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6448U -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6448U
CN214836448U CN202023024861.3U CN202023024861U CN214836448U CN 214836448 U CN214836448 U CN 214836448U CN 202023024861 U CN202023024861 U CN 202023024861U CN 214836448 U CN214836448 U CN 214836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column
entity
framework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48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锦州
王东攀
颜丙双
赵科
伊钟玉
刘跃东
袁伟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30248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6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6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6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和支护底座,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接顶柱实体与基柱实体相连,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基柱波纹管套设在基柱筋箍外围,基柱填充料充填于基柱波纹管内,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接顶柱筋箍外围,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接顶柱波纹管内,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支护板可拆卸地与底板相连,多个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沿空留巷中,一般均采用垛式支架进行支护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但垛式支架支护强度较弱,巷道变形大,沿空留巷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巷道变形大,因此,垛式支护只能是一次性的,无法再重复利用。并且,垛式支护往往使用木材,对森林资源消耗较大。泵送充填支柱支护是一种采用粉末状混合材料的巷旁支护技术,具有一定初撑力、让压变形能力和残余支撑强度,然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在支护时与巷道地面直接接触,存在填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的风险,从而导致支护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所述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且所述接顶柱实体设在所述基柱实体上方,所述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所述基柱纵向骨架和基柱横向箍架形成基柱筋箍,所述基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基柱筋箍外围,所述基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基柱波纹管内,并形成基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所述接顶柱纵向骨架和接顶柱横向箍架形成接顶柱筋箍,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接顶柱筋箍外围,所述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支护底座,所述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所述支护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底板相连,且多个所述支护板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滑槽与多个所述支护板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护板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板包括支护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槽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护部的第一端相接触,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移动部的第一侧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上具有沿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移动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以固定所述支护板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部与所述移动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槽和所述支护板均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上,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均布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滑槽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支护板在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顶柱实体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基柱实体的示意图,且未填充基柱填充料。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基柱实体的示意图,且已填充基柱填充料。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接顶柱实体的示意图,且未填充基柱填充料。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接顶柱实体的示意图,且已填充基柱填充料。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与骨架支柱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中支护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骨架支柱1,
基柱实体11,基柱纵向骨架111,基柱横向箍架112,基柱波纹管113,基柱填充料114,
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纵向骨架121,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接顶柱波纹管123,接顶柱填充料124,
支护底座2,
底板21,滑槽211,底板的第一端212,底板的第二端213,
支护板22,
支护部221,支护部的第一端2211,支护部的第一侧2212,
移动部222,移动部的第一端2221,移动部的第一侧2222,定位孔2223,
凸起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1 和支护底座2。
骨架支柱1包括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相连且接顶柱实体12设在基柱实体11上方。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可以在地面预制后再运输至巷道内进行安装,也可以在巷道内直接浇筑。
基柱实体11包括基柱纵向骨架111、基柱横向箍架112、基柱波纹管113和基柱填充料114,基柱纵向骨架111和基柱横向箍架112形成基柱筋箍,基柱波纹管113套设在基柱筋箍外围,基柱填充料114充填于基柱波纹管113内,并形成基柱实体11。
如图1所示,基柱横向箍架112为多个,多个基柱横向箍架112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基柱纵向骨架11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最上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和位于最下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相连。具体地,基柱横向箍架112与基柱纵向骨架1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可以理解地是,基柱纵向骨架111与基柱横向箍架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
