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0505U - 一种水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幕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30505U CN215030505U CN202120842700.0U CN202120842700U CN215030505U CN 215030505 U CN215030505 U CN 215030505U CN 202120842700 U CN202120842700 U CN 202120842700U CN 215030505 U CN215030505 U CN 2150305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curtain
- curtain
- cascade
- wate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幕结构,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包括出水结构,对称设置,从所述出水结构流出的水体形成水帘;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水帘的落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倾斜面,沿水帘的流动方向,所述倾斜面朝向对称水帘的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设有对称设置的出水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形成的水帘为对称设置,在水帘的落点位置设置具有倾斜面的第一导向件,使任一水帘落在倾斜面上产生的飞溅朝向对称的另一水帘方向运动,并受到另一水帘的拦截而无法飞出,从而使飞溅均被拦截在两水帘之间,因此不会导致设置在两水帘外部的步道产生飞溅导致的积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幕结构。
背景技术
水幕结构是通过出水装置将水体从建筑的高处落下并形成水帘,起到增湿,净化空气的作用,并可以提升建筑的观赏性,进一步可以通过照明装置将色彩或图案投影在水帘上,或者通过出水装置的间歇出水以使水帘形成图案或文字,起到展示或宣传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水幕结构是在水帘的落点处设置排水槽或者收水池,使形成水帘的水体落在建筑底面后流入排水槽或者使形成水帘的水体直接落入收水池中,在水帘与建筑底面或收水池的撞击过程中会产生水体的飞溅,导致建筑底面位于水帘附近的行走区域形成积水,占用人员行走的空间,并产生滑倒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幕结构的水帘下落时产生的水体飞溅会导致水帘附近的行走区域形成积水,从而占用人员行走的空间,并产生滑倒的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水幕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幕结构,包括:
出水结构,对称设置,从所述出水结构流出的水体形成水帘;
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水帘的落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倾斜面,沿水帘的流动方向,所述倾斜面朝向对称水帘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设有卵石层。
可选地,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设有集水池。
可选地,所述集水池设有透水盖板,所述透水盖板上设置卵石层。
可选地,所述出水结构包括:
溢流槽;
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溢流槽内,从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体由所述溢流槽一侧溢出形成水帘。
可选地,所述出水结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件,由所述溢流槽溢出的水体受所述第二导向件导向的流动,所述第二导向件设有引导水体流动的槽体。
可选地,所述溢流槽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分隔件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收水口。
可选地,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建筑顶部,建筑顶面朝向所述分隔件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倾斜。
可选地,所述收水口通过管路连接集水空间,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蓄水池和净化池。
可选地,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楼板上,所述楼板设有朝向水帘方向的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包括出水结构,对称设置,从所述出水结构流出的水体形成水帘;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水帘的落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倾斜面,沿水帘的流动方向,所述倾斜面朝向对称水帘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设有对称设置的出水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形成的水帘为对称设置,在水帘的落点位置设置具有倾斜面的第一导向件,使任一水帘落在倾斜面上产生的飞溅朝向对称的另一水帘方向运动,并受到另一水帘的拦截而无法飞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水帘落在建筑底面或收水池中,导致位于水帘附近的行走区域产生飞溅形成的积水,本实用新型由于水帘落在第一导向件的倾斜面上,产生的飞溅均被拦截在两水帘之间,因此不会导致设置在两水帘外部的步道产生飞溅导致的积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设有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在对称的第一导向件之间设置卵石层,使得任一水帘产生的因体积较大而无法飞到另一水帘的飞溅与撞击另一水帘产生的回溅落在卵石层上,并由卵石层进行拦截打散,对于体积较大的飞溅,卵石层将其撞击打散可以降低其产生的其他飞溅的冲击力,防止其突破水帘的拦截而溅出到两水帘外部,同时,溅在卵石层上的水体会被卵石层打散形成水雾,能够起到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设有集水池。
