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7822U -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7822U
CN214777822U CN202120927717.6U CN202120927717U CN214777822U CN 214777822 U CN214777822 U CN 214777822U CN 202120927717 U CN202120927717 U CN 202120927717U CN 214777822 U CN214777822 U CN 21477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side wall
main column
flow passag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77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婉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k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k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k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k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77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副柱、压缩弹簧和第一止回阀,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第一止回阀安装在第一流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柱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流道中,并且副柱的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扣接配合;所述活塞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活塞套装在副柱上,活塞上端处于第一流道中并且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副柱上,压缩弹簧上端与活塞下端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副柱下端接触;副柱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进液孔与第二流道连通。这种油泵的主柱组件结构连接紧密,能够提高各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及洗浴用品的出液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背景技术
油泵是乳液泵种类中的一种。现在市场上的油泵一般包括按头、锁盖、外盖、泵体、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锁盖的内腔侧壁具有内螺牙,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外盖可转动套装在锁盖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设于泵体内,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副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按头中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依次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设有第二止回阀;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主柱上,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下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环形凹槽,活塞的上端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活塞相对于主柱上升时,其上端可嵌入环形凹槽中);压缩弹簧上端与副柱接触、下端与泵体接触(压缩弹簧可对副柱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副柱、主柱和活塞上升复位)。第二止回阀包括第二玻璃球和形成于主柱顶部的第二阀座,第二阀座具有上大下小的第二圆台形腔体(第二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连通第三流道),第二玻璃球处于第二圆台形腔体中。
上述油泵中,活塞组件中副柱与压缩弹簧的配合过于简单,在油泵长时间使用后,压缩弹簧的弹性效果变差,使得副柱不能很好的复位,易导致活塞与主柱之间的密封效果变差,主柱与副柱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容易出现漏油的现象发生,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这种油泵的主柱组件结构连接紧密,能够提高各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副柱、压缩弹簧和第一止回阀,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第一止回阀安装在第一流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柱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流道中,并且副柱的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扣接配合;所述活塞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活塞套装在副柱上,活塞上端处于第一流道中并且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副柱上,压缩弹簧上端与活塞下端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副柱下端接触;副柱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进液孔与第二流道连通。
上述油泵通常还包括按头、锁盖、泵体和外盖;锁盖的内腔侧壁具有内螺牙,上述主柱组件安装在泵体的内腔中,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外盖可转动套装在锁盖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二止回阀;按头设有第三流道,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第三流道与第一流道连通。上述锁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油泵安装到包装瓶上,此时外盖也安装在包装瓶上。上述泵体顶部还设有环形垫片,环形垫片上端面与泵体顶部下端面紧密接触,环形垫片下端面与包装瓶的瓶口上端面紧密接触,使得包装瓶与泵体密封配合。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第一止回阀与主柱上端密封配合;由于副柱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扣接配合,使得副柱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压缩弹簧处于伸展状态(受压力小);由于主柱的外侧壁与第三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活塞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副柱下端固定安装在泵体底部,以及泵体底部的第二止回阀将进液口封闭,因此在第二止回阀以上的泵体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此时,第三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中没有存在油。
由于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使得第一止回阀、活塞随着主柱的运动而运动,即主柱、第一止回阀与活塞均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按压按头时,按头受到向下的按压力,主柱、第一止回阀与活塞均下降至低位,此时副柱不动,副柱上端与第一止回阀下端接触,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受压力大);而第二止回阀紧紧压住泵体底部的进液口,使得泵体内部的油不能向下流动,泵体内部的油只能往上流,由于油受到向上的推力,油将第一止回阀向上轻轻顶起,使得第一止回阀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之间出现缝隙,则泵体内部的油沿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缝隙、第三流道依次往上流,最后从按头的出液孔流出;放开按头后,按压力撤销,油受到向上的推力消失,第一止回阀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回落到主柱上端,并且第一止回阀与主柱上端密封配合;再加上活塞上端与主柱的内侧壁密封配合,活塞下端与泵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主柱组件的内部空间形成相对真空,当按压力撤销后,压缩弹簧慢慢向上回弹伸展,此时,活塞受到压缩弹簧的向上回弹力,慢慢推着主柱向上运动,按头也相应向上回弹复位,主柱、第一止回阀与活塞均上升至高位;在主柱组件的上升过程中泵体腔体内产生负压,泵体底部的第二止回阀向上抬升,包装瓶中的油经进液口进入泵体腔体内。