接顶柱实体12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121、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接顶柱波纹管123和接顶柱填充料124,接顶柱纵向骨架121和接顶柱横向箍架122形成接顶柱筋箍,接顶柱波纹管123套设在接顶柱筋箍外围,接顶柱填充料124充填于接顶柱波纹管123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12。
如图1所示,接顶柱横向箍架122为多个,多个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接顶柱纵向骨架12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最上方的接顶柱横向箍架122和位于最下方的接顶柱横向箍架122相连。具体地,接顶柱横向箍架122与接顶柱纵向骨架12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可以理解地是,基接顶柱横向箍架122与接顶柱纵向骨架121 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
支护底座2包括底板21和多个支护板22,多个支护板22可拆卸地与底板21相连,且多个支护板22沿骨架支柱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支护板22围成用于容纳基柱实体11 的容纳空间。
如图5所示,支护板22为4个,4个支护板22沿骨架支柱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4个支护板22的内侧围成用于容纳基柱实体11的容纳空间,当基柱实体11放置在支护底座2 时,4个支护板22的内侧与基柱实体11的外周面相接触。优选地,支护板22的内侧均设有软质材料的缓冲层(未示出),缓冲层的尺寸与支护板22的尺寸相适配,缓冲层的材料可以为橡胶。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中缓冲层的材料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通过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能够提供及时支护,还可以满足沿空留巷顶板变形大,必须在现场支护的较高要求,通过设置支护底座2,增大骨架支柱1与巷道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通过支护板22能够度基柱实体11的下部进行加固支撑,提高支护强度,通过设置缓冲层,能够避免支护板22对骨架支柱1的外周面造成挤压破坏,提高骨架支柱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1上设有多个滑槽211,多个滑槽211沿骨架支柱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滑槽211沿骨架支柱1的径向延伸,多个滑槽211与多个支护板22对应设置,且支护板22沿滑槽21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如图5所示,滑槽211的数量与支护板 22的数量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可移动,调整支护板22在骨架支柱1径向上的位置,从而调整容纳空间的大小,能够满足不同直径的骨架支柱1,提高了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板22包括支护部221和移动部222,移动部222设在滑槽211内,移动部222在骨架支柱1的高度方向上(如图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如图7中所示移动部222的上端面)和第二端(如图7中所示移动部222的下端面),支护部221在骨架支柱1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端(如图7中所示支护部221的下端面)和第二端(如图7中所示支护部221的上端面),移动部的第二端2222与滑槽211的底面相接触,移动部的第一端2221与支护部的第一端2211相接触,移动部222在骨架支柱1的径向上(如图5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如图7中所示移动部222的右侧) 和第二侧(如图7中所示移动部222的左侧),支护部221在骨架支柱1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如图7中所示支护部221的右侧)和第二侧(如图7中所示支护部221的左侧),支护部的第一侧2212和移动部的第一侧2222平齐。如图7所述,移动部222设在支护部 221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部222上具有沿骨架支柱1高度方向上贯穿移动部222的定位孔2223,定位孔2223内设有定位件(未示出),定位件至少部分可伸入定位孔2223内以固定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的位置。具体地,定位件可以为定位螺栓或定位销轴,若采用定位销轴,滑槽211的底面还具有与定位销轴相配合的定位孔2223。优选地,定位件为定位螺栓,通过旋紧定位螺栓实现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的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部221与移动部222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中的支护部221和移动部222还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当支护部221和移动部222为分体式结构时,支护部221与移动部222之间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1在骨架支柱1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如图6中所示底板21的上端)和第二端(如图6中所示底板21的下端),滑槽211和支护板22均设在底板的第一端212上,底板的第二端213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布在底板的第二端 21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凸起,能够提高底板 21与巷道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底板21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间接的也避免了骨架支柱1与地面发生位移,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211的深度小于底板21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部222在骨架支柱1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滑槽211在骨架支柱1径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支护板22在骨架支柱1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顶柱实体12可拆卸地与基柱实体11相连。具体地,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卯榫连接、卡接或螺栓连接。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中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保证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稳定连接的前提下可采用现有的任何可拆卸连接的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基柱和接顶柱拆卸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骨架支柱1包括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可拆卸相连且接顶柱实体12设在基柱实体11上方。
基柱实体11包括基柱纵向骨架111、基柱横向箍架112、基柱波纹管113和基柱填充料114,基柱纵向骨架111和基柱横向箍架112形成基柱筋箍,基柱波纹管113套设在基柱筋箍外围,基柱填充料114充填于基柱波纹管113内,并形成基柱实体11。基柱横向箍架112为多个,多个基柱横向箍架112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基柱纵向骨架11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最上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和位于最下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相连。
接顶柱实体12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121、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接顶柱波纹管123和接顶柱填充料124,接顶柱纵向骨架121和接顶柱横向箍架122形成接顶柱筋箍,接顶柱波纹管123套设在接顶柱筋箍外围,接顶柱填充料124充填于接顶柱波纹管123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横向箍架122为多个,多个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接顶柱纵向骨架12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最上方的接顶柱横向箍架122和位于最下方的接顶柱横向箍架122相连。
