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5442U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5442U
CN213955442U CN202022632615.XU CN202022632615U CN213955442U CN 213955442 U CN213955442 U CN 213955442U CN 202022632615 U CN202022632615 U CN 202022632615U CN 213955442 U CN213955442 U CN 21395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air outlet
air inlet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26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慧�
周文伟
杨永祥
陈圣文
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6326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器换热效率低、气流流动不均的技术问题。该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进风口、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由所述出风口吹送。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大多数都是进风口、出风口均为一个,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因进风区域受到限制,换热器存在换热不均、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得空调器换热器无法将其自身的功能作用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因空调器出风区域也存在约束,使得空调器四周的环境状态不同,即空调器四周的空气气流流速、温度不同,存在舒适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器换热效率低、气流流动不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进风口、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由所述出风口吹送。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具有风道,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体,所述面板体与所述底壳相连接,所述面板体与所述底壳之间围设成容纳腔,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容纳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面板体包括面板本体、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的两侧,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均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换热器设置且所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由内向外呈圆周分布,所述风道组件形成有放置风机组件的风道收容腔,位于圆周最外侧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围成的圆周直径大于所述风道收容腔的直径。
优选地,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大小相同且两个所述出风口处各设置有一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底壳形成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主体,所述导风板两侧设置有连接结构,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结构上远离所述导风板主体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另一侧的所述连接结构上远离所述导风板主体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导风板的一侧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壳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侧通过所述转轴孔与驱动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所述导风板主体连接,所述梯形的短边设置有所述转轴或转轴孔。
优选地,所述风道收容腔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腰部,所述底壳从所述风道收容腔出口处至所述上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上出风扩压区,所述底壳从所述风道收容腔出风口处至所述下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下出风扩压区,所述上出风扩压区的长度与所述下出风扩压区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中隔板结构,所述中隔板结构位于所述底壳与换热器之间,所述中隔板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收容腔的位置对、大小相同的通孔,且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扩压区和所述下出风扩压区结构相对应的配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风道收容腔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与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进风口呈对称式分布。
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风道组件,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风道组件和出风口连通形成换热通道,其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壳体内的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使得在离心风叶的周向和径向都形成有进风通道,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机的进风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另外,增加了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风机组件位于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后,先经过换热的空气再由风机吹送,从而实现了风机组件的送风能由多个出风口吹出,因此,送风模式不再只是单出风口出风模式,实现了双出风口出风,甚至更多出风口出风的模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空气依次流经进风口、换热器、风机组件后由多个出风口吹送,送风模式不再只是单出风口出风模式,实现了双出风口出风、甚至更多出风口出风的多风口出风模式,确保空调器出风送风范围广、空调器四周空气气流流动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出风送风的舒适性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壳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壳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壳的右视图;
图5是本图4中的中隔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板体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板体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上出风口;4、下出风口;5、底壳;51、侧面挡臂结构;6、面板体;61、面板本体;62、第一侧壁;63、第二侧壁;64、顶壁;7、风道收容腔;8、风机组件;9、导风板;91、导风板主体;92、连接结构;93、转轴;94、转轴孔;10、驱动电机;11、上出风扩压区;12、下出风扩压区;13、中隔板结构;131、通孔;14、换热器;15、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风道组件和出风口连通形成换热通道,其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和第二进风口2,第一进风口1的进风方向与壳体内的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进风口2的进风方向与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14和风机组件8,风机组件8位于换热器14与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依次流经进风口、换热器14、风机组件8由出风口吹送。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进风口使得在离心风叶的周向和径向都形成有进风通道,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机的进风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另外,增加了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风机组件8位于换热器14与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后,先经过换热的空气再由风机吹送,从而实现了风机组件8的送风能由多个出风口吹出,因此,送风模式不再只是单出风口出风模式,实现了双出风口出风,甚至更多出风口出风的模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空气依次流经进风口、换热器14、风机组件8后由多个出风口吹送,送风模式不再只是单出风口出风模式,实现了双出风口出风、甚至更多出风口出风的多风口出风模式,确保空调器出风送风范围广、空调器四周空气气流流动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出风送风的舒适性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上出风口3和下出风口4,壳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具有风道,上出风口3和下出风口4分别位于风道的两端。确保空调器出风送风范围广、空调器四周空气气流流动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出风送风的舒适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包括底壳5和面板体6,参见图1,面板体6与底壳5 相连接,面板体6与底壳5之间围设成容纳腔,面板体6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位于容纳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容纳腔连通。
具体的,面板体6包括面板本体61、第一侧壁62、第二侧壁63、顶壁64 和底壁,结合图6和图7,第一侧壁62和第二侧壁63相对设置在面板本体61 的两侧,顶壁64和底壁均位于第一侧壁62和第二侧壁63之间,第一进风口1 设置于面板本体61上,第一侧壁62和/或第二侧壁63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6,面板本体6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且所有的第一进风口1由内向外呈圆周分布,且面板本体61 上每个第一进风口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进风口1对着换热器14设置,在面板本体61的上下侧未设计有进风口,目的是防止空调器上出风口3和下出风口4处的气流出现回流的现象。
