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4435U -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4435U
CN214964435U CN202022879949.7U CN202022879949U CN214964435U CN 214964435 U CN214964435 U CN 214964435U CN 202022879949 U CN202022879949 U CN 202022879949U CN 214964435 U CN214964435 U CN 214964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cover
cover
metal pan
food warmer
electric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99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邹凌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99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4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4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4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包括金属锅、壳体、底盖,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底盖配合的安装孔,所述金属锅的口部形成翻边沿,所述壳体的顶部抵顶在所述翻边沿内,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安装孔及紧固件与金属锅底部紧固配合以压紧所述壳体。本文涉及厨房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将底盖与金属锅固定,并将壳体夹在金属锅的翻边沿与底盖之间,形成整体,使得组装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厨房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热锅主要由金属锅、壳体、底盖构成,需要各自相互固定才能组装成型,螺栓等连接件需求多,使得组装操作复杂,耗费人力和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将底盖与金属锅固定,并将壳体夹在金属锅的翻边沿与底盖之间,形成整体,使得组装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为了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包括金属锅、壳体、底盖,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底盖配合的安装孔,所述金属锅的口部形成翻边沿,所述壳体的顶部抵顶在所述翻边沿内,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安装孔及紧固件与金属锅底部紧固配合以压紧所述壳体。
一种可能的设计,还包括反射罩,所述反射罩设置在所述金属锅的底部,所述反射罩内设有加热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底盖上设有隔热垫,所述紧固件贯穿隔热垫而向所述金属锅延伸。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金属锅的底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柱,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底盖且打入所述第一螺柱,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第一螺柱设有第一通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底盖与所述反射罩间隔设置,所述隔热垫由所述底盖延伸至所述反射罩。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底盖设置为圆形,所述底盖上设有至少三个向上突出的圆形柱且在所述圆形柱的底部设有用以所述紧固件伸入的安装槽,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圆形柱的顶部,多个所述圆形柱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圆形柱距离所述底盖中心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底盖半径的五分之二。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加热件和第一螺柱焊接在所述金属锅的底部,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金属锅之间设有焊接垫片,所述焊接垫片设置为0.4-3mm。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金属锅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柱,所述反射罩通过贯穿其且打入所述第二螺柱的螺钉固定在所述金属锅上,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第二螺柱设有第二通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安装孔的边沿设有槽口向下的限位槽,所述底盖的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水平限位所述底盖。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周向定位所述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锅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电热锅将底盖与金属锅固定,并将壳体夹在金属锅的翻边沿与底盖之间,形成整体,使得组装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2.底盖通过隔热垫分隔高温的反射罩,不但保护底盖,而且使得底盖可以采用价格较低的非耐高温材料,降低了成本。
3.底盖的加强筋插入壳体的限位槽内,以水平限位底盖,同时,底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周向定位所述底盖,保证整体定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热锅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热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金属锅第一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金属锅第二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金属锅第三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底盖第一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底盖第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金属锅、101-翻边沿、102-插槽、103-插槽、104-焊接垫片、105-第一螺柱、106-隔热腔、107-第二螺柱、200-壳体、201-安装孔、202-定位槽、203-限位槽、300-底盖、301-定位凸包、302-加强筋、303-圆形柱、304-安装槽、305-第三通孔、306-筋位、400-反射罩、401-第一通孔、402-第二通孔、 500-隔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9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该电热锅包括金属锅100、壳体200和底盖300,该壳体200底部开设有与底盖300配合的安装孔201,底盖300通过安装孔201及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与金属锅100底部紧固配合,而金属锅100的口部形成翻边沿101,该壳体200的顶部抵顶在翻边沿101内,以压紧壳体200。