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1923U -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1923U
CN208561923U CN201820976720.5U CN201820976720U CN208561923U CN 208561923 U CN208561923 U CN 208561923U CN 201820976720 U CN201820976720 U CN 201820976720U CN 208561923 U CN208561923 U CN 208561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mber
cabinet
waste water
oily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6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子夜
李辉
姚娜
陈江
黄响亮
彭川
邱勇智
丁傲
赵渐进
吴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gan Branch Of First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Design Co Ltd
Hubei Anyu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gan Branch Of First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Design Co Ltd
Hubei Anyu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gan Branch Of First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Design Co Ltd, Hubei Anyu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gan Branch Of First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6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1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1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1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间隔安装于箱体且自箱体顶壁朝下延伸,以将箱体内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和吸附腔,消能腔可阻缓液体流速,吸附腔设有吸附材料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箱体底壁设置,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箱体底壁;斜板组将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以阻缓液体从上腔段进入下腔段;进水管设于箱体左侧的上端且连通分离腔;出油管设于分离腔且位于斜板组上方;第一排水管设于第二竖隔板的上端且连通消能腔和吸附腔;以及出水管设于箱体右侧的上端且连通吸附腔。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一般设有多台大型变压器,全部的变压器的含油量可达数百吨,变压器内的事故油若泄漏而未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因此一般都设有用于储存泄漏事故油的油污储存池,但由于现有的油污储存池一般埋于地下,容易灌入大量的雨水或者地表水,形成含油废水,使得油污储存池内的事故油无法直接使用,油污储存池内的废水也无法直接排放,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处理,但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一般结构复杂,且油水分离效率低,使分离后的水体仍不符合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
第一竖隔板以及第二竖隔板,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自所述箱体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用于阻缓液体的流速,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
斜板组,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以将所述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用于阻缓液体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
进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
出油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的上方;
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和所述吸附腔;以及,
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
优选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竖挡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所述竖挡板位于所述分离腔内且靠近所述第一竖隔板设置;
第一斜板,设于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且向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以及,
第二斜板,设于所述竖挡板的上端且向上朝右倾斜延伸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板形成过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竖隔板,所述第三竖隔板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自所述箱体的顶壁朝下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用以将所述吸附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吸油腔以及净化腔,其中,所述第三竖隔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净化腔,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的上端,且所述吸油腔内设有吸油纸组,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吸油纸组包括多张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吸油纸,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或者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右倾斜延伸设置;
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的倾斜角为15°~45°。
优选地,每一所述吸油纸的纵向截面呈锯齿形状设置。
优选地,沿左右向相邻的两张所述吸油纸之间的距离为0.2m~0.5m。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由椰壳经煅烧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竖管和横管,其中,所述竖管设于所述消能腔内,且所述竖管的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横管的左端连通,所述横管的右端具有出水口,且所述横管的右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吸附腔。
优选地,所述出油管的上端向上呈逐渐朝外倾斜延伸以形成进油管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腔内的所述斜板组可将所述液体分离成含少量油液的废水以及油液,所述油液直接经所述出油管排出,所述废水通过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进入所述消能腔,且需汇集到液面高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口的位置后才可进入所述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的所述吸附材料可吸附所述废水中残余的油液和/或杂质,获得满足排放标准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具有结构简单且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油管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变电站内通常设置有油污储存池来储存泄漏的事故油,但所述油污储存池内通常容易灌入大量的雨水或其他地表水,形成含油废水,使得所述油污储存池内的事故油无法直接使用,尽管经过静置后的含油废水可进行初步的油水分层,但处于下层的所述液体中仍含有部分油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否则无法直接进行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应用于各变电站,且一般配合所述变电站内的油污储存池200使用,当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最高液位时,利用潜污泵6将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内经过初步油水分层后处于下层的液体抽取至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以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由于所述液体中主要混合有废水以及油液,为便于理解,以下将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100内的液体统称为含油废水,以及将经过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处理后的液体统称为水体。