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3758U -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 Google Patents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3758U
CN214853758U CN202121099011.1U CN202121099011U CN214853758U CN 214853758 U CN214853758 U CN 214853758U CN 202121099011 U CN202121099011 U CN 202121099011U CN 214853758 U CN214853758 U CN 214853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ing
rotating shaft
cocoon
driven whee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90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其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i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i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i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Si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90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3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3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3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包括支架、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蚕茧出料机构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与采摘机构之间的支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贯穿蚕茧出料机构和采摘机构,且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靠近定位推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均与输送机构、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的传动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采摘机大大提高了蚕茧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成本。

Description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茧采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背景技术
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蚕蛹成茧后需要对其进行采摘。
目前,我国蚕农在养蚕过程使用的蚕茧具中,塑料折簇是各地正在推广使用的优良簇具中的一种。它呈波浪状,具有使熟蚕多结横营茧,增加上车率, 减少下脚茧,提高蚕茧产量和茧丝品质,有利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特别是塑料折簇更具有经久耐用,利于消毒,便于保管等优点。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108056072A公开了一种塑料折簇采茧机用于采摘蚕茧,该采茧机是将两个辊筒间的间隙设置为小于蚕茧的尺寸,从而使得蚕茧无法通过间隙来实现蚕茧的采摘,很明显,该采茧机的采摘过程会使得蚕茧被挤压在两个辊筒之间,会影响采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蚕茧采摘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包括支架、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蚕茧出料机构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与采摘机构之间的支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贯穿蚕茧出料机构和采摘机构,且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靠近定位推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均与输送机构、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的传动端连接。
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输送机构、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所述定位推送机构将塑料折簇进行定位并推送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带动塑料折簇贯穿蚕茧出料机构并进入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对塑料折簇上的蚕茧进行采摘,采摘后的蚕茧进入蚕茧出料机构进行出料,采摘后的塑料折簇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采摘机构外部。
该采摘机大大提高了蚕茧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成本。
优选地,所述定位推送机构包括底部定位杆、推送杆、顶部定位杆和推送板,所述底部定位杆两两为一组,且平行固定在支架上,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的底部波纹段设置在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间隙的支架上,所述推送杆能够移动的固定在底部定位杆顶部的支架上,所述推送杆上固定有与底部定位杆平行的顶部定位杆,所述顶部定位杆两两为一组,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的顶部波纹段设置在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推动塑料折簇和推送杆移动的推送板。
通过两两为一组的底部定位杆对塑料折簇底部波纹段的限位,以及两两为一组的顶部定位杆对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的限位,致使塑料折簇底部在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移动以及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在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移动,并且通过推送板同步推送塑料折簇和推送杆,使得顶部定位杆始终对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进行限位,防止了塑料折簇在推送过程中变形,保证塑料折簇能够准确对准输送机构,提高了后期蚕茧采摘效率。
