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8020U -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8020U
CN215098020U CN202120851796.7U CN202120851796U CN215098020U CN 215098020 U CN215098020 U CN 215098020U CN 202120851796 U CN202120851796 U CN 202120851796U CN 215098020 U CN215098020 U CN 215098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bumper body
frame
supporting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17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庆禹
李俊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cin Motor Co Ltd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cin Motor Co Ltd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cin Motor Co Ltd,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ci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17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8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8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8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设有支耳Ⅰ,所述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抵靠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提高安装可靠性。

Description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及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较低,在摩托车上加装牢固的保险杠是保障安全驾驶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危险的时候,摩托车保险杠主要起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安装了保险杠的摩托车在摔倒时先与路面接触的是保险杠,然后保险杠在力的作用下变形消耗掉摩托车的动能,起到缓冲保护摩托车的作用,减少对车身的损坏,同时,由于保险杠的横向支撑,使得摩托车倒地时保险杠先着地,给驾驶员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尤其是摔倒时对腿部的防护,目前现有保险杠固定方式多为支耳延伸、管材打扁形式或者保险杠主管与衬套焊接方式;简单的支耳延伸欠缺强度,因此用于车体饱满的大排量车型时,车体质量大,倒车时,简单支耳延伸方式受到径向弯矩力,很容易导致支耳变形;打扁方式与车架或者发动机固定式,不易控制断面平整一致性,平面不易完整贴合,强制打紧会存在应力;而采用衬套与保险杠焊接,则会增加重量且使得商品外观不佳。
因此,需对现有技术中保险杠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保险杠总成,能够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提高安装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提高安装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设有支耳Ⅰ,所述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抵靠面。保险杠本体安装后,保险杠本体通过抵靠面依靠在车架上,保险杠本体自身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在发生倾倒时,依靠面借助车架的依靠对抵靠部及具有抵靠部的保险杠本体进行了辅助加强,强度可靠,整车保护性优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倾倒时,支耳连接状态下支耳受力变形、打紧连接状态下受力应力点失效等问题;一般的所述保险杠本体分为整体式一体安装于摩托车或是分体式分别安装在摩托车的左右两侧,本方案中,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保险杠和右保险杠,相对应的所述车架上也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发动机斜撑管和右发动机斜撑管,其中所述的左右对应于沿摩托车纵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的纵向即为摩托车前后轮的连线方向,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保险杠上设有左支耳Ⅰ,所述左支耳Ⅰ设有用于与左发动机斜撑管相抵靠的左抵靠部,所述左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左发动机斜撑管的受力方向上抵住左发动机斜撑管的左抵靠面;所述右保险杠上设有右支耳Ⅰ,所述右支耳Ⅰ设有用于与右发动机斜撑管相抵靠的右抵靠部,所述右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右发动机斜撑管的受力方向上抵住右发动机斜撑管的右抵靠面;当然所述左支耳Ⅰ还可向右发动机斜撑管设置方向延伸连接在右发动机斜撑管上形成依靠,所述右支耳Ⅰ还可向左发动机斜撑管设置方向延伸连接在左发动机斜撑管上形成依靠,形成交叉式的安装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抵靠面为斜面。所述抵靠面还可以为弧面、或是阶梯面等,以使得所述抵靠面在车辆倾倒时具备抵靠能力,在此不再赘述,采用斜面的抵靠方式,制造方便便于降低制造成本,如图3所示,所述左抵靠面和右抵靠面均为斜面。
进一步,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保险杠本体安装于车架上,本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依靠车架上的衬套通过螺栓安装于车架,解决了焊接衬套安装时美观性差的问题,同时抵靠面为斜面,连接部与车架连接可靠,也避免了采用强制打紧连接方式出现的安装点应力,同时也解决了支耳连接方式在受力时出现的保险杠本体容易失效的问题,当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仍可在车架上设置用于连接连接部的支耳,配合连接部安装支耳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左辅助支耳Ⅰ,所述左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左抵靠面配合抵靠的左支撑面,所述左支撑面为斜面,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右辅助支耳Ⅰ,所述右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右抵靠面配合抵靠的右支撑面,所述右支撑面为斜面;所述左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左辅助支耳Ⅰ固定连接的左连接部,所述左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左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左安装部,所述右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右辅助支耳Ⅰ固定连接的右连接部,所述右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右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右安装部,以使得左保险杠和右保险杠安装后与车架形成整体,提高防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支耳Ⅰ的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车架的发动机斜撑管,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的后下方即为以纵向为基准的后下方,后车轮布置方向为后,当然连接部的设置位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如图1所示,所述左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左安装部,所述右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右安装部,所述左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连接部位于左