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7310U -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7310U
CN214927310U CN202121235324.5U CN202121235324U CN214927310U CN 214927310 U CN214927310 U CN 214927310U CN 202121235324 U CN202121235324 U CN 202121235324U CN 214927310 U CN214927310 U CN 214927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reciprocat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353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加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yi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yi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yi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yi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353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7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7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73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所述工作台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动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动拉杆移动将压好的原料直接拉走,以解决传统的下料采用人工下料,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一直下料容易疲倦出现操作失误,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下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mújù),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传统的下料采用人工下料,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一直下料容易疲倦出现操作失误,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下料结构,通过带动拉杆移动将压好的原料直接拉走,以解决传统的下料采用人工下料,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一直下料容易疲倦出现操作失误,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所述工作台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动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外侧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保护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外侧套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第二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板;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与第一转动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侧套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与第一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拉杆并延伸入第一滑槽内,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与拉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一侧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与固定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拉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保护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电机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保护架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杆延伸入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固定嵌设在保护架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固定嵌设在保护架内部,所述第二支撑环与第三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侧套设有第三支撑环,所述第三支撑环固定嵌设在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三支撑环与第一往复丝杆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两侧均连接有支座,所述伸缩杆两端与支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和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一侧均连接有支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支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和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动拉杆移动将压好的原料直接拉走,以解决传统的下料采用人工下料,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一直下料容易疲倦出现操作失误,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组件中的弹簧以及支伸缩杆替换成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间连接弹簧,这样能够在推板回来时能够更加快捷的折叠,避免推板接触导致轴承座内牙纹磨损,造成推动效果减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保护架、3支撑腿、4电机、5第一转动轴、6第一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8第二转动轴、9第三锥齿轮、10第四锥齿轮、11第三转动轴、12第五锥齿轮、13第二往复丝杆、14第六锥齿轮、15第二轴承座、16第二支杆、17上模板、18第一往复丝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一支杆、21固定板、22第一滑槽、23拉杆、24第一弹簧、25拉板、26支撑板、27滑杆、28第一支撑环、29第二支撑环、30第三支撑环、31伸缩杆、32第二弹簧、33第一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5第五弹簧、36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2,所述工作台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工作台1顶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轴5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与第一转动轴5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顶部设有第三锥齿轮9,所述第三锥齿轮9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10,所述第三锥齿轮9与第四锥齿轮10相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10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11,所述第三转动轴11一侧设有第五锥齿轮12,所述第五锥齿轮12一侧设有第二往复丝杆13,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外侧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14,所述第五锥齿轮12和第六锥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与保护架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外侧套设有第二轴承座15,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与第二轴承座15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6,所述第二支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板17;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往复丝杆18,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与第一转动轴5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外侧套设有第一轴承座19,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与第一轴承座1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1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20,所述第一支杆20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固定板21底部设有拉杆23并延伸入第一滑槽22内,所述固定板21底部设有第一弹簧24,所述固定板21与拉杆23通过第一弹簧24连接,所述固定板21底部一侧设有拉板25,所述拉板25与固定板21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21与拉板25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拉杆23可以在第一滑槽22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架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固定设于电机4底部支撑板26起到支撑电机4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17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保护架2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杆27延伸入第二滑槽内,滑杆27可以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轴8外侧套设有第一支撑环28,所述第一支撑环28固定嵌设在保护架2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环28与第二转动轴8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支撑环28起到支撑第二转动轴8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轴11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环29,所述第二支撑环29固定嵌设在保护架2内部,所述第二支撑环29与第三转动轴11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支撑环29起到支撑第三转动轴11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外侧套设有第三支撑环30,所述第三支撑环30固定嵌设在支撑板26顶部,所述第三支撑环30与第一往复丝杆18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支撑环30起到支撑第一往复丝杆18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2,所述伸缩杆31两侧均连接有支座36,所述伸缩杆31两端与支座36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36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25和固定板21上,第二弹簧32和伸缩杆31可以起到将压缩的拉板25还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连接外部电源,电机4正向转动带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5转动,第一转动轴5与第一往复丝杆18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第一往复丝杆18无法转动,第一锥齿轮6转动,第一锥齿轮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9转动,第三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四主动轮转动,第四锥齿轮10转动带动第二往复丝杆13转动,第二往复丝杆13转动带动第二轴承座15来回移动,第二轴承座15来回移动带动第二支杆16来回移动,第二支杆16来回移动带动上模板17来回移动,将原料压好,等上模板17返回原位置时,电机4反转带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5转动,第一转动轴5与第一锥齿轮6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第一锥齿轮6无法转动,第一往复丝杆18转动,第一往复丝杆18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座19来回移动,第一轴承座19来回移动带动第一支杆20来回移动,第一支杆20来回移动带动固定板21来回移动,固定板21来回移动带动拉板25来回移动,拉板25向前移动时,拉板25碰到压好的原料挤压伸缩杆31和第一弹簧24,使拉板25折叠,拉板25离开压好的原料后在第一弹簧24和伸缩杆31作用下恢复,当拉板25返回时,拉着压好的原料返回。
