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4625U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4625U
CN214874625U CN202120931787.9U CN202120931787U CN214874625U CN 214874625 U CN214874625 U CN 214874625U CN 202120931787 U CN202120931787 U CN 202120931787U CN 214874625 U CN214874625 U CN 214874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plate
plate
air guide
engin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17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王娟
石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17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4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4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4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用于解决发动机下护板装配所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的问题。该发动机下护板,包括:通过模具注塑形成依次布置的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且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以用于将流通到所述车辆底盘前方的气流导向至车辆底盘后方;所述第一水平板上形成有用于将气流导向至车辆排气管处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相对于第一水平板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导风通道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汽车底盘,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下护板是根据不同车型设计装配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保护装置,另外还有降低风阻和油耗的作用;但发动机下护板同时具有易开裂和导致发动机舱过热的不足。如CN205113230U公开的“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具有该发动机下护板的车辆 ”,包含一个发动机下护板,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有效的规避了发动机下护板易损开裂的问题,但未解决由于装配了发动机下护板而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保养困难以及护板后端突出物表面压力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用于解决发动机下护板装配所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保养困难以及护板后端突出物表面压力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
通过模具注塑形成依次布置的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且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以用于将流通到所述车辆底盘前方的气流导向至车辆底盘后方;
所述第一水平板上形成有用于将气流导向至车辆排气管处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相对于第一水平板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导风通道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的夹角位于155°至16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板上还形成有与发动机后悬置匹配的后悬置安装腔。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板上还形成有与车辆的机油放油口和机油滤清器相对设置的维护孔,且所述维护孔向外弯折形成有翻边。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垂直布置。
其中,所述导风板和所述第一水平板的边缘形成有用于与车辆底盘上的安装点匹配的底盘前安装点、底盘后安装点和底盘外安装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下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发动机下护板,结构简单,通过模具注塑工艺加工成型,装配在整车上可以实现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免于被石击损坏,降低风阻和油耗的作用;通过结构设计可以规避易损开裂的问题;特别的,设计有保养维护孔,可以免拆装发动机护板即进行车辆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保养;此外,在下护板上设计有用于降低发动机舱温度的导风通道,可以有效规避因为装配了发动机下护板而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保养困难以及护板后端突出物表面压力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含一个下护板本体,加工简单,通过模具注塑加工成型;下护板本体四周设计有安装孔,装配在汽车底盘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朝向地面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朝向地面方向轴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保养维护孔和导风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的悬置安装位置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加强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朝向发动机方向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中该发动机下护板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成型后的下护板至少包括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和导风板13。
具体来说,如图1,导风板13和第二水平板12弯折连接,导风板13相对于该第二水平板12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且该导风板13与第二水平板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具体来说,该导风板13和第二水平板12之间形成的夹角位于155°至160°之间)。在下护板装配到车辆底盘上后,底盘前方的风通过该导风板13导向至底盘后方,使底盘前方的风阻得以降低。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该导风板13的设置相对于未设置导风板的下护板结构,使底盘前悬置和后悬置的凹坑,以及车辆排气系统凸出件附件的表面压力显著降低,因而该导风板的设置非常有利于车辆底盘的风阻降低。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形成有用于将气流导向至车辆排气管处的导风通道111,所述导风通道111相对于第一水平板11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所述导风通道111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导风通道111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风板13的导风方向相反。车辆行驶过程中,气流通过导风通道111,直接吹向车辆排气管等热源,使发动机舱降温,规避因为装配了发动机下护板而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问题,从而保护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不被高温损坏。
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还形成有与发动机后悬置匹配的后悬置安装腔113。因为发动机后悬置为运动件,所设计的后悬置安装腔113能够对发动机后悬置的运动包络进行规避。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还形成有与车辆的机油放油口和机油滤清器相对设置的维护孔112,且所述维护孔112向外弯折形成有翻边1121。维护孔112的位置应该设计在汽车的机油放油口和机油滤清器更换位置的正下方。考虑到放油螺栓的装卸需要通过工具辅助完成,为满足装配空间,维护孔的设计半径一般在100mm左右。参见图3,维护孔112的边缘延伸形成有防割伤的翻边1121,以免通过该维护孔112进行保养维护时被割伤。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导风板13和第一水平板11的外边缘还形成有与车辆底盘上的安装点匹配的底盘安装后点17、底盘安装外点16和底盘安装前点15。其中,各安装点数量根据发动机下护板的大小确定,相邻两个安装点之间的距离设计在150mm至250mm,设计距离小会导致装配时间长,距离大会导致装配强度不足。
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水平板1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2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2垂直布置。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和连接板形成阶梯状,该连接板的布置起到避让的作用。
参见图2、图5,本实施例中,在下护板上还形成有发动机下护板加强结构14,即通过翻边和加强筋的设计增加设计强度,避免易损开裂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发动机下护板除了具有降低风阻的作用之外,同时还兼顾了强度设计,规避发动机下护板易损开裂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设计维护孔12和导风通道111,方便汽车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维护,以及可以规避因为装配了发动机下护板而导致的发动机舱过热问题。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模具注塑形成依次布置的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和导风板(13),所述导风板(13)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12)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且所述导风板(13)与所述第二水平板(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以用于将流通到车辆底盘前方的气流导向至车辆底盘后方;
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形成有用于将气流导向至车辆排气管处的导风通道(111),所述导风通道(111)相对于第一水平板(11)朝向车辆的底盘方向弯折布置,所述导风通道(111)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导风通道(111)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风板(13)的导风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3)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12)的夹角位于155°至1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还形成有与发动机后悬置匹配的后悬置安装腔(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1)上还形成有与车辆的机油放油口和机油滤清器相对设置的维护孔(112),且所述维护孔(112)向外弯折形成有翻边(1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2)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1)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2)垂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3)和所述第一水平板(11)的边缘形成有用于与车辆底盘上的安装点匹配的底盘前安装点(15)、底盘后安装点(17)和底盘外安装点(16)。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
CN202120931787.9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Active CN214874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1787.9U CN2148746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1787.9U CN2148746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4625U true CN214874625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1787.9U Active CN214874625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4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89537B1 (en) Front part of a vehicle body
JP3985624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CN204591453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护罩
CN101456353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2007038838A (ja)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CN214874625U (zh)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JP5196113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WO2020238132A1 (zh) 全地形车
CN110758091B (zh) 一种防护型进气格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508617U (zh) 一种具有冷却通道的汽车车轮护板
CN105041441B (zh) 改善车辆性能的导风结构及改善车辆性能的方法
EP2282908B1 (en)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an area behind a vehicle engine
KR100706553B1 (ko)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CN215752671U (zh) 挡泥板组件以及汽车
CN205559047U (zh) 一种新型风扇护风圈
KR20090008551A (ko) 캐리어
CN215860445U (zh)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CN214240987U (zh) 机舱下护板及电动车辆
CN111591359B (zh) 车辆的用于引导气流的下护板结构
CN220465423U (zh) 前保险杠下护板、前保险杠总成和车辆
CN205185847U (zh) 一种驱动轴导流板
CN210063154U (zh) 汽车轮罩及车辆
CN216886509U (zh) 一种汽车acc区域覆盖结构
JPH0415124A (ja) 自動車フロント部の冷却風取入構造
CN20251835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装饰板的进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