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7331U - 一种堆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7331U
CN214827331U CN202120395782.9U CN202120395782U CN214827331U CN 214827331 U CN214827331 U CN 214827331U CN 202120395782 U CN202120395782 U CN 202120395782U CN 214827331 U CN214827331 U CN 214827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tacked
suspension
tray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57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远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57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7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7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7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堆叠装置。该堆叠装置包括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中间镂空的悬架;位于悬架的中间镂空区域内的用于承载待堆叠物的容纳盘,容纳盘和固定板之间包括有用于驱动容纳盘升降的升降组件;堆叠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对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对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该实施方式的堆叠装置通过设置升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从而减小堆叠装置上待堆叠物之间的位置偏差,确保产品准确落入到待堆叠物内,从而避免产品掉落而导致产品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堆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Tray盘,又称料盘,是一种盛放物料的载物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在流水线上的输送带上传送,并对产品进行检测,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的产品可继续由输送带传送,不合格产品需要单独选出,并放置到层叠放置的空Tray盘上,以进行后续操作。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机械手抓取Tray盘并层叠放置到Tray盘堆叠机构内,传统的Tray盘堆叠机构通常包括Tray盘托板以及分别设置在Tray盘托板的四个边角上的四个角铝,同时在Tray盘托板的上方设置四个钣金导向组件。而现有技术的Tray盘堆叠机构存在一定缺陷:首先,由于机械手抓取每个Tray盘的位置存在差异,从而使得放置到Tray盘托板上时,不同层的Tray盘的位置偏差较大,导致产品难以准确落入到Tray盘中;其次,不同产品所对应的Tray盘的外形差异较大,传统的TRAY盘堆叠机构兼容性较差,难以适用于多种外形尺寸的Tray盘。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堆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装置,以实现减小堆叠装置内的待堆叠物之间的位置偏差,保证产品准确落入到待堆叠物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个,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叠装置,包括:
固定板;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中间镂空的悬架;
位于所述悬架的中间镂空区域内的用于承载待堆叠物的容纳盘,所述容纳盘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容纳盘升降的升降组件;
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第一定位气缸;
所述第一定位气缸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所述待堆叠物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定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可绕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活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位于所述悬架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边上的第二定位气缸,以及
位于所述容纳盘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的用以与第二定位气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
所述第二定位气缸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所述待堆叠物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定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二活动件可绕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活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可选地,所述堆叠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杆;
所述第一限位杆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形成在固定板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杆。
可选地,所述堆叠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对射感应器;
所述对射感应器被配置为检测待堆叠物是否位于预设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装置,该堆叠装置通过设置升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从而减小堆叠装置上待堆叠物之间的位置偏差,保证待堆叠物整齐地层叠放置,从而使得产品准确落入到待堆叠物内,避免产品掉落出待堆叠物外而导致产品损坏,保证产品的安全;另外,该堆叠装置针对不同外形尺寸的待堆叠物均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进行精准定位,以消除待堆叠物之间的位置偏差,实现整齐放置,提高该堆叠装置的兼容性,扩大该堆叠装置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堆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是同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图1-3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装置100,该堆叠装置100包括固定板110以及设置在固定板110上的中间镂空的悬架120,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悬架120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悬臂121和第二悬臂122以及连接第一悬臂121和第二悬臂122的侧臂123,第一悬臂121和第二悬臂122远离侧臂12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0上,悬架120整体呈大致“C”型。
