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0356U -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0356U
CN214930356U CN202121606799.0U CN202121606799U CN214930356U CN 214930356 U CN214930356 U CN 214930356U CN 202121606799 U CN202121606799 U CN 202121606799U CN 214930356 U CN214930356 U CN 214930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uxiliary wheel
stroller
vehicle bottom
baby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67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雁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ta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t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ta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st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67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0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0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0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包括由车身与车底组成的车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部与辅轮;所述把手部包括安装座与把手,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车底的前端,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枢接,所述车底的后部设有卡槽,所述辅轮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槽枢接;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为打开状态,不需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从而解决了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为一种可供儿童玩耍用且自行驾驶的工具车,娱乐的同时可给儿童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童车一般为电动驱动,不可避免的会常遇到童车电量耗尽,或遇路障情况,便需要进行手动搬运童车;现有的一些童车为了方便搬运,设计了扶手类装置,但童车体积大,重量大,手动搬运十分费力,难以独自完成搬运动作,且童车使用者为儿童,通常无法进行搬运或推行的动作,导致童车存在难以搬运,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用于解决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包括由车身与车底组成的车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部与辅轮;所述把手部包括安装座与把手,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车底的前端,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枢接,所述车底的后部设有卡槽,所述辅轮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槽枢接,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为打开状态,不需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
本申请中,通过设于车底的把手部和辅轮来实现辅助童车进行拖拉的功能,把手的两端通过与安装座枢接后可转动来调节角度,辅轮与卡槽枢接,也可通过转动改变角度;当童车在电量耗尽或遇到路障时需要手动进行搬运,将把手与辅轮转动至打开状态,通过把手进行拖拉,辅轮的设置使得拖拉所需的力大大减少,二者相互配合,保证了童车在需手动搬运易于拖拉,移动童车;童车在进行使用时,将把手与辅轮转动至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保证了童车的正常使用,且不影响童车的整体外观,解决了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车底的后部设有轮槽,所述辅轮为折叠状态时,嵌入所述轮槽,所述辅轮与所述轮槽为紧配合。辅轮与轮槽紧配合的状态保证了辅轮在童车正常使用过程中处于折叠状态,不影响童车的正常行驶。
可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槽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值为1mm至2mm。转轴与卡槽之间合理的间隙使得辅轮在转动中阻力较小,使用灵活。
可选地,所述辅轮由PP材质制成。利用该材质所制成的辅轮更耐用,增加了辅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把手为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的两侧为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间部位均向下凹陷设置。把手为U型的外状,两侧为连接臂,不仅便于进行拖拉,也节省了把手的材料,降低童车的整体重量,减少拖拉时所需的力。
可选地,所述车底的前端设有凸起部,所述U型把手折叠后,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形成紧配合。利于凸起部与U型把手之间的紧配合,将折叠状态下的把手收拢在车底,无需其他结构辅助,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部与辅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用于解决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包括由车身11与车底12组成的车本体1,包括把手部2与辅轮3,把手部2包括安装座21与把手22,安装座21固定于车底12的前端,把手2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21枢接,车底12的后部设有卡槽13,辅轮3的两侧设有转轴31,转轴31与卡槽13枢接,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将把手22与辅轮3转动为打开状态,不需拖拉时,将把手22与辅轮3转动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
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与安装座21枢接的把手22可调整角度,将把手22转动至处于童车的前方,位于车底12后部的辅轮3转动调节角度至打开状态,通过把手22与辅轮的配合,便可完成拖拉童车的动作,不需拖拉时,将把手22与辅轮3转动调整为均靠拢车底的状态,把手22与辅轮3转换为折叠状态。
