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2149U -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2149U
CN215052149U CN202120419830.3U CN202120419830U CN215052149U CN 215052149 U CN215052149 U CN 215052149U CN 202120419830 U CN202120419830 U CN 202120419830U CN 215052149 U CN215052149 U CN 215052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device
box girder
jack
tripod
prestressed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98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宝平
潘本金
任万鹏
朱其涛
贾旭斌
陈祖强
张南星
吕飞飞
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oad & Brid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oad & Brid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oad & Brid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oad & Brid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98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2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2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2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涉及公路和铁路的桥梁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千斤顶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三脚架和钢丝绳。升降机构设置于三脚架的顶部,三脚架设置于悬臂箱梁的顶部;悬臂箱梁的顶部开设有预留孔,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升降机构,另一端穿过预留孔连接千斤顶。该装置设置于悬臂箱梁的顶部,通过悬浮张拉装置的升降机构改变施力的方向,配合悬臂箱梁开设的预留孔,使传统工艺中,反向操作手拉葫芦,变成正向下拉。方便了千斤顶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和铁路的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银百线旬邑至陕甘界高速公路梁渠沟大桥位于旬邑县湫坡头镇车门村南、太村镇张家村北。桥梁平面位于R=1660m的左偏圆曲线上,桥梁全长758m,桥梁宽度25.5m,0号块高度8.5m,跨中梁高3.5m,其中梁高按1.8次抛物线变化,半幅桥宽12.65m,最大桥高约118.5m。桥梁上部结构为4×40+(75+2×140+75)+4×40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连续箱梁,全桥体外索边跨32根单根净长度80.466m,重量2.461t;中跨32根单根净长度152.369m,重量4.661t。
传统施工方法安装千斤顶需要施工人员通过支架操作平台,用手拉葫芦反向将千斤顶拉到指定位置,操作极其不便且费时费力,工序转换缓慢,功效大打折扣,影响总体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千斤顶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千斤顶的快速安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流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用于波形钢腹板悬臂箱梁的0号块,悬浮张拉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三脚架、钢丝绳和千斤顶。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三脚架的顶部,所述三脚架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的顶部;所述悬臂箱梁的顶部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另一端穿过所述预留孔连接千斤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还包括体外预应力索。所述体外预应力索沿波形钢腹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的顶部的内侧;所述体外预应力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悬臂箱梁的两个锚固端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臂箱梁的锚固端面设置有张拉端锚具,所述体外预应力索的一端穿过所述张拉端锚具与所述千斤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三脚架、所述钢丝绳设置于同一竖直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留孔的直径为5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还包括支架操作平台。所述支架操作平台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内部,且位于所述悬浮张拉装置正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脚架包括多个直径为48mm的钢管,多个所述钢管的一端通过扣件连接,且多个所述钢管的延长方向均匀设置,夹角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悬臂箱梁的顶部设置悬浮张拉装置,通过悬浮张拉装置的升降机构改变施力的方向,配合悬臂箱梁开设的预留孔,使传统工艺中,反向操作手拉葫芦,变成正向下拉。