该堆叠装置100还包括有位于悬架120的中间镂空区域内的用于承载待堆叠物130的容纳盘140,待堆叠物130例如可为用于承载产品的Tray盘(料盘)。容纳盘140和固定板110之间包括有用于驱动容纳盘140升降的升降组件150。在一个示例中,升降组件包括结合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位于滑轨上的可沿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的滑块以及位于滑轨一端的电机,该滑块与容纳盘140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进而带动容纳盘140升降。该示例的升降组件150的优势在于,结构方式简单,滑块可对容纳盘140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同时可合理避让悬架120和固定板110。在其他示例中,升降组件150也可为滚珠丝杆、输送带等本领域熟知的可实现容纳盘140升降的组件,本申请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制。
在该实施例中,堆叠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进行定位。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为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X方向,第二方向可为如图1的箭头所示的Y方向,其中,X方向与Y方向相互垂直。通过上述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可对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Tray盘)定位,进而实现待堆叠物130快速、准确地堆叠,确保各层待堆叠物130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位置的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例的堆叠装置100实际工作过程中,当机械手抓取待堆叠物130(Tray盘)并放置在容纳盘140上时,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在Y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Tray盘进行初步定位,使得Tray盘接近预设的定位位置,再控制第一定位组件在X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Tray盘进行定位,再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对Tray盘进行Y方向定位动作,同时,第一定位组件也对Tray盘进行X方向定位动作,从而实现Tray盘的精准定位。当完成Tray盘的定位后,通过升降组件150驱动容纳盘140下降,从而带动容纳盘140上的Tray盘下降以使得接下来放置在其上面的第二个Tray盘位于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作用范围内,从而继续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对第二个Tray盘重复进行上述的定位动作。该实施例通过对Tray盘的多次X方向上和Y方向上的定位,可避免Tray盘的侧边部与悬架120或升降组件150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难以进行其他方向的定位,防止Tray盘摩擦损坏,进一步提高对Tray盘的定位精度。
该实施例的堆叠装置100通过设置升降组件150、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从而减小堆叠装置100上各层待堆叠物130之间的位置偏差,保证待堆叠物130整齐地层叠放置,为对待堆叠物130进行重复层叠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高定位精度环境,从而使得产品准确落入到待堆叠物130内,避免产品掉落出待堆叠物外而导致产品损坏,保证产品的安全,还可节省后期整理待堆叠物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另外,该堆叠装置100针对不同外形尺寸的待堆叠物130均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进行精准定位,以消除待堆叠物160之间的位置偏差,实现整齐放置,提高该堆叠装置100的兼容性,扩大该堆叠装置100的应用范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堆叠装置100包括设置在悬架120的两相对侧边上的对射感应器180;对射感应器180被配置为检测待堆叠物130是否位于预设的位置。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对射感应器180例如可设置在悬架120的第一悬臂121和第二悬臂122上,且两个对射感应器180相对设置。在一个示例中,对射感应器180例如可为红外感应器,其中,一个红外感应器向另一个红外感应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具体地,当待堆叠物130完成定位后,通过升降组件150驱动容纳盘140下降,带动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下降至一定高度后再缓慢上升,当上升至待堆叠物130遮挡住红外感应器所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即另一边的红外感应器接收不到红外线信号时,则对射感应器判定待堆叠物130已经到达预设的位置,因此,可继续往待堆叠物130上堆叠新的待堆叠物130,则该新的待堆叠物130刚好位于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作用范围内,从而可有效提高待堆叠物130的定位、堆叠效率和定位、堆叠的准确性,在保证快速堆叠的同时,实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重复、快速、精准地对Tray盘进行定位。上述对射感应器180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感应传感器,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悬架120的两相对侧边上的第一定位气缸160;第一定位气缸160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待堆叠物130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堆叠物130进行定位,即通过分布在第一悬臂121和第二悬臂122上的两个第一定位气缸160从待堆叠物130的两相对侧边部夹紧待堆叠物130,两个第一定位气缸160同时沿X方向前或向后运动,进而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X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待堆叠物130在X方向上的定位。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气缸160包括设置在悬架120上的第一固定部161(例如为气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部161连接的第一移动部162以及设置在第一移动部162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163,第一定位件16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定位件163被配置为当第一固定部161驱动第一移动部162作用于待堆叠物130上时,第一定位件163的外侧面与待堆叠物130的边沿呈线接触。第一定位件163例如可为滚子转轴,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待堆叠物130的边沿呈线接触的第一定位件163,即第一定位件163形成待堆叠物130的限位边,同时配合第一定位件163的可转动设计,将传统的待堆叠物边沿与第一定位气缸之间定位时的滑动摩擦配合结构转变为通过第一定位件与待堆叠物边沿之间的呈相对滚动摩擦的配合结构,可减少第一定位件163与待堆叠物130(Tray盘)的接触面积,进而明显减小在第一定位气缸160在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X方向上移动时,待堆叠物130(Tray盘)的边沿与第一定位气缸160之间配合产生的摩擦力,有效降低第一定位气缸160对待堆叠物130(Tray盘)定位时对待堆叠物130(Tray盘)造成的磨损并实现精准定位。