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左抵靠面相对于左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左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左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左安装部位于左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左支撑面相对于左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右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右连接部位于右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右抵靠面相对于右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右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右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右安装部位于右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右支撑面相对于右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左抵靠面与左安装面的配合面为由前向后内侧倾斜的斜面,右抵靠面与右安装面的配合面为由前向后内侧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将所述抵靠部设置在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首先降低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其次在制造及装配时更加的便捷,所述抵靠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保险杠本体的中部、上部等合适位置,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方案保险杠本体为管梁结构,管梁的延伸方向即为保险杠本体的纵向,垂直于保险杠本体的纵向的方向即为保险杠本体的横向,本方案所述连接部直接形成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不仅提高了制造及安装的效率,更能保证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效果,提高结构强度,形成有效支撑,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且安装点在车辆行驶发生倾倒时,保险杠本体受力完全,连接部与保险杠本体的连接位置应力分别分散至保险杠本体和车架,所述左抵靠部正对左保险杠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保险杠,所述左连接部由所述左抵靠部沿左保险杠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左保险杠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正对左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左安装部由所述左辅助支耳Ⅰ沿左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和左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右抵靠部正对右保险杠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保险杠,所述右连接部由所述右抵靠部沿右保险杠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右保险杠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正对右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右安装部由所述右辅助支耳Ⅰ沿右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和右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的上下即为沿摩托车高度方向的上下,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通过设置的支耳Ⅰ和支耳Ⅱ可形成良好的安装效果,并支耳Ⅰ的结构使得保险杠本体起到防护作用时,不仅自身结构起到支撑防护作用,还能依靠车架起到支撑防护作用,能进一步与车架及整车形成有效的支撑,提高保险杠本体的防护强度,相对应的所述车架上还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左主梁和右主梁,所述左主梁上设置有左辅助支耳Ⅱ,所述右主梁上设置有右辅助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Ⅰ为左保险杠的左下支耳,所述左保险杠还设有相对于左支耳Ⅰ靠上的左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左保险杠固定的左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的车架左连接部,所述右支耳Ⅰ为右保险杠的右下支耳,所述右保险杠还设有相对于右支耳Ⅰ靠上的右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右保险杠固定的右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的车架右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所述的近似于相互垂直延伸含义即为在垂直的基础上允许有制造及安装的误差,在此不再赘述,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车架,所述的竖直方向为摩托车高度方向。所述左支耳Ⅱ的左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左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左保险杠固定部在左保险杠的横向上固定于左保险杠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左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的右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右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右保险杠固定部在右保险杠的横向上固定于右保险杠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右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有所述的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总成底部通过支耳Ⅰ借助依靠部和连接部安装于车架,顶部通过支耳Ⅱ安装于车架,保险杠本体结构强度高,在车辆倾倒时可提供有效保护,且各安装点连接可靠,整体结构美观。
进一步,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辅助支耳Ⅰ,所述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抵靠面配合抵靠的支撑面;所述抵靠面为斜面,所述支撑面为斜面;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以使得连接后所述保险杠本体与车架形成整体;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位于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支撑面相对于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所述辅助支耳Ⅰ正对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辅助支耳Ⅰ沿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辅助支耳Ⅰ和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同时所述辅助支耳Ⅰ还用于安装发动机等车辆上其他构件,提高了安装点的利用率,减少多余构件的设置,降低车辆总重,并且在车辆倾倒时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防止出现支耳连接受力变形的情况,提升保护性能。
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保险杠和右保险杠,相对应的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发动机斜撑管和右发动机斜撑管,