方便了千斤顶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流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了在悬臂箱梁上开设预留孔,并在悬臂箱梁的顶部设置悬浮张拉装置,悬浮张拉装置穿过预留孔与千斤顶连接,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正向操作悬浮张拉装置,进而控制千斤顶的安装,有效解决了反向操作手拉葫芦的不便,进而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施工流程的加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悬臂箱梁;11-预留孔;2-张拉装置;21-升降机构;22-三脚架;23-钢丝绳;3-波形钢腹板;4-千斤顶;41-张拉端锚具;5-体外预应力索;6-支架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
波形钢腹板3PC组合箱梁,是指采用波形钢代替混凝土腹板组成的箱型梁,其特点是10mm-25mm厚的钢板能够取代70-80mm后的混凝土腹板。该结构和传统箱梁结构相比,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节约建筑材料,自重降低,抗震性增强,施工速度加快等优点。
参照图1所示,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用于波形钢腹板3悬臂箱梁1的0号块,悬浮张拉装置2包括升降机构21、三脚架22、钢丝绳23和千斤顶4。升降机构21设置于三脚架22的顶部,三脚架22设置于悬臂箱梁1的顶部;悬臂箱梁1的顶部开设有预留孔11,钢丝绳23的一端连接升降机构21,另一端穿过预留孔11连接千斤顶4。
“0号块”是悬臂施工方法采用的名词,是指浇筑在桥墩上的悬臂箱梁1。在悬臂箱梁1的顶部设置悬浮张拉装置2,通过悬浮张拉装置2的升降机构21改变施力的方向,配合悬臂箱梁1开设的预留孔11,使传统工艺中,反向操作手拉葫芦,变成正向下拉。方便了千斤顶4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流程。同时,悬浮张拉装置2安装方便,可进行快速组装和拆卸。
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还包括体外预应力索5。体外预应力索5沿波形钢腹板3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悬臂箱梁1的顶部的内侧;体外预应力索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悬臂箱梁1的两个锚固端面。
体外预应力索5用于对桥梁进行抗弯加强,提高了桥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能减少原构件的变形,能减少和封闭裂缝。体外预应力索5简化了预应力钢绞线曲线,能够减少摩擦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提高预应力使用效率;体外预应力索5的布置灵活方便,适合复杂截面箱梁及梁底为曲线的梁抗弯加强,并适用于大跨度梁抗弯加固,同时可以全桥或局部加固,根据布置需求设置;体外预应力索5能够调换,便于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体外预应力索5设置于悬臂箱梁1的顶板的下方,沿悬臂箱梁1同时也是波形钢腹板3的延伸方向设置,体外预应力索5的两端连接于悬臂箱梁1的锚固端面。
参照图2所示,悬臂箱梁1的端面设置有张拉端锚具41,体外预应力索5的一端穿过张拉端锚具41与千斤顶4连接。
体外预应力索5需要通过张拉端锚具41固定于悬臂箱梁1的端面。张拉端锚具41能够夹紧体外预应力索5。体外预应力索5穿过张拉端锚具41与千斤顶4连接,开动高压油泵给千斤顶4供油,开始张拉。调节油泵节流阀,控制油压高低和张拉速度,张拉应力先调整到初应力再开始按张拉程序进行张拉和测量伸长值。
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还包括支架操作平台6;支架操作平台6设置于悬臂箱梁1内部,且位于悬浮张拉装置2正下方。千斤顶4与升降机构21、三脚架22、钢丝绳23设置于同一竖直方向。悬浮张拉装置2的主要功能为改变施力方向,便于千斤顶4的就位、安装、张拉、倒顶、卸顶、工序转换工作。升降机构21的一端连接钢丝绳23,钢丝绳23连接千斤顶4,升降机构21的另一端为操作端。施工人员可以站立于设置于悬臂箱梁1内部的支架操作平台6上,控制升降机构21,进而控制钢丝绳23起吊千斤顶4,并进行位置调节,使千斤顶4位于张拉端锚具41的侧方,相较于传统工艺需要反向调节千斤顶4,在支架操作平台6上即可调控千斤顶4,极大地方便了施工。支撑操作平台6可以选用直径为48mm的钢管搭建。具体的,升降机构21可以采用手拉葫芦。将手拉葫芦架设于三角架22上,手拉葫芦的链条连接钢丝绳23,钢丝绳23穿过预留孔11连接千斤顶4。向上提升千斤顶4时,顺时针拽动手动链条、手链轮转动,下降时逆时针拽动手拉链条,制动座跟刹车片分离,棘轮在棘爪的作用下静止,五齿长轴带动起重链轮反方向运行,从而平稳下降千斤顶4。方便的调节千斤顶4的位置,进而进行体外预应力索5的张拉,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预留孔11的直径为50mm。预留孔11的直径适配钢丝绳23,既能够保障钢丝绳23顺利穿过,又能通过预留孔11观察升降机构21的工作情况。
三脚架22包括多个直径为48mm的钢管,多个钢管的一端通过扣件连接,且多个钢管的延长方向均匀设置,夹角相同。三角具有稳定性,且采用钢管支撑,具有一定的支撑性。钢管的一端通过扣件连接,钢管的倾斜角度需要满足多个钢管的另一端的末端所在的圆大于预留孔11的直径。钢管的连接端的顶部连接升降机构21。千斤顶4和钢丝绳23可拆卸连接,卸除千斤顶后,升降机构21、三脚架22和钢丝绳23能够整体移动,沿悬臂箱梁1的架设方向逐一对体外预应力索5进行张拉、调试。悬浮张拉装置钢丝绳23的直径为5mm,能够满足悬挂千斤顶4的强度要求。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用于波形钢腹板(3)悬臂箱梁(1)的0号块,其特征在于,悬浮张拉装置(2)包括升降机构(21)、三脚架(22)、钢丝绳(23)和千斤顶(4);