优选地,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的推送杆上均设有定位片。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伸缩杆、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主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主转动轴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采摘机构的塑料折簇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二从转动轴通过伸缩杆能够转动的固定在支架底部,所述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上均设有多个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链绕设在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并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链上设有卡接塑料折簇的挡杆,所述挡杆远离传动链的一端朝塑料折簇运动方向倾斜设置。
在传动链的运动过中,由于传动链上设置有朝塑料折簇运动方向倾斜的挡杆以及塑料折簇是方格状,使得传动链的运动时挡杆能够快速卡接在塑料折簇底部方格内,致使塑料折簇跟随传动链进行移动,塑料折簇的运动方向不会偏移,方便了采摘机构的采摘,保证蚕茧采摘效率。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压紧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扫料杆,所述压紧杆压设在主转动轴和第一从转动轴之间传动链上,所述压紧杆一端通过第一横杆固定在采摘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压紧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横杆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二横杆远离压紧杆的一端固定有多个扫料杆,所述扫料杆的底部朝塑料折簇底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采摘机构包括上转轴、下转轴、第一毛刷、第二毛刷、上扫料梭、下扫料梭、转动盘、输送辊和弹性件,所述上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上方的支架上,所述下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下方的支架上,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的传动端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的上转轴上设有第一毛刷,所述输送机构的下方的下转轴上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错开设置,所述上转轴上方的支架上沿上转轴长度方向固定有上扫料梭,所述上扫料梭的端部伸入第一毛刷内,所述下转轴下方的支架上沿下转轴长度方向固定有下扫料梭,所述下扫料梭的端部伸入第二毛刷内,靠近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的两侧支架上均设有能够转动的转盘,在同一高度的转盘之间固定输送辊和多个弹性件,所述转盘的传动端连接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上扫料梭远离第一毛刷的端部以及下扫料梭远离第二毛刷的端部分别固定有挡销。
优选地,所述蚕茧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带和出料板,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进料口朝采摘机构的出料楼口设置,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竖直贯穿两个出料箱并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出料箱内,所述从动辊靠近出料箱的出料口设置,设置在出料箱内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固定有多个出料板,所述主动辊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塑料折簇出料机构,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固定在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包括转轴、第三毛刷和挡梭,所述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转轴的传动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三毛刷,所述挡梭一端固定在远离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另一端伸入第三毛刷内。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转接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和转向器,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转接轮,所述转接轮通过皮带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四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五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连接所述采摘机构的传动端,所述第六从动轮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的传动端,所述第三从动轮连接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的转轴,所述第二主动轮还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向器输入端,所述转向器的输出端连接蚕茧出料机构的传动端。
传动机构只通过两个传动电机完成了该采摘机的传动,大大减少了传动电机的数量,不仅使得该采摘机结构简单,还降低了该采摘机的制造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采摘机大大提高了蚕茧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成本。
2、通过两两为一组的底部定位杆对塑料折簇底部波纹段的限位,以及两两为一组的顶部定位杆对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的限位,致使塑料折簇底部在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移动以及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在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移动,并且通过推送板同步推送塑料折簇和推送杆,使得顶部定位杆始终对塑料折簇顶部波纹段进行限位,防止了塑料折簇在推送过程中变形,保证塑料折簇能够准确对准输送机构,提高了后期蚕茧采摘效率。
