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4288U -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4288U
CN215104288U CN202121115459.8U CN202121115459U CN215104288U CN 215104288 U CN215104288 U CN 215104288U CN 202121115459 U CN202121115459 U CN 202121115459U CN 215104288 U CN215104288 U CN 215104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die
pressing
mold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54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宗伸
饶日华
李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eiwan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eiwan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eiwan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eiwan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154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4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4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4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由一沉浸于一浆箱内的吸浆模吸浆形成一浆料层,随即上升离开浆箱,与一由外侧空间移动进入的热压上模合模挤压成为一初胚品,然后该吸浆模下降回位进入该浆箱内展开第二轮的吸浆,该热压上模则吸附该初胚品反向回位,再由一热压下模上升合模,对该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成为纸塑产品,并由该热压下模吸附纸塑产品下降回位,再由一接料机构吸附该纸塑产品离开该热压下模另行收集;本发明能于吸浆后进行快速冷挤压(脱水)及快速热压成型,而达成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尤指一种可以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纸塑产品吸浆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已是全球各国追求的目标,为大幅减少塑料材料产品对环境的危害,目前已有发展以纸浆纤维材料及/或植物纤维材料混合打浆为浆质原料,再由一吸浆模进行吸浆附着浆料,然后经过热压定型技术制造而成的产品,为与「塑料产品」区分,一般称之为「纸塑产品」为多,或也有称之为「模塑产品」或「纸浆模塑产品」,今在本说明书中皆称之为「纸塑产品」。纸塑产品有容易回收再制造再利用的优势,符合环保再利用及节能减碳的潮流,因此快速受到工商业界及大众所接受并乐于采用,纸塑产品经常可见的例如:碗、盘、杯盖、包装材、避震材、垫材等产品都渐有采用,可谓纸塑产品体积上有大有小,各式各样都有。
习知纸塑产品的制造过程,基本上必须经过「吸浆成形」、「热压定型」、「成品转移」及「末端整理」多道作业,其中,「吸浆成形」及「热压定型」这二道为纸塑产品主要的制造成型制程,一般必须经由一“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来完成,至于「成品转移」及「末端整理」这二道则是完成纸塑产品的制造成型后,进一步将成品收集并转移给末端整理(例如:切边、检查、包装)的制程。因此可知,“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是纸塑产品能够制造完成的重要推手,必须要有良好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并搭配适当的制造方法(制程步骤)才能制造成型出优良的纸塑产品。
习知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有很多种的构造组成,所搭配的制造方法也颇众。简单来讲,制造成型体积相对较为大型的纸塑产品(例如3C产品避震箱),所采用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一定会和制造成型体积相对较为小型的纸塑产品(例如浅碟)所采用者相异,因为体积相对较为大型和体积相对较为小型二种纸塑产品,在吸浆方式及吸浆时间、挤压脱水方式及挤压脱水时间、热压成型方式及热压成型时间上都会有所不同,更简单讲,就是这二种纸塑产品的生产周期一定会不同,因此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绝对是无法一体适用,必须根据所要制造成型的纸塑产品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人专业从事各式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设计制造,以及各种纸塑产品的设计制造工作,经由长时间接触各式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各种纸塑产品的经验,发觉目前习知的各式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应用在制造“轻”、“小”、“薄”的纸塑产品时,存在浪费生产周期的缺失。原因在于目前已知的各式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几乎都是针对制造体积大型的纸塑产品而设,而体积大型的纸塑产品其厚度相对也较厚,有些更是为了纸塑产品的厚度可以加倍而设计,因此当利用习知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来制造厚度轻小薄的纸塑产品时,在吸浆方式及时间、挤压脱水方式及时间、热压成型方式及时间上都会有所过多,累积下来每次生产周期就相应无法缩短,造成制造成本相对无法下降更是浪费能源的缺失,在时间即金钱的工业时代,努力加快制程降低成本已为王道,故实用新型人即萌生改良,以制造符合缩短生产周期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想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1、提供一种构造及制程全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2、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包括有:
一浆箱,固定设置于一中央空间的内部,该浆箱的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
一吸浆模,受底部一支撑件通过该浆箱支持而呈模面朝上状态,该支撑件可做升降动作,以带动该吸浆模同步升降,归零状态时受该支撑件所带动,该吸浆模沉浸于该浆箱内部,该吸浆模与一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一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一热压上模,设置于一侧空间内部,并挂设于一导轨上,该侧空间紧邻该中央空间而位于该中央空间的一侧,该热压上模的模面朝下,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与该吸浆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热压上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沿着该导轨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热压上模与一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
