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0786U -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0786U
CN214810786U CN202023337329.7U CN202023337329U CN214810786U CN 214810786 U CN214810786 U CN 214810786U CN 202023337329 U CN202023337329 U CN 202023337329U CN 214810786 U CN214810786 U CN 214810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kettle body
corrosion
guide plate
rea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73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喜伟
张文涛
李艳红
张增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73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0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0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0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属于搅拌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内壁面设有耐腐层的反应釜体、设于反应釜体内的外壁面设有耐腐层的框式桨,以及设于反应釜体外且适于为框式桨提供搅拌动力的驱动装置,在反应釜体内腔壁的下段部分,均布有至少两组倾斜于反应釜体的轴向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两端分别朝向反应釜体的上部及底部方向延伸,导流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反应釜体轴向的夹角为25°~75°;在反应釜体的中部或上部的内腔壁上,位于导流板的上方,沿反应釜体周向设有至少一组截流板,截流板的截流面朝向反应釜体的中心部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腐搅拌反应釜,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框式搅拌器搅拌效率以达到充分搅拌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物料的组合和反应,为了使物料充分混合,更好更快的反应,通常将物料置于搅拌反应釜中,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使其更好的混合。其中,搪玻璃搅拌器是通过高温烧成,使耐腐玻璃料密着于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各种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及弱碱的腐蚀优于不锈钢,以及表面光滑、耐磨,并且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化工、冶金橡塑、石油等工业广泛使用。
当搅拌物料为液相和固相的混合时,搅拌物料的粘度大,采用锚式桨,并在锚式桨中间加一横桨叶,即为框式搅拌器,以增加容器中部的混合。但是采用框式搅拌器会导致混合物料在反应釜中的搅拌呈水平环向流,在轴向上不产生轴向流,固液两相接触不充分,反应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框式搅拌器搅拌效率以达到充分搅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包括内壁面设有耐腐层的反应釜体、设于所述反应釜体内的外壁面设有耐腐层的框式桨,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体外且适于为所述框式桨提供搅拌动力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体内腔壁的下段部分,均布有至少两组倾斜于所述反应釜体的轴向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反应釜体的上部及底部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反应釜体轴向的夹角为25°~75°;在所述反应釜体的中部或上部的内腔壁上,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沿所述反应釜体周向设有至少一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的截流面朝向所述反应釜体的中心部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反应釜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之比为1∶2。
可选地,所述截流板为凸出于所述反应釜体内壁面、并沿所述反应釜体周向设置的圆环板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反应釜体设有至少两组所述截流板,至少两个所述截流板沿所述反应釜体轴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分为下部的反应腔和上部的上升腔,至少一组所述截流板位于所述反应腔内,至少一组所述截流板位于所述上升腔内。
可选地,所述截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壁面呈圆弧连接。
