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0621U -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0621U
CN214810621U CN202120571574.XU CN202120571574U CN214810621U CN 214810621 U CN214810621 U CN 214810621U CN 202120571574 U CN202120571574 U CN 202120571574U CN 214810621 U CN214810621 U CN 214810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ower cover
hole
upper cover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15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建青
张建军
刘法安
孔亦周
李恒彪
刘进波
孟品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15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0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0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0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nul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属于肥料生产设备领域,包括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上盖板和/或下盖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内侧表面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为绕所述中心轴的旋转对称体,导流台表面与中心轴形成夹角α,0°<α<180°且α≠90°,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导流片或分度销;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造粒工艺,生产0.5‑2.5mm小颗粒肥料,满足生产灌溉设施需求,优化离心造粒孔设计,避免堵料;制定不同类型导流台,根据不同种类肥料料浆特性进行匹配,保证各种肥料料浆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背景技术
肥料为如今农作物耕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可用于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沃程度,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市场中的肥料颗粒多为1.00mm-4.75mm或3.35mm-5.60mm粒径产品,而随着各种施肥技术、配方工艺和施肥设施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小颗粒肥料溶解快,更能满足灌溉设施需求,因此市场对0.5-2.5mm微小颗粒肥料的需求日渐增长。
现有技术中,如采用专利《[CN]高塔造粒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系统和复合肥料-CN108707000A》、《CN]一种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料的方法-CN102584395A》、《[CN]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及设备-CN1213001C》中高塔造粒技术进行生产,将高塔造粒机中筛网由2-4mm孔径变小至1-2mm可以生产出小颗粒物料,但会存在以下问题:(1)筛网孔径变小后原料中超过筛孔大小不熔物等杂质会堵塞筛孔或集聚在筛网内部造成清理频繁,不熔物杂质包含原料中硬质颗粒、设备中铁锈杂质及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未熔物,而各类不熔物在生产中根本无法清除彻底;(2)0.5-2.5mm肥料颗粒生产所需的塔高远低于1.00mm-4.75mm或3.35mm-5.60mm肥料颗粒生产所需塔高,约为其高度的1/8-1/3,用原高塔系统生产此类产品是极大的浪费。
但随着肥料产品配方多样化日趋增长,每种不同产品的料浆在粘度、稠度、密度等各方面差别较大,单一的造粒盘不能保证每种产品在生产时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所以需要根据每种产品特性设计不同的造粒盘与之相匹配。同时常规的离心造粒盘会存在诸如造粒半径大、产品颗粒度不均匀等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小颗粒肥料离心造粒盘来提高整个肥料小颗粒生产制作工艺的水平。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0449089A公开了一种用于肥料生产的雾化旋转喷盘,该方案的旋转喷盘初步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肥料造粒领域的雾化喷盘,但由于是初代产品,其雾化效果存在较多不足,如容易积料,各向雾化均匀度不佳,不易控制雾化抛射路径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输入口连通至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盘围绕中心轴旋转;
所述上盖板和/或下盖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内侧表面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为绕所述中心轴的旋转对称体,导流台表面与中心轴形成夹角α,0°<α<180°且α≠90°,所述导流台表面的外侧延伸至上、下盖板的外周边缘并连通至外周边缘之外;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部呈辐射状分布的导流片,或,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外边缘处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分度销。
在本实用新型中,肥料离心造粒盘采用离心造粒工艺,当料浆进入高速旋转的造粒盘内时,由于离心力作用,逐步向造粒盘部件外侧迁移,离开造粒部件时,雾化成料浆颗粒,减少堵料风险;同时依据不同肥料产品特性设计不同类型导流台,根据不同种类肥料料浆特性进行匹配,保证各种肥料料浆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台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盘中,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台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台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下盖板的内侧表面,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上盖板的内侧表面,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先逐渐升高,升高至最高点后再逐渐降低。
优选的,上、下盖板的导流台与导流片或分度销之间,在外端口处围蔽形成离心造粒孔,离心造粒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优选的,还包括一沿上、下盖板和导流片或分度销外侧边缘周向设置的围壁,围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连通至上、下盖板的间隔空间形成为离心造粒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筛网形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根据料浆的粘度、稠度、密度等不同,料浆从离心造粒盘向外甩出的液柱型式也不同,为达到每种料浆均能实现最佳的成粒效果,所以设计多种离心造粒孔型式与之相匹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孔沿垂直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曲线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或沿曲线方向贯穿,能够更好地使料浆液滴碰撞破碎,成粒更为均匀。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塔,包括如上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小颗粒肥料溶解快,利用离心造粒技术,料浆在高速旋转的造粒盘内部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以制造出0.5-2.5mm小颗粒肥料,更能满足实际生产灌溉设施需求;(2)采用离心造粒工艺,料浆在离心力作用下,在旋转盘上伸展为薄膜,并逐步向造粒部件外侧迁移,雾化成料浆颗粒,优化离心造粒盘离心造粒孔出口,使得不熔物杂质更容易甩出,避免堵料;(3)设计不同类型导流台,根据不同种类肥料料浆特性进行匹配,保证各种肥料料浆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盘中的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盘中的分度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上窄下宽长条形孔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上宽下窄长条形孔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菱形孔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圆孔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筛网形孔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双边圆弧型柱状孔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上窄下宽单边圆弧型柱状孔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造粒孔中的上宽下窄单边圆弧型柱状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i、实施例1的上盖板;1j、实施例2的上盖板;1k、实施例3的上盖板;1l、实施例4的上盖板;1m、实施例5的上盖板;1n、实施例6的上盖板;1o、实施例7的上盖板;1p、实施例8的上盖板;1q、实施例9的上盖板;