所述左保险杠上设有左支耳Ⅰ,所述左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左抵靠部,所述左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左抵靠面,所述左抵靠面为斜面,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左辅助支耳Ⅰ,所述左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左抵靠面配合抵靠的左支撑面,所述左支撑面为斜面;所述右保险杠上设有右支耳Ⅰ,所述右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右抵靠部,所述右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右抵靠面,所述右抵靠面为斜面;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右辅助支耳Ⅰ,所述右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右抵靠面配合抵靠的右支撑面,所述右支撑面为斜面;
所述左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左连接部,所述左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左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左安装部,所述右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右连接部,所述右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右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右安装部,以使得左保险杠和右保险杠安装后与车架形成整体;所述左支耳Ⅰ的左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左辅助支耳Ⅰ的左安装部,所述左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连接部位于左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左抵靠面相对于左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左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左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左安装部位于左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左支撑面相对于左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右支耳Ⅰ的右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右辅助支耳Ⅰ的右安装部,所述右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右连接部位于右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右抵靠面相对于右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右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右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右安装部位于右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右支撑面相对于右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
所述左抵靠部正对左保险杠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保险杠,所述左连接部由所述左抵靠部沿左保险杠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左保险杠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正对左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左安装部由所述左辅助支耳Ⅰ沿左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和左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右抵靠部正对右保险杠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保险杠,所述右连接部由所述右抵靠部沿右保险杠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右保险杠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正对右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右安装部由所述右辅助支耳Ⅰ沿右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和右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辅助支耳Ⅱ,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辅助支耳Ⅱ,所述辅助支耳Ⅱ设置于车架的主梁上。
相对应的所述主梁包括分设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主梁和右主梁,所述主梁和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均连接在车头立管上,其连接方式及左右布置的结构包括主梁与发动机斜撑管的布置位置关系等,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主梁上设置有左辅助支耳Ⅱ,所述右主梁上设置有右辅助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Ⅰ为左保险杠的左下支耳,所述左保险杠还设有相对于左支耳Ⅰ靠上的左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左保险杠固定的左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的车架左连接部,所述右支耳Ⅰ为右保险杠的右下支耳,所述右保险杠还设有相对于右支耳Ⅰ靠上的右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右保险杠固定的右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的车架右连接部;
所述左支耳Ⅱ的左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左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左保险杠固定部在左保险杠的横向上固定于左保险杠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左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的右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右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右保险杠固定部在右保险杠的横向上固定于右保险杠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右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保险杠本体安装后,保险杠本体通过抵靠面依靠在车架上,保险杠本体自身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在发生倾倒时,依靠面借助车架的依靠对抵靠部及具有抵靠部的保险杠本体进行了辅助加强,强度可靠,整车保护性优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倾倒时,支耳连接状态下支耳受力变形、打紧连接状态下受力应力点失效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由后向前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由上向下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由后向前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由上向下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设有支耳Ⅰ,所述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抵靠面。