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2983U -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2983U
CN214792983U CN202120813906.0U CN202120813906U CN214792983U CN 214792983 U CN214792983 U CN 214792983U CN 202120813906 U CN202120813906 U CN 202120813906U CN 214792983 U CN214792983 U CN 214792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clamp
driving
lifting par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39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inbohui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inbohui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inbohui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inbohu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39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2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2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2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可拆卸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夹具、与工作台滑动连接的第二夹具、设在工作台上用于推动第二夹具向靠近与远离第一夹具的方向移动的伸缩装置、设在工作台上用于将钻具基体运输至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的运输装置、设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升降部分、设在第一升降部分上的检测台、设在检测台上并与检测台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设在检测台上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于检测其与被测工件之间的距离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径跳检测设备,用于检测钻具基体的径跳,可以提高检测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理想情况下,钻具基体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限于加工工艺、误差累计等影响因素,钻具基体的实际截面形状与理论截面形状存在出入,该出入称为径跳,径跳在允许的范围内,则认为钻具基体是合格的。
目前的检测大多还是依靠人工,这种检测方式的检测速度慢,影响了,在自动化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可以提高钻具基体检测的自动化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包括:
工作台;
第一夹具,与工作台滑动连接;
第二夹具,与工作台滑动连接;
伸缩装置,设在工作台上,用于推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彼此靠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
运输装置,设在工作台上,用于将钻具基体运输至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
第一升降部分,设在工作台上;
检测台,设在第一升降部分上;
连接件,设在检测台上并与检测台转动连接;
驱动装置,设在检测台上,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
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其与被测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
控制器,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部分、驱动装置、伸缩装置和运输装置动作,并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反馈判断被测工件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检测台转动连接的连接部分、可拆卸连接在连接部分上的圆形定位部分和设在圆形定位部分上的螺杆;
螺杆的最大外径小于圆形定位部分的直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检测台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连接件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升降部分,第二升降部分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
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升降部分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主动滚轮组、绕设在主动滚轮组上的第一运输带、设在工作台上的从动滚轮组和绕设在从动滚轮组上的第二运输带;
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运输带的相邻侧之间存在缝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运输带的工作面上均设有卡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图中隐藏了第一升降部分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具与运输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1、工作台,12、第一升降部分,13、检测台,14、连接件,15、驱动装置,16、激光测距传感器,21、第二升降部分,141、连接部分,142、圆形定位部分,143、螺杆,151、伺服电机,31、第一夹具,32、第二夹具,33、伸缩装置,4、运输装置,41、主动滚轮组,42、第一运输带,43、从动滚轮组,44、第二运输带,45、卡槽,6、控制器,601、CPU,602、RAM,603、ROM,604、系统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主要由工作台11、第一升降部分12、检测台13、连接件14、驱动装置15、激光测距传感器16、控制器6、夹持部分和运输装置4等组成,其中,工作台11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使用时中,工作台11放置在平面上,钻具基体放置在工作台11上,然后进行后续的检测步骤。
