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8715U -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8715U
CN214748715U CN202121366866.6U CN202121366866U CN214748715U CN 214748715 U CN214748715 U CN 214748715U CN 202121366866 U CN202121366866 U CN 202121366866U CN 214748715 U CN214748715 U CN 21474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ction
umbrella
air pip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68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巧红
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sanli Rubber &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sanli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sanli Rubber &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sanli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68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属于橡胶制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阀门连接通道和气管连接通道;阀门连接通道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一连通段;第一配合段远离本体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气管连接通道包括第二配合段和第二连通段;第二配合段远离本体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气管端部的外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采用伞形阀与气管在检测装置上分别插入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气管直接与伞形阀直接接触连接,在保证连接密封性要求的同时,实现气管与伞形阀的快速安装的同时对气管形成了保护,从而减少了检测工作的耗时,降低了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优化的问题,对于橡胶杂件制造业企业而言,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中,对最终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成为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检验一般需要人工和机器相配合来进行,在检验过程中人工成本成为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在伞形阀产品领域,其检验效率低下一直有待提高,这是由于伞形阀检测的最重要指标是流量和密封性能。常规操作的检验中,需要检验员将伞形阀产品的两个通气的头部分别套入气管,来检测产品的流量与密封性能。但是由于检测时要保证气管与伞形阀连接的密封性,气管与伞形阀在连接时通常十分紧密,在这种紧密配合的情况下,产品较难套入气管,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并延长了操作时间。同时,伞形阀的两个头部通常形状也不相同,在使用同一根气管来进行检测时气管与伞形阀的两个头部并不容易形成一致的配合,而更换气管则又增加了操作时间,这些都造成了检验成本的上升,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经过检索,得到名称为一种阀门气密检测平台的申请案的申请案,(中国专利申请号: 202110065394.9,申请日:2021年2月23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阀门气密检测平台,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气管,所述中心气管和主体之间通过多组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气管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主体的分流管。本发明通过外界气泵与接头的连接,对中心气管和多组分流管内部进行通气,多组分流管的末端皆密封连通有多组同一规格不同种类的阀门,进而可以同时对多组同一规格不同种类的阀门进行气密性检测,中心气管和多组分流管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环境,使多组同一规格不同种类阀门在气密检测时处于同一个环境下的气压强度。
该申请案利用多组分流管实现更好的对多组同一规格不同种类的阀门进行气密性检测,在同一气压强度下进行同一规格不同种类阀门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对比,使实验数据更加的准确,更加具备真实性、可靠性。但是在分流管与伞形阀安装时依然要通过人工安装的方式,而将伞形阀套入分流管的方式虽然能满足气密性要求,但操作时间较长,因而检测装置的气管与伞形阀的快速连接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伞形阀检测装置不能快速与伞形阀相连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替代气管套在伞形阀上的连接方式,转变为伞形阀与气管在检测装置上分别插入的连接方式,实现气管与伞形阀的快速安装,从而降低了检测工作的耗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阀门连接通道和气管连接通道;
所述阀门连接通道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一连通段,所述第一配合段在本体外侧面上形成有阀门连接口;所述第一配合段远离本体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
所述气管连接通道包括第二配合段和第二连通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在本体外侧面上形成有气管连接口;所述第二配合段远离本体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气管端部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气管端部。
所述第一连通段与第二连通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段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配合段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段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段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配合段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段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段包括第一扩口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阀门连接口的内缘大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所述第一扩口段内缘自阀门连接口处开始向内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平直段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合段包括第二扩口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气管连接口的内缘大于气管端部的外缘,所述第二扩口段自内缘气管连接口处开始向内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平直段内缘小于气管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阀门连接口与所述气管连接口位于本体上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阀门连接通道和气管连接通道,阀门连接通道与气管连接通道在本体内相连通,阀门连接通道开设在本体外侧面上的一端为阀门连接口,阀门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本体内,气管连接通道开设在本体外侧面上的一端为气管连接口,气管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本体内。