3、在传动链的运动过中,由于传动链上设置有朝塑料折簇运动方向倾斜的挡杆以及塑料折簇是方格状,使得传动链的运动时挡杆能够快速卡接在塑料折簇底部方格内,致使塑料折簇跟随传动链进行移动,塑料折簇的运动方向不会偏移,方便了采摘机构的采摘,保证蚕茧采摘效率。
4、传动机构只通过两个传动电机完成了该采摘机的传动,大大减少了传动电机的数量,不仅使得该采摘机结构简单,还降低了该采摘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摘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蚕茧出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塑料折簇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包括支架1、定位推送机构2、输送机构3、采摘机构4、蚕茧出料机构5、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和传动机构7,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推送机构2、输送机构3、采摘机构4、蚕茧出料机构5、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和传动机构7,所述蚕茧出料机构5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2与采摘机构4之间的支架上,所述输送机构3贯穿蚕茧出料机构5和采摘机构4,且输送机构3的输入端靠近定位推送机构2 的输出端设置,所述蚕茧出料机构5的输入端靠近采摘机构4的蚕茧输出端设置,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靠近采摘机构4的塑料折簇输出端设置,所述传动机构7均与输送机构3、采摘机构4、蚕茧出料机构5和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的传动端连接。
通过传动机构7驱动所述输送机构3、采摘机构4和蚕茧出料机构5,将带有蚕茧的塑料折簇8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2上,定位推送机构2将塑料折簇8进行定位并推送至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带动塑料折簇8贯穿蚕茧出料机构5并进入采摘机构4,所述采摘机构4对塑料折簇8上的蚕茧进行采摘,采摘后的蚕茧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进行出料,采摘后的塑料折簇8通过输送机构3输送至采摘机构4外部,完成蚕茧的自动采摘,取代了人工采摘蚕茧,减少采摘工时,大大提高了蚕茧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成本。
参阅图1和图2,所述定位推送机构2包括底部定位杆201、推送杆202、滚轮203、顶部定位杆204、定位片205、推送板206和压缩弹簧207,所述底部定位杆201两两为一组,且沿支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在支架1上,每组底部定位杆201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8的底部设置在每组底部定位杆 201之间间隙的支架1上,致使塑料折簇8底部在每组底部定位杆201之间间隙内移动,实现对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的限位;所述推送杆202两端部通过固定滚轮203能够移动的固定在支架1两侧且在底部定位杆201的上方,所述推送杆202上固定有与底部定位杆201平行的顶部定位杆204,所述顶部定位杆204两两为一组,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8的顶部波纹段设置在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间隙内,致使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在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间隙内移动,实现对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的限位,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的推送杆202上均设有定位片205,用对定位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致使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能够快速卡接在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间隙内,提高塑料折簇8的推送效率,进而提高蚕茧的采摘效率。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推动塑料折簇8和推送杆202沿支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推送板206,所述推送板206背离推送杆202的一侧与支架1之间还连接有压缩弹簧2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弹簧207为两个,当推送板206将塑料折簇8推送至输送机构3后,在压缩弹簧207的作用下能够使推送板206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
通过两两为一组的底部定位杆201对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的限位,以及两两为一组的顶部定位杆204对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的限位,致使塑料折簇8底部在每组底部定位杆201之间间隙内移动以及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在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间隙内移动,并且通过推送板206同步推送塑料折簇8和推送杆202,使得顶部定位杆204始终对塑料折簇8顶部波纹段进行限位,防止了塑料折簇8在推送过程中变形,保证塑料折簇8能够准确对准输送机构3,提高了后期蚕茧采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片205的自由端端部呈能够与塑料折簇8的波纹段配合的弧形状。
参阅图3,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主转动轴301、第一从转动轴302、第二从转动轴303、伸缩杆304、传动齿轮305和传动链306,所述主转动轴301 通过轴承座(图中未示)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2输出端的支架1 上,所述主转动轴201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7连接,所述第一从转动轴302 通过轴承座能够转动的固定在采摘机构4的折簇输出端的支架1上,所述第二从转动轴303通过伸缩杆304能够转动的固定在支架1底部,具体的,所述第二从转动轴303通过轴承座能够竖向运动的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主转动轴301、第一从转动轴302、第二从转动轴303上均设有多个传动齿轮305,所述传动链306绕设在主转动轴301、第一从转动轴302、第二从转动轴303 并与传动齿轮305啮合,致使所述传动链306贯穿采摘机构4和蚕茧出料机构5,参与图4,所述传动链306上设有卡接塑料折簇8的挡杆3061,所述挡杆3061远离传动链306的一端朝塑料折簇8运动方向倾斜设置。
