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3194U -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3194U
CN214823194U CN202120545985.1U CN202120545985U CN214823194U CN 214823194 U CN214823194 U CN 214823194U CN 202120545985 U CN202120545985 U CN 202120545985U CN 214823194 U CN214823194 U CN 214823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straightening
rear wheel
vehicle bod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59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中华
王品
佐贺
霍舒豪
张德兆
王肖
李晓飞
张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59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3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3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3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摆正车身底盘使处于水平状态的摆正机构,摆正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后轮摆正单元、右后轮摆正单元,以及用于支撑前轮并使前轮转动的前轮转盘;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后轮摆正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由多个间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可转动的摆正圆柱构成的摆正支撑组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可转动的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顶端表面高于所述摆正圆柱的顶端表面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能使车身底盘快速摆正,且便于实现前轮左右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EPS标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已铺向市场。如何简单、经济、高效的解决低速无人驾驶车辆EPS零点标定是行业内迫切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技术及标定设备多为乘用车的技术及设备,通过多种传感器、人工操作辅助完成EPS零点标定;进行EPS标定时需完成四轮定位,无法适用于低速无人驾驶车辆的EPS标定,并且乘用车EPS标定设备造价昂贵、工程复杂、人工操作不便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具有三个车轮的无人驾驶低速车的车身摆正。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摆正车身底盘使处于水平状态的摆正机构,所述摆正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后轮摆正单元、右后轮摆正单元,以及用于支撑前轮并使前轮转动的前轮转盘;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后轮摆正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由多个间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可转动的摆正圆柱构成的摆正支撑组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可转动的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顶端表面高于所述摆正圆柱的顶端表面布置。
优选的,所述前轮转盘的中心点在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轮后摆正单元的对称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宽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宽度相适应匹配。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的布置方向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限位圆柱的轴线与所述摆正圆柱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以及限位圆柱的长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直径相适应匹配。
优选的,所述摆正机构安装在台架上,所述摆正圆柱以及限位圆柱安装在圆柱安装支架上,所述圆柱安装支架与台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以及所述前轮转盘的顶端表面与所述台架的上表面持平。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通过设置左后轮摆正单元、右后轮摆正单元以及用于支撑前轮并使前轮转动的前轮转盘,能够实现将车身底盘安装在摆正机构上后,使车身底盘快速摆正,便于实现前轮左右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包括:
用于支撑待摆正车身底盘以使待摆正车身底盘处于水平状态的摆正机构,所述摆正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后轮摆正单元103、右后轮摆正单元102,以及用于支撑前轮并使前轮转动的前轮转盘101;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后轮摆正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由多个间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可转动的摆正圆柱301构成的摆正支撑组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可转动的限位圆柱201,所述限位圆柱顶端表面高于所述摆正圆柱的顶端表面布置。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能实现车辆左右后轮被限位在摆正机构的可转动的限位圆柱201内,支撑后轮的摆正圆柱301可360°灵活转动,且为卧式纵向安装,便于底盘左右方向移动。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轮转盘101应能360°灵活转动,前轮转盘直径大于前轮轮胎宽度,能够承受底盘重量,前轮转盘安装应位于左右的限位圆柱201的中心位置的延长线处,车身底盘落入时后轮在左右的限位圆柱201内,前轮在前轮转盘101中心位置,EPS标定时前轮转盘101可以左右灵活转动。
