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6361U -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6361U
CN214896361U CN202121041897.4U CN202121041897U CN214896361U CN 214896361 U CN214896361 U CN 214896361U CN 202121041897 U CN202121041897 U CN 202121041897U CN 214896361 U CN214896361 U CN 214896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bevel gear
push rod
rotation axis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418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建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tac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tac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894521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4896361(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tac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tac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418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6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6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63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包括机壳,机壳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两端贯穿机壳侧壁并伸出机壳外部,旋转轴伸出机壳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接套,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接套,旋转轴位于机壳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实现换向,操作较为方便省力,有效提升了螺杆的转动效率,从而保证了推杆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致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背景技术
手动推杆,顾名思义是只可摇动手轮进行手动操作,不能采用电动驱动,此类推杆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占用空间较小,优点凸出,但也存在有推力较小,行进速度慢的缺点,因此只适用于动作不频繁且推力需求较小的场合使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节能型推杆。
目前,现有的手动推杆,通常包括旋转轴、传动机构、螺杆、螺母、导套和推杆,在手动推杆使用时,需在旋转轴上加装手轮,通过摇动手轮带动旋转轴旋转,即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螺杆和螺母,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推杆的伸缩,然而,由于手动推杆只能安装一个手轮,因此需要通过正反摇动手轮才能实现换向,操作较为费力,且速度较慢,影响推杆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能够轻松实现换向,操作较为方便省力,有效保证了推杆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贯穿机壳侧壁并伸出机壳外部,所述旋转轴伸出机壳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接套,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接套,所述旋转轴位于机壳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结构使用时,可先将螺杆(图中未标示)由连接孔插入机壳并卡接在安装孔内部,实现螺杆(图中未标示)与从动锥齿轮的固定连接,然后分别在第一转接套和第二转接套上加装手轮(图中未标示),使得两个手轮(图中未标示)分开设置于机壳两侧,则在需要驱动螺杆(图中未标示)旋转时,通过转动手轮(图中未标示)即可通过旋转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则主动锥齿轮会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随之转动,而由于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位于机壳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的一端,则安装在第一转接套的手轮(图中未标示)和安装在第一转接套的手轮(图中未标示)的转向相反,通过摇动不同方向的手轮(图中未标示),即可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换向,操作较为方便省力,有效提升了螺杆(图中未标示)的转动效率,从而保证了推杆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从动锥齿轮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部的紧固套,所述紧固套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孔、连接孔连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壳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转动槽,在从动锥齿轮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部的紧固套,且在紧固套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孔、连接孔连通的通孔,则在结构使用时,可先将螺杆(图中未标示)由连接孔插入机壳并穿过通孔,再卡接在安装孔内部,则在从动锥齿轮转动并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随之旋转时,会带动紧固套随之在转动槽内发生转动,则通过转动槽对紧固套的限位,能够对从动锥齿轮的转动进行支撑限位,使得从动锥齿轮的转动更为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紧固套与转动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紧固套与转动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则第一轴承能够对紧固套在转动槽内部的转动进行支承,降低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使得转动更为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部均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上转动连接有套设在旋转轴上的第二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壳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穿孔,在穿孔内部均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防水套,能够防止机壳内部进水,且在防水套上转动连接有套设在旋转轴上的第二轴承,第一轴承能够对旋转轴在防水套内部的转动进行支承,降低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使得转动更为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顶部设置有安装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壳顶部设置有安装轴,则在结构使用前,可先将安装轴固定,从而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安装,方便后续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机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且不易锈蚀,从而有效保证了机壳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转接套和第二转接套,可分别在第一转接套和第二转接套上加装手轮,使得两个手轮分开设置于机壳两侧,则安装在第一转接套的手轮和安装在第一转接套的手轮的转向相反,通过摇动不同方向的手轮,即可带动螺杆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换向,操作较为方便省力,有效提升了螺杆的转动效率,从而保证了推杆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壳;2、连接孔;3、旋转轴;4、第一转接套;5、第二转接套;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安装孔;9、转动槽;10、紧固套;11、通孔;12、第一轴承;13、穿孔;14、防水套;15、第二轴承;16、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包括机壳1,机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机壳1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机壳1的安装轴16,在机壳1底部开设有连接孔2,且在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两端贯穿机壳1侧壁并伸出机壳1外部,在旋转轴3伸出机壳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接套4,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接套5,且在旋转轴3位于机壳1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在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6啮合的从动锥齿轮7,且在从动锥齿轮7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8。