可选地,所述截流板的上表面的外缘高、内缘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腐搅拌反应釜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腐搅拌反应釜,使用时,将液相和固相混合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中,混合物料沉淀在反应釜体的下部。启动驱动装置,框式桨绕自身轴线开始旋转,物料被框式桨带动形成环形水平流体,在反应釜体中做环形流动,受离心力作用,物料紧贴反应釜体的内腔下部的侧壁。受设于此处的导流板的作用,物料的流体自反应釜体下部导向上方,直到流至截流板,受截流板的阻拦和物料流体的惯性作用,混合物料向反应釜体内腔的中心处飞溅,再次落入反应釜体底部。如此反复,混合物料在环形流动的同时,形成轴向流动,物料之间充分接触,反应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反应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腐搅拌反应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腐搅拌反应釜的下腔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0、电机;120、减速器;130、联轴器;140、框式桨;141、轴体;142、桨叶;150、上盖;160、圆筒体;170、下封头;180、导流板;181、第一导流板;182、第二导流板;190、截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内壁面设有耐腐层的反应釜体、设于反应釜体内的外壁面设有耐腐层的框式桨140,以及设于反应釜体外且适于为框式桨140提供搅拌动力的驱动装置,在反应釜体内腔壁的下段部分,均布有至少两组倾斜于反应釜体的轴向设置的导流板180,导流板180的两端分别朝向反应釜体的上部及底部方向延伸,导流板180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反应釜体轴向的夹角为25°~75°;在反应釜体的内腔壁上,位于导流板180的上方,沿反应釜体周向设有至少一组截流板190,截流板190的截流面朝向反应釜体的中心部方向延伸。
上述耐腐搅拌反应釜,在使用时,将液相和固相混合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体中,混合物料沉淀在反应釜体的下部。启动驱动装置,框式桨140绕自身轴线开始旋转,物料被框式桨140带动形成环形水平流体,在反应釜体中做环形流动,受离心力作用,物料紧贴反应釜体的内腔下部的侧壁。受设于此处的导流结构的作用,物料的流体自反应釜体下部导向上方,直到流至截流板190,受截流板190的阻拦和物料流体的惯性作用,混合物料向反应釜体内腔的中心处飞溅,再次落入反应釜体的底部。如此反复,混合物料在环形流动的同时,形成轴向流动,物料之间充分接触,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釜体的壳体由圆筒体160、上盖150、下封头170构成,具体地,在内腔的壁面附着有致密的玻璃料,即俗称搪瓷,为稳定的耐腐蚀材料。内腔的侧壁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对应的是圆筒体160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内腔的底部为下封头170的对应区域,内腔的顶部为上盖150的对应区域。
图1中呈现了框式桨140位于反应釜的腔内,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桨叶142,呈锚形,中间设有横浆,位于反应釜体腔内的下部和底部,外形与反应釜体的内壁相适配,上部分为轴体141,轴体141的底端与桨叶142连接,自桨叶142处向上延伸至反应釜体内腔的顶部,即上盖150处,穿过上盖150,其顶端通过联轴器130与反应釜体腔外的驱动装置即电机110与减速器120连接,通过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实现框式桨140绕自身轴线的转动。
具体地,导流板180在反应釜体的内腔下部的侧壁上均匀周向分布,朝内腔凸出于侧壁表面,下端自反应釜体的圆筒体160下边缘,绕腔体的中心轴旋转向上延伸,旋转方向与框式桨140的转动方向相同,即导流板180向上延伸时的旋转方向与物料的环形流动方向相同,且导流板180的板面垂直于反应釜体的内腔壁。当物料在反应釜中受框式桨140的带动和搅动产生周向流动时,紧贴反应釜体内腔壁的水平环流受导流板180的结构引导,物料在环向流动时会沿导流板180的延伸方向流动,即旋转向上流动,实现物料在轴向方向上的流动,突破不同分流层,以达到物料的充分接触。
更进一步地,导流板180采用螺旋板,螺旋板自反应釜体下部沿侧壁螺旋向上延伸。螺旋板紧贴反应釜体的内腔下部的侧壁设置,自反应釜体的下部下边缘均匀螺旋向上延伸,螺旋板的旋向与物料的环流方向相同。
导流板180的下端可延伸或不延伸至反应釜体的底部,当延伸至反应釜体的底部时,其对待搅拌物料的搅拌效果会更好。为提升搅拌效果,如图1至图3示出了,导流板180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的实施方式。导流板180自位于反应釜体的圆筒体160下边缘处的下端,向上旋转延伸。反应釜体底部的下封头170,如图1所示,在轴向的截面为圆弧形,导流板180的下端自圆筒体160延伸至反应釜体的圆弧底部。固液混合的物料在反应釜体的内腔下部沉积时,密度相对较大的物料沉积在反应釜体的底部,受框式桨140的搅拌发生流动时,大密度物料在底部产生水平环流,延伸至底部的导流板180自下端将大密度物料沿导流板180向上延伸的方向进行导流,使其上升,与上层的物料充分接触。
作为导流板18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导流板180包括第一导流板181和第二导流板182,第一导流板181的长度小于第二导流板182的长度,第一导流板181与第二导流板182在反应釜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将导流板180设置成不同长度,可以在搅拌时,使沿反应釜体周向旋转的物料,在不同周向区域具有不同的上升程度,增加了物料之间的碰撞几率,使得物料搅拌更充分,提升搅拌效率。
为使得上述结构所产生的的搅拌效果更明显,可将第一导流板181和第二导流板182的长度之比设置为1∶2。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作为截流板19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截流板190为凸出于反应釜体内壁面、并沿反应釜体周向设置的圆环板状结构。
在导流板180上方的反应釜体内腔侧壁上,设有凸出于侧壁,水平设置的截流板190,截流板190的中心孔轴线与反应釜体的内腔轴线相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受导流板180引导向上流动的物料至截流板190处,由于截流板190为水平设置且凸出于侧壁,阻拦了物料的流动通道,从而破坏物料的持续上升,使物料回落。
优选地,如图1及图3所示,反应釜体设有至少两组截流板190,至少两组截流板190沿反应釜体轴向分布。
截流板190在反应釜体的内腔侧壁上沿反应釜体轴向分布,当最下方的截流板190不足以阻拦住物料的上升,位于最下方截流板190上方的截流板190继续阻拦物料的持续上升,通过多级阻拦,减缓物料上升,防止物料持续上升形成流体旋涡,造成物料的液面过高,接触减少,反应效率降低。
作为反应釜体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反应釜体的内腔分为下部的反应腔和上部的上升腔,至少一个截流板190位于反应腔内,至少一个截流板190位于上升腔内。