实施例2,参照附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5,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一侧均连接有支座36,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与支座36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36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25和固定板21上,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之间加设第三弹簧35使拉板25回弹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连接外部电源,电机4正向转动带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5转动,第一转动轴5与第一往复丝杆18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第一往复丝杆18无法转动,第一锥齿轮6转动,第一锥齿轮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9转动,第三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四主动轮转动,第四锥齿轮10转动带动第二往复丝杆13转动,第二往复丝杆13转动带动第二轴承座15来回移动,第二轴承座15来回移动带动第二支杆16来回移动,第二支杆16来回移动带动上模板17来回移动,将原料压好,等上模板17返回原位置时,电机4反转带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5转动,第一转动轴5与第一锥齿轮6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第一锥齿轮6无法转动,第一往复丝杆18转动,第一往复丝杆18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座19来回移动,第一轴承座19来回移动带动第一支杆20来回移动,第一支杆20来回移动带动固定板21来回移动,固定板21来回移动带动拉板25来回移动,拉板25向前移动时,拉板25挤压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挤压第三弹簧35,使拉板25折叠,使拉板25不受压好的原料阻挡,离开压好的原料后,拉板25在第三弹簧35和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共同作用下复原,当拉板25返回时,拉着压好的原料返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架(2),所述工作台(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工作台(1)顶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轴(5)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与第一转动轴(5)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顶部设有第三锥齿轮(9),所述第三锥齿轮(9)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10),所述第三锥齿轮(9)与第四锥齿轮(10)相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10)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11),所述第三转动轴(11)一侧设有第五锥齿轮(12),所述第五锥齿轮(12)一侧设有第二往复丝杆(13),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外侧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14),所述第五锥齿轮(12)和第六锥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与保护架(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外侧套设有第二轴承座(15),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3)与第二轴承座(15)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6),所述第二支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板(17);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往复丝杆(18),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与第一转动轴(5)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外侧套设有第一轴承座(19),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与第一轴承座(1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1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20),所述第一支杆(20)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固定板(21)底部设有拉杆(23)并延伸入第一滑槽(22)内,所述固定板(21)底部设有第一弹簧(24),所述固定板(21)与拉杆(23)通过第一弹簧(24)连接,所述固定板(21)底部一侧设有拉板(25),所述拉板(25)与固定板(21)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21)与拉板(25)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固定设于电机(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7)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保护架(2)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杆(27)延伸入第二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8)外侧套设有第一支撑环(28),所述第一支撑环(28)固定嵌设在保护架(2)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环(28)与第二转动轴(8)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轴(11)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环(29),所述第二支撑环(29)固定嵌设在保护架(2)内部,所述第二支撑环(29)与第三转动轴(11)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18)外侧套设有第三支撑环(30),所述第三支撑环(30)固定嵌设在支撑板(26)顶部,所述第三支撑环(30)与第一往复丝杆(18)通过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2),所述伸缩杆(31)两侧均连接有支座(36),所述伸缩杆(31)两端与支座(36)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36)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25)和固定板(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5),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一侧均连接有支座(36),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与支座(36)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座(36)分别固定连接在拉板(25)和固定板(21)上。
CN202121235324.5U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27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5324.5U CN21492731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5324.5U CN21492731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7310U true CN21492731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3532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2731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7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27310U (zh) 一种模具下料结构
CN212238823U (zh) 一种用于三元催化器隔热罩侧冲孔的模具
CN206065311U (zh) 一种温锻冲床用的传动机构
CN212045226U (zh) 一种易脱模的大板瓷砖成型模具
CN108311573A (zh) 一种u型/v型零件冲压装置及其工艺
CN208245556U (zh) 一种模具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冲切装置
CN107718629A (zh) 三向生产机
CN111941693A (zh) 一种薄胶板的自动脱料收集装置
CN214422735U (zh) 齿轮零件表面渗铜装置
CN206122578U (zh) 一种马口铁罐一体成型冲压装置
CN212442770U (zh) 一种汽车侧围内衬板的拉延切角模具
CN213730719U (zh) 一种具有废料清理收集功能的模具加工装置
CN219256534U (zh) 一种螺旋压力机传动机构
CN215435185U (zh) 一种可更换模具的一体成型机
CN219944625U (zh) 一种粉末冶金零件生产用压制模具
CN214556743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生产上料装置
CN109049574A (zh) 一种上模和下模带有锁定连接功能的模具
CN212792702U (zh) 一种具有防磨损功能的五金模具
CN207770742U (zh) 一种自动下线一铆机
CN214768125U (zh) 一种车架冲压工作台
CN204138314U (zh) 工位转换装置
CN220576454U (zh) 一种塑料压塑机
CN21436001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具零件加工用举升架
CN206747441U (zh) 一种新型冲床送料装置
CN214353978U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转向节机械式双抽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