保险杠本体安装后,保险杠本体通过抵靠面依靠在车架上,保险杠本体自身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在发生倾倒时,依靠面借助车架的依靠对抵靠部及具有抵靠部的保险杠本体进行了辅助加强,强度可靠,整车保护性优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倾倒时,支耳连接状态下支耳受力变形、打紧连接状态下受力应力点失效等问题;一般的所述保险杠本体分为整体式一体安装于摩托车或是分体式分别安装在摩托车的左右两侧,本方案中,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保险杠001和右保险杠002,相对应的所述车架上也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发动机斜撑管003和右发动机斜撑管004,其中所述的左右对应于沿摩托车纵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的纵向即为摩托车前后轮的连线方向,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保险杠001上设有左支耳Ⅰ,所述左支耳Ⅰ设有用于与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相抵靠的左抵靠部01,所述左抵靠部01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受力方向上抵住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左抵靠面1;所述右保险杠002上设有右支耳Ⅰ,所述右支耳Ⅰ设有用于与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相抵靠的右抵靠部02,所述右抵靠部02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受力方向上抵住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右抵靠面2;当然所述左支耳Ⅰ还可向右发动机斜撑管004设置方向延伸连接在右发动机斜撑管004上形成依靠,所述右支耳Ⅰ还可向左发动机斜撑管003设置方向延伸连接在左发动机斜撑管003上形成依靠,形成交叉式的安装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面为斜面。所述抵靠面还可以为弧面、或是阶梯面等,以使得所述抵靠面在车辆倾倒时具备抵靠能力,在此不再赘述,采用斜面的抵靠方式,制造方便便于降低制造成本,如图3所示,所述左抵靠面1和右抵靠面2均为斜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保险杠本体安装于车架上,本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依靠车架上的衬套通过螺栓安装于车架,解决了焊接衬套安装时美观性差的问题,同时抵靠面为斜面,连接部与车架连接可靠,也避免了采用强制打紧连接方式出现的安装点应力,同时也解决了支耳连接方式在受力时出现的保险杠本体容易失效的问题,当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仍可在车架上设置用于连接连接部的支耳,配合连接部安装支耳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上设有左辅助支耳Ⅰ05,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上设有与左抵靠面1配合抵靠的左支撑面3,所述左支撑面3为斜面,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上设有右辅助支耳Ⅰ06,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上设有与右抵靠面2配合抵靠的右支撑面4,所述右支撑面4为斜面;所述左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左辅助支耳Ⅰ05固定连接的左连接部03,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还设有用于与左连接部03固定连接的左安装部07,所述右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右辅助支耳Ⅰ06固定连接的右连接部04,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还设有用于与右连接部04固定连接的右安装部08,以使得左保险杠001和右保险杠002安装后与车架形成整体,提高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耳Ⅰ的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车架的发动机斜撑管,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的后下方即为以纵向为基准的后下方,后车轮布置方向为后,当然连接部的设置位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如图1所示,所述左连接部03固定连接于左安装部07,所述右连接部04固定连接于右安装部08,所述左抵靠面1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连接部03位于左抵靠面1的后下方,所述左抵靠面1相对于左连接部03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左支撑面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左抵靠面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左安装部07位于左支撑面3的后下方,所述左支撑面3相对于左安装部07向左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右抵靠面2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右连接部04位于右抵靠面2的后下方,所述右抵靠面2相对于右连接部04向右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右支撑面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右抵靠面2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右安装部08位于右支撑面4的后下方,所述右支撑面4相对于右安装部08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左抵靠面1与左安装面的配合面为由前向后内侧倾斜的斜面,右抵靠面2与右安装面的配合面为由前向后内侧倾斜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将所述抵靠部设置在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首先降低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其次在制造及装配时更加的便捷,所述抵靠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保险杠本体的中部、上部等合适位置,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方案保险杠本体为管梁结构,管梁的延伸方向即为保险杠本体的纵向,垂直于保险杠本体的纵向的方向即为保险杠本体的横向,本方案所述连接部直接形成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不仅提高了制造及安装的效率,更能保证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效果,提高结构强度,形成有效支撑,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且安装点在车辆行驶发生倾倒时,保险杠本体受力完全,连接部与保险杠本体的连接位置应力分别分散至保险杠本体和车架,所述左抵靠部01正对左保险杠001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保险杠001,所述左连接部03由所述左抵靠部01沿左保险杠001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左保险杠001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正对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所述左安装部07由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沿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和左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右抵靠部02正对右保险杠002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保险杠002,所述右连接部04由所述右抵靠部02沿右保险杠002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右保险杠002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正对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所述右安装部08由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沿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和右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的上下即为沿摩托车高度方向的上下,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通过设置的支耳Ⅰ和支耳Ⅱ可形成良好的安装效果,并支耳Ⅰ的结构使得保险杠本体起到防护作用时,不仅自身结构起到支撑防护作用,还能依靠车架起到支撑防护作用,能进一步与车架及整车形成有效的支撑,提高保险杠本体的防护强度,相对应的所述车架上还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左主梁005和右主梁006,所述左主梁005上设置有左辅助支耳Ⅱ09,所述右主梁006上设置有右辅助支耳Ⅱ10,所述左支耳Ⅰ为左保险杠001的左下支耳,所述左保险杠001还设有相对于左支耳Ⅰ靠上的左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左保险杠001固定的左保险杠固定部11和用于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09的车架左连接部13,所述右支耳Ⅰ为右保险杠002的右下支耳,所述右保险杠002还设有相对于右支耳Ⅰ靠上的右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右保险杠002固定的右保险杠固定部12和用于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10的车架右连接部14。