一热压下模,设置于该侧空间内部并位于该热压上模下方,该热压下模的模面朝上,该热压下模的模面与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热压下模底部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热压下模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该热压上模区分有一第一热压上模及一第二热压上模,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分别设置于一第一侧空间及一第二侧空间内部,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皆紧邻该中央空间而分别位于该中央空间的二侧,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挂设于同一导轨上,该导轨穿设于该第一侧空间、该中央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三者的上方空间内,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的模面皆朝下,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的模面皆与该吸浆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皆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沿着该导轨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皆与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该热压下模区分有一第一热压下模及一第二热压下模,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内部,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分别位于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下方,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的模面皆朝上,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的模面分别与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对称,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底部皆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皆与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更包括有一接料机构,设置于该侧空间的外部,该接料机构具有一直立基座,固定位置站立,该直立基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直向轨道;有一横向轨道,横向交叉设置于该直向轨道上,该横向轨道向着该侧空间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横向轨道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整体沿着该直向轨道做上下移动动作,并可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轨块,夹设于该横向轨道上,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动杆,固设于该滑轨块下方,可随同该滑轨块沿着该横向轨道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随同该滑轨块随时停止动作,该滑动杆向着该侧空间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滑动杆下方设置有吸附件,可因连接于真空抽吸机构而产生吸附作用。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该接料机构区分有一第一接料机构及一第二接料机构,该第一接料机构及该第二接料机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外部。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该热压上模在模台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开设有复数的抽气孔位,该抽气孔位向该模台内部向上通至一气室,该气室经由一抽气中段管向外并向下弯折后连通至一抽气汇总管,由该抽气汇总管连接的抽气机构抽吸排出,该抽气中段管内端接通该气室时,该抽气中段管内端的低点位置比该气室低。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该热压上模及该热压下模在模台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开设有复数的吹气孔位,该吹气孔位向该模台内部向上或向下通至一进气管,该进气管连通汇集由一进气机构进气。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是运用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再实行如下步骤:
(1).起始时,该吸浆模沉浸于该浆箱内部,随即启动该吸浆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吸浆,以在该吸浆模的模面上形成一胚料层;
(2).吸浆时间一到,该支撑件伸张,推动该吸浆模吸附住胚料层离开该浆箱往上移动,过程中该吸浆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使该胚料层逐渐脱水降湿;同时该热压上模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沿着该导轨横向位移进入该中央空间内,并于该吸浆模相对应的位置停止移动,随即上移的吸浆模吸附住胚料层与该热压上模合模挤压该胚料层脱水,过程中该热压上模连接的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助使该胚料层脱水降湿,当合模挤压时间一到,该胚料层降湿成为一初胚品,随即该吸浆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转换成吹送作用,使该吸浆模与初胚品脱开,该热压上模则吸附住该初胚品。
(3).随即该热压上模吸附住该初胚品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沿着该导轨反向回位进入该第一侧空间内,并于该热压下模相对应的位置停止,随即该热压下模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上升与该热压上模合模,共同对该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使该初胚品完全干燥成为一纸塑产品,过程中,该热压上模及该热压下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皆启动抽吸作用,使该初胚品干燥成为纸塑产品。
