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8894U -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8894U
CN214788894U CN202120345237.9U CN202120345237U CN214788894U CN 214788894 U CN214788894 U CN 214788894U CN 202120345237 U CN202120345237 U CN 202120345237U CN 214788894 U CN214788894 U CN 214788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wder metallurgy
straight
connecting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52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巍
文达
余拓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anshui Wei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anshui Wei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anshui Wei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52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8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8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8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包括直齿轮和齿轮组合;所述齿轮组合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直齿轮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直齿轮沿其轴向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齿轮组合还包括连接部和伞齿轮;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伞齿轮上方;所述直齿轮的外径L1<所述连接部的外径L2;所述连接部的外径L2<所述伞齿轮的外径L3,所述直齿轮的顶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直齿轮的底部与所述伞齿轮的底部平齐,所述直齿轮的长度为H1,所述齿轮组合长度为H2,H1>H2。本实用新型结构解决了粉末冶金双层齿强度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械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但是粉末冶金制作出来的双层齿轮存在齿轮强度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粉末冶金制作出来的双层齿轮存在齿轮强度不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包括直齿轮和齿轮组合,上述齿轮组合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上述直齿轮插设在上述第二通孔内,上述直齿轮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上述齿轮组合还包括连接部和伞齿轮,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伞齿轮上方,上述直齿轮的外径L1<上述连接部的外径L2,上述连接部的外径L2<上述伞齿轮的外径L3;该结构解决了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不足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的顶部位于上述连接部上方;方便上述直齿轮与其他齿轮啮合。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的顶部与上述连接部的顶部距离d为28mm~29mm;在该厚度下齿轮齿牙的强度得到保证,解决了齿牙过薄折断和齿轮寿命短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的底部与上述伞齿轮的底部平齐;解决了如何判断上述直齿轮是否被上述齿轮组合完全包裹,底部是否留有空隙的问题,具有便于操作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的长度为H1,上述齿轮组合长度为H2,H1>H2;解决了如何突出上述直齿轮的齿牙,避免齿牙被包裹的问题,具有便于操作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形状与上述直齿轮的形状相配合;解决了上述直齿轮与上述齿轮组合结合不严密,不牢固的问题,具有使上述直齿轮与上述齿轮组合结合更严密,更牢固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的压力角为20°,上述直齿轮的模数为0.8;解决了上述直齿轮动力损耗大的问题,具有损耗小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伞齿轮的压力角为20°,上述伞齿轮的模数为0.8;解决了上述伞齿轮动力损耗大的问题,具有损耗小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直齿轮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沿其轴向的轴配合使用第一通孔;解决了双层齿轮与轴如何进行的配合问题,达到传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包括直齿轮和齿轮组合,上述齿轮组合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上述直齿轮插设在上述第二通孔内,上述直齿轮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上述齿轮组合还包括连接部和伞齿轮,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伞齿轮上方,上述直齿轮的外径L1<上述连接部的外径L2,上述连接部的外径L2<上述伞齿轮的外径L3;上述直齿轮插设在上述第二通孔内,上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形状与上述直齿轮的形状相配合,该结构解决了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不足的问题,具有提升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的效果;上述直齿轮和上述伞齿轮之间还设有上述连接部,上述直齿轮用于平行轴件传动,上述伞齿轮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上述直齿轮与上述伞齿轮对力的传动方向不同,上述连接部避免了上述直齿轮和上述伞齿轮运行时因为力的方向不一致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整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爆炸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1 直齿轮
2 齿轮组合
21 连接部
22 伞齿轮
3 第一通孔
4 第二通孔
5 直齿轮的顶部
6 直齿轮的底部
7 伞齿轮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包括直齿轮1和齿轮组合2;上述齿轮组合2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上述直齿轮1插设在上述第二通孔4内,上述直齿轮1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3;上述齿轮组合2还包括连接部21和伞齿轮22;上述连接部21位于上述伞齿轮22上方;上述直齿轮1的外径L1<上述连接部21的外径L2;上述连接部21的外径L2<上述伞齿轮22的外径L3。
这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结构原本不适合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来制作,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作的双层齿轮强度不够,现在采用先把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分成直齿轮1和齿轮组合2两个部分制作,再用组装和固相烧结一体成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组装后固相烧结达到双层齿轮不松动,提高了双层齿轮的强度,使双层齿轮的强度达到使用要求;组装方式为把上述直齿轮1插入到上述齿轮组2合的第二通孔4内至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齿轮组合2的底部7平齐,完成组装后采用固相烧结使上述直齿轮1与上述齿轮组合2一体成型;先组装再固相烧结的方式提高了双层齿轮的强度,解决了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可以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来批量生产制作这种结构的粉末冶金双层齿轮;上述直齿轮1插设在上述第二通孔4内,上述第二通孔4的内壁形状与上述直齿轮1的形状相配合,该结构解决了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不足的问题,具有提升粉末冶金制的双层齿轮强度的效果;上述直齿轮1和上述伞齿轮22之间还设有上述连接部21,上述直齿轮1用于平行轴件传动,上述伞齿轮22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上述直齿轮1与上述伞齿轮22对力的传动方向不同,上述连接部21避免了上述直齿轮1和上述伞齿轮22运行时因为力的方向不一致而损坏。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1的顶部5位于上述连接部21上方;上述直齿轮1的顶部5与上述连接部21的顶部距离d为28mm~29mm。
当上述直齿轮1的顶部5与上述连接部21的顶部距离d为28mm—29mm时,上述直齿轮1的齿牙厚度则为28mm—29mm,在该厚度下齿轮齿牙的强度得到保证,不会由于过薄而折断,解决了齿牙过薄折断和齿轮寿命短的问题,起到提升了上述直齿轮1强度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伞齿轮22的底部7平齐。
当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伞齿轮22的底部7平齐,说明上述齿轮组合2已经完全包裹上述直齿轮1,上述直齿轮1与上述齿轮组合2组装完成后进行固相烧结,提高了产品强度,使用该方法让该结构的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可以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出来强度符合要求的粉末冶金双层齿轮,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伞齿轮22的底部7平齐后,解决了组装不完全的问题,具有便于操作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1在固相烧结前能在上述第二通孔4内移动.