本实施例中,设于车底12的把手部2与辅轮3共同完成拖拉的动作,当童车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电量耗尽或遇路障的情况下需要手动搬运,将把手22与辅轮3均转动调节角度至打开状态,通过把手22进行拖拉的动作,设于车底12的辅轮3协助拖拉,使得拖拉童车所需的力量大大减少,搬运过程不费力,实施方式简单;在不需搬运童车的状态下,把手22与辅轮3可调整角度至为靠拢车底的状态,折叠于车底,收取方便,不影响童车的正常行驶的同时保证了外观,解决了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下面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包括:包括由车身11与车底12组成的车本体1,包括把手部2与辅轮3,把手部2包括安装座21与把手22,安装座21固定于车底12的前端,把手2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21枢接,车底12的后部设有卡槽13,辅轮3的两侧设有转轴31,转轴31与卡槽12枢接,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将把手22与辅轮3转动为打开状态,不需拖拉时,将把手22与辅轮3转动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
进一步地,车底12的后部设有轮槽14,辅轮3为折叠状态时,嵌入轮槽14内,辅轮3与轮槽14为紧配合,轮槽14设于卡槽13前端,辅轮3的位置转换为靠拢车底后,由于辅轮3与轮槽14的紧配合,保证了辅轮3可嵌进槽内后不掉落,不影响童车的车底空间。
进一步地,转轴31与卡槽1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值为1mm至2mm,辅轮3两侧所设有的转轴枢接在卡槽13上,从而可转动调整角度,二者之间安装后所具有的1mm至2mm的间隙,使得辅轮3转动时活动较灵活,不易卡死,影响使用,适当的间隙也确保不会过于宽松而导致辅轮在使用时不够稳固影响拖拉的动作。
进一步地,辅轮3由PP材质制成,PP为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利用该材质所制成的辅轮3更耐用,延长了辅轮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把手22为U型把手,U型把手的两侧为连接臂221,连接臂221的中间部位均向下凹陷设置,把手22的U型外状设置,便于拖拉时的操作,且在保证硬度的同时节省材料,减少童车的整体重量,节约生产成本;当把手22调整角度至位于童车的前方进行拖拉动作时,连接臂221的凹陷设置,凹陷部位与童车的车头匹配,使得把手22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与童车车头部位的所产生的磨损。
进一步地,车底12的前端设有凸起部15,U型把手折叠后,连接臂221与凸起部15的两侧形成紧配合,设于车底12的凸起部15为童车的内部结构,凸起部15的内部可放置童车的零件,利用把手22的U型,在把手22折叠为靠拢车底的状态,把手22的两侧连接臂221的内侧与凸起部15的两侧形成紧配合,使得把手22在折叠后不会轻易改变位置,影响童车的正常行驶,通过与凸起部15的紧配合的固定,无需其他结构辅助,方便了使用者。
本实施例中,把手22与辅轮3在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均可转动调整角度为打开状态,连接臂221的中间部位凹陷设置可用于与车头相匹配,减少磨损;在童车不需要进行拖拉时,把手22和辅轮3可转动调整状态至靠拢车底,车底12的后部设有轮槽14,辅轮3可嵌进轮槽14,节省车底的通行空间,U型把手的两侧连接臂221与车底12所设有的凸起部15的两侧形成紧配合,确保把手22的折叠状态,防止因自行转动而影响童车的正常使用,把手22与辅轮3的设置,有效地节省拖拉童车时所需的力,打开与折叠的实施方式均简单易于操作,解决了童车难以搬运,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包括由车身与车底组成的车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部与辅轮;
所述把手部包括安装座与把手,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车底的前端,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枢接,所述车底的后部设有卡槽,所述辅轮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槽枢接;
当童车需要进行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为打开状态,不需拖拉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辅轮转动靠拢车底为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的后部设有轮槽,所述辅轮为折叠状态时,嵌入所述轮槽,所述辅轮与所述轮槽为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槽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值为1mm至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轮由PP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的两侧为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间部位均向下凹陷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的前端设有凸起部,所述U型把手折叠后,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形成紧配合。
CN202121606799.0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Active CN214930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6799.0U CN214930356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6799.0U CN214930356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0356U true CN214930356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6799.0U Active CN214930356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0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8526A (zh) 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4930356U (zh) 一种具有折叠拖拉结构的童车
CN204452541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CN215904558U (zh) 一种折叠推车
CN205554268U (zh) 儿童推车
CN205872315U (zh) 折叠式滑板车
CN209336799U (zh) 童车车轮及具有其的童车
CN205327285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后轮折叠结构
CN201404380Y (zh) 便携式折叠轮椅
CN207683705U (zh) 无线手柄控制的自行车助力器及装配该助力器的自行车
CN20597167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13892773U (zh) 一种具有折叠机构的电动滑板车
CN211642310U (zh) 折叠儿童车
CN208007179U (zh) 多功能脚踏摇摆车
CN212980308U (zh) 一种折叠式电车
CN212890540U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折叠手推车
CN205930858U (zh) 一种儿童车
CN202574329U (zh) 可转换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CN205168766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12766426U (zh) 一种通过座位旋转来实现换向的婴儿车
CN220924250U (zh) 推车
CN213649706U (zh) 一种通过座位旋转来实现换向的婴儿车
CN219077283U (zh) 一种具有辅助拖轮的折叠式儿童推车
CN212797046U (zh) 一种婴儿车折叠摇篮
CN216332506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滑板车底盘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