(4).热压定型时间一到,该热压上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作用,以与该纸塑产品脱开,该热压下模则吸附住该纸塑产品向下移动回位,以等待收集。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该热压下模吸附住该纸塑产品向下移动回位后,该接料机构的滑轨块受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移动,并带动该滑动杆推动该吸附件同步移动,使该滑动杆部分及该吸附件进入该侧空间内,使该吸附件对正纸塑产品,然后该横向轨道受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直向轨道下降,使该吸附件贴触到纸塑产品,同时该吸附件所连接的真空抽吸机构启动吸附作用,以及该热压下模所连接的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以使该纸塑产品转移到受该吸附件所吸附;随即该横向轨道沿着该直向轨道上升回位,同时该滑轨块沿着该横向轨道反向移动,并带动该滑动杆连同吸附住纸塑产品的吸附件退出至该第一侧空间外部,随即该吸附件停止吸附作用,使纸塑产品被收集。
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在该热压上模吸附住该初胚品反向回位的同时,该吸浆模停止吹送作用,并受该支撑件带动下降进入该浆箱内回到起始位置并进行吸浆作用,使该吸浆模的模面上再度形成一另一胚料层,然后在上述的热压上模与热压下模对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的同时,该吸浆模吸附住该另一胚料层离开该浆箱往上移动,同时另一侧空间内的另一热压上模沿着该导轨横向位移进入该中央空间内与该吸浆模合模挤压该另一胚料层脱水成为另一初胚品,然后该吸浆模脱开该另一初胚品下降进入该浆箱内回到起始位置,该另一热压上模则吸附住该另一初胚品沿着该导轨反向移动进入该另一侧空间内回位,随即有另一热压下模上升与该另一热压上模合模,共同对该另一初胚品进行另一热压定型作业使完全干燥成为一另一纸塑产品,该另一热压定型时间一到,该另一热压上模与该纸塑产品脱开,该另一热压下模则吸附住该另一纸塑产品向下移动回位,以等待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该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可以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纸塑产品吸浆自动成型机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纸塑产品吸浆自动成型机的正视图。
图3~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的连续步骤示意图。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热压上模的立体图。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热压上模的俯视图。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热压上模的底视图。
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热压上模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 浆箱10 中央空间11
保护罩12 吸浆模20 支撑件21
第一热压上模30 第一侧空间31 导轨32
模台33 抽气孔位331 气室332
抽气中段管333 抽气汇总管334 吹气孔位335
进气管336 第一热压下模40 第二热压上模50
第二侧空间51 第二热压下模60 第一接料机构70
直立基座71 直向轨道72 横向轨道73
滑轨块74 滑动杆75 吸附件76
第二接料机构80 直立基座81 直向轨道82
横向轨道83 滑轨块84 滑动杆85
吸附件8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同时提出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下面依次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为一种特别适用于制造“轻”、“小”、“薄”纸塑产品的自动成型机。如图1及图2所示,该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在构造组成上包括有:
一浆箱10,固定设置于一中央空间11的内部,该浆箱10的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
一吸浆模20,受底部一支撑件21(例如动力缸体,但不受限)通过该浆箱10支持而呈模面朝上状态,该支撑件21可做升降动作,以带动该吸浆模20同步升降,归零状态(或称起始状态)时,受该支撑件21所带动,该吸浆模20是沉浸于该浆箱10内部,亦即归零状态时该吸浆模20的模面会低于该浆箱10的浆料面,该吸浆模20与一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一第一热压上模30,设置于一第一侧空间31内部,并挂设于一导轨32上,该第一侧空间31紧邻该中央空间11而位于该中央空间11的一侧,例如:位于该中央空间11的右侧,该第一热压上模30的模面朝下,该第一热压上模30的模面与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第一热压上模30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于需要时沿着该导轨32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与一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一第一热压下模40,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31内部并位于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下方,该第一热压下模40的模面朝上,该第一热压下模40的模面与该第一热压上模30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第一热压下模40底部受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但不受限)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下模40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一第二热压上模50,设置于一第二侧空间51内部,并挂设于同一导轨32上,该第二侧空间51紧邻该中央空间11而位于该中央空间11的另一侧,例如:位于该中央空间11的左侧,该导轨32则穿设于该第一侧空间31、该中央空间11及该第二侧空间51三者的上方空间内,并于该中央空间11内的上方空间处挂设一保护罩12(如图2所示),用以遮护该导轨32,该第二热压上模50的模面朝下,该第二热压上模50的模面与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第二热压上模50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于需要时沿着该导轨32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第二热压上模50与一第四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四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由图式可以看出,该第二热压上模50的构造与前述的第一热压上模30完全相同,只是分别位于该中央空间11紧邻二侧的第一侧空间31及第二侧空间51内而已;