本实用新型在对称的第一导向件之间设置集水池,使水帘沿第一导向件直接流入到集水池中,并且使拦截限定在两水帘之间的飞溅也收集到集水池中,防止水体流到步道上。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所述集水池设有透水盖板,所述透水盖板上设置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将卵石层设置在集水池上方,一方面飞溅的水体可以从卵石层直接渗透到集水池内,便于收集,另一方面卵石层能够避免灰尘落入集水池内,对集水池内的水体造成污染,此外集水池隐藏在卵石层下方使得设有本实用新型水幕结构的建筑空间更简洁。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所述出水结构包括溢流槽;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溢流槽内,从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体由所述溢流槽一侧溢出形成水帘;第二导向件,由所述溢流槽溢出的水体受所述第二导向件导向的流动,所述第二导向件设有引导水体流动的槽体。
本实用新型设置溢流槽和出水口,从出水口流出的水体由溢流槽一侧溢出形成水帘,第二导向件能够对水帘起到导向作用,通过第二导向件的角度或形状能够调整水帘的流动形状及落点位置,第二导向件设有引导水体流动的槽体,通过槽体可以改变水帘呈现的图像。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所述溢流槽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分隔件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收水口,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建筑顶部,建筑顶面朝向所述分隔件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倾斜。
本实用新型在溢流槽内设有分隔件,将溢流槽分隔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个设置出水口,另一个设置收水口,当出水口的出水量过大时,水体溢过分隔件被收水口收集,从而保证形成水帘的水流量保持稳定,避免水帘的形状改变,此外,当出水结构设置在建筑顶部时,落在建筑顶面的雨水雪水也能够被收水口收集,经过处理后可以利用在水帘上。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所述收水口通过管路连接集水空间,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蓄水池和净化池。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和收水口均连接对应独立的水循环结构,以保障形成水帘的水体水质。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结构,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楼板上,所述楼板设有朝向水帘方向的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设有朝向水帘方向的照明设备,通过照明设备将色彩或图案照射在水帘上,提升水帘的展示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水帘落点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出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水池;2.第一导向件;3.卵石层;4.水帘;5.出水口;6.透水盖板;7.收边件;8.溢流槽;9.收水口;10.分隔件;11.照明设备;12.第二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幕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
出水结构,对称设置,从所述出水结构流出的水体形成水帘4。
本实施例对出水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出水结构包括溢流槽8,在溢流槽8内设置有出水口5,从出水口5流出的水体由溢流槽8一侧溢出形成水帘4,并在该侧设置有防水收头,避免水体与建筑楼板接触造成冲刷腐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水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多个喷口,多个喷口的出水形成水帘4。
进一步为调整水帘4的形状,出水结构还包括第二导向件12,由所述溢流槽8溢出的水体受所述第二导向件12导向的流动,所述第二导向件12设有引导水体流动的槽体。
本实施例对第二导向件1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的,第二导向件12为建筑楼板的端面,槽体开设在该端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12还可以是倾斜设置在建筑楼板上的板件。
进一步的,在溢流槽8内设有分隔件10,本实施例中,分隔件10为弯折形成有容纳空间的板件,其通过螺栓与溢流槽8一侧可拆卸相连,出水口5设置在上述容纳空间内,分隔件10与溢流槽8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收水口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件10还可以为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溢流槽8内的挡板,其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出水口5,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收水口9;分隔件10采用金属材质,优选为不锈钢。
本实施例对出水结构的安装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当出水结构设置在建筑顶部时,建筑顶面朝向所述分隔件10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倾斜,以便于雨水雪水流入该空间内,然后由收水口9排出。
本实施例的收水口9通过管路连接集水空间,所述出水口5通过管路连接蓄水池和净化池,集水空间空间内的水体经过净水处理后用于出水口5。
设置出水结构的楼板,其设有朝向水帘4方向的照明设备11,照明设备11可以是照明灯,也可以是投影设备。
第一导向件2,设置在水帘4的落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件2具有倾斜面,沿水帘4的流动方向,所述倾斜面朝向对称水帘4的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对第一导向件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具备将水帘4产生的飞溅限定朝向对称的另一水帘4运动的倾斜面即可,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件2为梯形结构,并在该梯形结构设有倾斜面的一侧设置凸台,该凸台用于将水体引入集水池1或其他集水装置内。