具体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第一竖隔板11、第二竖隔板12、斜板组21、进水管51、出油管52、第一排水管53以及出水管55。其中,所述箱体1为可移动的箱体,以适应变电站内有限的、可用于活动的空余空间,且有利于配合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常规的间歇式抽取含油废水的特点。所述第一竖隔板11和所述第二竖隔板12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1内,且自所述箱体1的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1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2、消能腔 3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3用于阻缓含油废水的流速,防止含油废水过于湍急而将油液打散成直径较小的油滴,使所述油滴容易穿过空隙而错过油水分离处理,造成油水分离不彻底,使最终获得的所述水体仍不符合排放标准;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含油废水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11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1的底壁设置,使所述分离腔2内的含油废水可以流通至所述消能腔3,所述第二竖隔板1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底壁。所述斜板组21设于所述分离腔2内,以将所述分离腔2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所述斜板组21将沿上下向直行的水流通道分隔成折行的水流通道,以延长含油废水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的路径长,从而阻缓所述含油废水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所述进水管51设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2,用于将所述含油废水排放至所述分离腔2内,使所述含油废水从所述分离腔2的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的过程中,所述含油废水中的所述油液分离并上浮至所述上腔段,相较于将所述进水管51设置在所述箱体1左侧的下端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所述含油废水直接自所述第一竖隔板11与所述箱体1底壁的间隔处进入所述消能腔3;所述出油管52设于所述分离腔2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21的上方,所述含油废水经所述斜板组21分离后,所述油液浮于液面上层,当所述分离腔2内的液位上升至所述出油管52管口的高度时,浮于液面上层的所述油液优先顺所述出油管52排出;所述第一排水管53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12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3和所述吸附腔,用以将经所述消能腔3消能处理后的所述含油废水流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出水管55设于所述箱体1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用于将经吸附处理后获得的所述水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腔2内的所述斜板组21可将所述液体分离成含少量油液的废水以及油液,所述油液直接经所述出油管52排出,所述废水通过所述第一竖隔板11的下端进入所述消能腔3,且需汇集到液面高于所述第二排水管54的进水口的位置后才可进入所述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的所述吸附材料可吸附所述废水中残余的油液和/或杂质,获得满足排放标准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出水管55排出,具有结构简单且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还包括竖挡板14、第一斜板15以及第二斜板16,其中,所述竖挡板14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底壁,所述竖挡板14位于所述分离腔2内且靠近所述第一竖隔板11设置;所述第一斜板15设于所述第一竖隔板11的下端且向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斜板16设于所述竖挡板14的上端且向上朝右倾斜延伸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板15形成过水通道。如此设置,相较于常规的使用平直的管道作为所述分离腔2与所述消能腔3之间的过水通道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的倾斜的所述过水通道能够进一步延长所述含油废水流通的路径长,使所述含油废水内的部分所述油液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实现分层且上浮至所述出油管 52,同时也可以阻缓流入所述消能腔3的所述含油废水,防止所述含油废水中的油液打散成直径较小的所述油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还包括第三竖隔板13,所述第三竖隔板13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自所述箱体1的顶壁朝下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底壁,用以将所述吸附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吸油腔41以及净化腔42,其中,所述第三竖隔板13的下端设有第二排水管54,连通所述吸油腔41和所述净化腔42,所述出水管55设于所述箱体1右侧的上端,且所述吸油腔41内设有吸油纸组,用于吸附所述含油废水中残留的所述油液或者所述油滴,所述净化腔42内填充有活性炭421,用于进一步吸附所述油液或者所述油滴,且还有利于革除所述含油废水内残留的所述杂质,使最终获得可排放至周围环境中的所述水体。将所述吸附腔分隔成所述吸油腔41以及所述净化腔42,使所述含油废水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具有更良好的除油效果,使最终获得的所述水体更为洁净。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油纸组包括多张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吸油纸411,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411自上至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或者每一所述吸油纸411自上至下朝右倾斜延伸设置,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411的倾斜角为15°~45°。常规的技术方案是将多张所述吸油纸411沿左右向平铺于所述吸油腔41内,且沿上下向叠加多层,可以吸附所述含油废水内的大部分所述油液,具有较强的吸油效果,然而多层平直设置的所述吸油纸411同时也降低了过水能力,使所述含油废水从所述吸油腔41的上段流入下段的速度降低,容易造成所述含油废水聚积而回流至所述消能腔3,影响油水分离的效率。而在本实施例中,多张所述吸油纸411保持同向的倾斜设置,避免所述含油废水从所述吸油腔41的上段流至所述吸油腔41的下段时经过过多所述吸油纸411,既可以节省所述吸油纸411的使用量,又保证了吸油效果。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411的倾斜角若小于15°,则沿左右向相邻的所述吸油纸411之间留有空隙,容易使部分所述油液不经所述吸油纸411直接流入所述净化腔42;反之,每一所述吸油纸411的倾斜角若大于45°,则增加每一纵向上所述吸油纸411的层数,与常规的多层平直设置的所述吸油纸411同理地,即影响所述含油废水从所述吸油腔41的上段流至所述吸油腔41的下段的过水能力,也即影响了油水分离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吸油纸411的纵向截面呈锯齿形状设置,也即只用一张所述吸油纸411即可实现沿纵向上叠加设置多层所述吸油纸411的吸油效果,相较于常规的多层平直设置的所述吸油纸411,存在所述含油废水只经过部分层数的所述吸油纸411即已完成所述油液的完全吸附,造成余下层数的所述吸油纸411浪费的弊端,可以节省所述吸油纸411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经济损耗。