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所述的近似于相互垂直延伸含义即为在垂直的基础上允许有制造及安装的误差,在此不再赘述,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车架,所述的竖直方向为摩托车高度方向。所述左支耳Ⅱ的左保险杠固定部11和车架左连接部13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左保险杠固定部11在左保险杠001的横向上固定于左保险杠001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左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09,所述右支耳Ⅱ的右保险杠固定部12和车架右连接部14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右保险杠固定部12在右保险杠002的横向上固定于右保险杠002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右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10。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有所述的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总成底部通过支耳Ⅰ借助依靠部和连接部安装于车架,顶部通过支耳Ⅱ安装于车架,保险杠本体结构强度高,在车辆倾倒时可提供有效保护,且各安装点连接可靠,整体结构美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辅助支耳Ⅰ,所述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抵靠面配合抵靠的支撑面;所述抵靠面为斜面,所述支撑面为斜面;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以使得连接后所述保险杠本体与车架形成整体;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位于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支撑面相对于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所述辅助支耳Ⅰ正对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辅助支耳Ⅰ沿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形成,所述发动机斜撑管为管梁,管梁的延伸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辅助支耳Ⅰ和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同时所述辅助支耳Ⅰ还用于安装发动机等车辆上其他构件,提高了安装点的利用率,减少多余构件的设置,降低车辆总重,并且在车辆倾倒时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防止出现支耳连接受力变形的情况,提升保护性能。
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保险杠001和右保险杠002,相对应的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包括分别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发动机斜撑管003和右发动机斜撑管004,
所述左保险杠001上设有左支耳Ⅰ,所述左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左抵靠部01,所述左抵靠部01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左抵靠面1,所述左抵靠面1为斜面,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上设有左辅助支耳Ⅰ05,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上设有与左抵靠面1配合抵靠的左支撑面3,所述左支撑面3为斜面;所述右保险杠002上设有右支耳Ⅰ,所述右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右抵靠部02,所述右抵靠部02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右抵靠面2,所述右抵靠面2为斜面;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上设有右辅助支耳Ⅰ06,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上设有与右抵靠面2配合抵靠的右支撑面4,所述右支撑面4为斜面;
所述左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左连接部03,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还设有用于与左连接部03固定连接的左安装部07,所述右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右连接部04,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还设有用于与右连接部04固定连接的右安装部08,以使得左保险杠001和右保险杠002安装后与车架形成整体;所述左支耳Ⅰ的左连接部03用于固定连接左辅助支耳Ⅰ05的左安装部07,所述左抵靠面1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连接部03位于左抵靠面1的后下方,所述左抵靠面1相对于左连接部03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左支撑面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左抵靠面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左安装部07位于左支撑面3的后下方,所述左支撑面3相对于左安装部07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右支耳Ⅰ的右连接部04用于固定连接右辅助支耳Ⅰ06的右安装部08,所述右抵靠面2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右连接部04位于右抵靠面2的后下方,所述右抵靠面2相对于右连接部04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右支撑面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右抵靠面2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右安装部08位于右支撑面4的后下方,所述右支撑面4相对于右安装部08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
所述左抵靠部01正对左保险杠001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保险杠001,所述左连接部03由所述左抵靠部01沿左保险杠001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左保险杠001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正对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所述左安装部07由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沿左发动机斜撑管003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左发动机斜撑管003形成,所述左辅助支耳Ⅰ05和左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右抵靠部02正对右保险杠002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保险杠002,所述右连接部04由所述右抵靠部02沿右保险杠002的横向延伸出所述右保险杠002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正对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所述右安装部08由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沿右发动机斜撑管004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右发动机斜撑管004形成,所述右辅助支耳Ⅰ06和右支耳Ⅰ沿竖直方向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辅助支耳Ⅱ,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辅助支耳Ⅱ,所述辅助支耳Ⅱ设置于车架的主梁上。