第一升降部分12安装在工作台11上其作用是带动检测台13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向工作台11靠近的过程中,同时将连接件14的一端旋入到钻具基体中,然后在带动钻具基体转动,并同时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16对钻具基体的径跳进行检测。
检测台13安装在第一升降部分12上,能够随着第一升降部分12的移动而移动,连接件14安装在检测台13上并与检测台13转动连接,第一升降部分12移动时,能够带动检测台13和连接件14随之一起移动。
驱动装置15同样安装在检测台13上,其作用是驱动连接件14转动,驱动装置15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驱动连接件14与钻具基体的连接与拆卸,另一个是驱动连接件14匀速转动。
针对于第一个驱动装置15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个是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对钻具基体进行检测时,可以将钻具基体放置在工作台11上的指定位置处,然后等待连接件14与钻具基体连接后,就能够自动进行后续的检测过程,整个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仅需要进行放置钻具基体和拆卸两个步骤,并且在拆卸过程中,工作人员仅需要握住钻具基体,就可以实现其与连接件14的分离。
另外,受益于连接过程中的自动化,可以使钻具基体与连接件14的连接更加准确,并且可以保证连接的一致性。
激光测距传感器16的作用是检测其与钻具基体之间的距离,具体的过程如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6发射出一束激光,激光在钻具基体的表面发生反射后被激光测距传感器16感知,然后通过脉冲测距或者相位测距的方式进行距离计算。
应理解,连接件14的轴线与激光测距传感器16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该距离为S1,钻具基体的半径的是R,那么激光测距传感器16与钻具基体之间的距离就是S1-R,在检测过程中,S1与S1-R是已知的,通过计算就能够得到R的数值。
随着钻具基体的转动,可以得到多个R的数值,通过这些数值,就可以判断该钻具基体的径跳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钻具基体的设计半径是15,误差值是±0.02,也就是R的范围是14.98-15.02,对于得到的R的数值,通过比较的方式就可以进行判断。
整个检测过程,是通过控制器6来实现的,第一升降部分12、驱动装置15和测距传感器16均与控制器6连接,在检测过程中,根据控制器6下发的控制指令进行动作,完成整个的检测过程。
夹持部分主要由第一夹具31、第二夹具32和伸缩装置33三部分组成,第一夹具31和第二夹具32均与工作台11滑动连接,可以向靠近和远离第一夹具31的方向移动,这两个夹具是配合动作的,其目的是对钻具基体进行临时固定,方便连接件14与钻具基体进行连接。
两个夹具的的滑动通过安装在工作台11上的伸缩装置33实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装置33使用气缸。
夹持部分代替了人工辅助定位的生产方式,在全自动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运输装置4的作用是将钻具基体运输到第一夹具31和第二夹具32的上方,此时,第一夹具31和第二夹具32就可以将位于其正上方的钻具基体夹紧,该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
整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使得整个检测过程能够不依靠人工,自动化程度更高,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请参阅图4,作为申请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件14主要由连接部分141、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螺杆143三部分组成,连接部分141与检测台13转动连接,能够在驱动装置15的带动下转动,圆形定位部分142固定在连接部分141上,螺杆143固定在圆形定位部分142上。
连接部分14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螺杆143一起转动,螺杆143逆时针转动时,与钻具基体完成连接,顺时针转动时,与钻具基体完成分离,当然,逆时针转动完成分离,顺时针转动完成连接也是可以的,这决定于螺杆143上螺纹的旋向。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分141、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螺杆143是一体成型的。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分141与圆形定位部分142之间的关系是可拆卸连接,这样对于不同型号或者规格的钻具基体,就可以选用与之相匹配的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螺杆143。
也就是说,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螺杆143是可以更换的,一台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可以对多种型号或者规格的钻具基体进行检测。
另外,螺杆143的最大外径是要小于圆形定位部分142的直径的,这样,钻具基体就可以顶在圆形定位部分142上,使得每次的连接都能够基于同一个定位基准。
作为申请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5由安装在检测台13上的伺服电机151组成,伺服电机151的输出轴与连接件14连接,用于带动连接件14转动。
进一步地,伺服电机151的输出轴与连接件14的连接部分141连接。
作为申请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工作台11上加装了第二升降部分21,第二升降部分21的作用是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1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增加了第二升降部分21上,就可以对钻具基体的多个位置处进行检测,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
应理解,第一升降部分12可以由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工作台和往复式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往复式驱动装置可以是齿轮齿条的驱动形式,也可以是滚珠丝杠的驱动形式。
作为申请提供的基体径跳检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运输装置4主要由主动滚轮组41、第一运输带42、从动滚轮组43和第二运输带44几部分组成,主动滚轮组41和从动滚轮组43均安装在工作台11上,第一运输带42绕设在主动滚轮组41上,第二运输带44绕设在从动滚轮组43上,两个运输带之间存在缝隙,该缝隙的作用是放置钻具基体,放置了钻具基体后,主动滚轮组41开始驱动第一运输带42转动,此时,因为摩擦力的存在,第一运输带42可以通过钻具基体带动第二运输带44开始转动。
第一运输带42和第二运输带44能够起到类似于夹子的作用,将钻具基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并且由于运输带是环绕式的,可以实现连续运输。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在第一运输带42和第二运输带44的工作面,也就是与钻具基体接触的面上,增加了凹槽45,凹槽45的作用是增加运输带与钻具基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在钻具基体在移动的过程中与运输带出现相对位移。
