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7459U - 喷墨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7459U
CN214727459U CN202120833187.9U CN202120833187U CN214727459U CN 214727459 U CN214727459 U CN 214727459U CN 202120833187 U CN202120833187 U CN 202120833187U CN 214727459 U CN214727459 U CN 214727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latform
print
negative pressure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31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31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7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7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7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该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横梁和打印平台、设置于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分别位于打印平台两端的放料机构和牵引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打印平台用于承载打印介质且包括打印区域和非打印区域的放料机构,打印区域上设有多个负压吸附孔,负压吸附孔用于吸附打印介质,打印小车设有打印喷头且沿横梁上的支架导轨往复运动,放料机构输出打印介质,牵引装置牵引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运动至打印区域,驱动装置驱动横梁沿打印平台往复运动,打印喷头对位于其下方且在打印区域内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具有打印精度高、打印效率高且打印质量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对打印介质进行例如UV打印的打印设备一般采用卷材打印机或平板打印机,但是,卷材打印机采用的是滚轴传动,从而走步精度较低,导致打印精度偏低;而平板打印机需要人工上下料因而缺少自动收放料功能,导致打印介质无法被连续打印,降低了打印效率,并且,现有平板打印机在打印时对尤其是例如卷材的打印介质的定位不稳固,导致打印介质的打印表面的平整度偏低,使得打印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要么印精度偏低要么打印效率较低且打印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横梁和打印平台,打印平台用于承载打印介质且包括打印区域和非打印区域,打印区域上设有多个吸附打印介质的负压吸附孔;设置于横梁上的打印小车,打印小车设有打印喷头且沿横梁上的支架导轨往复运动;放料机构,其位于打印平台的一端,输出打印介质至打印平台;牵引装置,其与所述放料机构相对设置于打印平台的另一端并牵引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运动至打印区域;驱动装置,其驱动横梁在打印平台上运动,打印喷头对位于其下方且在打印区域内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一对平行于打印介质的运动方向且均设有支座导轨的支座、在各个支座上设置的丝杆和至少一个与丝杆驱动连接的电机以及在各个支座上设有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的滑架,各个丝杆与滑架螺纹连接并在相应的电机的驱动下沿导轨带动横梁移动。
进一步的,打印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与打印介质接触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不同于第一平台对应的与打印介质接触的表面,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分别包括打印区域和非打印区域。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负压发生器,在机架面向打印区域的背面设有与各个负压吸附孔连通的负压腔,负压发生器与负压腔连通以向负压吸附孔提供吸附力。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多个各自独立且分别与负压腔和不同部分的负压吸附孔相连通的连通腔。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探测器,探测器位于打印区域和非打印区域的相接处。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探测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位于打印平台与放料机构之间的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件和复位件,张紧件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后输送至一第一转向机构,复位件驱动张紧件复位。
进一步的,张紧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张紧件和复位件的连接件,连接件设有旋转轴,连接件通过旋转轴相对打印平台转动。
进一步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张紧机构与打印平台的相对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中,驱动装置驱动横梁并带动打印小车相对于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高精度地步进运动,从而提高了打印精度;放料机构和牵引装置能够实现对打印介质的自动且连续的收放料功能,从而提高了打印效率,多个负压吸附孔能够稳固地对整个打印介质进行吸附使得打印表面的平整度很高,从而保证了打印质量很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内部结构主视图(隐藏了打印平台);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部分结构主视图(隐藏了横梁及打印小车);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对应于图6所示的部分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机架;2、打印小车;3、牵引装置;4、张紧机构;41、张紧件;42、复位件;43、连接件;44、旋转轴;5、放料机构;6、限位机构;61、限位件;62、滑动轴;63、穿孔;7、打印平台;71、打印区域;72、非打印区域;73、负压吸附孔;8、第一转向机构;9、第二转向机构;10、横梁;11、支座;12、支座导轨;13、丝杆;14、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横梁10和打印平台7,打印平台7用于承载打印介质且包括打印区域71和非打印区域72,打印区域71和非打印区域72用于支撑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7的移动以接受打印小车2上打印喷头的打印,打印区域71上设有多个吸附打印介质的负压吸附孔73。可知的是,由于非打印区域72只用于支撑打印介质的移动所以无需负压吸附孔。