101i、实施例1的输入口;101j、实施例2的输入口;101k、实施例3的输入口;101l、实施例4的输入口;101m、实施例5的输入口;101n、实施例6的输入口;101o、实施例7的输入口;101p、实施例8的输入口;101q、实施例9的输入口;
2i、实施例1的下盖板;2j、实施例2的下盖板;2k、实施例3的下盖板;2l、实施例4的下盖板;2m、实施例5的下盖板;2n、实施例6的下盖板;2o、实施例7的下盖板;2p、实施例8的下盖板;2q、实施例9的下盖板;
301i、实施例1的导流台;301j、实施例2的导流台;301k、实施例3的导流台;301l、实施例4的下导流台;301m、实施例5的下导流台;301n、实施例6的下导流台;301o、实施例7的下导流台;301p、实施例8的下导流台;301q、实施例9的下导流台;
302l、实施例4的上导流台;302m、实施例5的上导流台;302n、实施例6的上导流台;302o、实施例7的上导流台;302p、实施例8的上导流台;302q、实施例9的上导流台;
4i、实施例1的离心造粒孔;4j、实施例2的离心造粒孔;4k、实施例3的离心造粒孔;4l、实施例4的离心造粒孔;4m、实施例5的离心造粒孔;4n、实施例6的离心造粒孔;4o、实施例7的离心造粒孔;4p、实施例8的离心造粒孔;4q、实施例9的离心造粒孔;
401a、上窄下宽长条形孔;401b、上宽下窄长条形孔;402、菱形孔;403、圆孔;404、筛网形孔;405、双边圆弧型柱状孔;406a、上窄下宽单边圆弧型柱状孔;406b、上宽下窄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501i、离心造粒盘中的导流片;502i、离心造粒盘中的分度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盖板1i和下盖板2i,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101i,输入口连通至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盘围绕中心轴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内侧表面设有导流台301i,所述导流台为绕所述中心轴的旋转对称体,导流台表面与中心轴形成夹角α,α=60°,所述导流台的外侧延伸至下盖板的外周边缘;导流台的高度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降低,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盘中,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台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部呈辐射状分布的导流片501i,或,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外边缘处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分度销502i。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片沿径向直线向外延伸,多个导流片之间呈放射型的辐射状分布;或,所述导流片沿同一方向的弧线向外延伸,多个导流片之间呈螺旋型的辐射状分布;所述导流片沿延伸方向的法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或C形。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度销垂直于中心轴的截面为半圆形,其圆弧一侧朝向中心轴方向;或,所述分度销垂直于中心轴的截面为三角形,其一个顶角朝向中心轴方向;或,所述分度销为一柱状体或上小下大的锥状体。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下盖板的导流台与导流片或分度销之间,在外端口处围蔽形成离心造粒孔4i,离心造粒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沿上、下盖板和导流片或分度销外侧边缘周向设置的围壁,围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连通至上、下盖板的间隔空间形成为离心造粒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筛网形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根据料浆的粘度、稠度、密度等不同,料浆从离心造粒盘向外甩出的液柱型式也不同,为达到每种料浆均能实现最佳的成粒效果,所以设计多种离心造粒孔型式与之相匹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沿垂直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曲线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或沿曲线方向贯穿,能够更好地使料浆液滴碰撞破碎,成粒更为均匀。根据料浆的粘度、稠度、密度等不同,料浆从离心造粒盘向外甩出的液柱型式也不同,为达到每种料浆均能实现最佳的成粒效果,所以设计多种离心造粒孔型式与之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造粒孔可制作成不同型式:
如图12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上窄下宽长条形孔401a的示意图,长条形孔竖向边角度为0-15°;
如图13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上宽下窄长条形孔401b的示意图,长条形孔竖向边角度为0-15°;
如图14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菱形孔402示意图,可选的菱形孔的角度可任意旋转;
如图15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圆孔403示意图;
如图16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筛网形孔404示意图;
如图17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双边圆弧型柱状孔405示意图,两边角度为0-15°;
如图18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上窄下宽单边圆弧型柱状孔406a的示意图,其中柱状两边为上窄下宽,两边角度为0-15°;
如图19所示,为离心造粒孔中的上宽下窄单边圆弧型柱状孔406b的示意图,其中柱状两边为上宽下窄,两边角度为0-1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在具体应用中,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料浆熔融液从熔融液的输入口中输入到离心造粒盘中,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盘围绕中心轴旋转。离心造粒盘是一个高速旋转的运动部件,肥料料浆进入离心造粒盘内部后,当高速旋转的导流台碰到料浆时,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即在离心造粒盘内部时,料浆所受离心力逐渐变大,料浆在离心力作用用逐渐向外迁移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逐渐变大而伸展为薄膜,随着离心力的增大薄膜越来越薄,最终在离心造粒盘外沿时破碎成一个个液滴,完成造粒过程。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2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301j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2j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导流台的高度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升高,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盘中,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台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3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301k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2k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盘中,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台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4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l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l,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所述下导流台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降低;将设于上盖板1l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l,所述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上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降低,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5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m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m,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所述下导流台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升高;将设于上盖板1m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m,所述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上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升高,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6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n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n,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45°,下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下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将设于上盖板