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927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927U
CN215001927U CN202121449299.0U CN202121449299U CN215001927U CN 215001927 U CN215001927 U CN 215001927U CN 202121449299 U CN202121449299 U CN 202121449299U CN 215001927 U CN215001927 U CN 215001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upport
air conditioner
motor support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92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92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管机,包括外壳、电机支架以及电机,所述外壳具有底盘及中间横梁,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及所述中间横梁,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电机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机的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底盘及中间横梁,结构稳固,再将电机装入电机支架中部的安装孔,利用电机的壳体上的安装部将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组装简便,减少装配耗时;在售后维护中,拆卸电机支架,将电机支架和电机一起取出,再维修或者更换电机,然后将电机支架和电机装入风管机即可,操作简单便捷,在吊顶维修空间有限以及风管机的内部空间狭小情况下,也能方便进行维护。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的内部设有电机及风轮,风轮为至少两个,并且布置在电机的两端,电机的转轴两端各连接一个风轮,由电机同步驱动两个风轮以实现吹风。电机连接有支架,支架固定连接风管机的外壳,支架设有端盖和围板,其中端盖限定电机的转动,围板限定电机的轴向位移。组装时,需要用螺栓固定端盖和围板,要在电机的两侧同时固定端盖,否则容易产生偏移,组装难度大;售后维护中需要更换电机时,由于风管机的内部空间狭小,更加难于组装端盖和围板,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所采用的电机组件组装简便,装配耗时少,便于售后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外壳、电机支架以及电机,所述外壳具有底盘及中间横梁,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及所述中间横梁,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电机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机的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底盘及中间横梁,结构稳固,再将电机装入电机支架中部的安装孔,利用电机的壳体上的安装部将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组装简便,减少装配耗时;在售后维护中,拆卸电机支架,将电机支架和电机一起取出,再维修或者更换电机,然后将电机支架和电机装入风管机即可,操作简单便捷,在吊顶维修空间有限以及风管机的内部空间狭小情况下,也能方便进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凸起,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沿所述电机的轴向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凸台并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为周向均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的支耳,所述支耳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所述支耳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电机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支耳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或者所述第二半壳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半壳设置有四个所述支耳和四个第二耳板,四个所述支耳和四个所述第二耳板为间隔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半壳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盘,所述第二折边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中间横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均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分置所述电机支架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为钣金件,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为弯折成型于所述电机支架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图1的风管机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风管机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支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支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的左视图。
附图标号如下:
底盘110、上方的顶盖120、左侧板130、右侧板140、中间横梁150;
电机支架200、安装孔201、过线槽202、凸台210、第一折边220、第二折边230、通孔240;
电机300、风轮310、转轴320、壳体330、安装部331、第一半壳340、第一耳板341、第二半壳350、第二耳板3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器是以集中或半集中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冷却(或加热)、加湿(或除湿)等处理,从而提供生活或生产工艺标准所需环境的一整套系统,通常包括空调机组(主机)、空气处理末端设备、风管系统、水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五大部分。