请参阅图6,还应理解,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控制器6,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内容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控制器6主要有CPU601、RAM602、ROM603和系统总线604等组成,其中CPU601,RAM602和ROM603均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第一升降部分12和第二升降部分21的动力部分的控制端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例如第一升降部分12和第二升降部分21的动力部分均选用伺服驱动的方式,那么控制电路就与相应的伺服放大器连接,通过伺服放大器来驱动第一升降部分12和第二升降部分21的动力部分进行动作。
伸缩装置33和主动滚轮组41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驱动装置15同样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该部分内容与上文中第一升降部分12和第二升降部分21中的动力部分与系统总线604的连接方式形同,此处不再赘述。
激光测距传感器16通过通讯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用于反馈检测数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1);
第一夹具(31),与工作台(11)滑动连接;
第二夹具(32),与工作台(11)滑动连接;
伸缩装置(33),设在工作台(11)上,用于推动第一夹具(31)和第二夹具(32)彼此靠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
运输装置(4),设在工作台(11)上,用于将钻具基体运输至第一夹具(31)与第二夹具(32)之间;
第一升降部分(12),设在工作台(11)上;
检测台(13),设在第一升降部分(12)上;
连接件(14),设在检测台(13)上并与检测台(13)转动连接;
驱动装置(15),设在检测台(13)上,用于驱动连接件(14)转动;
激光测距传感器(16),用于检测其与被测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
控制器(6),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部分(12)、驱动装置(15)、伸缩装置(33)和运输装置(4)动作,并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16)的反馈判断被测工件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4)包括与检测台(13)转动连接的连接部分(141)、可拆卸连接在连接部分(141)上的圆形定位部分(142)和设在圆形定位部分(142)上的螺杆(143);
螺杆(143)的最大外径小于圆形定位部分(14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5)包括固定安装在检测台(13)上的伺服电机(151),所述伺服电机(151)的输出轴连接在连接件(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1)上设有第二升降部分(21),第二升降部分(21)的控制端与控制器(6)连接;
激光测距传感器(16)安装在第二升降部分(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4)包括设在工作台(11)上的主动滚轮组(41)、绕设在主动滚轮组(41)上的第一运输带(42)、设在工作台(11)上的从动滚轮组(43)和绕设在从动滚轮组(43)上的第二运输带(44);
第一运输带(42)和第二运输带(44)的相邻侧之间存在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带(42)和第二运输带(44)的工作面上均设有卡槽(45)。
CN202120813906.0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Active CN214792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3906.0U CN2147929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3906.0U CN2147929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2983U true CN21479298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3906.0U Active CN2147929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2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1117B (zh) 用铰接臂上的钻孔工具在静止工件表面钻孔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7980B (zh) 一种工件自动倒角设备及控制方法
EP1911552A1 (en) Wafer posi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tool
KR101989622B1 (ko) 합판 운반장치
CN101648283A (zh) 夹盘装置及方法
US20190285502A1 (en) Dynamic balancing test and correction apparatus
CN106144434A (zh) 快速输送皮带装置
CN109909720A (zh)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测量法
US11376739B2 (en) Workpiece transport robot
CN214792983U (zh) 一种基体径跳检测设备
CN207189110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07246860A (zh) 一种曲轴找正装置及找正方法
CN208587469U (zh) 一种高精度垂直升降控制系统
CN111098109A (zh) 汽车自动驻车用滚珠丝杆副止动环装配和间隙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4792984U (zh) 一种径跳检测设备
CN115752259A (zh) 一种用于超高精度rv减速器行星架的测量设备
KR200393203Y1 (ko) 형강부재 규격 자동측정장치
CN109773614B (zh) 倒角机及倒角加工方法
CN113134752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孔锚具智能加工分拣设备及实现方法
CN209239717U (zh) 定位装置
JPH05329702A (ja) 刃先位置検出装置
CN113175896A (zh) 一种薄壁钻基体检测系统
KR102618032B1 (ko) 로터검사장치
CN103852201A (zh) 具有震动消除功能的扭力测试仪
CN218638983U (zh) 异径管道组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