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移动部、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套设在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一活动件,第一活动件可绕第一定位件的轴线转动;第一活动件被配置为当第一固定部驱动第一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第一活动件的外侧面与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即在第一定位气缸前后运动以推动待堆叠物,待堆叠物(Tray盘)与第一活动件接触,在X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时,待堆叠物(Tray盘)与第一活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降低待堆叠物(Tray盘)边沿与第一活动件之间配合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部162上包括有若干个并排配置的第一定位件163,若干个第一定位件163可在保证单个第一定位件163与待堆叠物130(Tray盘)边沿之间呈线接触的同时,从多个位置扩大第一定位气缸160与待堆叠物130边沿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X方向上定位的稳定性,确保第一定位气缸160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沿X方向移动,防止待堆叠物130的运动方向出现偏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第一活动件与待堆叠物接触时,每个第一定件上均套设有第一活动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堆叠装置100包括位于悬架120的两相对侧边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杆190;第一限位杆190被配置为在X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进行限位,也就是说,当容纳盘140的待堆叠物130越叠越多,同时升降组件150驱动容纳盘140逐渐向下降,此时第一限位杆190用于对各层的待堆叠物130在X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各层待堆叠物130在下降过程中在X方向上容易出现的相对位置偏差的问题。该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杆190可保证在持续堆叠过程中,对已完成定位的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X方向上位置进行规整,确保各层待堆叠物130的位置不会出现偏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悬架120的远离固定板110的一侧边上的第二定位气缸170,以及位于容纳盘140靠近固定板110一侧的用以与第二定位气缸170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气缸170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待堆叠物130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待堆叠物130进行定位,即通过位于悬架120的侧臂123上的第二定位气缸170沿Y方向前后运动,进而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Y方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定位气缸170与第二定位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待堆叠物130在Y方向上的定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当机械手抓取待堆叠物130(Tray盘)并放置在容纳盘140上时,首先第二定位气缸170先推动待堆叠物130在Y方向上移动,并根据第二定位结构,将待堆叠物130推动至接近预设的定位点的位置。如将待堆叠物130的侧边部紧靠预设的定位点的定位边,随后第二定位气缸170退回原点;第一定位气缸160随后推动待堆叠物130进行X方向的定位,同样是将待堆叠物130推动至接近预设的定位点的位置后,第一定位气缸160退回等待位;最后由第二定位气缸170对待堆叠物130进行Y方向的定位动作,同时第一定位气缸160也对待堆叠物130进行X方向的定位动作,从而实现待堆叠物130的精准定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定位气缸170包括设置在悬架120上的第二固定部171(例如为气缸的缸体)、与第二固定部171连接的第二移动部172以及设置在第二移动部172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173,第二定位件17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定位件173被配置为当第二固定部171驱动第二移动部172作用于待堆叠物130上时,第二定位件173的外侧面与待堆叠物130的边沿呈线接触。第二定位件173例如可为滚子转轴,第二定位件173的外侧表面与待堆叠物130的边沿呈线接触,即第二定位件173形成待堆叠物130的限位边,将传统的待堆叠物边沿与第二定位气缸之间定位时的滑动摩擦配合结构转变为通过第二定位件与待堆叠物边沿之间的呈相对滚动摩擦的配合结构,可减少第二定位件173与待堆叠物130(Tray盘)的接触面积,进而明显减小在第二定位气缸170在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Y方向上移动时,待堆叠物130(Tray盘)的边沿与第二定位气缸170之间配合产生的摩擦力,有效降低第二定位气缸170对待堆叠物130(Tray盘)定位时对待堆叠物130(Tray盘)造成的磨损并实现精准定位。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设置在第二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以及套设在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可绕第二定位件的轴线转动;第二活动件被配置为当第二固定部驱动第二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第二活动件的外侧面与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即在第二定位气缸前后运动以推动待堆叠物,待堆叠物(Tray盘)与第二活动件接触,在Y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时,待堆叠物(Tray盘)与第二活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降低待堆叠物(Tray盘)边沿与第二活动件之间配合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部172上包括有若干个并排配置的第二定位件173,若干个第二定位件173可在保证单个第二定位件173与待堆叠物130(Tray盘)边沿之间呈线接触的同时,从多个位置扩大第二定位气缸170与待堆叠物130边沿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Y方向上定位的稳定性,确保第二定位气缸170推动待堆叠物130(Tray盘)沿Y方向移动,防止待堆叠物的运动方向出现偏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第二活动件与待堆叠物接触时,每个第二定件上均套设有第二活动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为形成在固定板110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杆174。通过第二定位气缸170与第二限位杆174的配合,从而实现待堆叠物130在Y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限位杆174不仅可用于与第二定位气缸170配合以对待堆叠物130定位,第二限位杆174还可用于在Y方向上,对容纳盘140上的待堆叠物130进行限位,具体地,当容纳盘140的待堆叠物130越叠越多,升降组件150驱动容纳盘140逐渐向下降,此时第二限位杆174用于对各层的待堆叠物130在Y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各层待堆叠物130在下降过程中在Y方向上容易出现的相对位置偏差的问题。该实施例的第二限位杆174可保证在持续堆叠过程中,对已完成定位的待堆叠物130(Tray盘)在Y方向上位置进行规整,确保各层待堆叠物130的位置不会出现偏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结构可由固定板的内侧表面的顶部边缘形成,或者,第二定位结构可为单独加工的构件,通过本领域熟知的连接方式结合固定在固定板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中间镂空的悬架;