从市场细分层面来看,商用空调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商场、轨交、机场、医院等各类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制冷场所;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多联机、单元机为主的家用空调需求也得到快速释放。目前多联机、单元机(主要是风管机)两大空调产品住宅家装需求占比分别在40%、60%左右,而多联机、单元机合计占据家用空调市场的95%份额。
可以理解的是,风管机又称风管式空调,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类型,运作时,由室外机将风抽进送风管,然后抽进的风经过降温之后通再送入使用房间,另外电机组件也可以将室内风抽进送风管经过冷却再混合送出。风管机最大的优势是造价便宜,而且室内装修的效果美观大方。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通常采用风轮作为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而风轮由电机驱动,对应于长条形的出风口,通常采用至少两个风轮,而且由一个电机同步驱动多个风轮,因此,电机安装在风管机的中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风管机的壳体,为了限定电机,支架设有两个端盖和围板,两个端盖安装在电机的两端,围板的两端连接两个端盖,端盖防止电机转动,围板防止电机沿轴向移动,保证电机的位置准确、稳定。上述结构的支架在装配时,要在电机的两侧同时固定端盖并通过螺栓固定端盖、围板,操作难度大,人力成本高;售后维护中需要更换电机时,由于风管机位于吊顶内部,而且风管机的内部空间狭小,更加难于组装端盖和围板,操作十分不便。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风管机,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支架200、电机300。可以理解的是,外壳作为风管机的主体以及各部件的安装基础,如图1所示,通常外壳包括下方的底盘110、上方的顶盖120、左侧板130、右侧板140、前侧板(图中未示出)以及后侧板(图中未示出),底盘110、顶盖120、左侧板130、右侧板140、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均为钣金件,并且组装为一体,具有稳定的外形结构,足够支撑内部的各部件。
如图1所示,在外壳的中部设有中间横梁150,中间横梁150的作用包括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中间横梁150将外壳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风轮组件和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分置中间横梁150的两侧,风轮组件包括两个风轮310,中间横梁150设置有对应两个风轮310的通风口以供气流通过。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300位于两个风轮310之间,电机300的转轴320同步驱动两个风轮310,电机300通过电机支架200固定连接外壳。考虑到电机300在运转中存在振动,而且位置准确性要求较高,电机支架200同时固定于底盘110及中间横梁150,底盘110和中间横梁150相互垂直,从两个方向限定电机支架200,能够提高电机支架200的稳定性,减少振动。
电机支架200设置有安装孔201,安装孔201位于电机支架200的中部,电机300整体穿过安装孔201,电机300的壳体330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31,电机300通过安装部331固定在电机支架200上,结构稳定性更好,有利于减少振动。而且,电机支架200通过安装部331限制电机300的转动和轴向移动。
电机300通过电机支架200固定连接于底盘110及中间横梁150,结构稳固,而且电机300装入电机支架200中部的安装孔201,电机支架200包围电机300,利用电机300的壳体330外壁上的安装部331将电机300固定于电机支架200,组装简便,减少装配耗时;在售后维护中,拆卸电机支架200,将电机支架200和电机300一起取出,即可维修或者更换电机300,然后将电机支架200和电机300装配并装入风管机,操作简单便捷,在吊顶维修空间有限以及风管机的内部空间狭小情况下,也能方便地进行维护,减少时间和人工成本。
参照图2和图5,可以理解的是,电机支架200基本为平板,这是简单、成本低的做法,但是平板的刚性不足,容易变形以及跟随电机300产生振动,需要提高刚性,因此在电机支架200的中部设置一个凸台210,凸台210可以是一体成型于电机支架200,也可以是组装到电机支架200上,比如采用螺栓固定、焊接等方式,凸台210凸起的方向与电机300的轴向一致,而且将安装孔201设置在凸台210中,凸台210同时包围电机300。利用凸台210增大电机支架200的结构强度和刚性,有利于稳定支撑电机300,防止电机300出现位置偏差。
可以理解的是,凸台210可以是分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凸台210包括主体和压板,主体具有开口槽,电机300装入开口槽中,再安装压板封闭开口槽的开口并且限定电机300,便于拆装电机300以进行维护。
参照图2和图5,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电机300具有供电线(图中未示出),供电线从壳体330引出,为了限定供电线,防止供电线缠绕其他部件,在电机支架200沿电机300的轴向开设一个过线槽202,过线槽202同样布置在凸台210,而且过线槽202位于安装孔201的侧边,过线槽202直接连通安装孔201,便于装配。装配电机300时,将供电线贴合在壳体330上,然后将供电线对正过线槽202,电机300装入安装孔201,利用过线槽202限定供电线,防止供电线散乱或缠绕其他部件。
参照图2和图7,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电机300的壳体330为圆柱形,电机支架200包围壳体330,为了提高连接稳固性,在壳体330的外周布置多个安装部331,而且安装部331围绕壳体330的周向均布,安装部331固定连接电机支架200,稳定支撑电机300,而且可以限制壳体330转动和移动。
参照图2和图7,可以理解的是,壳体330为金属制件,通常为分为第一半壳340和第二半壳350,第一半壳340和第二半壳350组装为一体,并且内部的空间用于安装定子、转子等部件。安装部331为一体成型于壳体330,可以是第一半壳340或者第二半壳350单独设有安装部331,也可以是第一半壳340和第二半壳350均设有安装部331。
如图2所示,安装部331采用设置于第二半壳350外壁的多个支耳,支耳沿第二半壳350的径向延伸,在凸台210上设置四个围绕电机300的孔,支耳通过螺钉安装于凸台210的孔,当然支耳也可以通过铆钉、销钉等安装于凸台210的孔。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半壳340设置四个第一耳板341,第二半壳350设置有四个第二耳板351和四个支耳,第二耳板351和第一耳板341一一对应,第二耳板351和第一耳板341通过螺钉或者其他紧固件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半壳340和第二半壳350固定;支耳上设有配合螺钉的孔,支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凸台210。
当然,安装部331还可以采用环形板,环形板围绕第二半壳350,在环形板上开设多个孔,孔中布置螺钉,螺钉固定连接凸台210,从而固定电机300。