本实施例对第一导向件2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是与楼板设置为一体的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是金属件,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花岗岩。
进一步的,在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2之间设有卵石层3,本实施例的卵石层3不仅限于卵石,碎石、橡胶体、玻璃体、晶状体等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卵石层3。
进一步的,在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2之间设有集水池1,水帘4的落水沿第一导向件2流入集水池1内,集水池1通过管道连接独立的另一蓄水池和净化池。
进一步的,集水池1设有优选为不锈钢材质的透水盖板6,卵石层3设置在透水盖板6上,落在卵石层3上的水体渗透穿过卵石层3,而后穿过透水盖板6进入集水池1内。
本实施例的步道设置在第一导向件2远离卵石层3的一侧,为便于清洁,步道朝向集水池1倾斜设置,且完成面坡度为1%,为避免步道与花岗岩的第一导向件2产生摩擦或撞击,在步道的端部设置不锈钢材质的收边件7。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结构,对称设置,从所述出水结构流出的水体形成水帘(4);
第一导向件(2),设置在水帘(4)的落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件(2)具有倾斜面,沿水帘(4)的流动方向,所述倾斜面朝向对称水帘(4)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2)之间设有卵石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件(2)之间设有集水池(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设有透水盖板(6),所述透水盖板(6)上设置卵石层(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包括:
溢流槽(8);
出水口(5),设置在所述溢流槽(8)内,从所述出水口(5)流出的水体由所述溢流槽(8)一侧溢出形成水帘(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件(12),由所述溢流槽(8)溢出的水体受所述第二导向件(12)导向的流动,所述第二导向件(12)设有引导水体流动的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8)内设有分隔件(10),所述分隔件(10)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出水口(5),所述分隔件(10)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收水口(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建筑顶部,建筑顶面朝向所述分隔件(10)另一侧形成的空间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口(9)通过管路连接集水空间,所述出水口(5)通过管路连接蓄水池和净化池。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水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楼板上,所述楼板设有朝向水帘(4)方向的照明设备(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42700.0U CN215030505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水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42700.0U CN215030505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水幕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30505U true CN215030505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11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42700.0U Active CN215030505U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一种水幕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30505U (zh) |
-
2021
- 2021-04-22 CN CN202120842700.0U patent/CN2150305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30943U (zh) | 一种初期雨水分流装置 | |
US4640784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swimming pools | |
CN206793112U (zh) | 桶式油水分离器 | |
CN100515542C (zh) | 废气净化设备 | |
CN215030505U (zh) | 一种水幕结构 | |
CN106837405A (zh) | 一种地下矿山回风井污风除雾降尘系统 | |
CN207228695U (zh) | 一种公园亭台 | |
CN206814423U (zh) | 高效气浮组合一体机装置 | |
CN208685626U (zh) | 防公路边坡滑坡装置 | |
CN208561923U (zh) |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8839102U (zh) | 平流式沉淀池浮泥清理装置 | |
CN206941986U (zh) | 一种钢结构厂房的落水系统 | |
CN206325341U (zh) | 一体化卧式除雾器 | |
CN205019898U (zh) | 一种除尘器 | |
CN214783248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排水结构 | |
CN205516906U (zh) | 一种除尘除雾装置 | |
CN101670218B (zh) | 水漩喷溅过滤装置 | |
CN114618254A (zh) | 一种湿式除尘器 | |
CN107697971A (zh) | 一种无溶气罐式高效气浮装置 | |
CN107366342A (zh) | 一种雨水截污弃流装置 | |
CN107520408A (zh) | 一种汽车模具铸件浇口盆 | |
CN209260856U (zh) | 一种雨水立管初期雨水的自动分流装置 | |
CN211285910U (zh) | 一种地漏 | |
CN208099324U (zh) | 一种浇注转流设备 | |
CN208694406U (zh) | 具有清洁功能的浮渣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