相对应的所述主梁包括分设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左主梁005和右主梁006,所述主梁和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均连接在车头立管上,其连接方式及左右布置的结构包括主梁与发动机斜撑管的布置位置关系等,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主梁005上设置有左辅助支耳Ⅱ09,所述右主梁006上设置有右辅助支耳Ⅱ10,所述左支耳Ⅰ为左保险杠001的左下支耳,所述左保险杠001还设有相对于左支耳Ⅰ靠上的左支耳Ⅱ,所述左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左保险杠001固定的左保险杠固定部11和用于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09的车架左连接部13,所述右支耳Ⅰ为右保险杠002的右下支耳,所述右保险杠002还设有相对于右支耳Ⅰ靠上的右支耳Ⅱ,所述右支耳Ⅱ设有用于与右保险杠002固定的右保险杠固定部12和用于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10的车架右连接部14;
所述左支耳Ⅱ的左保险杠固定部11和车架左连接部13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左保险杠固定部11在左保险杠001的横向上固定于左保险杠001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左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左辅助支耳Ⅱ09,所述右支耳Ⅱ的右保险杠固定部12和车架右连接部14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右保险杠固定部12在右保险杠002的横向上固定于右保险杠002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右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右辅助支耳Ⅱ1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设有支耳Ⅰ,所述支耳Ⅰ设有用于与车架相抵靠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有在车辆倾倒时沿保险杠本体的受力方向上抵住车架的抵靠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Ⅰ的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车架的发动机斜撑管,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车架。
8.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总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发动机斜撑管上设有辅助支耳Ⅰ,所述辅助支耳Ⅰ上设有与抵靠面配合抵靠的支撑面;所述抵靠面为斜面,所述支撑面为斜面;所述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辅助支耳Ⅰ还设有用于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以使得连接后所述保险杠本体与车架形成整体;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沿着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抵靠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连接部位于抵靠面的后下方,所述抵靠面相对于连接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位于支撑面的后下方,所述支撑面相对于安装部向保险杠本体侧倾斜;所述抵靠部正对保险杠本体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抵靠部沿保险杠本体的横向延伸出所述保险杠本体形成;所述辅助支耳Ⅰ正对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斜撑管,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辅助支耳Ⅰ沿发动机斜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所述发动机斜撑管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Ⅰ为保险杠本体的下支耳,所述保险杠本体还设有相对于支耳Ⅰ靠上的支耳Ⅱ,所述支耳Ⅱ设有用于与保险杠本体固定的保险杠固定部和用于连接于车架的车架连接部;所述支耳Ⅱ的保险杠固定部和车架连接部近似于相互垂直形成L形板状结构,且保险杠固定部在保险杠本体的横向上固定于保险杠本体的上端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辅助支耳Ⅱ,安装时,所述车架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辅助支耳Ⅱ。
CN202120851796.7U 2021-04-23 2021-04-23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Active CN215098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1796.7U CN2150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1796.7U CN2150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8020U true CN21509802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7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1796.7U Active CN2150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8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4068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215098020U (zh) 保险杠总成及摩托车
CN212401352U (zh) 汽车后副车架
CN215751862U (zh) 汽车机舱托架总成
CN201186701Y (zh) 摩托车分体式保险杠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CN21726049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201792955U (zh) 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
CN110027381A (zh) 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
CN213677001U (zh) 一种三轮车龙骨车架
CN215663683U (zh) 一种商用车副车架连接结构
CN216508648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用驾驶室安装支架
CN211996002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车架
CN218929130U (zh) 一种新型后扭力梁结构
CN217623916U (zh) 摩托车车架
CN111688861B (zh) 用于车辆的框架组件
CN218786053U (zh) 一种摩托车架
CN113232471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的安全型c型梁结构
CN214138729U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210634631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悬置安装结构
CN212195638U (zh) 一种前简易副车架结构
CN216128390U (zh) 平叉及摩托车
CN213948210U (zh) 座椅安装横梁
CN217396138U (zh) 一种基于6米全承载式低入口城市客车的板簧后吊耳总成
CN215043424U (zh) 一种非道路成人用场地车后摇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