一第二热压下模60,设置于该第二侧空间51内部并位于该第二热压上模50下方,该第二热压下模60的模面朝上,该第二热压下模60的模面与该第二热压上模50的模面为形状对称,该第二热压下模60底部受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但不受限)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二热压下模60与一第五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五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由图式可以看出,该第二热压下模60的构造与前述的第一热压下模40完全相同,只是分别位于该中央空间11紧邻二侧的第一侧空间31及第二侧空间51内而已;
一第一接料机构70,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31的外部,该第一接料机构70具有一直立基座71,固定位置站立于一平台或地面上,该直立基座7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直向轨道72;有一横向轨道73,横向交叉设置于该直向轨道72上,该横向轨道73是向着该第一侧空间31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横向轨道73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整体沿着该直向轨道72做上下移动动作,并可因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轨块74,夹设于该横向轨道73上,可因不同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73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因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动杆75,固设于该滑轨块74下方,所以可随同该滑轨块74沿着该横向轨道73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随同该滑轨块74随时停止动作,该滑动杆75同样向着该第一侧空间31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滑动杆75下方设置有多数的吸附件76,可因后端连接于真空抽吸机构而产生吸附作用;及
一第二接料机构80,设置于该第二侧空间51的外部,该第二接料机构80相同于前述的第一接料机构70,同样具有一固定位置站立于一平台或地面上的直立基座81,该直立基座81的一侧面上同样设置有一直向轨道82;同样有一横向轨道83,横向交叉设置于该直向轨道82上,该横向轨道83是向着该第二侧空间51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横向轨道83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整体沿着该直向轨道82做上下移动动作,并可因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同样有一滑轨块84,夹设于该横向轨道83上,可因不同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83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因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同样有一滑动杆85,固设于该滑轨块84下方,同样可以随同该滑轨块84沿着该横向轨道83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随同该滑轨块84随时停止动作,该滑动杆85同样向着该第二侧空间51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滑动杆85下方设置有多数的吸附件86,可因后端连接于真空抽吸机构而产生吸附作用。
上述即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的基本构造组成,其中,所提及各处的外在动力机构及第一、二、三、四、五抽送装置因皆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且其作用明显可成立,故未示于图,以免图面过于繁杂难辨。
根据上述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的构造组成,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制造方法,是运用上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再实行如下步骤:
1.如图3所示,起始时,该吸浆模20本即沉浸于该浆箱10内部,随即启动该吸浆模2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开始吸浆,以在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上形成一胚料层,必须加强说明的是,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上可以是配置多数的吸浆部位,所以该多数的吸浆部位即皆吸浆以同时形成多数的胚料层。
2.如图4所示,当吸浆时间一到,该支撑件21伸张,推动该吸浆模20吸附住胚料层离开该浆箱10往上移动,过程中该第一抽送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使该胚料层逐渐脱水降湿;在该吸浆模20上升的同时,该第一热压上模30也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沿着该导轨32横向位移进入该中央空间11内,并于该吸浆模20相对应的位置停止移动,随即上移的吸浆模20吸附住胚料层与该第一热压上模30合模挤压该胚料层脱水,过程中该第一热压上模30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也启动抽吸作用,助使该胚料层逐渐脱水降湿,当短暂的合模挤压时间一到,该胚料层已降湿成为一初胚品,随即该吸浆模2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以与该初胚品脱开,该第一热压上模30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则仍进行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初胚品,必须加强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过程中,该第一热压上模30并无进行热压作用,而是充当冷压模的作用。
3.如图5所示,随即该第一热压上模30吸附住该初胚品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沿着该导轨32反向移动进入该第一侧空间31内回位,并于该第一热压下模40相对应的位置停止移动,随即该第一热压下模40受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上升与该第一热压上模30合模,此时该初胚品即介于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与该第一热压下模40间,随即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与该第一热压下模40即共同对该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一段时间,使该初胚品完全干燥成为一纸塑产品,过程中,该第二、三抽送装置皆启动抽吸作用造成热循环,使该初胚品尽速干燥成为纸塑产品;在该第一热压上模30吸附住该初胚品反向回位的同时,该吸浆模20停止吹送(送风)作用,并受该支撑件21带动下降进入该浆箱10内回到归零(起始)位置,同时该吸浆模2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再度启动抽吸作用,进行第二轮的吸浆,使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上再度形成一胚料层;必须加强说明的是,在第一热压上模30与第一热压下模40对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的同时,该吸浆模20再度吸浆形成一胚料层,是属于另一(第二)生产周期,即在此时,该第一生产周期的热压定型作业尚在进行,而第二生产周期的吸浆即已展开。
