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2440U -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2440U
CN214852440U CN202120895795.2U CN202120895795U CN214852440U CN 214852440 U CN214852440 U CN 214852440U CN 202120895795 U CN202120895795 U CN 202120895795U CN 214852440 U CN214852440 U CN 214852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tor drive
fixedly connected
circulating pump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957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辰
吴登云
黄俊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ngch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ngch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ngch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ngch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957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2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2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2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内部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散热管、导热板、散热风扇、连管一、循环泵一和连管二,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外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蛇形管的两端通过连管和循环泵与散热管连接,散热管再通过导热板与散热风扇连接,当电机驱动系统的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可以将散热管内的热量排出,再由两个对称的蛇形管对系统内部进行降温,大大提升该系统在工作时的温度,同时,设有加热组件,使该装置在温度较低时,也可以正常工作,有效提升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电机通常是指转速超过10000r/min的电机。它们因为转速高,体积远小于功率普通的电机,与原动机相连,取消了传统的减速机构,高速电机转动惯量小等原因,所以具有电机功率密度高,可以有效的节约材料,传动效率高,噪音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用的控制器,是电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电机驱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会采用散热等结构,对电机驱动系统的温度环境进行调控,但是,现有的电机驱动系统的散热效率差且不能适应较低的温度,进而严重影响电机驱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具备快速降温和具有升温的优点,解决了为了提升电机驱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会采用散热等结构,对电机驱动系统的温度环境进行调控,但是,现有的电机驱动系统的散热效率差且不能适应较低的温度,进而严重影响电机驱动系统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内部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散热管、导热板、散热风扇、连管一、循环泵一和连管二,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外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一,所述连管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循环泵一,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二;
所述循环泵一进液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一,所述连管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二。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外壳体、安装座和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外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安装座,所述驱动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驱动电路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机驱动组件控制电机启动。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管的连接处设有散热硅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优选的,所述蛇形管一位于所述驱动外壳体的内部顶端,所述蛇形管二位于所述驱动外壳体的内部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蛇形管一和蛇形管二分别位于驱动外壳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使蛇形管一和蛇形管二可以全面的对电机驱动组件进行散热或加热。
优选的,所述蛇形管一和所述蛇形管二的内部填充有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或放出较多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内部安装有升温组件,所述升温组件包括升温管、外套管、发热陶瓷片、连管三、循环泵二、连管四,所述升温管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发热陶瓷片,所述升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三,所述连管三的一端设有所述循环泵二,所述循环泵二的出液端与所述蛇形管一连接,所述升温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四,所述连管四的一端与所述蛇形管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电机驱动组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较低时,外套管内的发热陶瓷片开始工作,使外套管内的升温管吸收热量升温,使升温管内的水体升温,并通过循环泵二、连管三和连管四将升温管内的水体导入蛇形管一和蛇形管二内,蛇形管一和蛇形管二再将电机驱动组件内的温度提升,进而使该系统在温度较低时,也可以正常工作,大大提升系统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热油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外套管内的升温管可以快速升温。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内部安装有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循环泵一、所述发热陶瓷片和所述循环泵二的电性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探头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温度开关控制散热风扇、所述循环泵一、所述发热陶瓷片和所述循环泵二进行工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通过设置两根对称分布在驱动外壳体内部的蛇形管,蛇形管的两端通过连管和循环泵与散热管连接,散热管再通过导热板与散热风扇连接,当电机驱动系统的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可以将散热管内的热量排出,再由两个对称的蛇形管对系统内部进行降温,大大提升该系统在工作时的温度,同时,设有加热组件,使该装置在温度较低时,也可以正常工作,有效提升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降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机驱动组件;11、驱动外壳体;12、安装座;13、驱动电路板;20、降温组件;21、散热管;22、导热板;23、散热风扇;24、连管一;25、循环泵一;26、连管二;30、升温组件;31、升温管;32、外套管;33、发热陶瓷片;34、连管三;35、循环泵二;36、连管四;4、蛇形管一;5、蛇形管二;6、温度开关;61、温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组件10,电机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外壳体11、安装座12和驱动电路板13,驱动外壳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路板13,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降温组件20,降温组件20包括散热管21、导热板22、散热风扇23、连管一24、循环泵一25和连管二26,散热管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2,导热板22的材料为铜,导热板22与散热管21的连接处设有散热硅脂,导热板22的外侧壁安装有散热风扇23,散热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一24,连管一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一25,散热管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二26;