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横梁10上的打印小车2,打印小车2设有打印喷头(未图示)且沿横梁上的支架导轨(未图示)往复运动,从而打印喷头既随横梁10在打印平台7移动又在横梁10上移动。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放料机构5、牵引装置3和驱动装置,其中,放料机构5位于打印平台7的一端,输出打印介质至打印平台7,牵引装置3与放料机构5相对设置于打印平台7的另一端并牵引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7运动至打印区域71。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非打印区域72和打印区域71的相对位置布置方式的不同以及相应的放料机构5和牵引装置3所设置于打印平台7的两端位置,打印介质可以是由非打印区域72运动至打印区域71也可以是由打印区域71运动至非打印区域72,在本实施例中,打印介质是由非打印区域72运动至打印区域71。驱动装置驱动横梁10在打印平台7上运动,打印喷头可对位于其下方且在打印区域内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的驱动装置能够以高精度地步进运动方式驱动横梁10移动,从而提高了打印精度,并且,放料机构5和牵引装置3共同工作实现了对打印介质自动且连续的收放料进而提高了打印效率,而且,多个负压吸附孔73在打印介质的打印表面的背面施加全面且均匀的吸附力,使得打印表面的平整度很高,从而保证了打印质量很高。
请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一对平行于打印介质的运动方向且均设有支座导轨12的支座11、在各个支座11上设置的丝杆13和至少一个与丝杆13驱动连接的电机(未图示)以及在各个支座11上设有与横梁10两端固定连接的滑架14,各个丝杆13与滑架14螺纹连接并在相应的电机的驱动下沿支座导轨12带动横梁10移动,这样的话,通过电机驱动丝杆13再由丝杆13带动横梁10,传动精度高,确保了横梁10的步进运动的精度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齿轮和齿条配合方式或者皮带和皮带轮的配合方式来替代丝杆13与电机的配合方式来实现对横梁10的驱动。
请进一步参考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打印平台7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两者分别包括打印区域71和非打印区域72,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与打印介质接触的表面分别具有不同摩擦系数,另外,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均可设为矩形壳状且所采用的材料具体可以是不锈钢、铸铁等,较佳的是,第一平台所采用材料具有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二平台所采用材料具有的摩擦系数,这样的话,一方面,打印区域71作用于打印介质的摩擦力小于非打印区域72作用于打印介质的摩擦力,有利于打印介质舒展地平摊于打印区域71上,提高打印表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打印介质在非打印区域72上获得相对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有可能的打滑,增加了打印介质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负压发生器(未图示),该负压发生器可以采用真空泵,优选的是,多个负压吸附孔73设为等间距的多排且每排具有多个等间距的负压吸附孔73,在机架1面向打印区域的背面设有与各个负压吸附孔连通的负压腔(未图示),负压发生器与负压腔连通以向负压吸附孔73提供吸附力,由于负压发生器能够精确地设定所能提供的负压值,因此,针对不同面积或不同材质的打印介质均可以提供相应的吸附力,确保对打印介质的吸附效果从而保证打印表面的平整度很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多个各自独立且分别与负压腔和不同部分的负压吸附孔相连通的连通腔(未图示),如此的话,与各个连通腔所连通的负压吸附孔相对独立地吸附打印介质,避免了负压吸附孔所接收的负压相互影响,确保对打印介质施加统一吸附力,从而保证了打印介质的打印表面平整度很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探测器(未图示),探测器位于打印区域71和非打印区域72的相接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探测器分别探测并获得打印介质初次进入打印区域71的第一进入信号和全部进入打印区域71的第二进入信号,探测器可以设为一对沿相接处相对设置的红外发射器和一红外接收器,当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首次移动至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红外线路径上并阻挡红外线时,探测器判断得出上述第一进入信号,当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刚移动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红外线路径上并阻挡红外线使得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时,探测器判断得出上述第一进入信号,当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继续移动直至刚离开上述红外线路径也就是全部的打印介质均进入打印区域71则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了红外线时,探测器判断得出上述第二进入信号,因此,喷墨打印设备能够精确地探测出打印介质初始一部分和全部地进入打印区域71的时刻,从而确保在打印区域的准确位置并在打印介质的正确位置实施精准的图文打印。需要说明的是,当打印介质为例如卷材的连续打印介质时,上述打印介质可以理解为完成每一次打印所需连续打印介质中的具有预定长度的每一段。
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上述探测器电连接从而探测出打印介质运动经过打印区域71和非打印区域72的情况,该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例如PLC或CPU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该控制装置与所以其所控制的部件均电连接。另外,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放料机构5和牵引装置3进行工作从而使打印介质进入打印区域71时,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一进入信号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横梁10运动至打印区域71的起始打印位置,控制装置进一步接收第二进入信号后开启负压发生器并控制横梁10由起始打印位置至最终打印位置的运动和打印小车2在横梁10上的运动从而完成对被负压吸附孔73所吸附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控制装置在控制打印小车2完成打印后关闭负压发生器,另外,上述起始打印位置和最终打印位置可以根据打印介质的实际尺寸而在打印区域71中相应设定。如上所述,控制装置自动化地控制喷墨打印设备依次完成放料、开启负压发生器、打印、关闭负压发生器、收料,如此往复,因此,确保了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效率和打印质量都很高。