在传动链306的运动过中,由于传动链306上设置有朝塑料折簇8运动方向倾斜的挡杆3061以及塑料折簇8是方格状,使得传动链306的运动时挡杆3061能够快速卡接在塑料折簇8底部方格内,致使塑料折簇8跟随传动链 306进行移动,塑料折簇8的运动方向不会偏移,方便了采摘机构4的采摘,保证蚕茧采摘效率。
具体的,通过传动机构7驱动所述主转动轴301转动,从而使得主转动轴301上的传动齿轮305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306围绕主转动轴301、第一从转动轴302、第二从转动轴303循环转动,同时在挡杆3061会自动卡接至塑料折簇8的方格内,带动塑料折簇8跟随传动链306进行移动,由于传动链306贯穿采摘机构4,从而使得塑料折簇8跟随传动链306贯穿采摘机构4,并通过采摘机构4对塑料折簇8上的蚕茧进行采摘;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伸缩杆304的伸缩,带动所述第二从转动轴303竖向运动,对传动链306进行松紧的调节,同时也方便对传动306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3还包括压紧杆307、第一横杆308、第二横杆 309和扫料杆310,所述压紧杆307压设在主转动轴301和第一从转动轴302 之间的传动链306上,用于压紧被挡杆3061卡接的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所述压紧杆307一端朝上弯曲并通过第一横杆308固定在采摘机构4折簇输出端的支架1上,所述压紧杆307另一端朝上弯曲并通过第二横杆309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2输出端的支架1上,所述第二横杆309远离压紧杆307的一端固定有与传动链数量相同的扫料杆310,所述扫料杆310的底部朝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位置设置,用于清扫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位置处的蚕茧,将其清扫至底部的两侧处,不仅方便传动链306上的挡杆3061能够卡接塑料折簇8,使得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顺利卡接在传动链306和压紧杆307之间,还能防止蚕茧卡在传动链306和压紧杆307之间,保证后期采摘机构4能够完全采摘塑料折簇8上的蚕茧。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杆309的底部设有与顶部定位杆204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定位圈,所述顶部定位杆204远离推送杆202的一端贯穿定位圈,并能够在定位圈内移动,通过定位圈对顶部定位杆204进行限位,防止顶部定位杆204在移动偏位而带动塑料折簇8偏位的现象发生。
参阅图5和图6,所述采摘机构4包括上转轴401、下转轴402、第一毛刷403、第二毛刷404、上扫料梭405、下扫料梭406、转动盘407、输送辊 408、弹性件409和挡销410,所述上转轴401通过轴承座能够转动的固定在传动链306上方的支架1上,所述下转轴402通过轴承座能够转动的固定在传动链306下方的支架1上,所述上转轴401和下转轴402的传动端均与所述传动机构7连接,所述传动链306的上方的上转轴401上设有第一毛刷403,所述传动链306的下方的下转轴402上设有第二毛刷404,所述第一毛刷403 和第二毛刷404沿转轴轴向方向呈波纹状且与塑料折簇8的波纹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的波纹形状错开设置形成能够让塑料折簇8 通过的波纹间隙,从而实现对塑料折簇8上下波纹段上的蚕茧的采摘,所述上转轴404上方的支架1上沿上转轴401长度方向固定有上扫料梭405,所述上扫料梭405的端部伸入第一毛刷403内,所述下转轴402下方的支架1上沿下转轴402长度方向固定有下扫料梭406,所述下扫料梭406的端部伸入第二毛刷403内,所述上扫料梭405和下扫料梭406的扫料端呈波纹状,所述上扫料梭405的长端伸入第一毛刷403的短端,所述上扫料梭405的短端伸入第一毛刷403的长端,所述下扫料梭406的长端伸入第二毛刷404的短端,所述下扫料梭406的短端伸入第二毛刷404的长端,通过上扫料梭405和下扫料梭406分别对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上的蚕茧进行清扫,防止蚕茧跟随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转动。靠近第一毛刷和403和第二毛刷 404的两侧支架1上均设有能够转动的转盘407,在同一高度的转盘407之间固定输送辊408和多个弹性件409,所述转盘407的传动端连接传动机构7,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弹性件409平行于输送辊408长度方向固定在输送辊408 外侧的转盘407支架,四个弹性件409沿转盘407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上扫料梭405远离第一毛刷403的端部以及下扫料梭406远离第二毛刷404 的端部分别固定有挡销410,上扫料梭405上的挡销410的端部朝靠近第一毛刷403的弹性件409设置,下扫料梭406上的挡销410的端部朝靠近第二毛刷404的弹性件409设置,所述输送辊408的输送方向靠近蚕茧出料机构5 的进料口设置。
具体的,传动链306将塑料折簇8带动至第一毛刷和403和第二毛刷404 之间的间隙内,如图5所示,第一毛刷403顺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上部的蚕茧进行采摘,第二毛刷404逆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下部的蚕茧进行采摘,由于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沿转轴轴向方向呈波纹状且与塑料折簇8 的波纹形状相配合,能够将塑料折簇8上下两部分的蚕茧完全采摘下来,提高了采摘质量,其中一部分蚕茧自动从毛刷上掉落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一部分通过输送辊408和弹性件409输送至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在弹性件409转动时,会与挡销410触碰,由于弹性件409具有弹性,不仅能够从挡销410端部通过,并且还能将弹性件409上的蚕茧弹落下去,进而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同时上扫料梭405和下扫料梭406能够将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上的蚕茧扫落下去,最终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保证了蚕茧能够完全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
参阅图5和图7,所述蚕茧出料机构5包括出料箱501、主动辊502、从动辊503、传动带504、出料板505和弹性片板506,所述传动链30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出料箱501,所述出料箱501的进料口分别朝上下两个输送辊408的方向设置,所述主动辊502和从动辊503分别竖直贯穿两个出料箱并501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出料箱501内,所述从动辊503靠近出料箱501的出料口设置,设置在出料箱501内的主动辊502和从动辊503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04,所述传动带504上固定有多个出料板505,所述主动辊 503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7连接。