反应釜体内腔的反应腔包括内腔底部和下部的腔体区域,在此区域中,物料被充分搅拌,反应效率高;反应釜体内腔的上升腔包括内腔中部至顶部的腔体区域,在此区域中,物料可能受导流板180的引导持续的上升。在两腔体内都设置有截流板190,保证物料始终处于反应腔中,当反应腔中的截流板190不足以阻拦物料的上升,物料进入上升腔,通过上升腔中的截流板190继续阻拦物料,使物料回落入反应腔。
作为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截流板190的下表面与反应釜体的内腔壁面圆弧连接。
截流板190凸出于反应釜体内腔的侧壁表面,导流板180导流来的物料与截流板190的下表面首先接触,圆弧连接的设置缓解了物料对截流板190的冲击,引导性的改变了物料的流动方向,使物料朝反应釜体的内腔中心流动,同样实现了阻拦物料持续上升的效果,也保证了物料的流动顺畅。
作为另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截流板190的上表面的外缘高、内缘低。
截流板190的上表面,贴合内腔侧壁的边缘,即外边缘,远离内腔侧壁的一侧,环形的内侧的边缘即为内边缘。外边缘的高度大于内边缘的高度,通过截流板190的上表面的边缘高度差,飞溅至此的物料会通过内外边缘的高度差流回反应釜体的腔内,防止在截流板190上滞留物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耐腐搅拌反应釜,包括内壁面设有耐腐层的反应釜体、设于所述反应釜体内的外壁面设有耐腐层的框式桨,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体外且适于为所述框式桨提供搅拌动力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应釜体内腔壁的下段部分,均布有至少两组倾斜于所述反应釜体的轴向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反应釜体的上部及底部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反应釜体轴向的夹角为25°~75°;
在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壁上,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沿所述反应釜体周向设有至少一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的截流面朝向所述反应釜体的中心部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反应釜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之比为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为凸出于所述反应釜体内壁面、并沿所述反应釜体周向设置的圆环板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设有至少两组所述截流板,至少两个所述截流板沿所述反应釜体轴向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分为下部的反应腔和上部的上升腔,至少一组所述截流板位于所述反应腔内,至少一组所述截流板位于所述上升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壁面呈圆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的上表面的外缘高、内缘低。
CN202023337329.7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Active CN214810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7329.7U CN21481078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7329.7U CN21481078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0786U true CN21481078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75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7329.7U Active CN21481078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0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9508A (zh) 铁水脱硫用喷吹式螺旋搅拌器
CN105617966A (zh) 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
CN111672390A (zh) 一种高粘度物料用搅拌装置
CN104437329B (zh) 化合物釜式反应器
CN214810786U (zh) 一种耐腐搅拌反应釜
CN204816310U (zh) 一种搅拌釜
CN108236860B (zh) 一种自清洁立式搅拌机
CN209530732U (zh) 一种缓蚀剂复配搅拌罐
CN110614059A (zh) 一种顶吹搅拌反应器及搅拌方法
CN207628412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1586169U (zh) 一种加热搅拌罐
CN206881536U (zh) 一种搅拌器
CN202315896U (zh) 一种生产化学清洗剂的反应釜
CN111218385B (zh) 一种大型混合搅拌式兼氧水解反应器及物料混合方法
CN210699796U (zh) 一种药液研发生产用混料机
CN211463138U (zh) 一种高效混合的反应釜
CN217350886U (zh) 一种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设备
CN201598320U (zh) 一种含金黄铜矿反应装置
CN209155170U (zh) 一种氟钛酸钾的快速结晶设备
CN208340714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聚合反应器
CN208482460U (zh) 一种不锈钢反应罐强化搅拌机构
KR101900593B1 (ko) 친환경 고효율 교반기
CN218307954U (zh) 一种加强混合型搅拌反应装置
JPH0824609A (ja) 攪拌装置
CN211865022U (zh) 反应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