4.如图6所示,当热压定型作业时间一到,该初胚品已干燥成为纸塑产品,随即该第一热压上模30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以与该纸塑产品脱开,该第一热压下模40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则仍进行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纸塑产品,然后该第一热压下模40吸附住该纸塑产品向下移动回位;随即该第一接料机构70的滑轨块74受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73移动,并即带动该滑动杆75推动该多数的吸附件76同步移动,使该滑动杆75部分及该多数的吸附件76共同进入该第一侧空间31内,并使该多数的吸附件76一对一对正每一个纸塑产品后停止,然后该横向轨道73受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直向轨道72下降一小段距离,使该吸附件76贴触到纸塑产品后停止,同时该吸附件76所连接的真空抽吸机构启动吸附作用,以及该第一热压下模40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以使该纸塑产品转移到受该吸附件76所吸附;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动作也持续进行,同如图6所示,该吸浆模20吸附住再度吸浆的胚料层离开该浆箱10往上移动,同时该第二热压上模50也沿着该导轨32横向位移进入该中央空间11内,和该吸浆模20合模挤压该胚料层脱水,这些动作和前述第一热压上模30所曾进行过的完全相同,故不过予赘述。
5.如图7所示,接着,属于第一生产周期的动作是,该横向轨道73沿着该直向轨道72上升回位,同时该滑轨块74沿着该横向轨道73反向移动,并即带动该滑动杆75连同该多数的吸附件76(吸附住多数的纸塑产品)往外退出至该第一侧空间31外部,在动作的同时已有收集用的容器在该多数的吸附件76(吸附住多数的纸塑产品)下方等待,因此随即该吸附件76停止吸附作用,使得多数的纸塑产品进入收集用的容器内,但收集的部分已非本实用新型范畴,故不过予赘述;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动作也持续进行,同如图7所示,第二热压上模50吸附住该初胚品沿着该导轨32反向移动进入该第二侧空间51内回位,随即该第二热压下模60上升与该第二热压上模50合模,共同对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使完全干燥成为一纸塑产品,过程中,该吸浆模20下降进入该浆箱10内回到归零(起始)位置,并即进行第三轮的吸浆,使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上再度形成一胚料层;可以加强说明的是,属于第一生产周期的纸塑产品被移出并收集的同时,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热压定型作业也进行中,同时属于第三生产周期的吸浆也展开,如此第一、二、三生产周期可以按序同时存在进行,以大幅缩短生产周期。
6.如图8所示,接着,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动作是,当热压定型作业时间一到,该第二热压下模60吸附住该纸塑产品下移回位,同时该第二接料机构80的滑轨块84即带动该滑动杆85推动该多数的吸附件86沿着该横向轨道83同步移动,使该滑动杆85部分及该多数的吸附件86共同进入该第二侧空间51内,并使该多数的吸附件86一对一对正每一个纸塑产品,随即该横向轨道83沿着该直向轨道82下降使该吸附件86贴触到纸塑产品,然后该吸附件86启动吸附作用,以及该第二热压下模60停止抽吸作用,以使该纸塑产品转移到受该吸附件86所吸附;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属于第三生产周期的动作也持续进行,同如图8所示,该吸浆模20吸附住第三轮吸浆的胚料层离开该浆箱10往上移动,同时该第一热压上模30沿着该导轨32横向位移再度进入该中央空间11内和该吸浆模20合模挤压该胚料层脱水,这些动作和前述第一热压上模30及第二热压上模50所曾进行过的完全相同,故不过予赘述。
7.如图9所示,继续,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动作是,该横向轨道83沿着该直向轨道82上升回位,同时该滑轨块84沿着该横向轨道83反向移动,并即带动该滑动杆85连同该多数的吸附件86(吸附住多数的纸塑产品)往外退出至该第二侧空间51外部,在动作的同时已有收集用的容器在该多数的吸附件86下方等待,因此随即该吸附件86停止吸附作用,使得多数的纸塑产品进入收集用的容器内,因收集的部分非属本实用新型范畴,故不过予赘述;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属于第三生产周期的动作也持续进行,同如图7所示,第一热压上模30吸附住该初胚品沿着该导轨32反向移动进入该第一侧空间31内回位,随即该第一热压下模40上升与该第一热压上模30合模,共同对属于第三生产周期的初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使成为一纸塑产品,过程中,该吸浆模20再度下降进入该浆箱10内回到归零(起始)位置,并即进行第四轮的吸浆,使该吸浆模20的模面上再度形成一胚料层;因此可以加强说明的是,属于第二生产周期的纸塑产品被移出并收集的同时,属于第三生产周期的热压定型作业也进行中,同时属于第四生产周期的吸浆也展开,如此在第一生产周期已结束时,第二、三、四生产周期仍按序同时存在进行。因此由多重生产周期同时进行的方便性,可以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经过以上步骤一一进行后,所预期的纸塑产品即可制造成型,且因第一、二、三生产周期或第二、三、四生产周期(以下类推)可按序同时存在进行,因此确实能够达成所预期以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实用新型目的。
由上述所揭示该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的构造及制程步骤,可以看出,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与该第二热压上模50二者、该第一热压下模40与该第二热压下模60二者,以及该第一接料机构70与该第二接料机构80二者,实际上是相同构造并于相同制程步骤使用,区分上只有设置的位置分位于该中央空间11二侧的区分而已;因此就实际操作而言,该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1除必须具备有该浆箱10及吸浆模20外,若只有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与该第一热压下模40及该第一接料机构70存在,或是只有该第二热压上模50与该第二热压下模60及该第二接料机构80存在,如此仍能因吸浆后进行快速冷挤压(脱水)及快速热压成型,而达成提升制造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实用新型目的。
在上述制造方法所揭示的制程步骤中,该第一热压上模30(或第二热压上模50)与该第一热压下模40(或第二热压下模60)在合模进行热压成型作业时,该第一热压上模30(或第二热压上模50)与该第一热压下模40(或第二热压下模60)二者皆会进行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其中,进行抽吸作用主要是要将初胚品降湿脱出的水蒸气抽吸出,至于进行吹送作用则是要与纸塑产品间顺利脱开用。