具体的,上部的出料箱501接收被第一毛刷403刷落下来的蚕茧,下部的出料箱501接收被第二毛刷404刷落下来的蚕茧,通过传动机构7带动主动辊503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504围绕主动辊502和从动辊503转动,而出料板505会跟随传动带504转动,出料板505则将出料箱501内部的蚕茧输送至出料箱501的出料口出料。
在上部出料箱501出料口的底部设有能够转动的弹性片板506,所述弹性片板506远离出料箱501的一端朝传动链306设置,当传动链306带动塑料折簇8从两个出料箱501中贯穿时,塑料折簇8会顶起弹性片板506,保证塑料折簇8顺利通过,并且由于重力作用弹性片板506会始终贴合在塑料折簇8 上,防止采摘后的蚕茧进入两个出料箱501之间的间隙,保证采摘后的蚕茧能够完全进入出料箱501中进行出料。
参阅图8,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包括转轴601、第三毛刷602和挡梭 603,所述转轴601通过轴承座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3输出端的支架1 上,所述转轴601的传动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7,所述转轴601上设有第三毛刷602,所述第三毛刷602间隔设置,且第三毛刷602设置在传动链306之间间隙正对的转轴601上,所述挡梭603一端固定在远离输送机构3输出端的支架1上,另一端伸入第三毛刷602内。
具体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7带动所述转轴601逆时针转动,当传动链 306将蚕茧采摘后的塑料折簇8输送至输出端时,转轴601上的第三毛刷602 逆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弹起,致使塑料折簇8与传动链306脱离,从而实现对传动链306上塑料折簇8进行出料,防止塑料折簇8跟随传动链306转动至支架1下方,同时,由于档梭603的端部伸入第三毛刷602内,防止塑料折簇8跟随第三毛刷602转动,将塑料折簇8弹出第三毛刷602,进而实现塑料折簇8的自动出料。
参阅图9,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电机701、第二传动电机702、第一主动轮703、第二主动轮704、转接轮705、第一从动轮706、第二从动轮707、第三从动轮708、第四从动轮709、第五从动轮710和第六从动轮711 和转向器712,所述第一传动电机701和第二传动电机70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传动电机701和第二传动电机70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703和第二主动轮704,所述第一主动轮70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接轮705,所述转接轮705通过皮带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706、第三从动轮708和第六从动轮711,所述第二主动轮704通过皮带连接第二从动轮707,所述第一从动轮706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四从动轮709,所述第二从动轮707连接所述第五从动轮710,所述第一从动轮706和第二从动轮均707分别连接上转轴401 和下转轴402,所述第四从动轮709和第五从动轮710分别连接下部的转动盘 407和上部的转动盘407,所述第六从动轮711连接所述主转动轴301的传动端,所述第三从动轮708连接所述折簇出料机6的转轴601,所述第二主动轮还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向器712输入端,所述转向器712的输出端竖向连接主动辊502的传动端。
具体的,通过第一传动电机701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轮703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转接轮705顺时针转动,进一步通过转接轮705带动第一从动轮706、第三从动轮708和第六从动轮711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轮706带动上转轴 401顺时针转动致使第一毛刷403顺时针转动采摘塑料折簇8上部的蚕茧,第三从动轮708带动转轴601顺时针转动致使第三毛刷603顺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弹出,第六从动轮711带动主转动轴301顺时针转动致使传动链306顺时针输送塑料折簇8,同时第一从动轮706还带动第四从动轮709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方的转动盘407转动致使下方的输送辊408顺时针转动对蚕茧进行输送至下方的出料箱501内;通过第二传动电机702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轮70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轮707和转向器712输入端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轮707带动下转轴402逆时针转动始终第二毛刷404逆时针转动采摘塑料折簇8下部的蚕茧,同时第二从动轮707还带动第五从动轮710 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上方的转动盘407转动致使上方的输送辊408逆时针转动对蚕茧进行输送至上方的出料箱501内,转向器712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502转动,致使传动带504转动。该传动机构只通过两个传动电机完成了该采摘机的传动,大大减少了传动电机的数量,不仅使得该采摘机结构简单,还降低了该采摘机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驱动第一传动电机701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轮703 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转接轮705顺时针转动,进一步通过转接轮705带动第一从动轮706、第三从动轮708和第六从动轮711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轮 706带动上转轴401顺时针转动致使第一毛刷403顺时针转动,第三从动轮 708带动转轴601顺时针转动致使第三毛刷603顺时针转动,第六从动轮711 带动主转动轴301顺时针转动致使传动链306顺时针运动输送塑料折簇8,同时第一从动轮706还带动第四从动轮709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方的转动盘407转动致使下方的输送辊408顺时针转动;驱动第二传动电机702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轮702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轮707和转向器712输入端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轮707带动下转轴402逆时针转动始终第二毛刷 404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二从动轮707还带动第五从动轮710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上方的转动盘407转动致使上方的输送辊408逆时针转动,转向器712 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502转动,致使传动带504转动。