上述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主柱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增强活塞与泵体内侧壁之间的吸力作用,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上述副柱的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扣接配合,使得副柱卡扣在主柱的内腔中,副柱与主柱的卡扣能够起到固定连接主柱、副柱、活塞、压缩弹簧与第一止回阀的作用,不让整个主柱组件散架。
这种油泵的主柱组件结构连接紧密,能够提高各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包括上圆筒部、上小下大的圆台状连接部和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下限位部,上圆筒部、圆台状连接部和圆台状下限位部一体制成;上圆筒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上述活塞下端的圆台状下限位部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泵体之间的密封,增加活塞与泵体内侧壁之间的吸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副柱包括上限位部、连接柱和下进液部,上限位部、连接柱和下进液部一体制成;所述第一流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位,上限位部处于环形卡位的上方并与环形卡位扣接配合;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连接柱上并处于所述圆台状连接部与下进液部之间;所述进液孔设置在下进液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进液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环形台阶接触。将压缩弹簧限制在环形台阶与圆台状连接部之间,防止压缩弹簧从副柱上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进液部的下端设有环形端面。上述环形端面与泵体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上端开口处设有阀座,阀座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直径,第一止回阀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径,第一止回阀处于阀座中。利用阀座来限制第一止回阀的活动空间,不让第一止回阀滑进第一流道中,在按头处于未按压状态下,第一止回阀能够与第一流道上端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增加活塞与泵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吸力,更能保证油泵快速起泵泵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环。上述圆台状限位环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三流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主柱与按头之间的密封,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下端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扩口部。上述主柱下端的圆台状扩口部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主柱与泵体之间的密封,增强活塞与泵体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吸力作用,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油泵的主柱组件结构较为简单,改变了活塞组件的配合方式,加工简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该主柱组件的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油泵的主柱组件5,包括主柱51、活塞52、副柱53、压缩弹簧54和第一止回阀55,主柱51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511,第一止回阀55安装在第一流道511的顶部;副柱53上端处于第一流道511中,并且副柱53上端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扣接配合;活塞52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521,活塞52套装在副柱53上,活塞52上端处于第一流道511中并且活塞52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流道511与第二流道521连通;压缩弹簧54套装在副柱53上,压缩弹簧54上端与活塞52下端接触,压缩弹簧54下端与副柱53下端接触;副柱53下端设有一个进液孔531,进液孔531与第二流道521连通。
上述油泵通常还包括按头1、锁盖2、泵体3和外盖4;锁盖2的内腔侧壁具有内螺牙21,主柱组件5安装在泵体3的内腔中,锁盖2安装在泵体3上端,外盖4可转动套装在锁盖2的外侧;泵体3底部设有进液口31,进液口31处设有第二止回阀6;按头1设有第三流道11,按头1与主柱51上端连接,第三流道11与第一流道511连通。上述锁盖2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油泵安装到包装瓶上,此时外盖4也安装在包装瓶上。上述泵体3顶部还设有环形垫片8,环形垫片8上端面与泵体3顶部下端面紧密接触,环形垫片8下端面与包装瓶的瓶口上端面紧密接触,使得包装瓶与泵体3密封配合。
活塞52包括上圆筒部522、上小下大的圆台状连接部523和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下限位部524,上圆筒部522、圆台状连接部523和圆台状下限位部524一体制成;上圆筒部522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上述活塞52下端的圆台状下限位部524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52与泵体3之间的密封,增加活塞52与泵体3内侧壁之间的吸力。
副柱53包括上限位部532、连接柱533和下进液部534,上限位部532、连接柱533和下进液部534一体制成;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位5111,上限位部532处于环形卡位5111的上方并与环形卡位5111扣接配合;压缩弹簧54套装在连接柱533上并处于圆台状连接部523与下进液部534之间;进液孔531设置在下进液部534上。
下进液部534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5341,压缩弹簧54下端与环形台阶5341接触。将压缩弹簧54限制在环形台阶5341与圆台状连接部523之间,防止压缩弹簧54从副柱53上脱离。
下进液部534的下端设有环形端面5342。上述环形端面5342与泵体3底部固定连接。
主柱51上端开口处设有阀座512,阀座512的内径大于第一止回阀55的直径,第一止回阀55的直径大于第一流道511的内径,第一止回阀55处于阀座512中。利用阀座512来限制第一止回阀55的活动空间,不让第一止回阀55滑进第一流道511中,在按头1处于未按压状态下,第一止回阀55能够与第一流道511上端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增加活塞52与泵体3的内侧壁之间的吸力,更能保证油泵快速起泵泵出。
主柱51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环513。上述圆台状限位环513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三流道11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主柱51与按头1之间的密封,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