以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为例,该第一热压上模30在构造上,如图10~图13所示,在一模台33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开设有复数的抽气孔位331(如图12所示),该抽气孔位331皆向该模台33内部向上通至一气室332(如图13所示),然后该气室332皆经由一抽气中段管333向外并向下弯折后连通至一抽气汇总管334(如图10及图11所示),再由该抽气汇总管334后端所连接的抽气机构抽吸排出;由图13可以看出,该抽气中段管333内端接通该气室332时,该抽气中段管333内端的低点位置比该气室332低,其作用在于,因为该抽气孔位331抽气时是将水蒸气往上抽至该气室332内,而水蒸气到达该气室332内时会因略为降温转换为水液沉于该气室332内,此时该抽气中段管333内端的低点位置低于该气室332的构造,可以确保该气室332内的水液一定会进入该抽气中段管333内,以完全被抽吸排出;同时该抽气中段管333向外向下弯折后再连通该抽气汇总管334的构造,可确保水液完全被排出,避免回流到该气室332。该第二热压上模50在构造上完全同如图10~图13所示,故不再图示及赘述。
至于该第一热压下模40及第二热压下模60,因为是相对于该第一热压上模30及第二热压上模50而翻转朝下,亦即其吸浆孔位及抽气孔位是位在模面的顶面上,因此进行抽吸使水蒸气到达气室转换为水液时,水液会因重力作用很容易进入抽气中段管内被排出,所以抽气中段管内端的低点位置与该气室平齐即可,不必刻意降低。
同样以该第一热压上模30为例,如图10~图13所示,在该模台33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另外开设有复数的吹气孔位335(如图12所示),该吹气孔位335皆向该模台33内部向上通至一进气管336(如图13所示),然后该进气管336会连通汇集由一进气机构进气;将该吹气孔位335及进气管336单独设置,而不与抽气孔位331及气室332混用的作用,主要是混用时吹气时有将该气室332内沉淀的炭化纤维吹到模面及纸塑成品上之虞,所以将该吹气孔位335及进气管336单独设置,可以完全免除气室332内沉淀的炭化纤维被吹到模面及纸塑成品上的顾虑,以确保模面及纸塑产品的洁净。该第二热压上模50、该第一热压下模40及该第二热压下模60,在构造上同样设置有单独操作的吹气孔位及及进气管,即完全同如图10~图13所示,故不再图示及赘述。

Claims (6)

1.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浆箱,固定设置于一中央空间的内部,该浆箱的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
一吸浆模,受底部一支撑件通过该浆箱支持而呈模面朝上状态,该支撑件可做升降动作,以带动该吸浆模同步升降,归零状态时受该支撑件所带动,该吸浆模沉浸于该浆箱内部,该吸浆模与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一热压上模,设置于一侧空间内部,并挂设于一导轨上,该侧空间紧邻该中央空间而位于该中央空间的一侧,该热压上模的模面朝下,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与该吸浆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热压上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沿着该导轨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热压上模与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
一热压下模,设置于该侧空间内部并位于该热压上模下方,该热压下模的模面朝上,该热压下模的模面与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热压下模底部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热压下模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热压上模区分有第一热压上模及第二热压上模,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分别设置于第一侧空间及第二侧空间内部,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皆紧邻该中央空间而分别位于该中央空间的二侧,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挂设于同一导轨上,该导轨穿设于该第一侧空间、该中央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三者的上方空间内,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的模面皆朝下,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的模面皆与该吸浆模的模面为形状相应对称,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皆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沿着该导轨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皆与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该热压下模区分有一第一热压下模及一第二热压下模,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内部,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分别位于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下方,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的模面皆朝上,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的模面分别与该第一热压上模及该第二热压上模对称,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底部皆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热压下模及该第二热压下模皆与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接料机构,设置于该侧空间的外部,该接料机构具有一直立基座,固定位置站立,该直立基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直向轨道;有一横向轨道,横向交叉设置于该直向轨道上,该横向轨道向着该侧空间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横向轨道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整体沿着该直向轨道做上下移动动作,并可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轨块,夹设于该横向轨道上,可因外在动力机构推动沿着该横向轨道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受控制而随时停止动作;有一滑动杆,固设于该滑轨块下方,可随同该滑轨块沿着该横向轨道做横向移动动作,并可随同该滑轨块随时停止动作,该滑动杆向着该侧空间的方向伸出一大段,该滑动杆下方设置有吸附件,可因连接于真空抽吸机构而产生吸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料机构区分有第一接料机构及第二接料机构,该第一接料机构及该第二接料机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空间及该第二侧空间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热压上模在模台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开设有复数的抽气孔位,该抽气孔位向该模台内部向上通至一气室,该气室经由一抽气中段管向外并向下弯折后连通至一抽气汇总管,由该抽气汇总管连接的抽气机构抽吸排出,该抽气中段管内端接通该气室时,该抽气中段管内端的低点位置比该气室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热压上模及该热压下模在模台的模面上于每一吸浆部位上开设有复数的吹气孔位,该吹气孔位向该模台内部向上或向下通至一进气管,该进气管连通汇集由一进气机构进气。