1n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n,所述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45°,上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上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上盖板的内侧表面,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7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o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o,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所述下导流台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降低;将设于上盖板1o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o,所述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上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升高,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8及图10-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p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p,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所述下导流台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升高;将设于上盖板1p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p,所述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上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降低,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9-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2个,将设于下盖板2q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下导流台301q,所述下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60°,下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下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将设于上盖板1q的内侧表面的导流台称为上导流台302q,所述上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先逐渐升高,升高至最高点后再逐渐降低,上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α先为15°,当上导流台高度升高至最高点后,夹角α变为60°,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盘中,导流台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台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肥料生产的造粒塔,包括上述所述的离心造粒盘,所述离心造粒盘下盖板通过输出轴连接联轴器,经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离心造粒盘的运动。
具体地,所述离心造粒盘下盖板的中央依次通过输出轴,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输出给输出轴,输出轴带动离心造粒盘高速旋转,使得熔融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输入口连通至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盘围绕中心轴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板和/或下盖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内侧表面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为绕所述中心轴的旋转对称体,导流台表面与中心轴形成夹角α,0°<α<180°且α≠90°,所述导流台表面的外侧延伸至上、下盖板的外周边缘并连通至外周边缘之外;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部呈辐射状分布的导流片,或,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外边缘处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分度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中心轴起向外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具有1个,设于下盖板的内侧表面,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下盖板的内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2或3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上盖板中间的输入口边缘起向外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与中心轴的夹角0°<α<90°,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逐渐降低,且导流台呈环状分布,环中间露出上盖板的内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另一导流台,导流台的高度自外侧边缘向内先逐渐升高,升高至最高点后再逐渐降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盖板的导流台与导流片或分度销之间,在外端口处围蔽形成离心造粒孔,离心造粒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沿上、下盖板和导流片或分度销外侧边缘周向设置的围壁,围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连通至上、下盖板的间隔空间形成为离心造粒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筛网形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垂直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曲线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
10.一种肥料离心造粒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盘。
CN202120571574.X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Active CN214810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1574.XU CN2148106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1574.XU CN2148106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0621U true CN21481062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1574.XU Active CN2148106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0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182A (zh) 喷雾器、喷雾干燥装置及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
CN110449090A (zh) 一种环形涂布颗粒化肥造粒塔及其工艺造粒方法
CN104959247A (zh) 一种均匀喷洒的灌溉喷头
CN214810621U (zh)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塔
CN112973571A (zh) 一种小颗粒肥料离心造粒装置、造粒系统及其造粒工艺
CN214636174U (zh)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
CN214636173U (zh)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系统
CN214765268U (zh)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设备
CN215196804U (zh)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盘及其造粒设备
CN112354480B (zh) 一种土壤肥料生产用造粒设备
CN206576127U (zh) 一种具有节点喷洒功能的智能农药混合喷洒设备
CN211481899U (zh) 一种种子丸化装置
CN205216800U (zh) 一种气液分配器
RU2531390C2 (ru) Газо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ый диск,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установках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твердых частиц
CN211246450U (zh) 一种用于化肥生产的雾化旋转喷盘及其造粒机
CN208742495U (zh) 一种利用蘑菇基料生产新型有机肥的造粒装置
CN106574010B (zh) 生产粉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设备
CN211913691U (zh) 一种环形涂布颗粒化肥造粒塔
CN115164634A (zh) 横流塔用均衡型变流量喷头
CN205914123U (zh) 一种立式熔融复合肥喷射造粒装置
CN107787725A (zh) 一种喷淋式种植大棚
CN201776120U (zh) 旋转造粒喷头
JP4011192B2 (ja) 造粒物の製造方法
CN204710259U (zh) 造粒喷头
CN106738334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