请进一步参考图5和图6,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位于打印平台7与放料机构5之间的张紧机构4,张紧机构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机架1的两侧,张紧机构4包括张紧件41和复位件42,张紧件41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复位件42驱动张紧件41复位,因此,喷墨打印设备通过设置张紧机构,可以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从而使打印介质的打印表面保持很高的平整度,进而确保了打印效果,解决了喷墨打印设备存在打印过程中打印介质的表面平整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打印介质沿着其传输方向依次经过上述张紧机构4、打印喷头以及牵引装置3,张紧机构4依据牵引装置3的牵引打印介质的牵引力大小旋转相应角度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设置在机架1上的放料机构5和牵引装置3分别包括位于打印平台两端的第一转向机构8和第二转向机构9,第一转向机构8用于将卷材的打印介质进行放卷,第二转向机构9用于将打印完的打印介质进行收卷;第一转向机构8将张紧机构4输出的打印介质转向以便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7上传输,第二转向机构9将打印平台7输出的打印介质转向以便打印介质在牵引装置3的牵引力作用下被收纳。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转向机构8和第二转向机构9,便利了对打印介质的传输及收纳。
在一种实施例中,张紧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张紧件和复位件的连接件43,连接件43设有旋转轴44,连接件43与机架1通过旋转轴44转动连接,以使与打印平台相对转动,进一步来说,张紧件41和复位件42关于旋转轴44的轴心线对称设置于连接件43上,即连接件43的转动中心位于张紧件41与复位件42的连线上,且张紧件41与连接件43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复位件42与连接件转动中心的距离。具体的,张紧件41设置于连接件43的上端部,复位件42设置于连接件43的下端部。张紧件41和复位件42在机架1上的投影连线与打印介质的传输方向成锐角,打印介质的传输方向即从放料机构5指向张紧机构4;张紧件41和复位件42一起同步转动,即整个张紧机构4运动,打印介质从张紧件41和复位件42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打印平台7传输,当需要增大打印介质的张紧度时,也就是说牵引装置3施加的牵引力较小时,张紧件41受重力影响,此时打印介质受到张紧件41的压迫,使张紧件41远离打印平台7的方向转动(即产生图6中箭头A所示逆时针方向的力矩)。此外,张紧件41和的重量小于或等于复位件的重量,由于复位件42由于自身的重力,对连接件43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矩(图6中箭头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进而使张紧件41对打印介质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使张紧件4保持一个复位的趋势,不至于使张紧件41张紧力度过大,因此,可以使在打印喷头下方的打印介质同时受到两端的拉力,进而使处于打印喷头下方的打印介质的表面平整性较好,进而保证了打印效果。
请进一步参考图7和图8,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用于限制张紧机构4与打印平台7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限位机构6可以控制打印介质张紧度在预设范围内,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件61,其固定于机架1,调节张紧机构4与机架1的相对位置以使限位件61与张紧机构4抵接,从容实现对张紧机构4限位。限位机构6还包括作为滑轨的滑动轴62,滑动轴62设置于限位件61上;张紧机构4上设置有作为滑槽的穿孔63,滑动轴62穿设于穿孔63,且可在穿孔63内滑动。穿孔63设置为腰形孔,穿孔63提供一定的空间使滑动轴62运动,滑动轴62穿过穿孔63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当张紧机构4复位后,滑动轴62的抵接部与穿孔63的侧壁抵接,避免张紧机构4复位过头,导致下次不便于调节张紧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通过转动张紧机构4,改变张紧机构4与牵引装置3的相对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旋转张紧机构4,使打印介质的受力随着张紧机构4旋转的路径发生变化而变化,具体的随着张紧机构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打印介质受到的力越大;即打印介质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张紧度的时候,转动张紧机构4时,使打印介质的力逐渐增大,即将打印介质在调节张力的时候,有一个缓冲时间,避免一下子用力过猛,损坏打印介质,进而便于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程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复位件42的一端可以设置在机架1上,另外一端与张紧件41连接,复位件42和张紧件41之间形成有可供打印介质穿过的空间,打印介质依次经过复位件42、张紧件41、第一转向机构8、打印平台7、打印喷头下方、第二转向机构9以及牵引装置3。当牵引装置3的收卷速度加快时,打印介质受到牵引装置3的拉力变大,此时,张紧件41受到打印介质的压迫,导致张紧件41受力增大而随着打印介质一起发生运动,同时,张紧机构4带动复位件42发生形变,由于力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复位件42给张紧件41提供一个回位的力,往使张紧件41产生复位的倾向;也就是说,在打印介质受力较大导致张紧件41发生偏转时,复位件42带动张紧件41给打印介质一个反向作用力,进而将打印介质受到一个朝向放料机构5的拉力,因此,使打印介质的两端同时受到拉力,进而可以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由于设置了复位件42,使张紧件41可以根据打印介质所需张紧程度进行调节牵引装置3的收卷速度,便于调节打印介质的张紧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优选为UV打印机,其采用UV墨水,在打印过程中用UV光油进行固化,由于打印喷头打印介质后,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上还需传输一段时间,因此可以在打印喷头往牵引装置3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打印平台上方设置UV光源,对打印介质上的UV墨水进行干燥固化,确保图案打印质量。另外,喷墨打印设备可以应用于印刷、数码喷印、3C、丝印等领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横梁和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用于承载打印介质且包括打印区域和非打印区域,所述打印区域上设有多个吸附打印介质的负压吸附孔;
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打印小车,所述打印小车设有打印喷头且沿所述横梁上的支架导轨往复运动;
放料机构,其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一端,输出打印介质至打印平台;
牵引装置,其与所述放料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另一端并牵引所述打印介质在所述打印平台运动至所述打印区域;