由此,该电热锅将底盖 300与金属锅100固定,并将壳体200夹在金属锅100的翻边沿与底盖300之间,形成整体,使得组装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如图1和图3所示,该金属锅100放置在壳体200内,食材可在金属锅 100内烹饪,该金属锅100的口部设有向外侧弯折的翻边沿101,因此形成了插槽102,该壳体200的上端插入插槽102内,向上限位了壳体200。同时,也形成了翻边沿101包裹壳体200的上端,整体也较美观。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该金属锅100的底部设有加热件 104,该加热件104盘绕在金属锅100的锅底,可通电产生热量来加热食材,上述紧固件为螺钉,该金属锅100的锅底还设有用以与底盖300连接的第一螺柱105,多个第一螺柱105竖直设置且带有内螺纹的一端背向金属锅100。该加热件104与金属锅100之间设有焊接垫片103,焊接垫片103通过纤焊工艺将加热件104和金属锅100焊接在一起。该焊接垫片103的厚度可控制在 0.4-3mm,如焊接垫片103厚度太薄纤焊时会因温度太高而融化,如厚度太厚则会因焊接工艺限制而焊接不牢。该金属锅100的底部还设有可拆的反射罩 400,反射罩400可反射加热件104向下散发热量,保证加热件104产生的热量主要向上加热金属锅100,确保高效加热,也可起到隔热作用,保护壳体200 内的电器件。该反射罩400呈上侧开口的盒状,其扣在金属锅100的锅底,将加热件104和第一螺柱105包裹在内部形成隔热腔106内。该反射罩400 的底板上对应第一螺柱105设有第一通孔401,使得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可插入反射罩400内与第一螺柱105配合。该反射罩400通过螺钉紧固在金属锅100上,该金属锅100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柱107,多个第二螺柱107也竖直设置,相对应地,该反射罩400的底板上对应第二螺柱107开设有第一通孔 401,使得螺钉可由反射罩400下侧打入到第二螺柱107。上述第一螺柱105和第二螺柱107的顶部镶嵌在焊接垫片103里,再纤焊接合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体牢固度。另外,该反射罩400的底板上还开设有其他通孔,以为安装其它配件预留空间。
如图2、图4、图8、图9所示,壳体200的安装孔201和底盖300采用相匹配的圆形,使得底盖300可封闭安装孔。该安装孔201的边沿设有槽口向下的限位槽203,而底盖300的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加强筋302,该加强筋 302可插入限位槽203内,以水平限位底盖300,而且也向下限位了壳体200。同时,该底盖300与壳体200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周向定位底盖300,避免底盖300旋转。该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孔201边沿的定位槽202,以及设置在底盖300边沿的定位凸包301,该定位凸包301侧向突出该底盖300并可插入定位槽202内。
上述底盖300可与金属锅100连接,同时,该金属锅100与底盖300间隔设置,避免高温的金属锅100及其上的反射罩400等将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底盖300。如图4、图8和图9所示,该底盖300上设有三个向上突出的圆形柱303,该圆形柱303的数量与上述第一螺柱105的数量一致且位置相对应。三个圆形柱303沿周向均匀布置,圆形柱303距离底盖300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底盖300半径的五分之二。两圆形柱303中心分别与底盖300中心点的连接线所夹的角为α,而且根据圆形柱303的数量,该α的角度可调整,45°<α<165°。中空的圆形柱303在底部形成螺钉伸入的安装槽304,该安装槽 302的槽底设有第三通孔305。为了提升该底盖300的强度,该底盖300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筋位306,该筋位306包括圆形加强筋和Y形筋,三根圆形加强筋同心设置,圆形加强筋通过Y形筋连在一起,而且交叉的筋与筋之间会有断开点,方便水流出。另外,底盖300上还设有透气孔,方便散热。
如图4所示,金属锅100与底盖300相间隔,底盖300上向上延伸的圆形柱303也与反射罩400间隔开,这样高温的金属锅100和反射罩400无法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塑料材质的底盖300,保护了底盖300,而且使得底盖300 可以采用价格较低的非耐高温材料,降低了成本。进一步,该圆形柱303与第一螺柱105之间设有隔热垫500,该隔热垫500包括相接的顶帽和柱状部,其上还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容螺钉穿过,在装配时该顶帽处于安装槽304内,向上限位该隔热垫500,而柱状部则穿过第三通孔305向上延伸,穿过第一通孔 401并与第一螺柱105相抵,起到承上启下的做用。螺钉(紧固件)可由下向上贯穿隔热垫500,在打入到第一螺柱105,完成底盖300和金属锅100的连接,而且要保证底盖300紧扣在壳体200上。
综上可知,该底盖300通过螺钉固定在金属锅100的下侧,而壳体200夹在翻边沿201和底盖300之间,上下限位了壳体200,而且壳体200也会限制底盖300与金属锅100之间的间距。由此,该电热锅在组装时,只需要对应拼装金属锅100、壳体200和底盖300,再使用螺钉连接金属锅100和底盖300 即可,简化了组装步骤和连接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锅与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组件。
金属锅100与壳体200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图中未示出),该定位组件可为设置在金属锅100外壁的凸起与设置在壳体200内壁的凹槽,两者相互插接,形成金属锅100与壳体200的周向定位。在组装电热锅时,因定位组件的存在,使得金属锅100、壳体200和底盖300简单拼装,就可将圆形柱303 与第一螺柱105对应上,方便下一步的螺钉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的实施例三。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底盖卡扣连接壳体。