主柱41下端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扩口部514。上述主柱51下端的圆台状扩口部514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主柱51与泵体3之间的密封,增强活塞52与泵体3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吸力作用,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第一止回阀55与主柱51上端密封配合;由于副柱53上端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扣接配合,使得副柱53上端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压缩弹簧54处于伸展状态(受压力小);由于主柱51的外侧壁与第三流道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51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活塞52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活塞52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副柱53下端固定安装在泵体3底部,以及泵体3底部的第二止回阀6将进液口31封闭,因此在第二止回阀6以上的泵体3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此时,第三流道11、第二流道521和第一流道511中没有存在油。
由于活塞52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使得第一止回阀55、活塞52随着主柱51的运动而运动,即主柱51、第一止回阀55与活塞52均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按压按头1时,按头1受到向下的按压力,主柱51、第一止回阀55与活塞52均下降至低位,此时副柱53不动,副柱53上端与第一止回阀55下端接触,压缩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受压力大);而第二止回阀6紧紧压住泵体3底部的进液口31,使得泵体3内部的油不能向下流动,泵体3内部的油只能往上流,由于油受到向上的推力,油将第一止回阀55向上轻轻顶起,使得第一止回阀55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之间出现缝隙,则泵体3内部的油沿着第二流道521、第一流道511、缝隙、第三流道11依次往上流,最后从按头1的出液孔流出;放开按头1后,按压力撤销,油受到向上的推力消失,第一止回阀55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回落到主柱51上端,并且第一止回阀55与主柱51上端密封配合;再加上活塞52上端与主柱51的内侧壁密封配合,活塞52下端与泵体3的内侧壁密封配合,主柱组件5的内部空间形成相对真空,当按压力撤销后,压缩弹簧54慢慢向上回弹伸展,此时,活塞52受到压缩弹簧54的向上回弹力,慢慢推着主柱51向上运动,按头1也相应向上回弹复位,主柱51、第一止回阀55与活塞52均上升至高位;在主柱组件5的上升过程中泵体3腔体内产生负压,泵体3底部的第二止回阀6向上抬升,包装瓶中的油经进液口31进入泵体3腔体内。
上述活塞52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52与主柱51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增强活塞52与泵体3内侧壁之间的吸力作用,防止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上述副柱53的上端与第一流道511的内侧壁扣接配合,使得副柱53卡扣在主柱51的内腔中,副柱53与主柱51的卡扣能够起到固定连接主柱51、副柱53、活塞52、压缩弹簧54与第一止回阀55的作用,不让整个主柱组件5散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副柱、压缩弹簧和第一止回阀,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第一止回阀安装在第一流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柱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流道中,并且副柱的上端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扣接配合;所述活塞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活塞套装在副柱上,活塞上端处于第一流道中并且活塞上端的外侧壁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副柱上,压缩弹簧上端与活塞下端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副柱下端接触;副柱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进液孔与第二流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上圆筒部、上小下大的圆台状连接部和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下限位部,上圆筒部、圆台状连接部和圆台状下限位部一体制成;上圆筒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柱包括上限位部、连接柱和下进液部,上限位部、连接柱和下进液部一体制成;所述第一流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位,上限位部处于环形卡位的上方并与环形卡位扣接配合;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连接柱上并处于所述圆台状连接部与下进液部之间;所述进液孔设置在下进液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液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环形台阶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液部的下端设有环形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上端开口处设有阀座,阀座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直径,第一止回阀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径,第一止回阀处于阀座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的主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下端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扩口部。
CN202120927717.6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Active CN21477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7717.6U CN21477782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7717.6U CN21477782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7822U true CN21477782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7717.6U Active CN21477782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59655Y1 (ko) 화장품용기의 펌프
CN214777823U (zh) 一种油泵
CN214777822U (zh) 一种油泵的主柱组件
CN207329221U (zh) 一种优化结构的具有防漏功能的乳液泵
CN207174386U (zh)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乳液泵
CN201009879Y (zh) 空气加力泵油杯总成
EP1510259B1 (en) Spray pump
CN201390470Y (zh) 一种能将其内容装物喷出的真空泵
CN201579156U (zh) 环保喷头
CN201287906Y (zh) 一种乳液瓶用喷头
CN217049761U (zh) 一种乳液泵的主柱组件
CN211845602U (zh) 一种乳液泵的活塞组件
CN201215081Y (zh) 组合式涂胶机柱塞泵
CN211882660U (zh) 一种护肤类外置弹簧乳液泵装置
CN217049760U (zh) 一种能更好防止液体回流的乳液泵
CN204896183U (zh) 一种乳液泵
CN210318269U (zh) 一种新型刹车泵
CN217075452U (zh) 一种防水乳液泵的活塞组件
CN201044908Y (zh) 乳液泵、喷雾泵、容器封盖组件和其中所采用的单向阀
CN211130035U (zh) 一种外置弹簧防水型乳液泵装置
CN217075450U (zh) 一种乳液泵
CN210503846U (zh) 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
CN215972979U (zh) 一种防水乳液泵
CN217075451U (zh) 一种防水乳液泵
CN101244409B (zh) 无弹簧乳液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