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机壳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转动槽9,且在从动锥齿轮7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转动槽9内部的紧固套10,在紧固套10与转动槽9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第一轴承12为推力球轴承,且在紧固套10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孔8、连接孔2连通的通孔11。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在机壳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穿孔13,在穿孔13内部均设置有与旋转轴3连接的防水套14,且在防水套14上转动连接有套设在旋转轴3上的第二轴承15,第二轴承15为深沟球轴承。
在结构使用时,可先将螺杆(图中未标示)由连接孔2插入机壳1并卡接在安装孔8内部,实现螺杆(图中未标示)与从动锥齿轮7的固定连接,然后分别在第一转接套4和第二转接套5上加装手轮(图中未标示),使得两个手轮(图中未标示)分开设置于机壳1两侧,则在需要驱动螺杆(图中未标示)旋转时,通过转动手轮(图中未标示)即可通过旋转轴3带动主动锥齿轮6转动,则主动锥齿轮6会带动从动锥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随之转动,而由于从动锥齿轮7固定连接在旋转轴3位于机壳1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4的一端,则安装在第一转接套4的手轮(图中未标示)和安装在第一转接套4的手轮(图中未标示)的转向相反,通过摇动不同方向的手轮(图中未标示),即可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换向,操作较为方便省力,有效提升了螺杆(图中未标示)的转动效率,从而保证了推杆的使用效果。
由于在机壳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转动槽9,在从动锥齿轮7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转动槽9内部的紧固套10,且在紧固套10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孔8、连接孔2连通的通孔11,则在结构使用时,可先将螺杆(图中未标示)由连接孔2插入机壳1并穿过通孔11,再卡接在安装孔8内部,则在从动锥齿轮7转动并带动螺杆(图中未标示)随之旋转时,会带动紧固套10随之在转动槽9内发生转动,则通过转动槽9对紧固套10的限位,能够对从动锥齿轮7的转动进行支撑限位,使得从动锥齿轮7的转动更为平稳,且由于紧固套10与转动槽9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则第一轴承12能够对紧固套10在转动槽9内部的转动进行支承,降低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使得转动更为顺畅。
由于在机壳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穿孔13,在穿孔13内部均设置有与旋转轴3连接的防水套14,能够防止机壳1内部进水,且在防水套14上转动连接有套设在旋转轴3上的第二轴承15,第一轴承12能够对旋转轴3在防水套14内部的转动进行支承,降低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使得转动更为顺畅。
由于在机壳1顶部设置有安装轴16,则在结构使用前,可先将安装轴16固定,从而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安装,方便后续的操作。
由于机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且不易锈蚀,从而有效保证了机壳1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底部开设有连接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两端贯穿机壳(1)侧壁并伸出机壳(1)外部,所述旋转轴(3)伸出机壳(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接套(4),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接套(5),所述旋转轴(3)位于机壳(1)内部且靠近第一转接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所述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6)啮合的从动锥齿轮(7),所述从动锥齿轮(7)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转动槽(9),所述从动锥齿轮(7)底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转动槽(9)内部的紧固套(10),所述紧固套(10)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孔(8)、连接孔(2)连通的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套(10)与转动槽(9)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穿孔(13),所述穿孔(13)内部均设置有与旋转轴(3)连接的防水套(14),所述防水套(14)上转动连接有套设在旋转轴(3)上的第二轴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部设置有安装轴(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CN202121041897.4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96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1897.4U CN214896361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1897.4U CN214896361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6361U true CN21489636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4189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96361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6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96361U (zh) 一种手动推杆的换向器结构
CN209994233U (zh) 一种输出级齿轮可断电旋转360度的减速电机
CN110226834B (zh) 升降取暖桌
KR100769877B1 (ko) 일체형 동력전달축을 구비한 전동기
CN109989327B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采用该传动装置的道路标线划线机
CN2260398Y (zh) 直线电机
CN218598740U (zh) 一种电动机减速机构
CN216737344U (zh) 一种手电两用的绞盘
CN217977297U (zh) 一种装配速度快的双轴减速机
CN205980219U (zh) 驱动机构、出风面板翻转机构和风管机式室内机
CN214380493U (zh) 一种伸缩旋转电机
CN220342171U (zh) 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结构
CN214946239U (zh) 方便换轴的出轴式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20087082U (zh) 一种轮椅车后桥差速减速电机
CN2748701Y (zh) 摆线针轮减速机
CN219403429U (zh) 一种高效驱动器
CN219967653U (zh) 电动夹爪
CN220857812U (zh) 减速集成电机
CN219229712U (zh) 一种旋转型搓背机
CN218226380U (zh) 一种改良型电动直角扳手
CN212297484U (zh) 一种方便拆装蜗轮的线性致动器
CN221127050U (zh) 一种减速电机与锥形伞齿轮箱的传动结构
CN216218515U (zh)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设备
CN208908240U (zh) 一种卷绕机的卷绕头工位换向装置
CN2156335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刹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