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5599U -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 Google Patents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5599U
CN214835599U CN202021206902.8U CN202021206902U CN214835599U CN 214835599 U CN214835599 U CN 214835599U CN 202021206902 U CN202021206902 U CN 202021206902U CN 214835599 U CN214835599 U CN 214835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hinge
door
sub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69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晓强
刘振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69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5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5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5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内板具有第一铰链孔、第一外连接平面和第一内连接平面,第一外连接平面和第一内连接平面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铰链孔的两侧;铰链加强件,铰链加强件具有第二铰链孔、中心平面、第二外连接平面和第二内连接平面,第二铰链孔与第一铰链孔位置对应,中心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且过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第二外连接平面关于中心平面对称,第二内连接平面关于中心平面对称,第二外连接平面与第一外连接平面贴合,第二内连接平面与第一内连接平面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能够保证车门下垂刚度,且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

Description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具有所述车门铰链加强结构的车门组件、具有所述车门组件的车辆以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品质和售价对潜在客户选购汽车的影响,即,成本控制和品质提升之间的矛盾。因此,成本控制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工艺性的改善所带来的零部件合格率的增加以及零部件通用化率的提升,都直接影响着成本。而基于工艺性、通用化率的限制,车身零件的成本控制手段愈发局限。
相关技术中的汽车,车门铰链加强件和车门内板之间通常采用大面积搭接,即,采用由上铰链至下铰链连成一体的Z向贯通式结构策略;并在靠近车门分缝位置、车门内板密封面位置进行Y向焊接,在铰链安装标准件位置进行X向焊接,以保证车门下垂刚度和局部强度;在限位器位置,型面与内板不贴合,以开线束胶套过孔。然而,这种结构重量大,成本高,左右车门不能通用,模具费用高,限位器位置未贴合的型面增加的重量对车门下垂刚度的贡献度有限。特别是左右车门不能通用该结构,导致开发费用和采购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所述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门铰链加强结构的车门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门组件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包括: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具有多个第一铰链孔、至少一个第一外连接平面和至少一个第一内连接平面,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和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链孔的两侧;多个铰链加强件,多个所述铰链加强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铰链加强件具有第二铰链孔、中心平面、第二外连接平面和第二内连接平面,所述第二铰链孔与所述第一铰链孔位置对应,所述中心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所述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贴合,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采用分件结构,可以降低重量,降低模具、采购成本;采用自对称结构和平面连接,可以保证全车通用,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采用合理料厚,保证车门下垂刚度,提升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内板具有第一铰链平面,所述第一铰链平面设有所述第一铰链孔;所述铰链加强件具有第二铰链平面,所述第二铰链平面设有所述第二铰链孔,所述第一铰链平面与所述第二铰链平面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中心平面的截面内,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分别由所述第二铰链平面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平面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之间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形状与所述车门内板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过渡面与所述车门内板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贴合,和/ 或,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贴合,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上方,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下方,和/或,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贴合,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上方,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分别被构造成曲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组件,利用如上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利用如上所述的车门组件,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的铰链加强件,所述铰链加强件具有第二铰链平面、中心平面、多个子外连接平面和多个子内连接平面,所述第二铰链平面设有第二铰链孔,所述子外连接平面和所述子内连接平面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链孔的两侧,所述中心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所述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上方,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下方;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上方,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下方;在平行于所述中心平面的截面内,所述子外连接平面和所述子内连接平面分别由所述第二铰链平面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的铰链加强件,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加强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车门内板100、第一外连接平面101、第一内连接平面102、第一铰链平面103、铰链加强件200、第二铰链孔201、子外连接平面202、子内连接平面203、第二铰链平面204、过渡面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车门铰链加强件,因铰链布置、外造型、铰链加强件Z向贯通造成的尺寸大等原因,难以实现自对称,导致左右车门不能通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该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能够保证车门下垂刚度,同时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包括:车门内板100和多个铰链加强件200。
具体而言,车门内板100具有多个第一铰链孔、至少一个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至少一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在第一方向 (例如前后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铰链孔的两侧。可以理解,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可以分别为多个,例如,第一外连接平面101为两个,两个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对应一个铰链加强件 200;第一内连接平面102为两个,两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对应一个铰链加强件200。还可以理解,多个第一外连接平面 101的轮廓形状可以不同,多个第一外连接平面101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内;多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的轮廓形状可以不同,多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内。
多个铰链加强件200在第二方向(例如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每个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孔201、中心平面、第二外连接平面和第二内连接平面,第二铰链孔201与第一铰链孔位置对应,中心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且过第二铰链孔201的中心线,第二外连接平面关于中心平面对称,第二内连接平面关于中心平面对称,第二外连接平面与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第二内连接平面与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
例如,车门内板100设有两个第一铰链孔,两个第一铰链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一铰链孔处对应设置一个铰链加强件200。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可以分别为两个,每个第一铰链孔的前侧设置第一外连接平面101且后侧设置第一内连接平面102。中心平面为水平面,这样,铰链加强件200被构造成关于水平面对称的自对称结构,并且,第二外连接平面与第一外连接平面101焊接,第二内连接平面与第一内连接平面102焊接,从而实现铰链加强件200与车门内板100之间的平面焊接,铰链加强件200在左右车门之间通用(即,铰链加强件200既可以用于左侧车门也可以用于右侧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采用分件结构,可以降低重量,降低模具、采购成本;采用自对称结构和平面连接,可以保证全车通用,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采用合理料厚,保证车门下垂刚度,提升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车门内板100具有第一铰链平面103,第一铰链平面103设有第一铰链孔。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平面204,第二铰链平面204设有第二铰链孔201,第一铰链平面103与第二铰链平面204贴合。如此,结构强度高,利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在平行于中心平面的截面内,第二外连接平面和第二内连接平面分别由第二铰链平面204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即,第二外连接平面、第二内连接平面和第二铰链平面204被构造成大体的“Z”形,从而利于提高通用性和结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二铰链平面204与第二内连接平面之间设有过渡面205,过渡面205的形状与车门内板100的形状相适配,且过渡面205与车门内板100间隔开。例如,过渡面205可以由相连的多个台阶面构成,过渡面205的形状变化趋势与车门内板100的对应位置处的形状变化趋势相同,以保证结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中心平面对称,且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 分别与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也就是说,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外连接平面与第一外连接平面101之间形成多处连接,从而利于提高结构可靠性,利于实现自对称性。