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采用伞形阀与气管在检测装置上分别插入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密封性的前提下,避免了气管与伞形阀套设的连接方式,在实现气管与伞形阀的快速安装的同时对气管形成了保护,从而降低了检测工作的耗时,降低了检测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第一配合段包括第一扩口段和第一平直段,阀门连接口的内缘大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第一扩口段自阀门连接口处开始内缘向内逐渐缩小,第一平直段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设置的扩口段在保证伞形阀在检测装置中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伞形阀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伞形阀第二端连接的检测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5为伞形阀第一端连接的检测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6为伞形阀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本体;2、阀门连接通道;20、阀门连接口;21、第一配合段;210、第一扩口段;22、第一连通段;3、气管连接通道;30、气管连接口;31、第二配合段;310、第一扩口段;32、第二连通段;4、伞形阀;40、阀头;41、阀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6所示,伞形阀4的连接口一般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尺寸较大的阀头40的位置,为伞形阀4的第一端,另一个位于尺寸较小的阀尾41的位置为伞形阀的第二端,在对伞形阀 4进行检测时的待检测端即为阀头40和阀尾41。在检测过程中,伞形阀4与测试装置的连接通常都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将伞形阀4的阀头40或者阀尾41与测试装置中的气管相连接。为了保证连接气密性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一般采用阀头40或者阀尾完全套入气管的方式,但是由于气管不易固定,在连接伞形阀4时,不能直接将阀头40或者阀尾41推入气管中,而是需要先将气管口拉伸至一定的大小,再将阀头40或者阀尾41塞入气管中,然后让气管自由回缩,从而与阀头40或者阀尾41形成紧密的连接。在人工操作时,这种方式因为气管不易固定,从而安装时费时费力,并且气管的管壁厚度有限,在拉伸气管或者在阀头40 或者阀尾41进入气管内时,还可能会对气管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需要更换气管,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中弹性材料是指橡胶等弹性材料,检测装置可用于同时连接检测装置中的气管与伞阀门的待检测端,避免了气管直接与伞形阀接触连接,而采用了气管与伞形阀通过检测装置实现间接连接的方式,其中检测装置可以利用其他定位部件实现定位,便于安装。检测装置包括本体 1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阀门连接通道2和气管连接通道3,阀门连接通道2与气管连接通道3 在本体1内相连通。本体1为经过硫化工艺处理过的橡胶块,橡胶块的形状可以为适合开设阀门连接通道2和气管连接通道3的形状,例如方形橡胶块。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可以配合气管连接的密封性探测机构对伞形阀4进行密封性检测,这里的密封性探测机构为现有技术中利用气压探测等方式进行密封性检测的装置。
阀门连接通道2包括第一配合段21和第一连通段22,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第一配合段21在本体1外侧面上形成有阀门连接口20,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第一配合段 21远离本体1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阀门连接口20的形状可以依据伞形阀4待检测端的形状即伞形阀4的阀头40或者阀尾41的形状来设置,从而使阀门连接口20能够与伞形阀4的阀头40或者阀尾41形成密封配合。
气管连接通道3包括第二配合段31和第二连通段32,第二配合段31在本体1外侧面上形成有气管连接口30,第二配合段31远离本体1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气管端部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气管端部。气管连接口30的形状可以依据气管的形状来设置,从而使气管连接口30能够与气管形成密封配合。第一连通段22与第二连通段32相连通,从而使阀门连接口 20与气管连接口30相连通。
伞形阀4的定位配合是在第一配合段21中进行的,而第一连通段22则用于阀门连接通道2与气管连接通道3在本体1内的连通,因而第一连通段22内径尺寸可以适当减小,以增加伞形阀4在检测装置中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段2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一连通段 22的内径尺寸,即第一连通段22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配合段21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段2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即第一连通段22为第一配合段21自底部向内开设的方形孔。由于检测装置为弹性材料制成,在安装伞形阀4时,如果推力过大,可能会造成伞形阀4继续向内伸入本不参与连接的第一连通段22内,而设置第一连通段22为方形孔时,由于形状的不统一,可对伞形阀4起到支撑作用,阻挡伞形阀4由于推力过大而进入第一连通段22内。
与第一连通段22原理相类似,第二连通段32内径尺寸也可以适当减小,以增加气管在检测装置中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段3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连通段32的内径尺寸,即第二连通段32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配合段31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第二连通段 3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可对气管起到支撑作用,阻挡气管由于推力过大而进入第二连通段32内。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伞形阀4以及气管在检测装置上密封安装,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阀门连接通道2与伞形阀4连接段的内缘小于伞形阀4第一端或者第二端的外缘,通过检测装置本身具有的弹性让伞形阀4在安装时撑开阀门连接通道2,而在安装后由于阀门连接通道2的回缩作用,而使阀门连接通道2与伞形阀4的待检测端实现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气管的安装与伞形阀待检测端的安装同理。