然后将带有蚕茧的塑料折簇8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2上,使塑料折簇8 底部放置在每组底部定位杆201之间间隙内以及塑料折簇8顶部放置在每组顶部定位杆204之间间隙内,然后通过推动所述推送板206,带动所述塑料折簇8以及推送杆202向输送机构3的输入端运动。
在进入传动链306上之前,通过扫料杆310的底部将塑料折簇8底部波纹段位置处的蚕茧清扫至底部的两侧处,不仅方便传动链306上的挡杆3061 能够卡接塑料折簇8,当挡杆3061卡接到塑料折簇8后,通过传动链306带动塑料折簇8向采摘机构4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压紧杆307对塑料折簇8 进行压紧,防止塑料折簇8偏移。
当传动链306将塑料折簇8带动至第一毛刷和403和第二毛刷404之间的间隙内,如图5所示,第一毛刷403顺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上部的蚕茧进行采摘,第二毛刷404逆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下部的蚕茧进行采摘,由于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沿转轴轴向方向呈波纹状且与塑料折簇8的波纹形状相配合,能够将塑料折簇8上下两部分的蚕茧完全采摘下来,提高了采摘质量,其中一部分蚕茧自动从毛刷上掉落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一部分通过输送辊408和弹性件409输送至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在弹性件409转动时,会与挡销410触碰,由于弹性件409具有弹性,不仅能够从挡销410端部通过,并且还能将弹性件409上的蚕茧弹落下去,进而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同时上扫料梭405和下扫料梭406能够将第一毛刷403和第二毛刷404上的蚕茧扫落下去,最终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保证了蚕茧能够完全进入蚕茧出料机构5的进料口。上部的出料箱 501接收被第一毛刷403刷落下来的蚕茧,下部的出料箱501接收被第二毛刷404刷落下来的蚕茧,通过传动机构7带动主动辊503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 504围绕主动辊502和从动辊503转动,而出料板505会跟随传动带504转动,出料板505则将出料箱501内部的蚕茧输送至出料箱501的出料口出料,实现蚕茧的采摘。
同时塑料折簇8上的蚕茧采摘完成后,会继续通过传动链306进行输送出料,当输送至塑料折簇出料机构6输入端时,转轴601上的第三毛刷602 逆时针转动将塑料折簇8弹起,致使塑料折簇8与传动链306上的折簇脱离,从而实现对传动链306上塑料折簇8进行出料,防止塑料折簇8跟随传动链 306转动至支架1下方,同时,由于档梭603的端部伸入第三毛刷602内,防止塑料折簇8跟随第三毛刷602转动,将塑料折簇8弹出第三毛刷603,进而实现塑料折簇8的自动出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推送机构、输送机构、采摘机构、蚕茧出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蚕茧出料机构设置在定位推送机构与采摘机构之间的支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贯穿蚕茧出料机构和采摘机构,且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靠近定位推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均与输送机构、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的传动端连接;
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输送机构、采摘机构和蚕茧出料机构,所述定位推送机构将塑料折簇进行定位并推送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带动塑料折簇贯穿蚕茧出料机构并进入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对塑料折簇上的蚕茧进行采摘,采摘后的蚕茧进入蚕茧出料机构进行出料,采摘后的塑料折簇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采摘机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推送机构包括底部定位杆、推送杆、顶部定位杆和推送板,所述底部定位杆两两为一组,且平行固定在支架上,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的底部波纹段设置在每组底部定位杆之间间隙的支架上,所述推送杆能够移动的固定在底部定位杆顶部的支架上,所述推送杆上固定有与底部定位杆平行的顶部定位杆,所述顶部定位杆两两为一组,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有间隙,塑料折簇的顶部波纹段设置在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间隙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推动塑料折簇和推送杆移动的推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每组顶部定位杆之间的推送杆上均设有定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伸缩杆、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主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主转动轴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采摘机构的塑料折簇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二从转动轴通过伸缩杆能够转动的固定在支架底部,所述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上均设有多个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链绕设在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并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链上设有卡接塑料折簇的挡杆,所述挡杆远离传动链的一端朝塑料折簇运动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压紧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扫料杆,所述压紧杆压设在主转动轴和第一从转动轴之间传动链上,所述压紧杆一端通过第一横杆固定在采摘