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横梁在所述打印平台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一对平行于所述打印介质的运动方向且均设有支座导轨的支座、在各个所述支座上设置的丝杆和至少一个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的电机以及在各个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横梁两端固定连接的滑架,各个所述丝杆与所述滑架螺纹连接并在相应的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带动所述横梁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平台包括:
第一平台;
第二平台,其与打印介质接触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不同于所述第一平台对应的与打印介质接触的表面;
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分别包括所述打印区域和所述非打印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负压发生器,在所述机架面向所述打印区域的背面设有与各个所述负压吸附孔连通的负压腔,所述负压发生器与所述负压腔连通以向所述负压吸附孔提供吸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多个各自独立且分别与所述负压腔和不同部分的所述负压吸附孔相连通的连通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位于所述打印区域和所述非打印区域的相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放料机构之间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件和复位件,所述张紧件调节所述打印介质的张紧度后输送至一第一转向机构,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张紧件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张紧件和复位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旋转轴,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打印平台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张紧机构与所述打印平台的相对位置。
CN202120833187.9U 2021-04-22 2021-04-22 喷墨打印设备 Active CN214727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3187.9U CN214727459U (zh) 2021-04-22 2021-04-22 喷墨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3187.9U CN214727459U (zh) 2021-04-22 2021-04-22 喷墨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7459U true CN21472745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3187.9U Active CN214727459U (zh) 2021-04-22 2021-04-22 喷墨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74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933A (zh) * 2021-12-11 2022-03-18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用画图打印设备
CN114714768A (zh) * 2022-03-29 2022-07-0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
CN114714778A (zh) * 2022-03-29 2022-07-0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933A (zh) * 2021-12-11 2022-03-18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用画图打印设备
CN114193933B (zh) * 2021-12-11 2023-01-06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用画图打印设备
CN114714768A (zh) * 2022-03-29 2022-07-0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
CN114714778A (zh) * 2022-03-29 2022-07-0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27459U (zh) 喷墨打印设备
WO2010087012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8297532B (zh) 一种防刮花的丝网印刷机
US7695204B2 (en) Wide format printer having alternative print zone arrangement
US8424870B2 (en) Sheet handling device
CN211544809U (zh) 流水线送料装置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US20170028755A1 (en) Inkjet printer for continuous paper
JP453730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ロール紙支持補助装置
US6616355B2 (en) Printing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various substrate thicknesses
CN110605922A (zh) 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CN109605943B (zh) 一种写真机
CN211493333U (zh) 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CN211307835U (zh) 一种薄膜用双面印刷翻转装置
CN110696499B (zh) 一种数码印刷机
CN210940989U (zh) 纳维码卷筒纸打印送料装置
CN211366387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纠偏装置
CN112455095A (zh) 一种间歇式多色喷墨印刷机
JP20062317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97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3501438U (zh) 可调节打印介质张紧度的打印设备
CN211444316U (zh) 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US20070059077A1 (en) Wide format printer having a web path adapted for high speed printing
CN115179673A (zh) 喷墨烫金工艺
CN219600719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
US7341338B2 (en) Inkjet pri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