所述升降机构(21)设置于所述三脚架(22)的顶部,所述三脚架(22)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1)的顶部;
所述悬臂箱梁(1)的顶部开设有预留孔(11),所述钢丝绳(23)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1),另一端穿过所述预留孔(11)连接所述千斤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外预应力索(5);
所述体外预应力索(5)沿波形钢腹板(3)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1)的顶部的内侧;
所述体外预应力索(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悬臂箱梁(1)的两个锚固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箱梁(1)的锚固端面设置有张拉端锚具(41),所述体外预应力索(5)的一端穿过所述张拉端锚具(41)与所述千斤顶(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4)与所述升降机构(21)、所述三脚架(22)、所述钢丝绳(23)设置于同一竖直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11)的直径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操作平台(6);所述支架操作平台(6)设置于所述悬臂箱梁(1)内部,且位于所述悬浮张拉装置(2)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22)包括多个直径为48mm的钢管,多个所述钢管的一端通过扣件连接,且多个所述钢管的延长方向均匀设置,夹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23)的直径为5mm。
CN202120419830.3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Active CN215052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9830.3U CN21505214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9830.3U CN21505214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2149U true CN21505214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9830.3U Active CN21505214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2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769B (zh) 一种组合梁斜拉桥辅助跨全悬臂拼装施工方法
US7814724B2 (en) Method for building over an opening via incremental launching
CN201826525U (zh) 建筑爬升模板体系装置
CN112227206B (zh)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RU2436890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оста (варианты) и мост
KR20120023907A (ko) 주경간 긴장수단을 이용한 일부 및 전부 타정식 사장교와 그 시공 방법
CN110453613B (zh) 一种大跨径梁桥箱梁全断面一次悬浇施工方法
CN111764282B (zh) 基于斜拉扣挂法的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方法
CN111778860A (zh) 高铁桥梁节段拼装的工艺方法
CN108004932B (zh) 利用梁下运梁方式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CN114182647A (zh)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CN112160246B (zh) 组合梁安装方法
CN215052149U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索悬浮张拉装置
CN112064519B (zh) 一种长平台牵索挂篮及主梁节段施工方法
CN110524675B (zh) 一种先张法预制工字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8883B (zh) 用于钢管桁架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的钢丝绳临时兜吊装置及其用于吊杆更换的方法
CN101691741A (zh) 钢梁悬臂架设时的双向可调式后锚固装置
CN116216481A (zh) 一种钢梁吊装用多点起吊平衡组件
CN215593681U (zh) 一种内置式钢绞线-撑杆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
CN209619862U (zh) 一种适用于环境限制大的吊索拱桥拱肋安装支撑架
CN210368674U (zh) 基于斜拉扣挂的桥梁悬臂浇筑施工装置
CN208440966U (zh) 一种斜拉索索力超张放张结构
CN113047171A (zh) 一种内置式钢绞线-撑杆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
CN112575948A (zh) 一种张弦梁与悬挑桁架组合屋架及施工方法
RU2094579C1 (ru) Способ армировани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напряжен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пролетных строен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