支护底座2包括底板21和4个支护板22,4个支护板22可拆卸地与底板21相连,且 4个支护板22沿骨架支柱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4个支护板22围成用于容纳基柱实体11 的容纳空间。当基柱实体11放置在支护底座2时,4个支护板22的内侧与基柱实体11的外周面相接触。
底板21上设有4个滑槽211,4个滑槽211沿骨架支柱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4个滑槽211沿骨架支柱1的径向延伸,4个滑槽211与4个支护板22对应设置,且支护板22 沿滑槽21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支护板22包括支护部221和移动部222,移动部222设在滑槽211内,移动部222的下端面与滑槽211的底面相接触,移动部222的上端面与支护部221的下端面相接触,支护部221的右侧和移动部222的右侧平齐。
移动部22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移动部222的定位孔2223,定位孔2223内设有定位件(未示出),定位件至少部分可伸入定位孔2223内以固定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的位置。
滑槽211和支护板22均设在底板21的上端,底板21的下端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布在底板21的下端面。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运行过程。
在进行支护时,在预定支护位置的正下方放置支护底座2,根据基柱实体11的直径大小调整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的位置,调整好支护板22位置后,将定位件锁紧将支护板22在滑槽211内的位置进行固定,随后将基柱实体11放置在多个支护板22围成的容纳空间内,接着将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进行安装,实现对预定位置的支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支柱,所述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且所述接顶柱实体设在所述基柱实体上方,
所述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所述基柱纵向骨架和基柱横向箍架形成基柱筋箍,所述基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基柱筋箍外围,所述基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基柱波纹管内,并形成基柱实体,
所述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所述接顶柱纵向骨架和接顶柱横向箍架形成接顶柱筋箍,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接顶柱筋箍外围,所述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
支护底座,所述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所述支护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底板相连,且多个所述支护板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滑槽与多个所述支护板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护板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包括支护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槽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护部的第一端相接触,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移动部的第一侧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上具有沿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移动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以固定所述支护板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部与所述移动部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槽和所述支护板均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上,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均布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滑槽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护板在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顶柱实体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
CN202023024861.3U 2020-12-16 2020-12-16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Active CN214836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861.3U CN214836448U (zh) 2020-12-16 2020-12-16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861.3U CN214836448U (zh) 2020-12-16 2020-12-16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6448U true CN214836448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4861.3U Active CN214836448U (zh) 2020-12-16 2020-12-16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64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864A (zh) * 2020-12-16 2021-04-09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864A (zh) * 2020-12-16 2021-04-09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98537U (zh) 一种桥梁支座更换用的顶升支架
CN209780282U (zh) 一种装配式钢柱柱脚底板临时加固装置
CN214836448U (zh)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CN101876160B (zh) 用于软土地基现场浇注混凝土连续梁桥支架的安装方法
JP2023546543A (ja) 無溶接裏込め及び再利用のための腹起し受けモジュール
CN209799167U (zh) 一种预埋柱脚加固体系
CN112627864B (zh)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CN110185282B (zh) 建筑物的举升装置
CN114837062B (zh) 一种钢栈桥连接平台
CN215052220U (zh) 现浇梁钢管支架新型反扣式安全砂筒
CN207079467U (zh) 一种垫板调高支座
CN216339588U (zh) 一种基坑支撑梁结构
CN112359888B (zh) 炭过滤罐体纠偏加固施工的静压桩反力架顶升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2176685U (zh) 一种工具式基坑悬挂步梯
KR20130056176A (ko) 지지파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3216019A (zh) 一种墩柱加固和支座更换装置
CN112144665A (zh) 一种用于联方网壳雨棚结构的可调节斜向支撑
JP5645548B2 (ja) 解体方法、ジャッキ構造
CN215669642U (zh) 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
CN205875195U (zh) 一种无拉杆式承台模板
CN218816458U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侧墙支护模板
CN220318516U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桩基加固装置
CN217629489U (zh) 断柱顶升加高定型化组合式抱箍支撑体系
CN220014599U (zh) 一种基坑施工梯
CN217104691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墩用的支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