位于所述悬架的中间镂空区域内的用于承载待堆叠物的容纳盘,所述容纳盘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容纳盘升降的升降组件;
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水平面内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第一定位气缸;
所述第一定位气缸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所述待堆叠物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3.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定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4.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可绕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活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5.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位于所述悬架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边上的第二定位气缸,以及
位于所述容纳盘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的用以与第二定位气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
所述第二定位气缸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被配置为分别作用于所述待堆叠物的两相对侧边部上,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待堆叠物进行定位。
6.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定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7.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包括设置在悬架上的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的呈柱状结构的第二定位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二活动件可绕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活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固定部驱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作用于待堆叠物上时,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待堆叠物的边沿呈线接触。
8.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叠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杆;
所述第一限位杆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容纳盘上的待堆叠物进行限位。
9.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形成在固定板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杆。
10.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叠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悬架的两相对侧边上的对射感应器;
所述对射感应器被配置为检测待堆叠物是否位于预设的位置。
CN202120395782.9U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堆叠装置 Active CN214827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5782.9U CN21482733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堆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5782.9U CN21482733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堆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7331U true CN21482733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5782.9U Active CN21482733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堆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7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3447B1 (ko) 가공물 자동 적재장치
CN111745365B (zh) 组装装置
EP4342824A1 (en) Container handling device, warehousing system, and container taking and placing method
CN110589501B (zh) 一种自动堆栈设备
KR102488727B1 (ko) 센터링 장치
EP3705424A1 (en) Bidirectional conveying apparatus
CN214827331U (zh) 一种堆叠装置
CN110063648A (zh) 自动烹煮设备的供碗装置
CN212553849U (zh) 一种物件抓取机械手
CN111776583A (zh) 一种螺栓分拣系统
CN110375693B (zh) 一种西林瓶在线检测装置
CN208898124U (zh) 一种三轴自动码垛机器人
CN114455304B (zh) 一种可与agv对接并自动上锁并检测的锁扣机
CN113479646B (zh) 一种平板玻璃的自适应垂直堆垛机
CN214988673U (zh) 纵梁输送装置
CN110371661B (zh) 一种用于液体自动码垛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12094077U (zh) 一种自动机械手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102843U (zh) 一种自动落料的升降装置
CN112623304A (zh) 抓取机构及盖餐盒设备
CN219009277U (zh) 一种磁轮输送带用料盘堆叠补给机构
CN212474853U (zh) 一种螺栓分拣线
CN217599738U (zh)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物料转运装置
CN110589502B (zh) 一种堆栈方法
CN209357349U (zh) 一种应用于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入库单元
CN209388566U (zh) 一种机器人教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