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0643U -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0643U
CN215160643U CN202023323498.5U CN202023323498U CN215160643U CN 215160643 U CN215160643 U CN 215160643U CN 202023323498 U CN202023323498 U CN 202023323498U CN 215160643 U CN215160643 U CN 21516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form
moving platform
suppor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34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云
庞芝亮
王天民
陈鲁
张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verse Ltd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34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0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和检测设备,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台和运动平台,所述固定台与运动平台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运动平台用于带动所述固定台移动;升降架组件,位于所述固定台与运动平台之间,包括支撑架及设于支撑架的多个支撑件,所述固定台设有通孔,所述支撑件用于穿过所述固定台的通孔;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平台分开设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进行升降,并能够在下降后与所述支撑架分离。该升降机构在实现上下料功能的同时,能够对运动平台进行减重,从而解决运动平台因为重量过大而导致速度无法提升的问题。

Description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检测设备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OLED面板制造行业中,对于OLED面板的检测设备来讲,其在OLED面板检测过程中,大部分采用的运动形式是OLED面板运动,而探头不动的形式,这样就需要对面板进行支撑和固定。
由于OLED面板尺寸大,大型玻璃基板的尺寸和重量的增加使得搬运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大型玻璃基板的检测设备的晶片传输,可采用空气悬浮传输技术或传统的直线电机传输平台,其中,空气悬浮传输因为需要使用气浮导轨,造成设备成本大幅升高,而传统的直线电机传输平台上需安装玻璃基板上下料的升降机构,造成传输平台的重量增加,传输速度下降,无法满足高速传输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在实现上下料功能的同时,能够对运动平台进行减重,从而解决运动平台因为重量过大而导致速度无法提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升降机构的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包括:
固定台和运动平台,所述固定台与运动平台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运动平台用于通过连接件带动所述固定台移动;
升降架组件,位于所述固定台与运动平台之间,包括支撑架及设于支撑架的多个支撑件,所述固定台设有通孔,所述支撑件用于穿过所述固定台的通孔;
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平台分开设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进行升降,并能够在下降后与所述支撑架分离。
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位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位,所述支撑部位的投影与所述升降部件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升降部件能够向上托举所述支撑部位,以带动所述支撑架升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为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两侧,其平行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运动平台的两侧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的竖向导轨以及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滑块。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运动平台两侧的升降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升降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机的升降部位。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联轴器、换向器和连接轴;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换向器和升降机通过平行于所述运动平台移动方向的连接轴传动连接,两侧的所述换向器通过垂直于所述运动平台移动方向的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换向器。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在下降后支撑于所述运动平台的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柱,所述固定台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于所述运动平台。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与运动平台之间设有竖向的滑杆,所述支撑架设有与所述滑杆相对应的滑孔,并在所述滑孔处设有直线轴承。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执行上下料操作,其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台承载待检测部件;
检测系统,用于对所述固定台承载的待检测部件进行检测;
取放装置,用于在检测前将待检测部件放置于上升后的所述支撑件,并在检测后从再次上升后的所述支撑件取走待检测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其驱动机构与运动平台分开设置,在执行上下料操作的过程中,驱动机构的升降部件用于带动支撑架升降,并能够在下降后与支撑架分离,也就是说,在执行上下料操作的过程中,驱动机构的升降部件与支撑架结合在一起,在上下料操作执行完毕之后,驱动机构的升降部件又能够与支撑架分离,整个驱动机构与运动平台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两者可结合或分离,由于驱动机构不再直接安装在运动平台上,而且能够与支撑架相互分离,因此,其重量便不再由运动平台承担。这样,既能实现上下料功能,又能够减轻运动平台的重量,从而解决了运动平台因为重量过大而导致速度无法提升的问题,可满足高速传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升降机构的检测设备,由于所述升降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设有该升降机构的检测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升降机构的轴侧图;