优选的,所述前轮转盘的中心点在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轮后摆正单元的对称轴线上,如图1的示,即前轮转盘的中心点在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轮后摆正单元的中心点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宽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宽度相适应匹配,也就是说,摆正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一个后车轮,在一个后车轮支撑于所述摆正支撑组件上后,其宽度与所述的摆正支撑组件的宽度一致或相适应,不会过宽或过窄,上述摆正圆柱数量、长度根据轮胎宽度及摆正圆柱的直径而定。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的布置方向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这样布置,便于车身底盘左右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圆柱201的轴线与所述摆正圆柱的轴线平行,通过限位圆柱201的布置,实现对轮胎的限位,防止左右方向滑出摆正支撑组件外,同时,该限位圆柱201可360度旋转,这样使得车辆底盘从上方落入没有阻力、不损坏车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圆柱或摆正圆柱,也可以圆柱状的管,或圆形钢管等中空的物件或实心物件,具体不限。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以及限位圆柱的长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直径相适应匹配,不小于所述轮胎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摆正机构安装在台架100上或标定台上,所述摆正圆柱301以及限位圆柱201安装在圆柱安装支架401上,所述圆柱安装支架与台架100固定,安装在台架100上的预定相应的开口位置处,如图1所示,所述的圆柱安装支架401可以与台架焊接或采用螺栓固定,其中,优选的,摆正圆柱301最顶部与台架的顶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上述的圆柱安装支架401的用于安装摆正圆柱301的部分(其顶端面与台架的顶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顶部低于安装限位圆柱201的部分(其顶端面高于台架的顶端平面)的顶部,即与摆正圆柱301以及限位圆柱201的安装位置、高度相适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轮转盘可以通过转动部件,如轴承或转轴安装在所述台架上预定位置形成的转动部件安装孔中,如是轴承安装孔中,或是转轴安装孔中。安装完成后,前轮转盘的最顶部表面,优选的,与所述的台架的顶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摆正圆柱以及所述前轮转盘的顶端表面与所述台架的顶端平面保持一致,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能有效实现车辆能被水平支撑于台架上,即标定台上。
由于车辆摆正装置为后轮摆正,后轮摆正后即车身摆正,根据后轮轮距以及前轮的位置安装车辆的摆正机构在标定台或台架上,标定时,将车辆的左右后轮置于各自的摆正单元的限位圆柱201内,通过左右后轮各自对应地支撑于摆正圆柱301上,并合前轮支撑于能实现前轮左右旋转的前轮盘101上,即实现车身快速摆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支撑待摆正车身底盘使处于水平状态的摆正机构,所述摆正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后轮摆正单元、右后轮摆正单元,以及用于支撑前轮并使前轮转动的前轮转盘;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后轮摆正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由多个间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可转动的摆正圆柱构成的摆正支撑组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可转动的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顶端表面高于所述摆正圆柱的顶端表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盘的中心点在所述左后轮摆正单元与右轮后摆正单元的对称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支撑组件的宽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宽度相适应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圆柱的布置方向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柱的轴线与所述摆正圆柱的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圆柱以及限位圆柱的长度与待摆正车身底盘的轮胎的直径相适应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机构安装在台架上,所述摆正圆柱以及限位圆柱安装在圆柱安装支架上,所述圆柱安装支架与台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圆柱以及所述前轮转盘的顶端表面与所述台架的上表面持平。
CN202120545985.1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Active CN214823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985.1U CN21482319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985.1U CN21482319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3194U true CN214823194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5985.1U Active CN21482319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3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9098A (zh) 用于测量车轮定位参数的装置及kc试验台
CN108859627A (zh) 一种车轮胎轮毂自动组装机
CN108528566B (zh) 一种不同车身的底盘共线装配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CN100515693C (zh) 汽车发动机维修平台
CN110696710B (zh) 一种用于提高卷钢安全运输性能的交通运输装置
CN214823194U (zh) 一种实现车身摆正的装置
CN109748044A (zh) 手动电动两用的机车转向架转盘
CN205333745U (zh) 天线测试台
CN110282035B (zh) 装载运输车
CN104097664A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手拖车
CN214978927U (zh) 一种补焊工装
JP4713232B2 (ja) ブレーキドラム交換用機器
CN108891214A (zh) 轮胎轮毂自动组装设备
CN213565602U (zh) 机车运输用止轮装置
CN212206598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样车检测试验台架
CN113580063A (zh) 变速箱拆卸检修托架
CN110626252A (zh) 汽车上用于卷钢运输的固定方法
CN217296052U (zh) 一种车载电池合装用小车定位装置
CN111846959A (zh) 玻璃台车承载旋转装置
CN214334095U (zh) 一种测量汽车车轮边阻力矩的定位机构
CN220615393U (zh) 一种紧凑型自主上下车的轮胎拆装机
CN210571275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径向冲击夹具
CN216622396U (zh) 玻璃条纹检测用装夹工装
CN218343196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轮胎更换辅助装置
CN214702771U (zh) 一种汽车教学用轮胎磨损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901, 8th Floor, Building 4, Zone 3, No. 22, Jinghai 4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Yizhuang Cluster, High end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416, maker Plaza, 338 Huilongguan East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driverplu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