进一步地,为了兼顾良好的过水能力以及良好的吸油效果,沿左右向相邻的两张所述吸油纸411之间的距离优选为0.2m~0.5m,易于理解地,若所述距离小于0.2m,则使所述吸油腔41内的所述吸油纸411设置过于密集,提高吸油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过水能力;反之,若所述距离大于0.5m,则使沿左右向相邻的所述吸油纸411之间留有空隙,提高了过水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吸油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腔42内的所述活性炭421由椰壳经煅烧制成,相较于常规的由木材煅烧制成的活性炭421容易在所述水体中混入细小的黑色碎渣,由椰壳经煅烧制成的所述活性炭421具有质地较硬、不易破碎的优点,以确保最终获得的所述水体不含杂质。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管53包括竖管531和横管532,其中,所述竖管531设于所述消能腔3内,且所述竖管531的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竖管531的下端与所述横管532的左端连通,且所述横管532的右端具有出水口,且所述横管532的右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吸附腔。如此设置,使所述消能腔3内的所述含油废水需汇集至液位高于所述进水口的所在高度时才能流入所述吸附腔内,从而阻缓所述含油废水的流速,使所述含油废水内的所述油液不仅无法打散成所述油滴,还预留有充分的时间使所述含油废水静置至所述油液浮于上层液面,且先流入所述吸附腔且集中被吸附。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油管52的上端向上呈逐渐朝外倾斜延伸以形成进油管口521。如此设置,可以扩大所述出油管52的所述进油管口521的直径,以加快所述油液流入所述出油管52的速度,防止出现由于所述进油管口521的直径较小,使所述油液因张力在所述进油管口521成膜造成堵塞,影响出油效率。所述出油管52用于将所述油液排出至储油桶300,且所述出油管52的下端具有出油管口,所述出油管口可以伸入所述储油桶300内,另外,可以将所述出油管52以及所述储油桶3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分离腔2内的侧壁上,无需布设过多管道,使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以及储油桶300一体化设置,更方便于随时按照需要移动、固定以及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第一竖隔板以及第二竖隔板,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自所述箱体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用于阻缓液体的流速,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
斜板组,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以将所述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用于阻缓液体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
进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
出油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的上方;
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和所述吸附腔;以及,
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竖挡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所述竖挡板位于所述分离腔内且靠近所述第一竖隔板设置;
第一斜板,设于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且向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以及,
第二斜板,设于所述竖挡板的上端且向上朝右倾斜延伸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板形成过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竖隔板,所述第三竖隔板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自所述箱体的顶壁朝下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用以将所述吸附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吸油腔以及净化腔,其中,所述第三竖隔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净化腔,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的上端,且所述吸油腔内设有吸油纸组,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纸组包括多张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吸油纸,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或者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右倾斜延伸设置;
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的倾斜角为15°~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吸油纸的纵向截面呈锯齿形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左右向相邻的两张所述吸油纸之间的距离为0.2m~0.5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由椰壳经煅烧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竖管和横管,其中,所述竖管设于所述消能腔内,且所述竖管的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横管的左端连通,所述横管的右端具有出水口,且所述横管的右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吸附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上端向上呈逐渐朝外倾斜延伸以形成进油管口。
CN201820976720.5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561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720.5U CN208561923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720.5U CN208561923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1923U true CN208561923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6720.5U Active CN208561923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19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704A (zh) * 2019-11-21 2020-03-3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移动式一体化变电站事故油池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113912502A (zh) * 2021-10-21 2022-01-11 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乙胺废水中三乙胺的回收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704A (zh) * 2019-11-21 2020-03-3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移动式一体化变电站事故油池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110937704B (zh) * 2019-11-21 2021-12-10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移动式一体化变电站事故油池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113912502A (zh) * 2021-10-21 2022-01-11 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乙胺废水中三乙胺的回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30745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安全罐
CN208561923U (zh)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7208998U (zh) 一种变电站往复式事故油池
CN213192606U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11170143U (zh) 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
CN207163516U (zh) 油气水测试装置及分离存储设备
CN107460915A (zh) 净水储水系统
CN203591665U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
CN206486934U (zh) 一种集水节水装置
CN205045849U (zh) 无动力油水澄清器
CN201686526U (zh) 一种事故油池
CN207277521U (zh) 一种变电站折板式事故油池
CN203959949U (zh) 一种过滤式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07713452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09193605U (zh) 一种油水分离机及具有该油水分离机的监测系统
CN206244471U (zh) 一种陆用油水分离器
CN106540492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CN213511422U (zh) 带过滤功能的工程机械液压油箱
CN204454688U (zh) 一种冷轧乳化液浮油分离装置
CN208305361U (zh) 一种大理石板生产除尘装置
CN206289708U (zh) 一种地下多层蓄排水结构
CN205913814U (zh) 事故油池油水分离装置
CN216997771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111732212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屋顶绿色生态系统
CN105056639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