该底盖300的边沿设有卡扣(图中未示出),而安装孔201的边沿对应卡扣设有扣位(图中未示出),形成卡扣连接,而且也可防止底盖300旋转,可省去定位结构。而且因卡扣连接,该底盖300与金属锅100的连接也可简化,如该底盖300仅设一圆形柱303,对应金属锅303也仅设置一第一螺柱105。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锅将底盖与金属锅固定,并将壳体夹在金属锅的翻边沿与底盖之间,形成整体,使得组装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底盖通过隔热垫分隔高温的反射罩,不但保护底盖,而且使得底盖可以采用价格较低的非耐高温材料,降低了成本。底盖的加强筋插入壳体的限位槽内,以水平限位底盖,同时,底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周向定位所述底盖,保证整体定位稳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包括金属锅、壳体、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底盖配合的安装孔,所述金属锅的口部形成翻边沿,所述壳体的顶部抵顶在所述翻边沿内,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安装孔及紧固件与金属锅底部紧固配合以压紧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罩,所述反射罩设置在所述金属锅的底部,所述反射罩内设有加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设有隔热垫,所述紧固件贯穿隔热垫而向所述金属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锅的底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柱,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底盖且打入所述第一螺柱,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第一螺柱设有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反射罩间隔设置,所述隔热垫由所述底盖延伸至所述反射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置为圆形,所述底盖上设有至少三个向上突出的圆形柱且在所述圆形柱的底部设有用以所述紧固件伸入的安装槽,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圆形柱的顶部,多个所述圆形柱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圆形柱距离所述底盖中心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底盖半径的五分之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和第一螺柱焊接在所述金属锅的底部,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金属锅之间设有焊接垫片,所述焊接垫片设置为0.4-3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锅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柱,所述反射罩通过贯穿其且打入所述第二螺柱的螺钉固定在所述金属锅上,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第二螺柱设有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设有槽口向下的限位槽,所述底盖的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水平限位所述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组装方便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周向定位所述底盖。
CN202022879949.7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Active CN214964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9949.7U CN214964435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9949.7U CN214964435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4435U true CN214964435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9949.7U Active CN214964435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4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4435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热锅
CN210961553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04765005U (zh)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19962568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19940311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9940310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9920818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614778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9940309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20024744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895342U (zh)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20124446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069440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S5917221Y2 (ja) 電気調理器
CN213371317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8565761U (zh) 电热水器
CN215914120U (zh) 电饭煲的中环与外壳装配结构
CN216602556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烤箱
CN217524708U (zh) 加热结构及电炖锅
CN219538100U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烹饪灶的煎锅及使用该煎锅的自动烹饪灶
CN220735105U (zh)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9877976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317844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524798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524797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