循环泵一25进液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一4,连管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二5,蛇形管一4位于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顶端,蛇形管二5位于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底端,蛇形管一4和蛇形管二5的内部填充有水,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温度开关6,温度开关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探头61,温度开关6的电性输出端与散热风扇23、循环泵一25、发热陶瓷片33和循环泵二35的电性输入端电连接。
参阅图1和2,在使用时,电机驱动组件10内的温度探头61接收内部环境的温度信息,使温度开关6控制散热风扇23和循环泵一25工作,当电机在启动时,温度开关6被激活,当所处温度较高时,温度开关6控制循环泵一25工作,使循环泵一25将水体循环输送至蛇形管一4和蛇形管二5内,同时,水体在经过散热管21内时,散热管21外侧的导热板22将热量吸收,并由散热风扇23将热量带出,使散热管21内水体的温度降低,进而实现降温目的。
实施例二
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升温组件30,升温组件30包括升温管31、外套管32、发热陶瓷片33、连管三34、循环泵二35、连管四36,升温管31的外侧壁套设有外套管32,外套管32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外套管3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热陶瓷片33,升温管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三34,连管三34的一端设有循环泵二35,循环泵二35的出液端与蛇形管一4连接,升温管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四36,连管四36的一端与蛇形管二5连接,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温度开关6,温度开关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探头61,温度开关6的电性输出端与散热风扇23、循环泵一25、发热陶瓷片33和循环泵二35的电性输入端电连接。
参阅图1和3,同时,当电机驱动组件10所处环境中的温度较低时,外套管32内的发热陶瓷片33开始工作,使外套管32内的升温管31吸收热量升温,使升温管31内的水体升温,并通过循环泵二35、连管三34和连管四36将升温管31内的水体导入蛇形管一4和蛇形管二5内,蛇形管一4和蛇形管二5再将电机驱动组件10内的温度提升,进而使该系统在温度较低时,也可以正常工作,大大提升系统的适应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降温组件(20),所述降温组件(20)包括散热管(21)、导热板(22)、散热风扇(23)、连管一(24)、循环泵一(25)和连管二(26),所述散热管(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热板(22),所述导热板(22)的外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23),所述散热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一(24),所述连管一(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循环泵一(25),所述散热管(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二(26);
所述循环泵一(25)进液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一(4),所述连管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二(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外壳体(11)、安装座(12)和驱动电路板(13),所述驱动外壳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安装座(12),所述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驱动电路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2)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热板(22)与所述散热管(21)的连接处设有散热硅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一(4)位于所述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顶端,所述蛇形管二(5)位于所述驱动外壳体(11)的内部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一(4)和所述蛇形管二(5)的内部填充有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升温组件(30),所述升温组件(30)包括升温管(31)、外套管(32)、发热陶瓷片(33)、连管三(34)、循环泵二(35)、连管四(36),所述升温管(31)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外套管(32),所述外套管(3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发热陶瓷片(33),所述升温管(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三(34),所述连管三(34)的一端设有所述循环泵二(35),所述循环泵二(35)的出液端与所述蛇形管一(4)连接,所述升温管(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管四(36),所述连管四(36)的一端与所述蛇形管二(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2)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0)的内部安装有温度开关(6),所述温度开关(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探头(61),所述温度开关(6)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23)、所述循环泵一(25)、所述发热陶瓷片(33)和所述循环泵二(35)的电性输入端电连接。
CN202120895795.2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Active CN214852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5795.2U CN21485244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5795.2U CN21485244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2440U true CN21485244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95795.2U Active CN21485244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2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2358U (zh) 一种直流逆变电源热导出装置
CN106445037A (zh) 一种部分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CN2187335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机壳
CN214852440U (zh) 一种高转速电机驱动系统
CN117080187A (zh) 一种bms电池管理系统热电冷却结构
CN217445577U (zh) 一种油冷散热电源线路板
CN212969468U (zh) 一种整流器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20691032U (zh) 一种能耗监测智能模块
CN218383884U (zh) 一种主板冷却罩
CN215835268U (zh) 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
CN21932228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逆变电源
CN21046631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
CN220307674U (zh) 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
CN216390851U (zh)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电机控制器
CN212135367U (zh) 一种新型超薄的散热器主板结构
CN216794700U (zh) 一种含滤波模块的不间断电源
CN219812390U (zh) 一种具有温控保护的电力调整器
CN217685177U (zh) 电磁灶
CN212992822U (zh) 一种ac-dc电源的散热结构
CN212929934U (zh) 一种散热型灯光控制器
CN21901933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壳体
CN218513528U (zh) 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组件
CN219303495U (zh)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用散热装置
CN220527867U (zh) 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
CN218634623U (zh) 一种电磁脉冲矢量信号接收设备的散热及屏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