗杆454顶端通过转轴与滑腔2转动连接,并且蜗杆454与蜗轮453左侧表面相啮合,套管1底部安装有旋柄455,蜗杆454与旋柄455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且蜗杆454随旋柄455同步转动,齿轮452为42CrMo齿轮钢材质,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安装时,首先将套管1通过夹持件3扣在模板表面,即可转动旋柄455,使蜗杆454随旋柄455同步转动并驱动蜗轮453旋转,使齿轮452随着蜗轮453同步转动,进而使齿轮452控制齿条451移动将移动梁41收进滑腔2内侧,使夹持件3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夹持件3夹固在模板表面将其夹固定型,由于只能蜗杆454控制蜗轮453转动,而不能通过蜗轮453控制蜗杆454转动,从而达到自锁的效果,移动梁41的位置只能通过转动旋柄455来实现调节,使夹持件3在对模板夹固定型后不易松脱,简化了操作流程,无需频繁组装和拆卸,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第二,拆卸时,通过反转旋柄455,使齿轮452控制齿条451将移动梁41从滑腔2内向外推出,进而使夹持件3张开解除对模板的夹固,即可取下套管1完成拆卸;
第三,存放时,首先将转动旋柄455调节移动梁41的位置,使翻转件42脱离挡板44之间,即可将翻转件42旋转180度,使一侧夹持件3朝上,另一侧夹持件3朝下,然后转动旋柄455调节移动梁41,使翻转件42移动至挡板44之间,通过挡板44限制翻转件42的旋转角度,避免翻转件42自行旋转不利于收纳运输,最后将夹持件3翻转90度,使夹持件3通过凹槽43盖至套管1表面,此时模板夹呈条状,以便集中存放,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通过在夹持件3底端设置了折叠存放结构4,通过转动旋柄455,使蜗杆454随旋柄455同步转动并驱动蜗轮453旋转,使齿轮452随着蜗轮453同步转动,进而使齿轮452控制齿条451移动将移动梁41收进滑腔2内侧,使夹持件3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夹持件3夹固在模板表面将其夹固定型,简化了操作流程,无需频繁组装和拆卸,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通过在双向伸缩机构45设置了滑腔2中部,通过将夹持件3翻转90度,使夹持件3通过凹槽43盖至套管1表面,此时模板夹呈条状,以便集中存放,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包括套管(1)、滑腔(2)和夹持件(3),所述套管(1)内侧设置有滑腔(2),所述夹持件(3)位于套管(1)左右两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存放结构(4),所述折叠存放结构(4)设置于夹持件(3)底端,所述折叠存放结构(4)包括移动梁(41)、翻转件(42)、凹槽(43)、挡板(44)和双向伸缩机构(45),所述移动梁(41)贴合滑腔(2)内壁滑动,所述移动梁(41)末端通过转轴与翻转件(42)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3)底端通过限位铰链与翻转件(42)转动配合,所述夹持件(3)靠近套管(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3),所述套管(1)侧面焊接固定有挡板(44),所述滑腔(2)中部设置有双向伸缩机构(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伸缩机构(45)包括齿条(451)、齿轮(452)、蜗轮(453)、蜗杆(454)和旋柄(455),所述移动梁(41)靠近滑腔(2)的一端焊接固定有齿条(451),所述滑腔(2)中部通过转轴与齿轮(45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452)后端安装有蜗轮(453),并且蜗轮(453)后端通过转轴与滑腔(2)转动连接,所述蜗杆(454)顶端通过转轴与滑腔(2)转动连接,并且蜗杆(454)与蜗轮(453)左侧表面相啮合,所述套管(1)底部安装有旋柄(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且夹持件(3)翻转后可固定在该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42)与移动梁(41)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翻转件(42)与移动梁(41)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4)共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挡板(44)沿套管(1)左右两侧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42)位于挡板(44)内侧时,所述翻转件(42)前后侧面与挡板(44)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梁(41)共设置有两组,且移动梁(41)沿滑腔(2)左右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54)与旋柄(455)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且蜗杆(454)随旋柄(455)同步转动。
CN202121778685.4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Active CN215168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685.4U CN21516810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685.4U CN21516810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8107U true CN21516810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5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8685.4U Active CN21516810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8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6810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板夹
CN210655180U (zh) 一种镀铬辊生产用夹持装置
CN11042129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钢结构焊接夹紧装置
CN207032840U (zh) 一种脚手架配件管套
CN215747289U (zh) 一种引水隧道压力钢管焊接脚手架
CN207499368U (zh) 安装拆卸式移动滑轮机构的加固型多层脚手架
CN216508504U (zh)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14885561U (zh)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可调节支撑模板
CN21054916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钢结构焊接夹紧装置
CN213929055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固定架
CN211597731U (zh) 一种铝模板用斜撑结构
CN210524325U (zh) 一种用于半挂车的全方位焊接装置
CN113716504A (zh) 一种便捷式市政施工用窨井盖起吊装置
CN211443746U (zh) 一种多轴滚动式木塑墙板卸料架
CN216390369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管线施工支撑辅助装置
CN21802848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基础柱筋精准定位工具
CN212830029U (zh) 一种便于移位的装配式预制件运输装置
CN216256036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环境设计工作架
CN215399119U (zh) 一种带有后轮折叠结构的自行车
CN21332327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材料快速搬运装置
CN220575905U (zh) 一种便于存放吊装工具的吊具架
CN216007933U (zh) 一种设置单向斜撑的转换梁
CN21948851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板材堆放架
CN218029428U (zh) 建筑物防护栏
CN216197552U (zh) 一种铝合金折叠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