当出现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齿轮组合2的上述伞齿轮22的底部7不平齐的情况,或者组装不完全的时候,可对上述直齿轮1进行移动调整,增加了生产制作的容错率,保证了后续一系列工艺的精度,提高了生产制作过程的材料利用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1的长度为H1,上述齿轮组合2长度为H2,H1>H2。
当上述直齿轮1的长度大于上述齿轮组合2的长度,才能保证上述直齿轮1插入上述齿轮组合2的第二通孔4至上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上述伞齿轮22的底部7平齐时,上述直齿轮1的顶部5能够越过上述齿轮组合21,位于上述连接部的上方,解决了上述粉末冶金双层齿轮的直齿轮1插入上述齿轮组合2后位置不确定的问题,具有便于操作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1的压力角为20°,上述直齿轮1的模数为0.8;上述伞齿轮22的压力角为20°,上述伞齿轮22的模数为0.8。
压力角为20°时齿轮的径向分力要小于压力角为25°的齿轮,这也就就意味着,20°压力角的齿轮,用于做功的力要多一些,对于动力的损耗相对比较少;但是,压力角越小,齿轮的轮齿就越廋,抗弯强度也就越低,综合平衡,齿轮压力角取值于20°是比较好的;当压力角为25°时,意味着齿轮的轮齿比较肥厚,虽然因压力角而产生的径向分力要大于20°压力角的齿轮,但25°压力角齿轮的轮齿抗弯强度是很强大的,因此,25°压力角齿轮一般广泛运用在重型机械、有较大冲击力的场景中;本粉末冶金双层齿轮不是应用于大型机械,所以采用压力角20°效果最好,动力损耗较小,齿轮模数0.8为第一系列的模数值,是优先采用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上述直齿轮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沿其轴向的轴配合使用第一通孔;解决了双层齿轮与轴如何进行的配合问题,达到传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齿轮(1)和齿轮组合(2);所述齿轮组合(2)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所述直齿轮(1)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4)内;
所述齿轮组合(2)还包括连接部(21)和伞齿轮(22);所述连接部(21)位于所述伞齿轮(22)上方;所述直齿轮(1)的外径L1<所述连接部(21)的外径L2;所述连接部(21)的外径L2<所述伞齿轮(22)的外径L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的顶部(5)位于所述连接部(2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的顶部(5)与所述连接部(21)的顶部距离d为28mm~2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的底部(6)与所述伞齿轮(22)的底部(7)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的长度为H1,所述齿轮组合(2)长度为H2,所述H1>所述H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4)的内壁形状与所述直齿轮(1)的形状相匹配,使任何一方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另一方可以同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的压力角为20°,所述直齿轮(1)的模数为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齿轮(22)的压力角为20°,所述伞齿轮(22)的模数为0.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与沿其轴向的轴配合使用。
CN202120345237.9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Active CN214788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237.9U CN21478889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237.9U CN21478889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8894U true CN21478889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5237.9U Active CN21478889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8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5472B1 (ko) 하모닉 드라이브를 이용한 감속유닛
US10161495B2 (en) Controlled relative radius of curvature forged bevel gears with involute section
CN214788894U (zh) 一种粉末冶金双层齿轮
CN101858417A (zh) 一种新型叠加式齿轮及其制造方法
JP5256895B2 (ja) 樹脂伝導部品
CN214788898U (zh) 一种粉末冶金三层齿轮
CN110645336A (zh) 一种提高短杯型谐波柔轮承载力的方法及结构
CN105874227A (zh) 注塑成形轴
CN201575130U (zh) 一种双联齿轮
JPS6021134A (ja) 回転式流体ポンプ用ロ−タの製造方法
CN210135221U (zh) 一种分体式人字齿结构及减速机
CN215257718U (zh) 一种低油耗混合动力齿轴
CN105202151B (zh) 内啮合摆线齿轮的重合度的提高方法
CN214788854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rv减速装置
CN201896912U (zh) 一种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动的传动机构
CN205780606U (zh) 多齿轮组啮合结构及碎纸机
CN211175268U (zh) 一种具有自锁结构的斜齿轮
CN113700575B (zh) 一种波纹自加强式火箭薄壁贮箱
CN201575131U (zh) 一种内齿轮
CN218449003U (zh) 配电柜用十六折模数化孔型材
CN215214437U (zh) 一种齿轮离合器
CN204465178U (zh) 一种基于分段磁钢和变截面轴的高速电机转子
CN217434335U (zh) 工业机器人
CN214090091U (zh) 一种v05挖掘机驾驶室异型材
CN201539547U (zh) 一种新型叠加式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139 B1, zone B, Keyi Industrial Park,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Weiq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39 B1, zone B, Keyi Industrial Park,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anshui Weiqia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n the first floor of Building 11, Juyi (Zhaoqi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No. 18 Longhu Avenue, High tech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6000 (multiple photos of one sit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Weiqi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8139 B1, zone B, Keyi Industrial Park,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Weiqi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