CN202121115459.8U 2021-05-21 2021-05-21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Active CN215104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459.8U CN215104288U (zh) 2021-05-21 2021-05-21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459.8U CN215104288U (zh) 2021-05-21 2021-05-21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4288U true CN21510428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5459.8U Active CN215104288U (zh) 2021-05-21 2021-05-21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4288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072A (zh) * 2021-12-24 2022-04-01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N114481708A (zh) * 2022-02-21 2022-05-13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热压模具
CN114525703A (zh) * 2022-02-21 2022-05-24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浆箱机构
CN115369696A (zh) * 2021-05-21 2022-11-22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其制造方法
TWI804382B (zh) * 2022-07-07 2023-06-01 大陸商常州市誠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紙塑產品成型設備
WO2023115237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WO2024007246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成型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9696A (zh) * 2021-05-21 2022-11-22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63072A (zh) * 2021-12-24 2022-04-01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WO2023115237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N114481708A (zh) * 2022-02-21 2022-05-13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热压模具
CN114525703A (zh) * 2022-02-21 2022-05-24 佛山市美万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的浆箱机构
TWI804382B (zh) * 2022-07-07 2023-06-01 大陸商常州市誠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紙塑產品成型設備
WO2024007246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产品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04288U (zh)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N107237217B (zh) 模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及成品
CN107529570B (zh) 一种带自动切边的纸浆模塑成型机
CN108442183B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JP6741783B2 (ja) 成形品の自動成形機、製造方法および完成品
CN111424467A (zh) 纸塑产品上往复式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7881854B (zh) 模塑产品双吸浆冷挤压两段热压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9412613U (zh) 翻转式吸浆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N107974873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9686146U (zh) 纸塑产品上往复式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08252164B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11379198A (zh) 翻转式吸桨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TWM615618U (zh) 紙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CN107974874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14362562U (zh) 一种纸浆模塑湿胚干胚内部转移结构
TW202026488A (zh) 紙塑產品上往復式吸漿自動成型機及製造方法
CN108060617B (zh)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15369696A (zh)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8748440U (zh) 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
WO2022241582A1 (zh) 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其制造方法
TWM577025U (zh) Reciprocating sucti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for paper and plastic products
TWI794796B (zh) 紙塑產品自動成型機及其製造方法
CN104652178B (zh) 大型厚体纸浆模压设备
CN108560324B (zh) 模塑产品多段上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8328561U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