或者,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中心平面对称,且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分别与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也就是说,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内连接平面与第一内连接平面102之间形成多处连接,从而利于提高结构可靠性,利于实现自对称性。
又或者,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中心平面对称,且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分别与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并且,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中心平面对称,且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分别与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从而结构可靠性更高,更利于保证自对称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子外连接平面202为两个,两个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上方,两个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下方,从而自对称性好、便于连接、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子内连接平面203为两个,两个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下方,从而自对称性好、便于连接、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外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和第二内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分别被构造成曲线,从而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减轻结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组件,利用如上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组件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利用如上所述的车门组件,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门铰链加强件200,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平面204、中心平面、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和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第二铰链平面204设有第二铰链孔201,子外连接平面202和子内连接平面203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铰链孔的两侧,中心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且过第二铰链孔201的中心线,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中心平面对称,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中心平面对称。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下方。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 201上方,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铰链孔201下方。在平行于中心平面的截面内,子外连接平面202和子内连接平面203分别由第二铰链平面204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的铰链加强件200,在保证车门下垂刚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内板(100),所述车门内板(100)具有多个第一铰链孔、至少一个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至少一个第一内连接平面(102),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101)和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102)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链孔的两侧;
多个铰链加强件(200),多个所述铰链加强件(2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孔(201)、中心平面、第二外连接平面和第二内连接平面,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与所述第一铰链孔位置对应,所述中心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所述第二铰链孔(201)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100)具有第一铰链平面(103),所述第一铰链平面(103)设有所述第一铰链孔;
所述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平面(204),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设有所述第二铰链孔(201),所述第一铰链平面(103)与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中心平面的截面内,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分别由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之间设有过渡面(205),所述过渡面(205)的形状与所述车门内板(100)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过渡面(205)与所述车门内板(100)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和/或,
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平面(101)贴合,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下方,和/或,
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包括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平面(102)贴合,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平面的外轮廓线分别被构造成曲线。
8.一种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10)。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组件。
10.一种车门的铰链加强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加强件(200)具有第二铰链平面(204)、中心平面、多个子外连接平面(202)和多个子内连接平面(203),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设有第二铰链孔(201),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和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铰链孔的两侧,所述中心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所述第二铰链孔(201)的中心线,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关于所述中心平面对称;
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下方;
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上方,多个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铰链孔(201)下方;
在平行于所述中心平面的截面内,所述子外连接平面(202)和所述子内连接平面(203)分别由所述第二铰链平面(204)的相对两侧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CN202021206902.8U 2020-06-24 2020-06-24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Active CN214835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6902.8U CN214835599U (zh) 2020-06-24 2020-06-24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6902.8U CN214835599U (zh) 2020-06-24 2020-06-24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5599U true CN21483559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6902.8U Active CN214835599U (zh) 2020-06-24 2020-06-24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5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5024A1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US8328272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US11254368B2 (en) Structure for reinforcing and supporting vehicle frunk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4450199U (zh) 一种汽车尾门门框
CN214835599U (zh) 车门铰链加强结构、车门组件、车辆及车门的铰链加强件
WO2015076124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9927787B (zh)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63313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型中梁应用前副车架
US11530559B2 (en) Hinge
US20210394605A1 (en) Battery unit for vehicle and underbody of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4607725U (zh) 一种d柱上接头结构、车身尾门门洞系统及车辆
KR20230090661A (ko) 슬라이딩 도어 마운팅 보강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체
US11873028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7396643U (zh) 车身侧窗内板、车身侧围内板后段总成和车辆
CN216833159U (zh) 一种轻型客车新型背门内板总成结构
US11873027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9757267U (zh) 空气室结构、空气室总成和车辆
CN218536862U (zh) 顶盖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27819U (zh) 车门玻璃的导轨组件以及车辆
CN213008380U (zh) 车身侧围连接结构、车身侧围总成、车身和车辆
CN220905113U (zh) 后部总成和车辆
CN217145615U (zh) 背门总成及车辆
US11772704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16805080U (zh) 车门加强结构、汽车车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