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在去掉固定台和运动平台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轴、升降机和升降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组件处于升起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为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组件处于下降状态且驱动机构进一步下降至最低处时的侧视图;
图中:
1.伺服电机 2.联轴器 3.换向器 4.升降机 41.螺杆 42.升降螺母 5.导向机构51.基座 52.导轨 6.升降板 7.支撑架 71.支撑杆 8.支撑件 9.支撑块 10.直线轴承 11.连接轴 12.支撑柱 13.固定台 131.通孔 14.运动平台 15.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主要用于在取放各种类型的显示屏、电路板、盖板等产品时,执行升降操作,下面将主要以OLED面板的玻璃基板作为承载物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升降机构的轴侧图;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在去掉固定台和运动平台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主要由固定台13、运动平台14、升降架组件以及驱动机构等构成,其中,固定台 13和运动平台14采用了简化画法,而且其上还可能设有其他部件,固定台 13与运动平台14上下间隔设置,固定台13通过多个支撑柱12连接于运动平台14,即固定台13通过多个支撑柱12固定在运动平台14上,这样,运动平台14在移动时便可以带动固定台13连同其上的承载物一起移动。
升降架组件位于固定台13与运动平台14之间,其支撑架7为网格形状的框架结构,大体平行于固定台13和运动平台14,支撑架7的上表面在纵横交汇部位设有向上延伸的若干支撑件8,每一个支撑杆件8均呈细杆形状,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承载物的头部,固定台13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孔131,每一个通孔131对应一个支撑件8,在支撑架7上下移动时,支撑件8的上端可穿过固定台的通孔131。
驱动机构与运动平台14分开设置,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主要由伺服电机1、联轴器2、换向器3、升降机4和升降板6等组成,其中,伺服电机1 为驱动部件,联轴器2、换向器3和升降机4一起构成传动部件,升降板6 为升降部件,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换向器3和升降机4与升降板6传动连接,可带动升降板6上下移动,进而由升降板6进一步带动支撑架7进行升降,并能够在下降后与支撑架7分离。
位于同一侧的换向器3和升降机4通过平行于运动平台14移动方向的连接轴11传动连接,两侧的换向器3通过垂直于运动平台14移动方向的连接轴11传动连接,且垂直于运动平台14移动方向的连接轴11处于运动平台 14的移动区域之外,以避免与运动平台14相干涉。
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连接于其中一个换向器3,伺服电1通过联轴器2、两个换向器3、五根长度不同的连接轴11将四个升降机4连接在一起,保证伺服电机1可以同时驱动运动平台14两侧的四个升降机4同步升降。
升降板6位于运动平台14的两侧,支撑架7的两侧间隔地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支撑杆71,支撑杆71在水平方向上超出运动平台14的范围,其平行于升降板6并位于升降板6的上方,支撑杆71的投影与升降板6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升降板6能够向上托举支撑杆71,以带动支撑架7升降,并在下降后能够与支撑杆71分离。
为了使支撑架7下降到位后,升降板6能够继续向下移动而与支撑架7 分离并具有足够的间距,从而避免两者之间在运动平台14移动时相互摩擦,可以在支撑架7底部加装多个支撑块9,使支撑架7在下降后可以通过支撑块9支撑于运动平台14。
此外,固定台13与运动平台14之间还设有竖向的滑杆15,支撑架7设有与滑杆15相对应的滑孔,并在滑孔处设有直线轴承10,支撑架7可沿直线轴承10进行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一共设有四个直线轴承10,通过四个直线轴承10和支撑块9,可以保证支撑架7安装在运动平台14的位置,同时保证每个支撑件8与固定台13上的通孔131同心。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更多个直线轴承10。
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连接轴、升降机和升降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如图所示,升降机4具体可以选用螺旋升降机,螺旋升降机的底座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连接轴11与其蜗杆传动连接,进而由蜗杆通过涡轮带动螺杆41转动,螺杆41上设有升降螺母(由于遮挡未示出),升降板6与升降螺母相连接,升降螺母上下移动时,便可以带动升降板6上下移动。
运动平台14的两侧设有导向机构5,此导向机构5主要由基座51、设于基座51的竖向导轨52以及与导轨52滑动连接的滑块等组成,两导轨52 上的滑块与升降板6通过螺钉连接。通过安装定位,可以保证每一侧的两个螺旋升降机4能够带动升降板6沿两列导轨52可以顺畅的进行升降运动。
上述伺服电机1、联轴器2、换向器3、升降机4和导向机构5可固定在设备的大理石基座上。
请继续参考图4、图5,图4为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组件处于升起状态时的侧视图;图5为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组件处于下降状态且驱动机构进一步下降至最低处时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上述升降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运动平台14运动到取放片的位置时,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换向器3、连接轴11驱动两侧的升降机4带动升降板6沿导轨52进行上升运动,在升降板6上升过程中,会推动支撑架7沿直线轴承10上升,在支撑架7上升到最高位时,支撑件8会穿过通孔131高出固定台13,同时机械手将玻璃基板放置到支撑件8上。然后伺服电机1反向旋转,驱动升降机4进行下降运动,同时升降板6会带动支撑架7和玻璃基板同时进行下降运动,在玻璃基板放置到固定台13上后,升降板6带动支撑架7继续下降,到支撑架7的支撑块9与运动平台14接触后,升降板6与支撑架7脱离,然后升降板6继续下降,直到降到最低位置后停止。
以上动作,完成一次玻璃基板的放片操作,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完成玻璃基板的取放片操作。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采用不同类型的升降机4,或者,采用两个能够精确同步运行的伺服电机1 分别驱动两侧的升降机4,又或者,在驱动机构的位置低于运动平台14的情况下,省去支撑架7底部的支撑块9,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除了上述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如上文所述描述的升降机构,用于执行上下料操作,其能够通过固定台 13承载待检测部件;
