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4399U -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4399U
CN215034399U CN202023246257.5U CN202023246257U CN215034399U CN 215034399 U CN215034399 U CN 215034399U CN 202023246257 U CN202023246257 U CN 202023246257U CN 215034399 U CN215034399 U CN 215034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rod
welding
electrode connect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6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绍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mith Met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mith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mith Met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mith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62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4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4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4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上料器、焊接夹持带、第一对焊电极、第二对焊电极、电极座、第一电极连杆、第二电极连杆和第二电极安装块,基座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焊接夹持带中间设置有电极座,电极座两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和第二电极连杆;第二电极安装块两端与第一电极连杆和第二电极连杆铰接;第二电极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和上料器;一方面采用两组可活动的连接件固定对焊电极,实现对工件的双面焊,焊接效果好,外形美观,工件牢固度高,另一方面增加了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智能科技的普及,电子连接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需求量巨大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航空航天、军事装备、计算机、工业、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全球电子连接器市场已经连续近40年持续增长。作为生产电子连接器的重要装置之一,焊接设备的功能和精度直接影响着电子连接器的最终质量,随着科技进步和金属加工行业深加工的发展潮流,如何提高焊接装置的功能成为了现在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在的焊接装置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焊接装置针对管状工件时,只能采用单面焊,焊接效果差,牢固度低,同时,现在的焊接装置大多不具备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焊接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对焊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焊接装置针对管状工件时,只能采用单面焊,焊接效果差,牢固度低。
2、现在的焊接装置大多不具备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一方面采用两组可活动的连接件固定对焊电极,实现对工件的双面焊,焊接效果好,外形美观,工件牢固度高,另一方面增加了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上料器、焊接夹持带、第一对焊电极、第二对焊电极、电极座、第一电极连杆、第二电极连杆和第二电极安装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所述焊接夹持带中间设置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所述第一电极连杆与电极座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所述第二电极连杆与电极座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所述第一对焊电极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与第二对焊电极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一端设置有上料器,所述上料器设置于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焊装置的设置,采用两组可活动的连接件固定对焊电极,实现对工件的双面焊,焊接效果好,外形美观,工件牢固度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杆与电极座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杆与电极座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料器包括振动料盘、进料轨、弹簧阻料板、连接杆和进给限料板,所述振动料盘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振动料盘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所述进料轨输出端设置于焊接夹持带之间,所述进料轨与焊接夹持带配合;所述进料轨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所述弹簧阻料板铰接设置于进料轨上,弹簧阻料板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所述进给限料板铰接设置于进料轨上,所述进给限料板设置于弹簧阻料板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料器的设置,增加了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焊接夹持带包括驱动链轮、板链结构、夹持压块和前置顶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设置有两组,所述驱动链轮上连接设置有板链结构,所述板链结构外侧设置有夹持压块,所述夹持压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夹持压块与上料器配合;所述夹持压块一侧设置有前置顶杆,所述前置顶杆与第一电极连杆配合,所述前置顶杆与第二电极连杆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焊接夹持带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夹持,自动进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板链结构远离夹持压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弧形,所述导向板压迫板链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夹持压块远离板链结构的一端采用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安装块两端设置有平衡负重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除屑和冷却的风口,所述风口设置于焊接夹持带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对焊电极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对焊电极的设置,提高了对工件尺寸的适应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采用两组可活动的连接件固定对焊电极,实现对工件的双面焊,焊接效果好,外形美观,工件牢固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增加了自动上料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对焊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夹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上料器-2、振动料盘-21、进料轨-22、弹簧阻料板-23、连接杆-24、进给限料板-25、焊接夹持带-3、驱动链轮-31、板链结构-32、夹持压块-33、前置顶杆-34、导向板-35、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第二电极安装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1、上料器2、焊接夹持带3、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和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3,所述焊接夹持带3中间设置有电极座6,所述电极座6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7,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8,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7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5;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4,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5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与第二对焊电极5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3一端设置有上料器2,所述上料器2设置于基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料器2包括振动料盘21、进料轨22、弹簧阻料板23、连接杆24和进给限料板25,所述振动料盘21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振动料盘21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22,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于焊接夹持带3之间,所述进料轨22与焊接夹持带3配合;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23,所述弹簧阻料板23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弹簧阻料板23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23,所述连接杆24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25,所述进给限料板25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所述进给限料板25设置于弹簧阻料板23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焊接夹持带3包括驱动链轮31、板链结构32、夹持压块33和前置顶杆34,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驱动链轮31,所述驱动链轮31设置有两组,所述驱动链轮31上连接设置有板链结构32,所述板链结构32外侧设置有夹持压块33,所述夹持压块33设置有多个,所述夹持压块33与上料器2配合;所述夹持压块33一侧设置有前置顶杆34,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一电极连杆7配合,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二电极连杆8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板链结构32远离夹持压块3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35,所述导向板35呈弧形,所述导向板35压迫板链结构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压块33远离板链结构32的一端采用柔性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除屑和冷却的风口,所述风口设置于焊接夹持带3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对焊电极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1、上料器2、焊接夹持带3、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和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3,所述焊接夹持带3中间设置有电极座6,所述电极座6