参照图1至图6,可以理解的是,中间横梁150和底盘110相互垂直,电机支架200的两个相垂直的侧面分别连接中间横梁150、底盘110,在电机支架200的一个侧边设置第一折边220,第一折边220通过紧固件连接底盘110,紧固件以螺钉为佳,拆装方便,便于操作;在电机支架200的另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二折边230,第二折边230通过紧固件连接中间横梁150,紧固件以螺钉为佳,拆装方便,便于操作。第一折边220和第二折边230既是电机支架200的安装结构,又是电机支架200的加强肋板,有助于提升电机支架2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电机300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电机支架200的两个相垂直的侧面具有第一折边220、第二折边230作为加强肋板,电机支架200的其他侧面也可以设置加强肋板,或者设置凸筋以增加电机支架2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减少电机支架200的变形风险。
参照图2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折边220和第二折边230的朝向相反,也即是第一折边220朝向电机300的一端,第二折边230朝向电机300的另一端。第一折边220和第二折边230均设置有通孔240,通孔240中穿设螺钉,螺钉连接于中间横梁150、底盘110,电机支架200安装后,第一折边220和第二折边230从两侧支撑电机支架200,结构更加稳固,有助于防止电机支架200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支架200为钣金件,采用钢板制作,通过冲压工序一体成型第一折边220、第二折边230,如图6所示,第一折边220和第二折边230均为垂直于电机支架20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盘及中间横梁;
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及所述中间横梁,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
电机,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机的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凸起,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沿所述电机的轴向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凸台并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为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的支耳,所述支耳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所述支耳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电机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支耳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或者所述第二半壳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壳设置有四个所述支耳和四个第二耳板,四个所述支耳和四个所述第二耳板为间隔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半壳设置有四个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盘,所述第二折边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中间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均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分置所述电机支架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为钣金件,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为弯折成型于所述电机支架的边缘。
CN202121449299.0U 2021-06-28 2021-06-28 风管机 Active CN215001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9299.0U CN215001927U (zh) 2021-06-28 2021-06-28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9299.0U CN215001927U (zh) 2021-06-28 2021-06-28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927U true CN215001927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03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9299.0U Active CN215001927U (zh) 2021-06-28 2021-06-28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8172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001927U (zh) 风管机
CN106403060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322557B (zh) 厨房空调器
CN210179851U (zh) 一种分体式风幕机
CN210345677U (zh) 移动空调
CN209672567U (zh) 壳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672468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330807U (zh) 风扇
CN108006820B (zh) 风管机
CN1979015A (zh) 高静压低静压互换型室内机结构
CN217685345U (zh) 风管机
CN101617174A (zh) 空调的室外单元以及室外单元的鼓风机
CN215175865U (zh) 风道组件及风管机
CN20622251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1177100U (zh) 空调器
CN217824487U (zh) 一种易拆装马达组件以及一体机空调器
CN21424983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4249829U (zh) 一种贯流风扇固定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955442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249831U (zh) 空调辅助风道组件
CN211575301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9036882U (zh) 一种可拆分一体式空调
CN220707485U (zh) 空调器
CN217357120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