检测系统,用于对固定台13承载的待检测部件进行检测;
取放装置,用于在检测前将待检测部件放置于上升后的支撑件8,并在检测后从再次上升后的支撑件8取走待检测部件,有关检测设备的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和检测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台(13)和运动平台(14),所述固定台(13)与运动平台(14)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运动平台(14)用于通过连接件带动所述固定台(13)移动;
升降架组件,位于所述固定台(13)与运动平台(14)之间,包括支撑架(7)及设于支撑架(7)的多个支撑件(8),所述固定台(13)设有通孔(131),所述支撑件(8)用于穿过所述通孔(131);
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平台(14)分开设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7)进行升降,并能够在下降后与所述支撑架(7)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位于所述运动平台(14)的两侧,所述支撑架(7)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位,所述支撑部位的投影与所述升降部件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升降部件能够向上托举所述支撑部位,以带动所述支撑架(7)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为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位于所述运动平台(14)的两侧,其平行于所述支撑架(7)并位于所述支撑部位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14)的两侧设有导向机构(5);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基座(51)、设于所述基座(51)的竖向导轨(52)以及与所述导轨(52)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运动平台(14)两侧的升降机(4),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升降机(4)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机的升降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联轴器(2)、换向器(3)和连接轴(11);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换向器(3)和升降机(4)通过平行于所述运动平台(14)移动方向的连接轴(11)传动连接,两侧的所述换向器(3)通过垂直于所述运动平台(14)移动方向的连接轴(11)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2)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换向器(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底部设有用于在下降后支撑于所述运动平台(14)的支撑块(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柱(12),所述固定台(13)通过多个支撑柱(12)连接于所述运动平台(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3)与运动平台(14)之间设有竖向的滑杆(15),所述支撑架(7)设有与所述滑杆(15)相对应的滑孔,并在所述滑孔处设有直线轴承(10)。
10.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执行上下料操作,其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台(13)承载待检测部件;
检测系统,用于对所述固定台(13)承载的待检测部件进行检测;
取放装置,用于在检测前将待检测部件放置于上升后的所述支撑件(8),并在检测后从再次上升后的所述支撑件(8)取走待检测部件。
CN202023323498.5U 2020-12-31 2020-12-31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21516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3498.5U CN215160643U (zh) 2020-12-31 2020-12-31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3498.5U CN215160643U (zh) 2020-12-31 2020-12-31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0643U true CN21516064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3498.5U Active CN215160643U (zh) 2020-12-31 2020-12-31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0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534B (zh) 回流线体及具有该回流线体的锁螺丝平台
CN211970792U (zh) 丝印上下料设备
CN110550381B (zh) 一种用于运输pcb板的设备
CN109951963B (zh) 一种pcb自动投板机
CN211768283U (zh) 一种传送装置、传送设备和传送系统
CN215160643U (zh) 升降机构及检测设备
TWI423880B (zh)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CN109079452B (zh) 风扇核心机组合件自动上料装置
CN219729501U (zh) 移载装置及运输设备
CN210557971U (zh) 一种新型上料装置
CN209872223U (zh) 升降装置及玻璃基板检测系统
CN216996476U (zh) 整板装置和板料生产线
CN216888453U (zh) 一种用于木工加工中心的板材输送台
CN216831307U (zh) 一种打孔设备以及打孔系统
CN216302672U (zh) 一种料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4871351A (zh) 一种金属框自动生产线
CN112276915B (zh) 一种重叠双机头桁架机械手
CN113401561A (zh) 一种用于木工加工中心的多通道板材输送台
KR100710070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 제조라인의 카세트 이송장치
CN219585736U (zh) 一种玻璃面板顶升机构
JPH04141341A (ja) ガントリーローダ
CN211758136U (zh) 异形金属板收料装置
CN215314005U (zh) 一种连续式FPC单pcs外观检查机的走料机构
TWM594267U (zh) 晶舟盒轉換裝置
CN218930766U (zh) 一种双层输送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