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7,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8,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7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5;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4,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5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与第二对焊电极5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3一端设置有上料器2,所述上料器2设置于基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1、上料器2、焊接夹持带3、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和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3,所述焊接夹持带3中间设置有电极座6,所述电极座6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7,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8,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7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5;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4,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5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与第二对焊电极5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3一端设置有上料器2,所述上料器2设置于基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料器2包括振动料盘21、进料轨22、弹簧阻料板23、连接杆24和进给限料板25,所述振动料盘21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振动料盘21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22,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于焊接夹持带3之间,所述进料轨22与焊接夹持带3配合;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23,所述弹簧阻料板23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弹簧阻料板23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23,所述连接杆24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25,所述进给限料板25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所述进给限料板25设置于弹簧阻料板23一侧。
实施例4
如图1、2和4所示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包括:基座1、上料器2、焊接夹持带3、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和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3,所述焊接夹持带3中间设置有电极座6,所述电极座6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7,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8,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7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5;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4,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5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与第二对焊电极5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3一端设置有上料器2,所述上料器2设置于基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焊接夹持带3包括驱动链轮31、板链结构32、夹持压块33和前置顶杆34,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驱动链轮31,所述驱动链轮31设置有两组,所述驱动链轮31上连接设置有板链结构32,所述板链结构32外侧设置有夹持压块33,所述夹持压块33设置有多个,所述夹持压块33与上料器2配合;所述夹持压块33一侧设置有前置顶杆34,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一电极连杆7配合,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二电极连杆8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板链结构32远离夹持压块3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35,所述导向板35呈弧形,所述导向板35压迫板链结构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压块33远离板链结构32的一端采用柔性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上料器(2)、焊接夹持带(3)、第一对焊电极(4)、第二对焊电极(5)、电极座(6)、第一电极连杆(7)、第二电极连杆(8)和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焊接夹持带(3),所述焊接夹持带(3)中间设置有电极座(6),所述电极座(6)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杆(7),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电极座(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杆(8),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采用磁吸固定;所述第一电极连杆(7)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安装块(9),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杆(7)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块(9)上设置有第二对焊电极(5);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对焊电极(4),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设置于第二对焊电极(5)顶部,所述第一对焊电极(4)与第二对焊电极(5)配合;所述焊接夹持带(3)一端设置有上料器(2),所述上料器(2)设置于基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杆(7)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杆(8)与电极座(6)通过接触式电连接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器(2)包括振动料盘(21)、进料轨(22)、弹簧阻料板(23)、连接杆(24)和进给限料板(25),所述振动料盘(21)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振动料盘(21)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22),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于焊接夹持带(3)之间,所述进料轨(22)与焊接夹持带(3)配合;所述进料轨(22)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23),所述弹簧阻料板(23)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弹簧阻料板(23)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23),所述连接杆(24)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25),所述进给限料板(25)铰接设置于进料轨(22)上,所述进给限料板(25)设置于弹簧阻料板(23)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夹持带(3)包括驱动链轮(31)、板链结构(32)、夹持压块(33)和前置顶杆(34),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驱动链轮(31),所述驱动链轮(31)设置有两组,所述驱动链轮(31)上连接设置有板链结构(32),所述板链结构(32)外侧设置有夹持压块(33),所述夹持压块(33)设置有多个,所述夹持压块(33)与上料器(2)配合;所述夹持压块(33)一侧设置有前置顶杆(34),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一电极连杆(7)配合,所述前置顶杆(34)与第二电极连杆(8)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链结构(32)远离夹持压块(3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35),所述导向板(35)呈弧形,所述导向板(35)压迫板链结构(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压块(33)远离板链结构(32)的一端采用柔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除屑和冷却的风口,所述风口设置于焊接夹持带(3)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对焊电极(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CN202023246257.5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Active CN215034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257.5U CN21503439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257.5U CN21503439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4399U true CN21503439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6257.5U Active CN21503439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4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3220A (zh) 汇流焊接装置及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
CN211556070U (zh) 一种极耳整形化成夹具
CN111146518A (zh) 一种极耳整形化成夹具及化成设备
CN215034399U (zh) 一种生产新型连接器的稳定型对焊装置
CN113814642A (zh) 一种半导体功率模块焊接台
CN113894554A (zh) 电池片焊接系统
CN112139740A (zh) 极耳焊接系统
CN116534585A (zh) 一种镀锡合金端子片独立上料装置
CN209664643U (zh) 汇流焊接装置及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
CN211238789U (zh) 电源连接端子组装机
CN209902504U (zh) 一种焊接设备
CN209919158U (zh) 一种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
CN215771869U (zh) 一种y型端子压着的端子上料转运装置
CN215946025U (zh) 一种电芯定位装置及机台
CN215280250U (zh) 一种点锡膏焊接一体机
CN213857785U (zh) 极耳焊接系统
CN218639686U (zh) 一种组合式机械手
CN216096880U (zh) 一种点锡膏焊接一体机的自动压料定位装置
CN212517861U (zh) 一种导线生产用压接机
CN221009468U (zh) 凸轮插针机
CN212046650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加工的高效数控挤压机
CN218533255U (zh) 一种全自动插头引脚线焊接装置
CN114506655B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线的自适应输送装置
CN213542952U (zh) 一种圆丝焊带风刀调节装置
CN220805796U (zh) 一种自动插咪焊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