参见如1,风道组件形成有放置风机组件8的风道收容腔7,位于圆周最外侧的第一进风口1围成的圆周直径大于风道收容腔7的直径,加大空调器进风口面积。第一侧壁62和第二侧壁63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进风口2,加大空调器的进风区域范围;并且,位于第一侧壁62上的第二进风口2与位于第二侧壁 63上的第二进风口2呈对称式分布。当然,位于第一侧壁62上的第二进风口2 与位于第二侧壁63上的第二进风口2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排布,第二进风口2 的形式不受限制,确保进风口的多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出风口的大小相同且两个出风口处各设置有一导风板9,导风板9与底壳5形成转动连接。如图8所示,导风板9包括导风板主体91,导风板9两侧设置有连接结构92,其中一侧的连接结构92上远离导风板主体9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93,另一侧的连接结构92 上远离导风板主体9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孔94,导风板9的一侧通过转轴93与底壳5形成转动连接,导风板9的另一侧通过转轴孔94与驱动电机10连接。优选地,连接结构92呈梯形,梯形的长边与导风板主体91连接,梯形的短边设置有转轴93或转轴孔94。并且空调器上出风口3、下出风口4处安装的上导风板、下导风板结构实际是同一个实物,减少空调器零件开模费用,较少产品投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风道收容腔7位于风道组件的腰部,两个出风口分别为上出风口3和下出风口4,底壳5从风道收容腔7出口处至上出风口3处的导风板9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上出风扩压区11,底壳5从风道收容腔7出风口处至下出风口4处的导风板9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下出风扩压区12,扩压区主要是确保从底壳5中间风道吹出的气流能够送的更远,提升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为确保上下出风结构的出风均匀性,将两个出风口的大小设计为相同,以及上出风扩压区11的长度与下出风扩压区12的长度相等。
结合图2、图3和图4,底壳5左右两侧设计有侧面挡臂结构51,在底壳 5侧面挡臂结构51的上、下方设计有装配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运转的驱动电机 10,驱动电机10主要是通过定位柱和螺钉固定在底壳5左右侧面挡臂上。底壳 5的上方和下方均无挡臂结构,目的是确保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的结构装配以及出风的顺畅性。电器盒15安装在室内机的左上方,且底壳5上设计有固定电器盒15的固定结构。
容纳腔内设置有中隔板结构13,中隔板结构13位于底壳5与换热器14之间,如图5所示,中隔板结构13的内侧配合结构与底壳5的上出风扩压区11、下出风扩压区12的结构相对应,如此设计的目的是防止从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出现窜流的现象,具体的,中隔板结构13上开设有与风道收容腔7的位置对、大小相同的通孔131,且中隔板朝向底壳5的一侧形成有与上出风扩压区11和下出风扩压区12结构相对应的配合结构,且中隔板结构13上、下同样设计有上、下出风的结构,中隔结构板的上、下出风结构与底壳5的上、下出风结构相对应,且大小相同,也即室内机的上出风口3由底壳5上出风结构以及中隔板上出风结构共同组成,室内机的下出风口4由底壳5下出风结构以及中隔板结构 13的下出风结构共同组成。空气依次流经进风口、换热器14、中隔板结构13、风机组件8后由出风口吹送。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机的换热器14装配在中隔板结构13上,且换热器14在底壳5上的投影完全覆盖风道收容腔7在底壳5上的投影,加大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室内机,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换热效率低、气流流动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机通过进风口的设计使得进风区域广,确保换热器14充分发挥换热作用,提升空调器的整体舒适性;同时,设计两个出风口,确保空调器出风送风范围广、空调器四周空气气流流动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出风送风的舒适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出风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流道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进风口、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由所述出风口吹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具有风道,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体,所述面板体与所述底壳相连接,所述面板体与所述底壳之间围设成容纳腔,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容纳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体包括面板本体、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的两侧,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均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换热器设置且所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由内向外呈圆周分布,所述风道组件形成有放置风机组件的风道收容腔,位于圆周最外侧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围成的圆周直径大于所述风道收容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大小相同且两个所述出风口处各设置有一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底壳形成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主体,所述导风板两侧设置有连接结构,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结构上远离所述导风板主体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另一侧的所述连接结构上远离所述导风板主体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导风板的一侧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壳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侧通过所述转轴孔与驱动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所述导风板主体连接,所述梯形的短边设置有所述转轴或转轴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收容腔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腰部,所述底壳从所述风道收容腔出口处至所述上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上出风扩压区,所述底壳从所述风道收容腔出风口处至所述下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安装位置之间形成下出风扩压区,所述上出风扩压区的长度与所述下出风扩压区的长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中隔板结构,所述中隔板结构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中隔板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收容腔的位置对、大小相同的通孔,且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扩压区和所述下出风扩压区结构相对应的配合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风道收容腔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与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进风口呈对称式分布。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2022632615.XU 2020-11-13 2020-11-1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3955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2615.XU CN213955442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2615.XU CN213955442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5442U true CN213955442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2615.XU Active CN213955442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5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9763291U (zh) 一种空调柜机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1185421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955442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316624U (zh) 轴流柜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13280403B (zh) 风机及空调器
CN2123198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3199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落地式空调器
CN112361455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39529B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21046325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9923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12539468A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7132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456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1005257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风机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8033395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7582589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2097633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103242U (zh) 具有分层风道的环形出风取暖器
CN217715155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18227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