为了实现伞形阀4和气管在检测装置上的快速便捷安装,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段21包括第一扩口段210和第一平直段,阀门连接口20的内缘大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第一扩口段210自阀门连接口20处开始内缘向内逐渐缩小,从而使伞形阀4更容易进入第一配合段21内,而第一平直段内缘小于伞形阀4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以用于伞形阀4待检测端与第一平直段的密封连接。
同理,第二配合段31包括第二扩口段310和第二平直段,气管连接口30的内缘大于气管端部的外缘,第二扩口段310自气管连接口30处开始内缘向内逐渐缩小,从而使气管更容易进入第一配合段21内。第二平直段内缘小于气管的端部,以用于气管与第二平直段的密封连接。
实施例2
由于在加工检测装置时,阀门连接通道2与气管连接通道3需要相连通,因此需要先开设其中一个连接段才能对另一个连接段进行定位,进而进行开设。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段22与第二连通段32两者并不在端部相连通,而是其中一个连通段的端部与另一个联通部的侧壁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阀门连接口20与气管连接口30位于本体1上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此时阀门连接通道2与气管连接通道3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连接段开设完成后,另一个连接段开设时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而如若阀门连接口20与气管连接口30位于本体1上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则第一连通段22与第二连通段32在两个连接段的端部相连通,开设连通段时需要的定位难于本实施例的方案。
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伞形阀4的阀头40和阀尾41均要进行安装测试,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本体1上设置多个相对应的阀门连接通道2和气管连接通道3,多个阀门连接通道2可以同时包含与阀头40或阀尾41相配合的阀门连接通道2,从而使多个伞形阀4同时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形成检测的流水线,提高检测的效率。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阀门连接通道(2)和气管连接通道(3);
所述阀门连接通道(2)包括第一配合段(21)和第一连通段(22),所述第一配合段(21)在本体(1)外侧面上形成有阀门连接口(20);所述第一配合段(21)远离本体(1)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
所述气管连接通道(3)包括第二配合段(31)和第二连通段(32),所述第二配合段(31)在本体(1)外侧面上形成有气管连接口(30);所述第二配合段(31)远离本体(1)外侧面的一端的内缘小于气管端部的外缘,用于密封连接气管端部;
所述第一连通段(22)与第二连通段(3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段(22)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配合段(21)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段(2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段(32)沿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配合段(31)沿长度方向投影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段(3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段(21)包括第一扩口段(210)和第一平直段,所述阀门连接口(20)的内缘大于伞形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所述第一扩口段(210)内缘自阀门连接口(20)处开始向内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平直段内缘小于伞形阀第一端或第二端的外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段(31)包括第二扩口段(310)和第二平直段,所述气管连接口(30)的内缘大于气管端部的外缘,所述第二扩口段(310)内缘自气管连接口(30)处开始向内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平直段内缘小于气管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阀门连接口(20)与所述气管连接口(30)位于本体(1)上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
CN202121366866.6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74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866.6U CN214748715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866.6U CN214748715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8715U true CN21474871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6866.6U Active CN214748715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8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0988U (zh) 进气歧管气密检测装置
CN204575253U (zh) 接头气密性测试全自动连接器
CN205002928U (zh) 一种汽车进气管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4748715U (zh) 一种伞形阀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1373975U (zh) 一种用于箱体的真空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032221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管气密性检测的夹具
CN202393565U (zh) 一种导阀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1904573U (zh) 一种耐腐蚀密封圈测试装置
CN105215892A (zh) 散热器干检夹具
CN102539076B (zh) 导阀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08751804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机控制器气密性的工装
CN205085868U (zh) 散热器干检夹具
CN219319688U (zh) 一种可拆卸氦气检漏接头
CN218002849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20084238U (zh) 一种用于压力表计量检测装置
CN212340578U (zh) 一种汽车冷却水管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0005544U (zh) 一种用于氨基酸检测的水解管
CN219656987U (zh) 一种燃气表检测装置
CN219839185U (zh) 一种适用于异形物料的吸嘴
CN218546043U (zh) 一种自动化快速检测装置
CN219265594U (zh) 一种咔咔接头管路检测装置
CN212300764U (zh) 一种用于检测进水管密封性能的检测装置
CN109882744A (zh) 一种快速精准无需对器件加压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20649952U (zh) 一种阀体快速检测工装
CN212059242U (zh) 浇铸法兰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