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压紧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横杆固定在定位推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二横杆远离压紧杆的一端固定有多个扫料杆,所述扫料杆的底部朝塑料折簇底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机构包括上转轴、下转轴、第一毛刷、第二毛刷、上扫料梭、下扫料梭、转动盘、输送辊和弹性件,所述上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上方的支架上,所述下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下方的支架上,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的传动端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的上转轴上设有第一毛刷,所述输送机构的下方的下转轴上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错开设置,所述上转轴上方的支架上沿上转轴长度方向固定有上扫料梭,所述上扫料梭的端部伸入第一毛刷内,所述下转轴下方的支架上沿下转轴长度方向固定有下扫料梭,所述下扫料梭的端部伸入第二毛刷内,靠近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的两侧支架上均设有能够转动的转盘,在同一高度的转盘之间固定输送辊和多个弹性件,所述转盘的传动端连接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扫料梭远离第一毛刷的端部以及下扫料梭远离第二毛刷的端部分别固定有挡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茧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带和出料板,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进料口朝采摘机构的出料楼口设置,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竖直贯穿两个出料箱并能够转动的固定在出料箱内,所述从动辊靠近出料箱的出料口设置,设置在出料箱内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固定有多个出料板,所述主动辊的传动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折簇出料机构,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固定在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构包括转轴、第三毛刷和挡梭,所述转轴能够转动的固定在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所述转轴的传动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三毛刷,所述挡梭一端固定在远离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上,另一端伸入第三毛刷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转接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和转向器,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转接轮,所述转接轮通过皮带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四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五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连接所述采摘机构的传动端,所述第六从动轮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的传动端,所述第三从动轮连接所述塑料折簇出料机的转轴,所述第二主动轮还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向器输入端,所述转向器的输出端连接蚕茧出料机构的传动端。
CN202121099011.1U 2021-05-20 2021-05-20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Active CN214853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9011.1U CN214853758U (zh) 2021-05-20 2021-05-20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9011.1U CN214853758U (zh) 2021-05-20 2021-05-20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3758U true CN214853758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9011.1U Active CN214853758U (zh) 2021-05-20 2021-05-20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3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8141B (zh) 工艺品藕杆分料机
CN111037621A (zh) 一种可切成不同形状的桔花糕切割设备
CN113184264B (zh) 一种医疗生产用胶囊药板装盒设备
CN113100182A (zh)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CN110699758A (zh) 工艺品藕杆的加工方法
CN111038974B (zh) 自动梳理机
CN110712984B (zh) 工艺品藕杆推送机构
CN214853758U (zh) 塑料折簇蚕茧采摘机
CN215188909U (zh) 蚕茧采摘机构
CN210113809U (zh) 一种鲜食玉米脱粒加工设备
CN112868837A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自动揉捻设备
CN215188910U (zh) 塑料折簇输送机构
CN108606335A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红薯清洗装置
CN109845477B (zh) 一种茎叶类蔬菜收获机有序收集装置
CN208217959U (zh) 一种退卷机
CN114365721B (zh) 一种蚕茧摘取装置及方法
CN112871384B (zh) 一种植物纤维提取设备及提取工艺
CN216532669U (zh) 甘蔗框载式自动收割机
CN110115153A (zh) 一种行星刺辊抓棉滚筒及其应用装置
CN219556231U (zh) 一种小笋剥壳给料机
CN215188911U (zh) 塑料折簇定位推送机构
CN216134996U (zh) 一种养殖场鸡蛋收集装置
CN116727085B (zh) 一种加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可预松棉的精制棉粉碎机
CN110122059A (zh) 一种甘蔗收割机的输送结构
CN216338128U (zh) 一种高效开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